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最近读史发现,古代那些所谓奸臣大多都是能臣。这是为啥?

电脑版   2020-11-26 15:35  

最近读史发现,古代那些所谓奸臣大多都是能臣。这是为啥?反而像苏轼这样,却没啥政治才能?读书人太理想了?:这样说把,奸臣是有能力的一种大臣,能人所不能,

1

这样说把,奸臣是有能力的一种大臣,能人所不能,属于一种能够见风使舵,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臣僚。

在搞事情时,无所不用其极的将事情办好,不管合理不合理,只对上头负责,不顾及下头的反应。所以在能力方面比较出众。有一条,一切为了自己的原则。

2

奸臣往往都是能臣,这就是中国历史的神奇的地方!这种现象的根源还在于中国古代权力的分配的结果!君权神受,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之时,往往就是皇帝登台祭天和下罪己诏的时候!相权君受,大臣的权力来自于皇帝的授予!

中国历史上出现遗臭万年的奸臣的时候,往往都是皇帝高度集权的时候,相权失去了对皇权的制约!如果大臣只需要对皇帝负责,讨皇帝欢心那么他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权臣,如果他想长久的做一个权臣,那么他必须是一个能臣!

开元盛世——唐玄宗和李林甫

唐玄宗李隆基,先是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铲除韦后集团,辅佐父亲李旦登上皇位;李隆基威望太盛,李旦也是成人之美,主动禅让皇位!李隆基坐上九五至尊之位后,又诛杀了唯一的威胁太平公主!此时的李隆基,为我独尊!

年轻的唐玄宗,勤政有为,运用贤臣!大唐也达到了巅峰状态,唐玄宗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时代!唐玄宗开启了盛世大唐以后,难免有功成身就,志得意满,人生最可怕的就是突然失去了奋斗的目标!

歌舞女人成了唐玄宗的新的人生追求!然而大唐的江山不能不顾,又舍不得放弃手中的权力,唯有寻找一个可以替自己治理国家,又不忠于自己的大臣!李林甫应运而生,他于宫中宦官和妃子颇有交情,对唐玄宗的行为了如指掌,因此每每对唐玄宗的问话,都能回答到皇帝的心里去!

李林甫执掌朝政十九年,唐玄宗享受了十九年!李林甫在世杨国忠只能避难剑南,安禄山也不敢妄动半步,当然李林甫坏事也没少做,但是奸归奸,但是能力却是不可贬低的!

嘉靖中兴——明嘉靖帝和严嵩

明武宗没有儿子,他的母亲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廷和就找来了朱厚熜也就是后来的嘉靖帝继承了明朝大统。

嘉靖帝,虽然被突如其来的好运砸中,登上了皇位,但是朝堂大权依然掌握在内阁首辅杨廷和手中!皇权和相权在明朝发生了一次最激烈的碰撞,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大礼仪”事件。简单的说,嘉靖皇帝要给他死去的爹升级做皇帝;大臣认为你的皇位是继承的明武宗的,你应该是他的亲兄弟而不在是堂兄弟了,原来的父亲已经不是你的宗法意义上的父亲了!

“大礼仪”事件前后持续了三年,最后杨廷和被罢官,嘉靖皇帝取得最终胜利!嘉靖皇帝掌握朝政之后,也曾励精图治,明朝统治进入稳定期,就是“嘉靖中兴”。

明朝的皇帝,不务正业是有传统的,嘉靖帝也从认真工作转化为修道成仙!皇帝要做,长生要修,朝堂谁管呢?严嵩的出现,解决了嘉靖帝的所有顾虑!

嘉靖修道,严嵩就陪着写青词;皇帝要钱建斋宫密殿,严嵩就征民夫动国库。总之,严嵩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嘉靖帝开心,从而保住自己的权势。

正如《大明1956》里面严嵩所说:“大明王朝能够呼风唤雨的只有皇上,能够遮风挡雨的只有我严嵩!”

严嵩的存在是皇权压倒相权,皇权失控,大臣不能从道德和大义上制约皇帝,大明内阁制就开始奔溃了。


康乾盛世——乾隆和和珅

大清朝前期的发展,也是一个皇权集权的过程。早期顺治继位,仍旧需要“八和硕贝勒议政制”,皇帝位还需要八大旗主的协商和推荐。康熙的继位,则是顺治的遗言和太皇太后孝庄的支持,然而把持朝政却是四个辅政大臣。雍正,继位依然有兄弟们的竞争,继位早期依然有来自八王爷党的压力。

乾隆继位的时候,八旗制度也名存实亡,实际上大臣对皇权已经没有可以制约的手段了。乾隆称自己“十全老人”虽然有些夸大,但是很多功绩却是实打实的。

乾隆,也老而不休,无法放弃手中的权力!乾隆的很多功绩和面子工程都是需要花费巨大的金钱,史上最会捞钱的和珅为了乾隆的面子,充分发挥了他的特长。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的巨额财富,乾隆一点感觉没有吗?显然不是的,只要乾隆有需要,没有和珅还有刘绅、纪绅等等。


李林甫、严嵩以及和珅,他们是奸臣,无可争议!但是在满足了皇帝的需要的同时,还能让庞大的帝国安稳前行,这就他们的能力!

皇权至上的年代,皇帝对大臣的要求就是皇帝享乐,国家稳定!所以就有中国几千年对官员的一种纵容的心态“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办事”。

既是权臣也是能臣,是皇权的选择,只有中国封建高度集权社会,才会出现的特殊现象!

