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六七十年代农村三伏天气没电,没空调,没风扇,是怎么熬过炎热的

电脑版   2020-11-26 15:31  

六七十年代农村三伏天气没电,没空调,没风扇,是怎么熬过炎热的?:题主问的六七十年代农村三伏天没电,没空调,没风扇,是怎么熬过炎热这问题。我是六零后的,

1

题主问的六七十年代农村三伏天没电,没空调,没风扇,是怎么熬过炎热这问题。

我是六零后的,在农村经历了十多年没电的年代,那时住的是泥砖瓦房,这种房子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但到了夏季炎热时,每人一把自已用棕叶萹织的扇子,那时兄弟姐妹多,大家轮换你扇我十次我扇你十次,这样取乐,到每顿吃饭时,大家你怕我吃完,我怕你吃完,都抢着吃,都是满头大汗,我们家兄弟姐妹七个,劳力少,分的粮食不多,每天早上吃一顿杂粮配粥,吃米粥时最难受,到吃饱时,已经是满脸大汗,衣服都湿透。

大人们夏天时更苦,每天清晨去干田地活到八九点回家吃早餐,吃饱马上去干活,到中午才回家吃午饭,回来时个个全身湿透,我们小孩每顿都是先吃饱,等父母回来吃饭时,我们小孩子每人一把小扇子,帮父母扇风,让父母凉快点,那时的日子是苦的,这样不知不觉度过苦难。

2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



现在的孩子,离开空调好像就不能活了,比如黑嫂家闺女,整天吵着开空调,说风扇扇的风不凉快。

碰上偶尔停电,她仿佛跟没了魂似的,要么是赶紧让骑车带她出去兜风,要么赶紧找个有电有空调的地方让她呆着。

她们这代农村孩子,是无法想象过去那种没有空调和风扇的日子,她们连想也没有想过。有人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空调和电扇,人们到了三伏天可怎么过啊?

其实岂止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农村的很多人仍然没有用上电扇,空调就更不要想了,那时候的电也不是常有。

黑嫂是正好抓住了这样的尾巴,在黑嫂记忆里,自己家比较穷,所以是在十来岁,也就是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才有了风扇。

那么,那些没电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呢?



一、大人们怎么过三伏天

其实那时候的夏天,人们基本上是不在屋子里睡的,因为屋子里面太热了,人们会选择在院子里的树下睡觉,或者是干脆到村里“大场”里睡觉,而在我们村,每到夏天的晚上,人们最喜欢去村西大路上睡,因为大睡两边是两排大柳树。

这个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白天多是午休,人们上午干了一中午活,到了吃中午饭时,人们一手端着碗,腋下夹着凉席就去了村西头。

在树下打开凉席,坐在上面吃过饭,碗放凉席一边,人坐在上面抽烟聊天,整个村的人基本都会在,大家聊天的内容也大多都是庄稼的长势什么的。

聊几句的,他们就会躺下,直接用一块砖或者是自己的鞋当枕头,睡一觉醒来后,到下午三四点,又夹着凉席,端着碗回家,放到家后去地里接着干活。

到了晚上,大家更是齐聚这些大柳树下,当然了,这里以男孩子和男人居多,女孩子和妈妈都是在家中的院子里睡。

有人说那时候好啊,没有蚊子,在院里睡也不咬,其实并不是,那时候怎么会没蚊子呢?也很多,但被咬和太热之间,人们选择了被咬。当然了,一些措施还是有的,比如在睡觉的四周放上大蒜啥的来驱蚊。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妈妈手里拿着大荷叶扇不停的扇,一来凉快,二来驱蚊。

无数个夏天就这么过来了,有人说那时候的夏天不太热,这纯粹是胡说八道,那时候的孩子,谁不是出一身痱子啊?

那么,孩子们怎么过三伏天?



二、孩子们怎么过三伏天

记忆中,那时候的农村沟渠特别多,多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村几乎是被水围着的,南边有卫河,是直通天津的,据说民国时都是跑火轮,但黑嫂小时候河道已经变小,但水并不小。

村边有一条河穿过,边上的坑沟里到处都是水。

每到了夏天,特别是下过雨后,蛙鸣蝉噪,叫个不停。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大人和孩子们斗争的时候,孩子们老想泡在水里,大人们又不允许,怕孩子们出事。

