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从推理桌游到内容消费,线上剧本杀将成社交手游领域下个风口?

电脑版   2018-11-06 16:00  

玩手游、网瘾.jpg

图片来源图虫:已授站长之家使用

来源:猎云网(ID:ilieyun)

作者:张帆 

上周末芒果TV的王牌节目《明星大侦探》第四季宣告回归,仅先导片播放量就达到 5700 万。此前三季豆瓣评分均超过9.0,三季累积点击率高达 66 亿。华丽的数据使其备受期待,从嘉宾阵营到播出时间都是网友热议的话题。

除了吸引观众眼球,开播两年多的《明星大侦探》还带火了一款社交桌游——剧本杀。与狼人杀有着相似的名字,但游戏内容却大相径庭。

和狼人杀一样,剧本杀的火爆从线下桌游吧开始,后逐渐蔓延至移动互联网,从公众号到小程序最后到独立的app,两款社交游戏不同之外,又有相似之处。

从线下到线上的剧本杀

在 2016 年《明星大侦探》播出之前,剧本杀就有一批狂热爱好者。不过,当时还没有人称其为剧本杀,它另一个名字叫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是由国外大热的桌游Live Action Role Playing(缩写LARP)引进而来,与狼人杀重推理、听发言不同,谋杀之谜以角色扮演为游戏底色。

在角色扮演的基础之上,谋杀之谜可以运用成千上万个游戏背景和故事。玩家时而扮演精神紊乱的精神病人,时而化身腰缠万贯的世界首富,在虚拟化的世界中通过找寻线索、观察发言、推测动机,找到游戏最后的真凶。

凭借游戏自身的魅力,再加上《明星大侦探》的生动演绎,剧本杀瞬间圈粉无数。至 2018 年初,线下剧本杀的火热达到高潮。在全国上万个桌游吧里,剧本杀成为和狼人杀一样重要的必备桌游。随后有人发现商机将线下剧本杀引入线上平台,引来不少关注。

线上剧本杀平台能像线下桌游吧一样好玩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相比线下桌游吧 1 比 1 还原案发场景、实体道具、真人NPC,甚至与密室逃脱、鬼屋等元素相结合,线上剧本杀游戏体验完全无法媲美。现阶段,线上剧本杀平台不是为了以体验取代线下市场,而是创业者们看到了线下组局难、消费高等特点而建立的平台。

在线下桌游吧,玩一个没有实体道具、环境铺设的剧本价格在 30 元每人左右,如果是服化道统一,还配备相关布景和密室,单次单人消费达到 100 也十分常见。而在线上平台,除了大量免费剧本,部分收费剧本也普遍都在 2 到 10 元之间。

另外,对于更多剧本杀玩家来说难以抽出特定的时间组局也是他们选择线上的重要原因。

线上剧本杀就一定比线下体验差吗?

也不一定,与线下相比,线上剧本杀平台还有一个发力方向,就是增强沉浸式体验,以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让用户带入感更强。甚至结合VR技术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此外,线上与线下平台也不一定是竞争关系,线上平台研发出的原创剧本还可以为桌游吧提供“原材料”。

线上+线下的品牌共建、联合布局在未来会存在更多发展空间。

线上剧本杀的创业潮

2018 年初,线下剧本杀的风靡除了带来大量玩家,也吸引到一批创业者的注意。

生日管家联合创始人刘剑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接触剧本杀,因为和朋友的一次线下聚会,他在桌游吧第一次体验到了剧本杀,喜爱逻辑推理游戏的刘剑很快就爱上了这款新游戏。

此后,每个月他都会和朋友在桌游吧组上几局。玩了半年后,身为连续创业者的刘剑很快发现了剧本杀领域的痛点,“想玩剧本杀组局太难,每次想玩都要到线下,平时比较忙,一群人要约到一个固定的时间不是件容易的事。”看到了这样的痛点,他找来同样爱好剧本杀的好友袁师伟,构建了百变大侦探这个线上剧本杀平台。从每天几个玩家上线到日开局量突破 3 万,刘剑用了不到半年。

同一时间,我是谜app也开始上线运营。与刘剑不同,我是谜创始人林世豪从两年前就开始运营我是谜这个剧本杀品牌,不过当时还是以线下桌游的形式为主。

有着“前辈”狼人杀成功由线下转入线上的例子,开始思索如何将剧本杀也布局到线上平台的创业者不在少数。“选择做线上剧本杀平台不仅仅是看到了狼人杀的例子,更是发现了线下组局难、消费高的行业痛点。”

有这类想法的人虽多,但真正让其变为现实的是微信小程序“跳一跳”在 2018 年春节期间席转朋友圈。让他们看到了全新的创业模式和较低的尝试成本。

此后,天天剧本杀、我是谜、剧本杀Play、推理大师剧本、剧本杀大师、小黑探Lite、剧本杀谜、游卡剧本杀、谋杀之谜、全民剧本杀、每日剧本杀、剧本推理、欢乐剧本杀等数十个以小程序为载体的剧本杀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逐渐开始冒尖、发芽。

除了小程序,微信公众号也是很多剧本杀创业者尝试的第一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台得到验证,在小程序、公众号之外,开始有公司布局app,剧本杀、剧本杀官方、天天剧本杀、戏精大侦探、百变大侦探、我是谜、戏多多等app陆续上线,宣告线上剧本杀的战火开始燃起。

与此同时,剧本杀也和狼人杀面临着同一个问题:大批线上平台出现,但大多模式相似、格局大同小异。

狼人杀同质化的结果是数百个平台发力将狼人杀“催熟”为一款现象级产品,但当潮水退去、大批用户退出、市场萎靡之后,真正跑出的玩家不过一二。

相信剧本杀同质化造成的后果也极有可能带来相似的结果,那么如何在众多玩家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活到最后呢?

发展到现在,线上剧本杀模式几乎已经成熟,还有两个路径成为众多平台突围的方向:一是沉浸式的体验,二是优质剧本的原创能力。

在剧本杀每局游戏开始之前用户需要花 1 到 3 分钟来阅读剧情和角色关系,不少新用户会因过长的剧本阅读设置而放弃游戏。对于平台来说,以视频、图片、漫画等形式代替枯燥的阅读是目前可以看到的完善方向。除了剧本阅读阶段,线索搜索、身份介绍、指认凶手等阶段也可加强用户沉浸式体验,让用户在游戏时更有代入感。

另外一个方面,对于大多数玩家来说一个剧本玩完之后就已经知道谜底,不会再玩第二次。每个剧本只有一次体验机会,如何保持剧本更新速度决定了用户的存留率和用户黏性。平台需要通过签约写手、开通供稿渠道让优质剧本源源不断地出现。此外,部分平台已经开始签约一些著名影视IP,让用户体验更多的优质剧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