3

连乌鸦都知道,想要喝到瓶子里的水,就得叼来一些石子放进去。如果换成忠臣,渴死是小,失节是大!

于是渴死!

由此可见,忠臣连鸟都不如。

奸臣做事讲究方法,

忠臣做事崇尚初心。

啥是初心?

初心就是“我是真的爱你”,“只有我是真的爱你”

所以,你必须爱我!

你如果不爱我,你就是昏君!

不支持我爱你的人,都是奸臣!

我勒个去!

凭心而论,奸臣都是能办事的人,而身为天子,缺的就是能办事的人。

好比你自己开个公司,需要业务成交量,你最需要的是坦荡诚信的孔子?还是能签到合同的陈平?

治理国家不就是开公司么?

只要结果,

不问过程!

既然“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显然,所有的忠臣都是流氓,这与只想滚床单,却不想领结婚证有什么区别?

以上是玩笑!

从《论语》开始,世人便把“仁德”放在了至高位置,而且具有排它性。然而这些臣子不知道的是,所有的天子都是嘴上这样说,嘴上说不要不要,然而生理反应却极为明显。

比干是忠臣,结果道德水准高过了商纣王,你让商纣王心里如何想?偏偏处处伤害天子的自尊和业余爱好。

屈原是忠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连秦国将楚国权贵收买了都不知道,偏偏要变法,直接加速了楚国的灭亡。

贾谊是忠臣,单纯得像天真的少女一样,变法就变法呗,非得同时要得罪满朝文武,若不是汉文帝心生慈悲,早就死了。

方孝孺是忠臣,丝毫不懂得政治手腕,天真地以为孔孟之道一到,天下纷纷臣服,不但害了自己,还牵连到十族之民。

周公,诸葛亮,狄仁杰,曾国藩,不是忠臣,而是能臣。要么手中无数鲜血,要么遇事能屈能伸,要么擅长迂回行事。

再看看韩退之,柳宗元,苏东坡,陆放翁,看看他们做的那些事情,充其量只能做个县令,治一方水土便是顶天之才了。

登阁拜相需要的是什么?妥协,忍让,体察圣意,利益交换,平衡需求,既悍卫天子的体面,还要维护社会的稳定。

不禁在想,倘若当年皇上听了陆游的话去北伐,南宋早就没有了!



4

奸臣,是指残害忠良或阴谋篡夺帝位的大臣。

能臣,是指能尽为臣之道者,高才干练之臣。

从逻辑学角度讲,奸臣和能臣在内涵上是可以互相包含的:奸臣之中有能臣,能臣之中有奸臣。

为什么古代奸臣大多是能臣呢?

我理解,在古代,能称为臣者,大抵是指那些够得上“品”的官员。必要时,他们可以登堂入室、上朝面圣。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臣”呢,换句话说,古代官员的产生方式是什么?

我国古代选拔官吏制度大约开始于周朝。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争霸图强,纷纷打破原来官爵世袭的制度,按照“选贤任能”“论功行赏”原则选拔官吏。汉代在选拔官吏方面形成“察举征召”制度。所谓“察举”,是丞相、列侯、刺史等推举的人才经过朝廷考核后,任以官职。所谓“征召”,就是朝廷征召那些有一定能力而又不肯出仕的人才,由皇帝召见,确有才能的,即授予官职。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推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其办法是:州、郡、县的中正官负责考察本籍士人,评定出品级,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九品”,是根据德才和门第,将士人分成九个等级,从一品到九品。由于中正官全由士族控制,形成了评定士人品级重门第、不重视真才实学的情况,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的出现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提供了条件。但此时,科举考试及格,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要被授予官职,还要经过一定的考试和选拔。唐代选拔官吏通过“铨选”来实现。即:通过朝廷主管部门的选拔,授予科举出身、勋官出身、胥吏出身的人担任官职。唐代铨选种类很多,有“吏部选”、“兵部选”、“小选”、“南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吏部选”。参加“吏部选”的应选人要接受“四才”和“三实”两方面的考察。所谓“四才”,即“身、言、书、判”。身,“取其体貌丰伟”;言,“取其宏词辩证”;书,“取其楷法遒美”;判,“取其文理优长”。所谓“三实”,即“德行、才用、劳效”。“德行”指道德和品行;“才用”指工作才能;“劳效”指在任职期间的考课等级。唐代以后,选拔官吏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的,也就是科举考试一旦通过,便可按名次授予官职。

综上,我国自周朝以来特别是隋唐以后逐渐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一套以“四才”“三实”特别是“才用”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官吏选拔机制,“才用”不过关,就无缘入仕“为臣”之路。特别是唐朝以后,完全以科举考试论英雄,忽视了“德行”的考核,这就为有“才用”无“德行”的人打开了“投机”之门,从制度上提供了产生“奸臣”的土壤。平心而论,不管是忠臣还是奸臣,“才用”是硬杠,学而优则仕。作为“奸臣”,由于其比“忠臣”有更大的野心,所以更善于揣摩上意、谄媚逢迎、投机钻营、做“两面人”,为官之道更为老辣。而对于一些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术业有专攻”,他们把更多的精力都用在“吟诗作赋”的雅好上,本真狷介、清高自守,对上,往往“不得烟儿抽”,这些人往往被贬谪、冷藏。所以,历史呈现给我们的那些奸臣,倒大多以“能臣”的形象立于历史舞台。

5

非能无法施展奸心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