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请问头条君 清朝时候的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电脑版   2020-11-26 15:34  

请问头条君:清朝时候的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说其进士咱们就不得不说一下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据史料记载公元605年隋朝首开进士科,

1

你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说其进士咱们就不得不说一下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据史料记载公元605年隋朝首开进士科,被认为是科举制度的开端,至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历时1300年。

我国古代将通过乡试、会试,最后通过殿试的考核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如果拿现在的学历对比的话,进士应该相当于中科院院士的级别,是名符其实的高级知识分子。在科举制度经历的1300年里,共有11万名进士,平均每年大约85人,可谓凤毛麟角,比清华、北大每年录取的学生少多了。

进士的地位在清朝时期应该是被削弱了。清朝的进士虽然也能像明朝一样直接进入翰林院工作,成为公职人员,领取朝廷的俸禄,但不同的是清朝时期大量的满人不经过考试就可以直接进入官僚系统,这在之前的各个朝代中都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大量的满人挤占了原本有进士垄断的官僚体系,到了清朝中后期到屋时候那些在翰林院上班的进士们有人的收入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了。到了清晚期,他们甚至到了只能依靠地方实力派才能过活的地步,可谓狼狈至极,进士的意义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

中国的科举制度现在看来很不合理也很落后,但在当时却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也为天下学子努力学习树立了目标,也成为学子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2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清朝的进士是入仕的一种条件,也算是敲门砖,跟现在的学历没有太多的关系,现在的学历更多的是某种能力的体现。要说清朝的进士跟现在的公务员是相似的,都是政府的储备干部。只不过清朝的科举考试和现在公务员考试都太难了。清朝可以得到进士,首先要经过童生,乡试,会试,殿试。层层帅选,而进士的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以后的都称为进士。而现在的公务员符合条件就可以考,每年都可以考。我的回答完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3

清朝的进士考试,每三年的农历二月在京城会试一次,全国所有已获举人身份的人都可以参加会试,不限年龄和参试次数,每届会试录取的进士不超过300人,摊到一年的数量是100人,一般情况下全国的进士存量在3000~4000人,知县以上的官原则上从进士里选用。

现在全国每年新招博士生10万以上,也就是说清朝进士的稀缺程度丈概是当今博士的一千倍,目前我国两院院士是1600多人,稀缺度大概是清朝进士的一倍。

4

完全不相关。

科举进士是功名,是享有出仕权的公务员资格。清代进士——哪怕最低的三甲进士也能初授从七品,多是州府的司法官,从职权来说约等于中级法院副院长。

所以,科举与学历无关。

清代进士是中级公务员资格考试合格。今天别说大学,哪怕硕士也不能说已具备副处级干部任职资格吧?

5

清朝的进士,其实不仅是学历,更是入仕资格。它的含金量,远高于现在的985、211的博士。

按照清朝的规定,清代状元直接授职翰林院修撰,品轶为从六品,榜眼和探花直接授职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其余二甲三甲进士,再次经过考试选拔,优秀者进入翰林院学习,稍差者则分发各部担任下等官吏或直接到地方任职县令或县丞。须注意的是,全国一千多个县,凡有县令空缺,后面有一大批候补县令在等着上任。但是,如果是进士下放,则可“榜下即用”,被人笑称为“老虎班”。按照现在的说法,考取进士之后,最差也能混个正科级干部吧?

反观我们现在的高考或研究生考试,哪种考试考取之后就能到中央或地方任职?并且是担任担任领导岗位?即便是公务员考试,绝大部分的都是县级以下的基层岗位,只有很小一部分能够达到“七品”正科或副处级别,再往上就更少啦!

6

为形象说明,我们先列举一个数据。

据我隋始开科举以来,至光绪1901年取消,而来1300年。1300年的光景里,产生了700多个状元,11万名进士。

且不论状元们,单进士,平均每年折合下来,不到85人,人数远不至号称当今中国最高学府的清北录取生源的几十分之一,而清华光19年便录生源3400人。

(大清殿试贡生进殿图)

恕我直言,号称天之骄子的清北学士、硕士,在古代凤毛麟角的进士面前,只有匍匐称弟的份儿,也就估计只有博士还能掰掰手腕与之角逐一二。

这么一对比,诸君认为,古代进士们该当什么学历?

