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网上,许多人希望终止包产到户,回归到生产集体化——这是咋回事

电脑版   2020-11-26 15:47  

网上,许多人希望终止包产到户,回归到生产集体化——这是咋回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规律就是久分必合,久合必分,通过这样分分合合,找到里面适应以后发展的东

1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规律就是久分必合,久合必分,通过这样分分合合,找到里面适应以后发展的东西,改进不适应以后发展的规律。因为现在农业单打独斗,已经不适应以后的农业发展的规律和大方向,所以才有许多人最近提出来,土地还回归集体化的根本原因。

作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土地分田到户,确实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单是那必境是历史,社会也不会永远定格在那个时代不再发展和前进。由于国家近几年的发展和建设,一户一田的农业种植模式,已经跟不上了社会的发。因为我国的农业最终目标是全部实现,现代化大型农机械耕种和管理,把全国的农民完全彻底,从繁重的农业中解脱出来,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象我国的河南省南街村,他们就是一直走的还是集体化农业道路,他们村的生活人们早已经过上了小康的生活水平。人们所有一切生活,福利全部有集体供应,并且老有所养。作为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又不愿意去种地,老的农民也种不动了。所以说现在网上才有许多人提出来,农业还走集体化道路,才是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以后的农民过上幸福生活的根本道路。

2

经过实践和时间的检验,集体主义,有利于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壮大,单干独斗没有什么战斗力,单干独斗对外,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对内不能强国富民。

集体主义是团结的精神,团结就是力量。有了集体主义的团结精神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这一次全国人民和各省各地的科技人员、白衣卫士与工农兵学商,发扬了集体主义和团结互助精神,战胜了近百年来的特大疫情,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证明单干自私自利主义是没有出路的。

中国的振兴之路,需要毛主席思想来指导,发扬集体主义和团结精神,才是战胜国内外一切险阻和困难的决定因素。

集体主义和团结精神永远是力量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

回归到以前农业社大集体时代的经营方式基本上不可能了。理由如下:

一、很多人为什么希望终止包产到户

因为做问答是三农领域,所以对农村土地改革问题比较关注。确实有一部分人希望终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恢复过去的农业社大集体经营方式。概括其主要原因:第一、分田到户是私有制。第二、死人有地,活人没地。第三、无法实行规模化、机械化耕作。

先说第一个包产到户是不是私有制。说包产到户是私有制是误解。无论过去的大集体,还是现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土地经营方式的不同,但土地都是集体所有制,因为土地的所有权没有变,不存在私有制一说,农民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土地不可以买卖。而新中国成立前的土地是私有制,所有权是地主、富农少数人的,可以买卖。

再说第二个“死人有地,活人没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土地使用有一个原则:就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稳定土地使用权,鼓励农民对土地增加投入。如果土地频繁更换主人,大家都不珍惜,都不想对土地进行投入,只是索取,土地很快会被破坏的不能耕种。5另外,土地是以家庭为单位分配,都有人口增减,所以,基本上是公平的。增人减人只是家庭内部成员人均土地的增加和减少,不存在有地没地。真正没有分到地的是1998年以后出生的人,现在最大年龄是21岁。

也就是说,除个别情况外,22岁以上的农民都分有土地。女的出嫁后,虽然在婆家没地,但娘家应该有地。也可以说,结过婚的有孩子的农民,除个别结婚早的,都有地。 有人说,他家5口人,只有他一个人有地,老婆和3个孩子都没地。也就是说,他是98年以前出生的,妻子是98年以后出生的,但不会晚于2000年,所以,根据计划生育政策,三个孩子有两个是超生,没有地也不怨别人。不过这种情况有,但也是极个别。家家都有老人,也都有孩子,增人减人家家都有,不加地不减地也基本公平。

第三说分田到户不能实现规模化、机械化耕种。现在说得最多的就是分田到户不利于机械化耕作。但你现在去农村看看,不说平原地区,即便是偏远山区农村,现在还有几个人牛耕人背?很小的地块也可以用机械化耕作,适合山区的小型农机已经非常普遍,而且越来越好。如果说小块地不好用机械化,即便是过去的大集体,小块地也不好用吧?再说,土地确权要实行确权不确地,经营者完全可以投资将小块连成大块。

二、国家为什么要对农村土地坚持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第一、大集体时代,大锅饭容易滋生平均主义,干多干少一个样,不利于发挥和激发个人积极性。

第二、最主要的是我国人多地少,已经不适宜过去那种大集体经营方式,不能把农民困死在二亩土地上。要为农民创造更多的赚钱机会。

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六亿人口,五亿农民,有20亿亩土地,人均4亩,但粮食不够吃,还不能进城务工赚钱,只能生活在贫困中。到1980年,人口猛增到8亿,农民有7亿,人均土地更少,农民仅靠土地生活更艰难,如果还不改革开放,还不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生活就更艰难了。因为到上世纪末,人口已经超过10亿,农民达9亿,土地却减少到18亿亩,农民人均只有2亩土地,再厉害,仅靠二亩地也难以养家糊口,还不说到了2017年,人口就达到13亿。

