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天天正能量 他们是白内障藏民的光明使者

电脑版   2018-10-11 20:00  

 

卢俊良(左)公主抱藏族奶奶上下轮椅。

文/本报记者王春燕图/受访者提供

一次赈灾,一生牵挂。最近,大连志愿者卢俊良从玉树回来了,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满心的喜悦。2018年8月,由他发起的“高原光明行”慈善救助项目在玉树让173名白内障藏民重见光明。而这个项目,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在玉树高原地区开展了7年,服务了上千名藏民,其中600多人通过实施手术而复明。

一次赈灾经历结下高原情

2009年,卢俊良成为志愿者;2010年,他去玉树地震灾区赈灾;2011年,卢俊良创立聚莲志愿服务队;2012年,他发起的高原光明行项目在玉树落地。

“你是大连志愿者,为什么要去玉树服务?”卢俊良回答记者说:“志愿服务无边界,为最需要的人雪中送炭,这是我们服务队的初心。”

如果不是因为地震,卢俊良说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才会知道玉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去青藏高原。“玉树地震后,我和其他几名志愿者一起去灾区送物资。那是我第一次听说玉树,也是第一次去青藏高原。”当年,他们给灾区送去米面油,以及400多个高压锅,让藏民能吃上熟饭。还捐建了一所板房小学,并于当年7月建成使用。

在玉树赈灾,卢俊良第一次接触到藏民。“那里一年只有4个月无霜期,其余时间都是白雪覆盖,而且平均海拔4000多米,阳光照射强,因雪盲而引起的白内障发病率很高。当地医疗技术差,游牧藏民就医困难,因白内障而失明的人很多。”

2011年9月,卢俊良作为发起人创立聚莲志愿服务队后,“高原光明行”就确定为服务队的长期服务项目。2012年,服务队自筹资金20多万,购置手术设备、手术器械,请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医护人员,在当时还在板房里的条件非常艰苦的玉树州人民医院,为藏民免费做了106例白内障手术。

11岁藏族盲童告别黑暗世界

自2012年起,“高原光明行”项目逐年在玉树及周边的甘孜、石渠、塔公等地开展,聚莲志愿服务队如同藏民的光明使者,在高原发挥起雪中送炭的作用。

“最令我们感动的,是有一年在石渠县开展项目,一位先天性双眼白内障的11岁小患者努拉,通过手术后告别了黑暗世界。”“努拉的手术过程十分曲折。孩子太小,听到要手术,吓哭了。医生们担心如果使用点麻,一旦手术过程中孩子稍微动一下头,将会非常危险。可是做全麻,石渠县医院又没有麻醉剂。我们联系了玉树人民医院,说有麻药,立即派人驱车100多公里送到石渠。可是,麻药只有1支,而一次手术做不了两只眼睛。难题一个接一个,个个都非常棘手。可是为了孩子的未来,来自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两位教授,冒着风险、密切配合,一人做左眼、一人做右眼,成功实施了手术。”

“高原光明行”不惧艰难继续前行

实施“高原光明行”项目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到高原开展志愿服务,条件极其艰苦,很多志愿者因为高原反应去不了玉树。我们服务队20多人,大家都在全力为项目捐款、筹款。”卢俊良告诉记者,他们为项目筹款平均每年10万元。

连续实施“高原光明行”项目7年,志愿者们克服了很多困难,甚至还曾在途中遭遇过泥石流。但是这个项目依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卢俊良告诉记者,目前除了大连志愿者,还有青岛、成都的志愿者也参加了这个项目。他们不惧危险、不怕困难,默默为高原藏民服务,除了青海,西藏、四川的藏民也都受益于这个项目。

以聚莲志愿服务队为首的志愿者团队受到藏民的爱戴,玉树州领导每年都到手术地点慰问志愿者,去年玉树州残联还为服务队送上一面锦旗。

“今年我们是8月12日下午开始手术的,13、14日两天,再加上15日上午,共做了173例手术。”卢俊良告诉记者,每年参加服务的志愿者都不同,每次参加的人数都在10人左右,“每完成一次项目服务,大家都累得筋疲力尽,可是看到重见光明的藏民,大家都感到无比欣慰。”

明年,服务队计划再为藏民做200例白内障手术,目前,他们已开始筹备募捐,希望明年7月再去玉树。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