社会热点

快递十年,逆袭为王

电脑版   2018-11-08 10:00  

快递、包裹.jpg

图片来源图虫:已授站长之家使用

来源 | 棱镜(微信号:lengjing_qqfinance)

作者 | 罗松松

编者按:

2009-2018,“双十一”全民狂欢已走过十载,网购成为了国民消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并带动了上下游众多产业的狂飙发展,这其中,以民营快递最为突出。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快递与网购的碰撞,是一段相爱相杀抱团成长的精彩商业故事,有产业突围,有资本起舞,还有人的变迁,《棱镜》将以两篇文章分别从产业和人的角度回顾展望快递逆袭十年历史。

2010 年 11 月 11 日凌晨,在武汉上大二的杨晔上网买了一双五折的雪地靴。她没想到的是,下单一时爽,等快递的过程却犹如这里的冬天一般漫长,大半个月后,她才在校门口堆积成山的快递里找到了自己的包裹。

那是“双十一”的第二年。 2009 年下半年,当年还叫淘宝商城(天猫前身)的总经理张勇和他的团队突发奇想,想利用光棍节的噱头在国庆节和圣诞节之间的销售淡季为平台冲销量,虽然最后只有 27 个品牌参加了当天的大促销,但这一做法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天平台的销售额达到 5200 万元,是日常交易额的 10 倍之多。

更让人无法想象的是,第二年的这天,天猫销售额飙升至9. 36 亿,同比增长1772%,产生的包裹量首次突破 1000 万件,全国各地的快递公司都相继出现爆仓的现象,一线人员只能靠双手在堆积如山的包裹中进行分拣,忙得昏天黑地。

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杨晔参与了每一次“双十一”,除了丰富的品类和动心的价格,她也观察到了快递效率的提升,“去年买的东西,两天之后就收到了”。

民营快递公司正是在这十年间异军突起。如今,它们不光撑住了“双十一”期间如洪水一般的包裹,配送效率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而中国的快递行业的业务量已经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去年超过 400 亿件,收入达到 4957 亿元,行业内涌现出包括顺丰、三通一达等在内的六家上市公司。

背靠中国90%以上的中小企业,以淘宝为代表的C2C平台迅速崛起,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卖家登台唱戏;依赖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管理粗放的加盟制,民营快递企业得以在EMS的围剿之下顽强生存,开枝散叶。“双十一”这把火,让两者不期而遇相互成就,构成了过去十年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一条主线。

2006,搭上网购的快车

距离浙江杭州 1 小时车程的小县城桐庐在中国快递业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申通、圆通、中通和韵达的创始人都来自这里,人们也习惯将他们称为“桐庐帮”。

仅仅一个钟山乡,快递致富的痕迹随处可见。乡政府前一条宽阔的公路被命名为“申通大道”;子胥村路边一座气势恢弘的大宅是申通董事长陈德军的家;歌舞村的入口竖着一个写着“快递文化纪念馆”的指示牌,对面一栋白色宅院属于圆通董事长夫人张小娟;在大山最深处的夏塘村,还可见一座“腾飞桥”,旁边一栋别墅楼下是一列浮雕墙,展示着申通和韵达快递的发家历程。


事实上,十多年前,这些如今叱咤风云的民营快递公司和他的创始人们,甚至还没能获得一个合法的身份。

赋予民营快递公司合法身份的新《邮政法》直到 2009 年 10 月 1 日才正式实施,在此之前,国内专营信件的快递公司只有一家,也就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EMS。

因为长期没有法律的保护,早期的快递员送快递时要偷偷摸摸,跟客户交货时要交头接耳,运输车上不敢贴公司的标志,想要扩张业务却不敢对外打广告,即便是这样谨小慎微,当时申通一年上交的罚款就高达 500 多万元。

2006 年对于快递公司来说是一个转折点。

“ 2006 年 5 月,圆通正式成为淘宝的配送服务商,日业务量陡然上升 2000 票,仅仅是三年的时间,淘宝件就蹿升至每日 28 万件。”《快递中国》一书中这样写道。

圆通董事长喻渭蛟后来回忆说,在没有做淘宝之前,圆通的收费标准是跨省件 18 元起,省内单票的价格是 12 元,跟淘宝合作之后,价格直接砍掉三分之一,在行业和公司内部引来一片骂声。但是随着网购影响力的扩大,尝到甜头的圆通也引来了同行的侧目。

同样是这一年,物流的管理权从支付宝部门转移到淘宝网。申通董事长陈德军带队拜访当时的淘宝网总经理孙彤宇,双方决定在淘宝开发一套推荐物流系统,系统在 2007 年上线,申通、圆通、EMS、亚风等公司成为第一批合作伙伴,后来中通、韵达、汇通、天天等公司也陆续接入,从这之后,通达系公司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跑道,集体起飞。

 “当C2C(个人对个人)模式起来的时候,这和通达系遍布全国的网络是高度耦合的, 2006 年申通和淘宝刚谈判的时候,一天大约 6 万票,但是合作之后,一天可以达到 20 万票。” 2006 年还在申通担任IT总监的金任群亲眼见证了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目前,他在中通担任副总裁。

成立于 1993 年的申通当时还是“桐庐帮”的老大,在全国拥有 800 多个网点,收入也超过 36 亿元;圆通成立于 2000 年;比圆通成立还要晚两年的中通于 2008 年 3 月 6 日正式接入推荐物流平台,而公司创始人赖梅松后来回忆,上线第一天公司全网业务量比前一天直接翻番。

“以前淘宝上的商家不认识、也不懂快递公司,谁好谁坏,谁能力怎样,价格怎样都不清楚,平台把快递公司从线下搬到线上,各家把自己的服务范围列出来,建立一个省市县的三级地址库,设定一个最高价格,保护小商家,实现价格的透明化。”金任群对腾讯《棱镜》回忆称。

自此,“桐庐帮”似乎找到了一座永远也挖不完的金矿。

从 2006 年开始,通达系这些以加盟制发展起来的公司开始逐渐从以商务件为主,转型成为以电商件为主,有些公司对平台的依赖程度一度高达85%以上。随着竞争的加剧,电商件的平均价格从最开始 15 元一路下滑至 5 元,平台上也开始出现9. 9 元或者是19. 9 元包邮的走量产品, “包邮区”的说法在全国兴起,范围逐渐从长三角拓展到中西部地区。

唯一一家仍然坚守在中高端市场的公司只剩下直营化改造的顺丰。

在顺丰创始人王卫看来,顺丰当年的目标客户群和网购一族有明显差异,网购的配送价格过低,而顺丰不屑于参与这样的价格竞争。“倔强”的顺丰一直到 2013 年才推出面向中小商家的电商产品。

持续不断的价格战让通达系的票单价持续下滑,但在诱人的大蛋糕面前,他们也不得不接受利润薄如纸的现实,成为“廉价快递”的代名词。另一方面,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他们在叫板EMS时也有了更足的底气。

金任群认为,在新《邮政法》出台之前,政策制定者已经充分考虑了民营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由此一来不仅为民营企业撕掉了“黑快递”的标签,也顺势打破了EMS长达几十年对于国内信件专营的垄断,为民营企业此后的发展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当年说我们是行业的补充,但是统计结果显示民营公司已经占据快递市场的一半以上,为什么会超过EMS,正是因为 2006 年以后民营快递公司纷纷和淘宝等平台合作,市场打开了,需求量增加,业务量也显著增加,电商的发展使得我们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出来了。”金任群说。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