但这影响不了孩子们的决心,那时候的农村孩子,有几个不会游泳啊?他们几乎是整天泡在水里。

但是,这些是仅限于男孩子的,女孩子则没有这样的待遇,她们是不能去河里洗澡的,男孩子们可以随便洗,但女孩子不能。

所以,夏天时,女孩子还是挺受苦的,她们要么承受着这样的酷热,要么就是在家里洗一下。

有的时候,她们也会跟着妈妈,还有村里几个妇女,趁着天黑,找个背人的地方,跳进河里洗一下。但是,这种情况是很少的,首先是家里父亲不允许,然后就是女人不会水,怕发生危险。



最后:农村的现在和过去已经有了太多的不同,村西大柳树下,再也没有人午休和晚上乘凉了,人们也放弃了晚上睡在院子里。村里的沟渠里也不在有水,曾经光着屁股向河里跳的孩子们现在已经是三十多的中年人。有人说会感到伤感,但黑嫂认为并没有必要,这恰恰说明了我们农村的进步和发展,以前的睡在树下是无奈之举,当我们用电方便,乘凉不愁时,为什么要怀念那些时光呢?人要把眼光向前看,过去的终归过去,到来的始终到来。而未来是什么样,黑嫂认为是可期的。

我是黑嫂,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很高兴为您回答问题,再见!

3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还真是经历过这些。

想想,好象也没感觉多么难熬,相反,倒是现在,又是电扇又是空调的,总觉过个夏天,反倒十分不好过。

我老家家乡小村的西边有条小河,河水清清亮亮的,经年不息。

平日里,水深刚没脚脖儿,河两边是些高大茂密的树林子。

一到夏天,特别是中午头,河里面,河沿儿的树林子里,全是人。

我们这些六七岁七八岁的“小八幺儿”们,那是全脱光的,在河里戏嘻打闹;河沿儿上则是坐满了手拿蒲扇的大人们。

也有些耐不住热的大男人,只穿个裤头儿,加入到我们小孩儿的队伍里,泼水打闹。

挺凉快的。

晚上,河里就是大人们的天下了。

但都是找些远离人群的旮旯,用锨挖个深窝儿,脱了洗。

记得母亲常常说这么句话:心静自会凉。

教我们学会放松,说,天再热,那是天的事,只要人不烦不燥,心平稳下来了,就不热了。

唉,说不热全是假的。大一点的时候,跟大人去地里干活儿,看看谁也是汗流如雨浇,那些不怕晒的大人们,只穿个裤头儿,浑身水光发亮,裤头儿权当刚才水里捞出来……

那年头喊热,现如今条件这么好,扇着风扇,吹着空调,也还是喊热。

看来,人就是要适应自然,六七十年代在农村,没条件,人们也适应,也没觉着就热得怎么了。

想想,也怪有意思的。

4

六七十年代沒空调电扇,农村人是怎么熬过的?六七年岀生,小时候生长在农村,无空调,无电扇,白天室内热多是搬椅子在大树下乘凉,午睡,有风了还行,无风怎么也睡不了,夏天晚上男人多是去河里洗澡,或是用水擦身,但是擦时凉快,一会又会热的烦,农村人晚上多是在门口铺席子睡,在院子的也有,因为院子不通风,多选择门口的路边,或平房顶上,农村在六七十年代电也不正常,一般睡觉多是夜十二点一二点才睡觉,因为夏天炎热,半夜凉爽才能睡着,遇到晚上有风睡的可能早一点!无风则是翻转难睡!

5

六、七十年代没有电,人们是怎么熬过三伏天的?我这个50后给你讲讲。那时人人一把巴焦扇。我怕热,扇子不离手,就连干活也是干一会儿扇几下。晚上睡觉扇子就放在枕边,睡梦中也拿起扇几下。有次妻给我藏起来了,睡梦中没抓到,心里那个急啊。

有人作了一首打油诗: “ 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立冬 ”。到了晚上,人们都在村口一人一个板凳,听老人们讲故事。那时没有电,到了晚上漆黑一片。所以那时天上的星星特别多。老人指着天上星星说,这个是牛郎星,天河那边的是织女星。牛郎挑着担挑着他的一双儿女。我们一群孩子问这问那。大人们都泡在村边的池塘里解暑。有时来了说书的,有些好事的人给找个睡觉的地方,吃饭时,这家给端碗饭,那家给拿个窝头。到了晚上一人一个巴焦扇,拿个板凳,黑鸦鸦一片等着听说书。一会儿,说书人敲过一通鼓板,正式开说。“咱们说的是,咱说未开言,咱们今天单表穆桂英破天门阵……”。一个个支楞着耳朵听得津津有味。

人们说: 天冷冷一个;天热热大家。意思是说有钱人冬天生个火就不冷了,但夏天你就没着了,大家一起酷暑难耐。

6

我是70后,其实在我记忆当中,80年代末期的时候,我家还没有风扇的,而且在我周围的小伙伴家中,也都没有风扇。只有感觉那种很富的家庭才有一个落地扇,那时候就是很土豪的感觉了。

