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中国种植小麦有几千年历史,但是为什么没有发展出面包这种食物?

电脑版   2020-11-26 17:44  

中国种植小麦有几千年历史,但是为什么没有发展出面包这种食物?: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其实,小麦磨成面粉,经过发酵,烤成面包,或者未发酵的面粉烤制成的

1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其实,小麦磨成面粉,经过发酵,烤成面包,或者未发酵的面粉烤制成的「馕」一类的食物,外焦里嫩,最能突出小麦麦香。

所以,小麦的最佳料理其实是烤制面包。

为什么中国人没有烤制面包的传统呢?不但面包,馕、胡饼(烧饼)一类的面粉烤制食物,都是从西域传入中国的。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一个「烹饪技术」和「烹饪炊具」形成的饮食习惯,渐渐导致的「路径依赖」。

----------------------------------------------------------------

一般认为小麦大约在一万年前在西亚驯化成功(有少许争议,另文再谈),人们利用石板将小麦碾压成粉,与水调和以后进行烤制。

后来,人们偶然发现了面粉的发酵,发酵过的面粉经过烤制口感、味道更佳,就是「面包」。

西方人的制作面包技术来自古埃及人,古埃及人传给古希腊人,古希腊人传给古罗马人,欧洲蛮族的烤面包技术是从古罗马人那里学来的。

磨面的人古埃及雕塑:
古埃及的面包文物
【图引自:Bread in Ancient Egypt,form:http://www.touregypt.net/featurestories/bread.htm】

下图是【帝王谷】中埃及第二十王朝的拉美西斯三世墓穴雕刻展示的【皇家面包作坊】:

这个壁画完整的展现了古埃及人制作面包的过程:磨面、和面、揉面、烤制面包的的过程,以及古埃及时代的烤制面包的「烤炉」。

图引自【维基百科词条:古埃及饮食文化】,form: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A4%E5%9F%83%E5%8F%8A%E9%A5%AE%E9%A3%9F%E6%96%87%E5%8C%96

烤制面包的关键就是「烤炉」这种炊具。但是,中国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完全不不是以「烤」为主来烹制食物。上古时代的中国人,主要使用以「水」为传热媒介的「蒸、煮」两种方法烹制食物。并为此发明制造了一系列用于「蒸、煮」的烹饪炊具——「鼎、鬲、甗」等等。「鼎、鬲、甗」下方放置木材燃烧,所以,这些炊具还兼有炉子的功能。

比如:「鼎」这种炊具是用来煮肉的炊具。

有「袋形足」的「鼎」叫做「鬲」。

「袋形足」的设计就是为了容纳更多的水,同时使得鬲和火苗的接触面更大,起到快速加热的作用:

「甗」就是用来蒸谷物的,相当于今天的蒸笼:

上半部分是甑,下半部分是鬲,中间是「箅子」,加热水产生蒸汽从有孔箅子的通过加热甑中的谷物:

「蒸、煮」的好处是节约能源,以水和蒸汽为传热媒介,没有过高的温度,能很好的保留食物的营养,不会烧焦食物。但是,需要多种炊具和餐具进行配合。

烤制的好处,简单可行,对餐具和炊具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一个烤炉即可,不需要制造很多炊具和餐具。

很简单:

制作一个面包,只用一个烤炉,烤熟以后手都能拿。

熬一碗谷物粥,必须要有炊具装水,煮熟以后,必须要用餐具装。

所以,东、西方对于烹制食物的方法和器具,从最开始就完全走上不同的道路。中国人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祭祀和礼制文化,炊具「鼎、鬲」一度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和社会地位等级的体现。

「东方蒸煮,西方烧烤」,这个偶然选择形成的饮食习惯及其烹饪炊具,渐渐固化下来,成为一种「路径依赖」,有着极强的「惯性」。所以,战国以后,随着石磨的普及,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张,面粉渐渐成为中国古人的主食之一,但中国人极少使用「烤」的方法制作面食。中国人用面粉制作的「馒头、饺子、汤饼(面条)」,都是「蒸、煮」出来的,这是我们千百年以来形成饮食和烹饪习惯。中国的烤制面粉食物「烧饼、馕」都是从西域传入的。

2

什么叫发展出?面包这么低端的烹饪方式需要发展出?你应该问为什么西方没有发展出馒头,水饺,包子,我们中餐的这相对复杂的烹饪方式。

3

因为中国发现了水蒸气在烹饪中的作用。

根据这个中国发明了“蒸”,通过水蒸气的热传递作用来将食材蒸熟,这样做出来的面团子不仅能做熟,而且充分吸收了水分变得软糯可口,所以中国的面食做出来的是馒头。

面包则是烤出来的,西方的做法比较狂野,最早就是石板下面点一把火,然后在石板上面放一个个面团子来烤熟,这个发展出了现在在西方厨房里常见的烤箱。因为这么烤导致水分大量流失,考出来的面团子又硬又干,所以要加大量的酵母来使它蓬松(干燥的面纤维蓬松起来同时带来了酥脆的独特口感),还要多和油来软化干燥的面。

