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照片一直不停的复制粘贴下去最后与原图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电脑版   2020-11-26 17:02  

照片一直不停的复制粘贴下去最后与原图是一样的吗?为什么?比如:一张照片1复制粘贴后得到照片2,2又复制粘贴得到3,这样一直复制粘贴到10000,那最后10000的照

1

照片的复制粘贴分两种,一种是把硬盘中的照片数据copy到内存中,然后把内存中的数据在硬盘创建新文件放进去,这种操作得到的两个照片完全一样的,你copy多少次都不会变,错一个bit位都不可能,因为算法是有校验和操作的。

还有一种复制,是把网络上的照片复制本地。然后你再上传,在复制到本地。。。往复操作。这种操作就要看网站或者app本身有没有存在对图片的压缩了。大多数的网站和App都会有压缩行为,比如百度贴吧你每次上传到图片都是压缩过的,用微信发的照片不特意点选原图,也是压缩过的。所谓的压缩,其实就是把每个像素的YUV值用较少的位数进行存储,一般是右移8位,也就是原先的16bit颜色值现在用8bit存储。在代码中涉及一个操作,就是把原YUV值进行一个矩阵运算后右移8位。重复复制上传的话,就会使YUV值越来越小,在YUV象限中就是倾向于往第三象限倾斜,表现为图像颜色越来越绿。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副表情包:

2

实际上,有一群无聊的人做过实验,不停的复制,画质会越来越差,因为每一次复制都可能错了一点点数据,积累起来,就越来越严重了

目前,我写个小东西,正在做这个无聊的实验,目前复制了3000次了,结果是什么,到时候看



3

复制粘贴我不知道,这是我做的50次,100次,200次的截图对比。你看一下





4

谢谢邀请,我试着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我们知道电脑里的各种信息或者叫数据,都是用二进制的字符串表示的,如1001001100111101和1011001100111101

这两行数字只差一个字符,所表示的信息就不一样。再说一下显示器是怎么显示图像的:显示器虽然能显示各种颜色各种图像,其实显示器只有三种颜色:红、绿、蓝。其它各种颜色都是这三种颜色的不同组合。以液晶显示屏为例,它是由无数个类似

液体“LED”管组成的,一张照片什么样是由背后的字符串确定好的,通过显示卡驱动显示屏的电子电路,激发显示器(屏)的“LED”发光,图片就是由三种颜色的“LED”按不同的组合显示的,只要背后表示图像的字符串不发生变化,图像就不会变,所以不管你对一张图片复制多少次,你如果不能改变背后的字符串(图像格式、尺寸、分辨率),你的鼠标不能改变下边这张图,那么图片就永远不会变!。

5

肯定会变化,随着时间的变化,你会变成老花眼,视觉误差会产生,你会觉得变了。

随着时间的变化,电脑显示器会老化,屏幕色差会变大。照片会骗色甚至变成黑白。

随着时间都变化,键盘会损坏。你会觉得他掉色了。

随着时间的变化,硬盘会出现坏块,有些数据会丢失。照片就花了。

房子,太不容易了


6

理论上应该不会有影响,但现实是一定变化了。所谓复制黏贴,本质并不是简单地将0和1的顺序在另一个存储空间里重复一次,而是将源文件的数据信息在另一个存储空间里重复一次,这个过程源文件的0和1是没有被复制的,而且复制后,为了让这个文件有别于源文件以便查找调用,系统会给在个文件的数据信息赋予新的内容,例如将文件存储位置从原先的“D:”变化为“E:”,这个时候,源文件记录展示给用户的内容没有逻辑上的“变化”,但是整体文件数据信息已经发生了本源上的改变,用专门的程序一解读就可以直观对比出两个文件的不同。所以,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复制足够多次以后,文件的字节数变化明显了,变大一点了。至于照片本身,如果单纯在文件管理系统里进行复制黏贴,那么在有限精力和系统环境变化不大的假设前提下,图片本身质量与内容是不会变化的。但如果考虑硬件的故障率、软件系统的数据偏差、文件管理程序的容错范围、复制过程中电压磁场辐射等不可预知因素的变化这些外部变量,那么根据一切事物都必定会发生变化导致测不准情况必然发生的定律,图片在无限复制无限操作前提下,是绝对会因为各种微小的偏差导致最终整体的异常的,也就是这个图片无论如何都会劣变为无法与源文件保持对比一致结果的变异文件。

7

唉,干it的,除非是小白鼠

怎么会有这么“弱智”的问题

如果电脑复制粘贴能导致“丢失”数据,那电脑也就是废铁了(特殊情况下的内存硬盘电压骤变等不考虑)。

最简单的方式,用比较软件比较前后两个图,二进制的方式,自己写程序读也可以

看看是不是完全一致就知道了。

怎么可能会不一致?怎么会有这么低级的想法呢[捂脸]

8

这个问题如果理解为简单的照片文件复制,那么无论你复制了多少次,最终得到的图片还是跟原图一模一样的。为什么呢?

