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当一个2岁的孩子不停地把玩具从高椅子上摔下来时,他通常想展示

电脑版   2020-11-26 16:30  

当一个2岁的孩子不停地把玩具从高椅子上摔下来时,他通常想展示或说什么?:01 如果我们不理解孩子的心理/行为动机,我们就难以解读他的行为2岁的孩子,其心理特

1

01 如果我们不理解孩子的心理/行为动机,我们就难以解读他的行为

2岁的孩子,其心理特征是“全能自恋”,即他们认为自己是万能的神,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这是因为他们的对自己能力的盲目无知,对这个世界的盲目无知,因为他们此时认为的世界,仅仅有他和父母,而事实也证实他是“对”的。

2岁前,家长都需要溺爱孩子,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只要一哭闹,就可以得到满足,只要一做出反应,父母就会立刻给予孩子回应。(因为他们的要求是那么简单,只是符合他们的生存基准的吃喝拉撒睡)。

这就给与孩子一个错觉:我很强大,我能主宰父母和周边的一切,如果不遵循,我就可以毁灭它。

以上是了解孩子行为的基础。

02 孩子用这个动作展示什么?

孩子不停地把玩具从高椅子上摔下来,他想展示什么?

  • 我很强大,我可以操控这个玩具--全能自恋

这是一种掌控行为,玩具被孩子所完全掌控,没有任何反抗能力。孩子用这样的方式来不断证实自己的“全能”。他从中得到“自恋”的满足感。

  • 看,我掌握了这个技能--引起关注

当一个孩子学会一项新技能的时候,他会向周遭的人展示,展示自己的强大,也希望以此得到对方的认同。

举个例子,2岁的孩子同样处于肛欲期,此时他会以屎尿屁为乐,他刚刚掌控了这个技能,是那么神奇。

而孩子天生就有在群体(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寻找自我定位的欲望,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关注:不管父母是因此而高兴还是因此责罚他。

  • 他在学习,尝试去了解这个玩具

永远不要怀疑一个孩子的好奇心有多强,“把玩具从高处摔下”这个事情对我们来说很普通,但对于刚接触的孩子来说,它就是极其新鲜的事物。

如果我们大人要了解一个事物,例如手机,那么我们可以有很多方式:搜索参数,看简介,真实上手体验,购买,拆解...

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们的身体和知识层面都处于十分基础的状态,最后的了解事物的方式就是:打、砸、摸、咬、敲。

换言之,孩子是在用他仅有的方式,来尝试了解这个玩具是什么。

03 家长可以怎么样做?

如果我们要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向,那么我们就必须了解孩子的行为(心理)动机,否则我们将难以改变孩子。

在以上的基础上,我们基本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是什么,那么我们才可以尝试改变孩子的行为方向,摔东西始终是不对的。

  • 不给予孩子正面的评价

在孩子做出错误的行为时,不要给予孩子正面的评价,例如笑脸,例如夸奖“你好棒!你好大力气”。

这无疑在加剧孩子的自恋情节,同时让他认为这是对的,也因此让他用错误的行为得到正面的关注。

  • 不给与孩子惩罚

不给予惩罚,因为他本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因为欠缺更多的行为方式而已。

负面的惩罚,会打击此时孩子探索世界的主动性,积少成多,孩子就慢慢的不愿意自主探索。

对于寻求关注的孩子而言,惩罚同样也是给与了他想要的关注。

  • 给与孩子正确的方式,并支持、鼓励他

我们大可以不必因为他这个行为而恼怒,我们知道,他就只是想用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来引起我们的关注,来了解这个事物。

明确的告诉孩子,这个行为是不对的(我们需要给孩子明确的指出对和错),但不要讲道理,他听不懂,即便听懂了也很难做到(道理需要主动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2岁的孩子还欠缺)。

而后,我们可以陪他正确的玩这个玩具,让他学习并通过新的方法来展示自己,来了解新的事物。

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例如,我们和孩子玩积木,在我们看来把积木拼接起来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但对于孩子来说,却完全不是这样子。他们需要经历不断的失败,我们只需要和他共同承担这份挫折,并不断鼓励他、支持他应该怎么样做。

2

不只是两岁的孩子,大多数一岁左右的孩子就开始对这样的游戏乐此不疲了!一岁左右开始,孩子就喜欢把东西往地下扔,帮他捡起来,他又扔,捡起来,他又扔,大人干脆把东西没收了,孩子就会哇哇大哭。