西方的面包普遍比中国的馒头口味丰富,因为中国的饮食分化的比较彻底,中国讲究饭是饭,菜是菜,一口饭缓解饥饿,同时刷新一下味觉,一口菜补充营养,同时丰富一下口感,一口饭,一口菜,味觉在这么一起一伏中反复刺激,食欲得以激发,本为了充饥的饮食成为了一个享受的过程。馒头就是作为饭而存在的,主要用来充饥和刷新味觉,那么自然没有什么味道。

西方就没有这些讲究,西方的饮食更侧重形式和礼仪,但在菜品上并没有严格意义的饭和菜的分别,西方一道正餐分为开胃菜,餐前汤,主菜和餐后甜点,面包则穿插其中随时可以用来充饥,可以出现在开胃菜中,可以出现在汤里做面包丁,还可以出现在主菜中做底,甚至在甜点里(比如面包屑布丁)。面包没有中餐那种“饭菜”的差异,那么味道就要比馒头这种纯粹的“饭”要丰富的多。

4

呵呵。

笑死我了。

诸位看官。小麦确实是中国五谷之一,种植时间估计少则四千年,多则5000年。

为何没有发展出???

这个问题,其实就与中国的饮食习惯有关。

简单说,两个原因:

一、脱粒问题

中国人,在水车大面积应用之前吃的主食都是水煮谷粒—有肉谓羹,无肉谓粥。

显然,谷粒必须水煮,而无法烤麦粒吃。

证据一:最初粮食的称呼是,麦多少斛,稻谷多少石。而非面粉大米多少斤。

证据二: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关于面条的记载,来自于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所说——水引饼。而饼指小麦食品。

证据三:水车在南北朝时期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使小麦磨粉与大米脱粒成为可能,因为中国农村普遍缺乏大牲畜。特别是小麦——与能勉强手工脱粒的水稻相比,小麦手工脱粒,手工磨粉需耗费极大劳动成本。所以少数手工脱粒在水车应用前绝非普遍现象。







因此,小麦此时主要吃谷粒。





二、小麦脱粒之后的面食

水车应用前北方谷物种植以粟米、糜子、小麦三样为主,但粟米占据主体。所谓麦饭并非主要饮食。

隋唐时期小麦逐步代替粟糜。而因中国人已经数千年蒸煮食物,所以馒头(其实是有馅的包子),蒸饼/炊饼(今天的馒头)、汤饼(面条或者疙瘩汤)一直是北方面食主流。此时火烤食物确实是西域传递而来,也称胡饼。

今天的馒头——以前叫蒸饼。也就是武大郎挑着卖的炊饼:


今天的包子,以前叫馒头:



汤饼—今天叫面条,或者疙瘩汤:





宋代烹饪技术大爆发,炸、煎、炒等方式基本定型,面食也迅速发生变化,面包也就不再可能于中国发展起来(馒头包子同样是发酵的面粉啊,只方式不同而已)。

煎饼——宋代开始流行:





这样的答案是否令人满意呢?

5

西方人古今吃面包,以小麦粉为主料,是西餐的主面食。东方人,特别是中国人对小麦的吃法丰富多彩,比如用天然酵母发酵后做的馒头又大又白又暄,好营养,好口感,数千年百吃不厌。当然,面包与馒头不能以优劣评说。

6

中国的蒸面食比烤面食要更有营养,用蒸汽蒸面食时淀粉会发生糊化和水解,产生麦芽糖,人的肠胃更好消化和吸收。烤是人类加工食物的初期阶段,蒸食是人食物的高级阶段,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这是世界公认的。




7

跟中国文化有关系!中国饮食是非常有讲究的!比如:鸭子要烤着吃,鸡要炖这吃才有文化!!鸭子在五行中属土所以要烤着吃才健康,鸡在五行中属金所以要炖这吃才好!!所以面包吃多了会上火,你听说过馒头吃多了会上火吗?

外国人是没有这种文化的!!!!

8

问问小编,吃面包的西方人,为什么不会蒸馒头、烙锅盔呢?我们常吃的馒头、锅盔不是很好吗?不是另一种“面包”吗?在俄语里,普通的面包和馒头用的是一个单词——耙母不适卡(音)。

9

是因为我们不会烤?显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古代中国人发明了非常棒的东西——陶器。中国在种植小麦时,陶器、青铜器都已相当成熟。这些器具不仅可以盛水还可以放在火上烧,可以煮东西吃。所以我们在处理面粉上就有了更多方式,煮面条就成了最好的食用小麦的方式,为什么还会喜欢吃面包呢?

10

我觉得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物资比较匮乏,绝非课本上宣传的地大物博,物华天宝。烤要比蒸多费燃料,从经济角度古考虑,中国人当然选择了蒸。同样地,中国人为何比西方人更多地吃动物内脏,鸡脚鸭脖猪蹄?也是因为要尽量利用食物,尽量不浪费。如果食物充足的话,谁都会优先吃肉排。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