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1937年之前民国有制造过60毫米迫击炮吗?

电脑版   2020-11-26 16:44  

1937年之前民国有制造过60毫米迫击炮吗?:根据目前的资料看,1937年前民国制造过60毫米迫击炮,不过数量极少,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开始大量

1

根据目前的资料看,1937年前民国制造过60毫米迫击炮,不过数量极少,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开始大量从西方进口武器,还建设了兵工厂自产西式枪炮。而无论是外购还是自造,一般都是由负责人的心意而行,并无一定规划。因此从晚清开始,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就非常混乱,是真正的万国造,这迫击炮也不例外,民国时期仿造的迫击炮种类也是极多。

国内最早生产迫击炮的是奉天迫击炮厂。1922年奉天迫击炮厂在英国人沙敦的指导下,仿造成功80毫米迫击炮、150毫米迫击炮及对应炮弹、配件,这两种火炮分别被命名为辽11式80毫米迫击炮和辽11式150毫米迫击炮。

此后汉阳、上海、山东、巩县、陇南、华阴、太原等兵工厂也陆续生产了一种或数种不同口径的迫击炮。据统计,到抗战前各兵工厂共生产了8305门各种口径的迫击炮(因统计口径不同,这个数字有一定出入)。

这8000多门迫击炮因为各厂仿造对象各有不同,因此口径纷繁复杂,从45毫米到150毫米等共有10余种口径,而且这其中以80毫米左右的中口径迫击炮为多。60毫米迫击炮相对产量极少,有据可查的只有1924年上海兵工厂曾经试生产过2门,相关资料也缺乏,具体仿造哪个型号未能查到。

60毫米迫击炮的大量生产,还是要到1941年以后。

2

民国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

82毫米迫击炮诞生于1931年,就是民国20年,也因此得名民国20年式。它由金陵兵工厂参照法国布朗德1930式81毫米迫击炮,在沪造82毫米迫击炮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该炮初速196米/秒,射速9~20发/分,最大射程2850米,全炮重69公斤。可拆卸成三个部分,最重的部件为近30公斤。

之所以采用82毫米口径有着很深的考量,当时侵华日军装备的多是81毫米迫击炮,中国军队缴获的日本迫击炮弹,82毫米迫击炮可以使用。而我们的炮弹比他们大1毫米,侵华日军却无论如何用不了。

金陵兵工厂在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定型后,成立了一个82迫击炮厂专门生产。1935到1937年共生产82毫米迫击炮1100门,1938年到1945年生产了7461门,总产量超过8000门。仅这一个型号就超过了日本迫击炮的总产量。

82毫米迫击炮在产量碾压日军,在实战中也取得了很多战果。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击毙了多名侵华日军高级将领。比如在常德保卫战中,中国军队利用82毫米迫击炮成功击毙了正在召集作战会议的侵华日军第116师团步兵第109联队长的布上照一少将。在衡阳战役中,又炸死了第116师团步兵第120联队长志摩源吉中将,以及第68师团参谋长田原贞三郎。

民国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

82毫米迫击炮是抗战时中国军队装备的“重火器”,属于营一级支援火器,作战时归属连一级指挥,而班排一级中国军队缺少一种曲射支援武器。当时日军有掷弹筒,我军非常的吃亏,直到1942年,兵工署第五十兵工厂成功仿制成功了60毫米迫击炮,这一情况才得到改观。

因为1942年是民国31年,所以该炮被命名为民国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民31式60炮参照了法国布朗德式60毫米迫击炮。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轻,只有18千克。一个普通士兵就可以背着到处跑,行军时更是可以分解成两部分。

民31式60炮炮弹重1.5千克左右,装药100多克,底火加四药包最大射程为1444米,一般用于射击200米以内的目标,杀伤半径15米,实际有效杀伤半径在20米左右。

民31式60炮的性能要强于日军的掷弹筒,首先它有瞄准装置,射击精度上要强于掷弹筒;其次它的射程要高于掷弹筒很多;最后60迫击炮的威力要比掷弹筒太得多,掷弹筒的杀伤力只与手榴弹相当。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