孩子为什么哭?孩子的空间敏感期到了,孩子要探索自己和空间的关系,大人干扰了他的探索,孩子用哭来表达抗议。

当孩子手中的玩具,第1次无意间掉到地上时,咦!玩具居然可以和我分开,孩子像发现了新大陆。接下来孩子就会反复的做这个练习,将玩具从高处扔到地下,有时近,有时远,有时扔到地上,玩具还会跳几跳,有时会由近及远,不同的玩具扔到地上还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个过程是孩子唤醒身体的过程,是孩子通过感觉来发现世间奥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孩子心理认知发展的必经阶段,无人能替代,必须是孩子自己去感觉去体验,如果人为跳过这个过程,孩子的感觉、情绪、心理和认知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大人可以给孩子准备不同形状、不同材质、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物品,让孩子自由自在的扔。孩子扔东西的时候,大人可以积极的和孩子互动。孩子扔了,帮他捡起来,再扔,再捡,再扔,再捡,直到孩子停止,让孩子充分感受这个过程。在游戏和玩耍中,既发展了孩子的智力,又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3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一个特别能让东西的阶段。我家没有同款“讨人厌的宝宝”。

他会把茶几上能够的东西都够下来扔在地上,甚至有时候会爬上茶几,站在上面看他的“恶作剧”。左看看又看看,坐下看,趴下来,然后走开了,等我收拾好,有时候还会重新开始。



是不是很作,有的妈妈会为此烦恼,这么调皮还了得,有的妈妈还会为此打孩子,事实上.并没有我们想想嗯那么糟糕,宝宝只是用他们的方式在学习、适应周围的环境,所以说我们应该学习一些知识来破译孩子的心理、行为密码。只有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想表达什么?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

扔对孩子来说代表什么?

我能影响周围环境


把东西扔在地上,获得一种我可以的成就感。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学习因果关系。东西扔在地上易出现不同的声音。敲打桌子上东西和把这些东西丢到地面上,会引起听众的一系列反应。

情绪的表达

孩子们也会通过扔东西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当你阻止他或者他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会通过把手里的东西扔出去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引起家人的注意

宝宝扔东西,家长或生气或大笑的样子,会给孩子一种印象,我这样做,会导致周围人的反应。

应该如何应对宝宝扔东西的行为呢?

不要有过激的反应。

首先不要打骂或呵斥孩子,要知道这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其次不要表现出大笑或者夸张的表情。孩子们会通过周围人的表情来判断是否继续做。

鼓励孩子的实践他的“理论”,保证孩子的安全



给宝宝的东西一定是不易打碎、很轻、不能太小的,以免宝宝吞下去。一些不用的塑料勺,木勺,不会碎的杯子,筷子盒子都可以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快乐,这些东西也没有伤害性。

孩子扔在地上的东西归为原位。引导孩子用完东西收拾的习惯。

看似孩子调皮,随便来玩,其实是孩子学习的过程。

图片来自站外,侵权联系删除,谢谢

4

哈哈!两岁的孩子喜欢反复扔玩具,也许你会认为:“宝宝怎么学坏了呢?”然后就会来干涉宝宝的“坏行为”,给宝宝讲一堆的大道理,想要引导孩子走上正轨。但是我们悲哀的发现,这样做完全没有效果,宝宝反而更热衷扔东西了?这要怎么解?

其实宝宝哪有那么“坏”,很多我们所认为的怪异行为都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观察、思考,就像科学家通过反复进实验论证一样。细心的家长会发现,某一阶段宝宝爱站在高处反复扔东西,还会边扔边笑(有些恐怖);有的孩子喜欢原地转圈,直到转的自己蒙头转向站不住了,然后再接再厉;有的孩子就爱爬高,阳台或者桌子都是宝宝热爱的对象(家长一定看护好)……

孩子这种反复的扔、转、爬高等都是孩子对空间的一种探索,只有通过不停的探索,孩子才会逐渐有了空间感,形成空间的概念。但是很多父母都把孩子这种“珍贵的行为”误认为是孩子在淘气,从而贻误了引导孩子的好时机。也许一个个的科学家就被最亲近的我们扼杀在了摇篮里了(呜呜)!

孩子们通过扔、抓、转、爬等行为,来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感受自己的力量,这也是孩子开始了征服世界的起点,所以我们要允许孩子“坏”,而且要帮助孩子完成探索行为,没准给了孩子一个支点,就真的能撬动地球了呢?当然,安全一定要放在第一位的。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有意见欢迎留言。




5

2岁左右的孩子,对声音、颜色、动态图像都特别敏感而且也开始渐渐熟悉起来,他从故意从高处将玩具摔得响起来,他就会觉得很有趣:原来这些声音是我弄出来的,多么神奇啊!这是一种发现,和欧洲中世纪那些航海的人发现新大陆的惊喜没差多少。

他不停地摔,是为了还想看看能有什么其他不同的发现,例如声音的大小和音色不一等。再则,他会发现他每一次怎么做,你都会关注他(这又是一个有趣的新发现),于是当你长时间忽略或者少和他玩了,他就会通过这个方式去让你关注他。如果你每次都“上当”的话,那么恭喜你,他将会很喜欢摔东西。