我们先看看科举最盛的明清时的人才层层选拔机制与等级。

孩子从娃娃抓起读四书五经与算数,约摸到了十二三岁,既可参加由县里举办的人才选拔考试,也就是童试。童试通过,你就是妥妥的小秀才。

于是小秀才觉得自己还不赖,发奋图强,欲拔更高,打算再寒窗苦读三年,到省城去和全省秀才一较高低。

三年后小秀才十五六岁,如期到了省城由礼部主持开科的乡试。来自全省上下的小秀才老秀才们,个个摩拳擦掌,下笔有神。小秀才竟有丝丝紧张,但是他一点不慌,超常发挥,不负众望,通过乡试。

于是小秀才摇身一变成了举人郎了。举人郎想着,看来是时候与天下群众在那京都风云地一决高下了。咱们三年后见。

眨眼三年又过去。十八九岁的举人郎来到了京城,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虽然过程曲折,但是举人郎学富五车,完全游刃有余,轻松过了会试,成了名符其实的贡生了。

(大明会试图)

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只需要调整好状态,等待皇帝在朝堂开殿试就好了。

到了殿试那天,年轻的贡士生与皇帝所出题目,在思路上不谋而合,写起来文思才涌,下笔有神,很快吸引了皇帝的注意。于是待答题作罢,皇帝特意问了他为人、为学、为政的看法,贡士生均能才思敏捷的引古论今,结合当下,针砭时弊,皇帝不禁啧啧称奇。面试罢,调来卷子,不论字体、文才、文风与思路结构均是上佳。

皇帝不禁哈哈大笑,当即拍案叫绝,此生可当栋梁矣。

(盛唐殿试图)

又调来该生档案,以为清白纯质。

当晚,皇帝便手写名列进士三甲。

状元榜首,该生赫然在列。

虽然是一时兴起编纂的小场剧,但古代状元整个科考上位九成与之大体不差。

由以上,我们知道,从娃娃到状元,依次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与殿试四重人才选拔考核。

童试可认为中考,乡试可认为高考,会试与殿试可认为是地方与中央公务员选拔考试。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仅参加会试的举人,便算得上是高本学历了。

一般来说,会试中试者,为贡生,不中者,亦算是国家高级知识分子与人才,国家与地方政府也会按照一定次序与才华量体裁衣,把他们派到京都或者地方在编领皇粮当公务员。被留在京都的一般是才华不错,只是运气偏颇的贡生,但一般所当的官大多是些无关紧要的稗官副职。如在京的某典薄、主薄、署丞、知事、礼郎等。

至于其他则大多可派到地方当些无品不入流的小官,如某巡检、驿丞、大使、典史、检校等等。虽是末流小官,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颇为抢手,读书人好的就是“学而优则仕”这句话。

而至于通过殿试者,每年不过85人左右,前三甲尤为吃香,分别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三甲外,只要是进士,当官是肯定的,而且是京官,品级多在八品外,但架不住皇城脚下,天子眼前,进士身份,升迁地快。花个三五年的兢兢业业与人才运作,到六七品也是有的。

这里第一甲的榜眼探花不敢说,但是状元那就更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了,皇帝跟前的大红人。除非作死得罪皇帝或者投敌叛变,否则他将一生得到皇帝的青睐与庇护。

(金榜题名状元郎)

所以严格来说,古代进士已经不算是学历范畴,归属于官职范畴了。

硬要说的话可认为是985,211出身,考取中央公务员的超高级知识分子。硕士、博士,也是有可能的。

实际上这也是古今学子学习的终极目标的区别。古代学子学习,只认一条,“学而优则仕”,学习就是为了当官,士农工商,官为首魁,当官自是最无上的出路。

现在的学子可选择的多了,认为“知识改变命运”,考上高等学府后可按自我规划,当官、经商、著学、致业都可以,有很多元的出路。

世纪在变,我们的路子也在变嘛!

点击关注不书,了解更多精彩回答!