复制操作,究竟复制的是什么?

所有的文件(存储到电脑上图片、声音、文档、电影,其实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文件)在存储的时候,其实都是以二进制的方式存储的。

我们之所以能区分图片是图片,文档是文档,主要是由于每种文件的编码不一样。比如大家常看见的png后缀和jpg后缀,其实就是两种不同的图片编码标准。还有wps后缀和doc后缀,又是两种不同的文档编码标准。

理解了上面这个,我们应该就能理解了,我们在执行复制操作的时候,实际上是在执行复制二进制数据。

复制后的文件,一定跟原文件完全一样吗?

你也许会说,我知道了是在复制二进制,但是程序不会出错吗?

程序是由人设计的,当然可能存在出错的可能。但是在执行”复制“操作这个功能上,几乎不存在出错的可能。为什么?

系统如何判定复制后的文件跟原文件是不是一样?其实也是应用了一些数学上的原理,最后用编程算法的方式去实现的。

  • 数学原理的角度

首先数学原理是经过历代数学家反复扮演出来的,也就是目前来看能经得起历代数学家推敲的数学原理,就是不存在错误的。

我们前面说过,文件就是二进制数据,所以我们可以用数学的方法去计算它,最终得到一个值,两者一比对就可以得出结果。

至于用了什么原理,怎么实现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深入学习。

  • 社会实践的角度

文件复制功能是自计算机产生,就一直存在的功能。

计算机从无到有,经历了从零到现在全世界都是,如果它是一个有缺陷的复制功能,那它还不会被发现吗?我其实就想说明,一个东西被反复证明了它是没问题,那么它就是没问题。何况计算机的数量是如此庞大,还有面对的人群是多种多样的。

总结一下,通过文件复制的方式,无论进行了多少次复制,最终得到的东西还是跟原来一样。

9

对我们来说,一张照片就是一张照片,随着时间的推移,纸质的照片会变得泛白模糊,直至最后消失。但对于电脑来说,无论是照片,视频或者Word文档,他都是一堆二进制数字,因为电脑之中存储的就是二进制数字零或者一,不论在我们人类看起来多么花里胡俏的东西,在计算机看来都是一堆零或者一。

就图片来说,它有多种格式,别微软自带的画笔工具产生的bmp,在互联网上最常用的JPG或者GIF,还有PS创建的具有图层蒙版等信息的PSD等等。这些不管是哪种格式,只是电脑之间单纯的复制,不论复制多少次,他们都是不会改变的,因而和源文件拥有一样的体积,一样的分辨率一样清晰度。

其中我们常常在互联网上见到的JPG格式图片,是一种压缩格式,也就是说他可以把一个很大的图片文件压缩成很小的图片,他不光压缩冗余的信息,还压缩对人眼并不敏感的颜色,来得到相应的小体积,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经常使用的是gpg格式而不是其他的格式比如bmp。所以当JPG经过不同的服务器时,它默认会被压缩。

比如我们拍摄的图片很大,上传到可以上传图片的服务器后,默认是会压缩我们的图片的,这就是为什么明明很清晰的图片,在上传以后观看变得不是那么的清晰锐利。经过多次上传下载以后,我们的图片可能会变得更不清晰,甚至颜色变得不那么准确,当然有好的压缩算法情况会好很多。

10

人的好奇心是很重的,有人说电脑里的照片一直不停的复制粘贴,复制黏贴很多张之后还与原来的图片一样吗?我尝试了一下,电脑有点卡了??

如果想知道答案,我们就要先知道电脑里所存储的照片生成原理,因为我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只能告诉你电子照片是根据算法生成并存储的,也就是说是通过精确数字表达出来的一种资料,它不是一种随机或者是经验的产物,理论上讲不管你复制黏贴多少张,还是会和原图一模一样的。清晰度,大小,都不会发生改变!

如果把照片换成一段录音或者文档,在不停的复制粘贴中因为是电子数据,是很精确的一种表达方式,就像1+1等于2一样,在没有其它外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但是生活工作中为什么有的时候,发送给别人的图片或者录音文档等电子资料会发生改变呢?举个例子,在你给朋友微信发送你喜欢的照片时,微信为了传输的方便节省流量,往往会对图片进行压缩处理,这样你朋友收到图片后就会觉得清晰度不够,这个时候就需要他下载原图才能和你看得一模一样,当然不仅仅会受到传输过程中压缩的问题,不同的设备对图片的显示上面也会有细微的差别,因为更先进的设备会对图片进行显示方面的优化,让图片颜色更为鲜艳,更为清晰,提高图片的美感等!

不知道这位网友脑袋中在想什么,为什么提出这种令人好奇的问题,也许你是否在想,既然图片不停的复制粘贴不会发生变化,但是一遇到传输,或者不同的设备显示就会发生变化,这应该和人与人之间一样,同样一条信息,经过不同的人传输最后会发生根本的改变,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听到的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不可妄加判断!

关注我带给你更多科技冷知识!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