他不是在展示什么,也不是在说什么,而是他享受那种他能控制事物的感觉,和众多家长控制自己的孩子一样。难道你们家长都没发现,孩子很听你们的话,你们就很有成就感吗?就是那样的感觉。你们好好反省一下。

6

当一个2岁的孩子不停地从高处往下扔东西,此时孩子就是不二之王,是世界的主人。

一个2岁的孩子,只要不拦着他,他敢去任何地方,哪怕是刀山火海也敢闯,就像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哪吒,又如同刚出世的孙猴子。




7

哈哈,这小孩是要找打的节奏的啊,不打不老实。

如果你打了这位2岁的小孩子,你就错了,因为这是他要表达的一种方式。

01 他想试试,玩具能不能摔坏,发生什么样的声音

2岁的宝宝,探索世界是他的主要活动目的。不停的从高椅子上摔玩具,就是其中方式之一。

家长静静观察就好,会发现,宝宝很认真的表情,似乎还有点严肃,他的双眼在观察玩具的降落过程,但他并不知道会产生玩具是否被摔坏的后果。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02 他不是很高兴,以自我为中心的任性

玩具是他能掌控的东西,他在向玩具昭示,你得听我的,不像我爸妈,老让我听他们的。


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萌芽,但只是处于以自我为中心,去初步思考和做事阶段。

家长要更多的与宝宝亲密交流沟通,但如果宝宝满脸怒气的不停的摔玩具,还一边瞅着家长一边摔,那就需要制止,坏毛病不能惯着。

2岁的孩子教育好了,让他懂得一些规则,到3岁以后,家长会很省心。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03 享受这一过程

无论宝宝是想让爸妈注意,还是想观察物体坠落的过程,都是学习的过程,前者是在挑战爸妈的底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后者是能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达到探索世界的目的。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不能不说,2岁的小孩子,已经不是嗷嗷待哺的婴儿,他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萌芽状态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同时又十分的敏感,因为各种敏感期,都在2岁前后出现。如果家长不懂这些心理知识,那么在育儿路上,就要多吃点苦头了。


想问题主,你买的玩具挺抗摔的啊,哈哈,如果你再弄一个,一摔就发声的痛苦鸡,就更好了。


我是杨杨爸,探索育儿之道,我一直在行动。欢迎[关注]我,一起学习育儿知识,交流育儿经验,实现轻松育儿,做有心爸妈。

8

我是新西兰华裔妈妈,看到你的这个问题,我第一反应是“你真棒”!

因为你有观察到孩子出现的反复行为,并思考孩子反复行为的背后是他想表达什么。

是滴,孩子是在表达“妈妈,我的空间敏感期到了”!

1:什么是“空间敏感期”

空间敏感期简单的说,就是孩子发现原来这个物体和那个物体是可以分开的。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稀奇的一件事。所以在他们发现这个“秘密”之后,他们会乐此不疲的把一些东西从高处用拿、摔、扔的方式弄到地下。

之前我小女儿小初(两岁多)每天都喜欢让鸭子从滑滑梯上滑下来!

2:“空间敏感期“的深入表现形式

等孩子探索够了从高处到低处的空间差异后,孩子会发现可以从某个空间把东西拿出来,也可以把某个东西塞进某个空间。比如翻抽屉。

再大一点孩子就会开始对堆积木感兴趣,然后不停的堆高、推倒,能玩的不亦乐乎。

也有可能会对桌子底下、床底下等一些空间感兴趣,到处爬高,这些都是空间敏感期的表现。

3:如何对待孩子的“空间敏感期“。

一开始的扔玩具,家长可能还能随着孩子扔。

但到了推拉抽屉,躲桌底,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会受伤,会忍不住阻止孩子去探索。

我的建议是: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放手让孩子玩。比如桌椅贴好防撞海绵。

当然了也有一些家长承受危险的心理素质比较强,愿意让孩子适当触碰到危险,去探索周围!

9

我觉得宝宝在两岁左右喜欢从高处丢东西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家宝宝一岁半的时候喜欢玩滑滑梯,后来有一次树上的果子掉在了滑滑梯上面,她就让果子去溜滑滑梯,专门捡果子树枝树叶往溜坡上滑下来。后来她来回走水泥坡的时候,也往水泥坡上面丢东西,但是东西没有像在滑梯那里一样溜下来,她不死心,就自己一屁股坐在水泥坡那里,屁股往下拱……我看到那个场景真是很开心,证明她很聪明,有联想力。所以如果她不处在危险的环境,我都不会干涉她的。

10

她们想让爸爸妈妈陪他一起玩,告诉爸爸妈妈他的存在,引爸爸妈妈的注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