7

实际上我们对于古代的科举和如今的高考、古代的士人和今日的学生有很大的误会。简而言之,就是古代科举制下的秀才、举人,进士,不是学历而是身份。在我们如今已经人人平等的社会中,是根本就感觉不到。所以两者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科举制不是学问的考核,更大程度是身份的转换。很多三甲进士在四书五经的儒家学问上可能和落第寒儒不相上下,但是在见识、策论、韬略上要略高一筹。一旦中了科举就脱离了普通百姓的队伍,可以享受很多特权。比如经济上的税负减免,国家政治上的尊重承认等等。更重要的是,通过了科举考试就可以进入到政治体系之中,拥有了做官的资格。这和今日的高考大相径庭,和公务员考试也是天差地别。因为取得了进士身份之后就可以进入到官僚体系的中级阶段,一般绝对不会是低微的末流官吏。不是进入翰林院就是到基层成为县令一级的主官。所以,进士实际上就已经是非官非民的特殊群体,并非是学历。


清朝涌现出来的进士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并非一定是完全经过科举获得。对于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有可能也被皇帝赐予进士身份。左宗棠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左宗棠只是举人,并没有进士的身份。但是他的功劳实在太大,慈禧太后就通过同治皇帝奖励左宗棠“赐同进士出身”,这样左宗棠就拥有了进士的身份。所以说,进士和学历并不挂钩。


8

进士具备了当官员的资格,状元是七品,当了进士就可以被直接任命为政府官员,而现在上大学是不能直接去当公务员的,所以说过去可以当官现在是研究学问。

9

清朝时候的进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糊说霸道,吓你一跳!

如果用科举制度比较现在的学历的话,那还真是小瞧科举之中脱颖而出的才子们了。古代如果考上功名,那可是代表着阶级的晋升,考中了进士就算混的再惨,也能混到个县令当当。而如今学生毕业有了学历也还是要找个工作,以后得为房子车子犯愁,当然,富裕家庭另当别论。

科举制度

自从隋朝大业元年建立了科举制度,一直是知识分子进入仕途咸鱼翻身的重要途径。现在很多人都将高考比作是古代的科举,其实是不然的。如今的高考虽然被称为人生的转折点,但他还是为了可以收到更高等的教育。科举考试一旦考中,便可以做官,从此摆脱平民的身份。总的来说,科举更像是高考加上公务员考试的结合。

怎么才能参加科举?

在正是科举考试之前,读书人们还需要进行“海选”从而获得参加科举的资格。这个“海选”分为三个级别:县试、府试、院试。就先现在的选秀节目一样,需要通过几层的选拔才能参加最后的比赛。

县试是知识分子第一次参加考试,一般是在他们所在的县城里面进行,由当地的知县负责主持。通过了县试,便会去参加府试,一般都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在县城之上的府城举行,相当于现在的市。府试通过便会被称之为“童生”,也获得了院试的资格。县试和府试都是每年一场,而院试却是三年两场,也是“海选”之中最重要的一场,考官由朝廷亲自委派到地方。通过了院试,就会被人称作为“秀才”,而且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会提高,还享有一些特权。

什么是进士?

考中了秀才,代表着已经得到了参加科举的准考证。科举的正式考试也是分为三个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每三年一次,多在农历八月举行,考官一般是进士出身的朝廷官员担任,并与九月份发榜。如果榜上有名,那么恭喜,考生的身份便不是秀才,而是“举人”。到了这一步,就已经离开了民众阶层,可以做官了。

通过了乡试,便要准备下一轮的会试。会试的地点都在都城,考官由皇帝亲自指定,一些路途遥远的举人们就要提前出发,进京赶考了,而且路费还是报销的。会试一共有三场,每一场都要连考三天,放到现在一般人还真受不了。会试的淘汰率是很残酷的,明朝曾经有4500人参加会试,最终只有300人通过。通过的人会被称为“贡士”。

最后的考试——殿试便是由皇帝亲自主持,试卷由多个考官打分,选出前十名,最后由皇帝亲自选出前三名,第一叫状元,第二叫榜眼,第三叫探花。殿试没有淘汰机制,只是排个名次。也就是说只要参加了殿试,都统称为“进士”。

进士能做什么?

考中了进士,一般会到朝廷各部之中任职,比较优秀的人最佳选择便是翰林院,里面高官汇聚,相当一个高官训练营。如果不喜欢在京城,想要回老家的话,那么混的最惨的也能做个县令级别的差事。

当然参加科举考试的也不仅仅是年轻人,同一个考场甚至有人比其他考生爷爷岁数就大,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