幸好国家在80年代初就果断进行改革开放,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务工,种地可以吃饱,经商务工有钱花。之后,又出台大量惠农政策,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而如果回归过去的大集体经营,解决不了地少人多问题,如果把所有农民重新捆绑到二亩土地上,农民的后代永远都是农民,那消灭城乡差别也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国家坚持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直到2057年。

三、土地分田到户确权铲除了滋生腐败的土壤

如果没有大公无私的好村干部,农民的利益难以保障。比如土地分田到户特别是确权前,村干部和乡镇干部可以随便把村集体的地卖给其他开发商,国家的征地款他们可以任意挥霍私拿贪污,农民根本不知道,但土地确权后,基本堵住了这个漏洞。

总之,一些人希望终止包产到户,回归过去大集体经营方式可以理解,但现在我国的国情已经不适合那种经营方式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所以,国家一直坚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直到2057年。

4

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本来就是从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走过来的,是农民群众自发的,党从群众的自发合作中总结经验,引导走上了集体经济道路。多余的不说。

5

我认为希望土地收归集体经营,是农民的爱国情怀的表现。值得国家高层思考。

坦率的讲,分田单干是是一种小农经济意识,一种鼠目寸光的行为。集体经营有利于统筹资源,强化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产出比。分田到户以后,一家一户即便有心,也是无能为力。当初分到的小块零星土地,虽经历四十多年,只能使保持原样,没有改观,基本靠天吃饭。年轻人多数不愿种地而外出务工。种地农民老龄化及离世,造成农村土地荒芜、掠荒现象严重。很多人开始担心,中国人的饭碗端在外国人手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农民都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才出现很多人希望回到集体经营农村土地。所以是忧国忧民情怀的表现。

6

因为当初那些真正体会过集体化生产的人都已经老了。现在想回归的这波人都是站着讲话不腰疼。[灵光一闪]

7

历史的发展,农村土地个人包产已经跟不上时代,农民弃种荒地严重,尤其是北方,小而散的包种地,已经淘汰了,社会需要新的播种模式,只能选择集体或者个人承包制。总的来说,为了粮食安全,为了不荒地。让农民在集体化中利益最大化。

8

垦定是回不到集体化了,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土地垦定是要承包的,近几年农村好多人都出去打了,村里剩下的只有老人和小孩,平常在农村就见不到人,现在地也少了没法种,好多农民也不原意种,又怕承包给包地户不给钱

9

应该说任何事物都应该一分为二地去分析,关于土地公有还是私有,一方面应该取决于人,而更重要的方面取决于地形。比如:平原开扩地区便于机械化耕种的地方,土地应该收归集体,建立集体农庄,最大化地发挥规模化的土地效益,提高耕种土地上的农产品产量和价值。而山地不便于机械化耕种的地方,还是应该采取包产到户,发挥各户自己的优势,让各自发展,即便是不产生粮食效益,能够绿化也是好的。但是不许出现荒山荒地现象,这样必须有措施加以制止和收回,才能使国家的土地发挥出最大和最好的效果。

10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农村大量优质农田荒废严重,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刚分田单干时,城市没有开发利用,农民安心在家务农,种好一亩三分地,把公粮,各项上交粮如数缴齐,产量也高了,能吃饱肚子了,农民也知足了。

随着开革开放,农民不光种地,农闲时节也抽出时间到附近搞基建,多少填补家用,日子也算安稳。慢慢的农民可出外进厂打工了,可苦了家里人,靠种地也不能致富,后来就转包给别人,亩收几百斤租谷,种粮食没有多少收益后,有的转包户租谷都不想出了,也不想种了,田地就被无情撂荒了,可惜呀,痛心……

我对农村现有现象的分析和建议,农村田地撂荒严重,一,粮食价格低,种田不如在外打工,农村种地的一般是由留守老人耕种,且只种够自己食用的,由原来种双季改种单季,毕竟老人干不动了,雇人也工资高,种得多,也只是图个热闹,赚些辛苦,而赚不到钱。二,分户承包,田地分散,一家二,三亩田,至少七,八处,不利耕种,不利管理,不利收割,转包给别人也嫌太过分散,所以造成荒芜,三,建议农村以农村合作社形式入股分红,将田地整合,让有经验,懂技术的人耕种,农户集资分红。四,让有经验,懂技术的人流转承包土地,也应将田地整合,利用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既有利耕种,也利于管理,省肥,省种,省药,省工,省生产成本。

我有二十年没种田了,深知农民的辛苦和不易。面对农村土地荒芜严重,深感痛心,国家主管农村农业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应深入农村基层调研,微服私访,不要基层领导指引和安排,随时随地倾听农民心声,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经过充分论证,进行农村有序改革,农村才大有希望。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