那时候夏天怎么样避暑呢,白天也就是找树荫底下或者到河里玩。晚上记得很清楚,经常热的睡不着觉就拿一个湿毛巾擦擦身上能缓解一下,等过一会儿再热了就再擦一下扇扇子感觉作用不大,因为风也是热的,扇扇子还费力气。

那个时候很多人家如果有房顶是平的话,就会拿个凉席到房顶上睡,也有到院子里睡的。不过外面有蚊子,想凉快就要被蚊子咬。

印象当中那时候的夏天也没有多难熬的,也可能是那时候的夏天没有现在这么热。好处就是一小就锻炼出来了抗热能力,一直到现在夏天,再热的时候开个风扇就够了。

空调大多时候就是个摆设我自己从来不开的,有的时候嫌老婆空调开的温度太低,我就到客厅里自己吹风扇了。

什么年代说什么样的话吧,那个年代没有这种条件,不忍也得忍着,忍习惯了也就没那么难忍了。不像现在的人们,夏天离了空调简直没法忍受。

看看顶着烈日高温,还在户外工作的那些人们,为了生活没有什么忍受不了的。

7

其实在六七十年代农村也是分年份的。不是每年都热得行坐不安,那时没有电没有电扇,确实是的。每一家都有蒲扇,晚上有时吃饭在门外道场,洗澡都在外面用大脚盆加点热水洗澡。因流汗不要热水还真不行,晚上都在外面乘凉到深夜凉快后进屋睡觉。好像是六四年,我们一家人晚上在外面乘凉,突然队里上头连有三户人家住在一起那里人在大喊。人很噪声,我爹以为失火达,提起一只水桶往这里跑,热天晚上大约十点多钟。半个小时后爹回来说快点进屋,上头一头六七十斤猪被野兽叼走了。一听后一家人连忙都进屋把门栓好,不敢岀去了。那一年基本都不敢在外面乘凉了,其他年份一般都在外面乘凉,有时在外面挞木板或者凉床躺椅就在外面睡觉。加上割的艾蒿,野蒿晒干点燃熏夜蚊子,有时睡着睡着发凉时都进屋睡。中午都在屋旁边树下用躺椅一乘凉二睡午觉。每人一把扇子,只要无事走那就把扇子拿着。那时晚上满天都是檐老鼠一直到下半夜才少起来,在外面睡看天上隔一会就有那个扫星划过,大人说看见扫星岀现把带子很快打个节,打结吧完扫星还没有消失明早上可以捡到钱。有时打结还是捡不到钱,大人有点骗人孩子们。在说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热的天,现在房里太炕人,有时跟蒸笼样。

8

问:六七十年代农村三伏天气没电,没空调,没电扇,是怎么熬过炎热的?

那是六七十年代的人和以前几千年的人,有忍耐力。

如果那时电力充足家家就有空调,那时的夏天也和现在一样难熬。

非洲大陆夏季比我们这里夏季要热的多,但那里的人们现在不是一样熬着?

过去的农村年轻人都比城市年轻人黑,两个年轻人走在街上一眼就能认出哪个是城里人哪个是农村人,可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和城市的年轻人分不出来了,都变白了,为什么?

还不是空调闹的?空调能使人慢慢变白,也能使人慢慢的不耐热。空调更教会了人们有福为什么不享?

其实,六七十年代的夏天和现在一样热,我是经历的,但那时我们除了蒲扇没别的,我们沒办法,我们只靠心静自然凉。我们到池塘里去泡着,在大树底下铺上凉席躺着,在炕上塌下心来午睡,有时午间还去套知了扦蚂螂,虽是炎热的夏天,但也没感觉怎么就熬过来了。

现在炎热的夏天我依然能在沒有空调电扇的房间里塌下心来休息,每天长在空调下的人行吗?我靠的就是心静自然凉。

现在,如果池塘里还是清澈的水,有几个人跳下去洗澡?因为空调底下比哪里都舒适,离了空调就没法过夏天。

其实,那时连城里人也和农村人一样熬着夏天的炎热,一九八六年夏天去天津卖西瓜,运河边上的临建里的市民们也是手摇蒲扇吃着我的西瓜,那时他们也沒空调也是这么熬过夏天的。

人就是这样,福来了享福,福没来时忍罪。

9

我是六零后,我来一说两句,在那个年代确实艰苦,在没有电的情况下,真是热得人头昏脑胀,,汗流浃背。特别是到了晚上,蚊子又多,只能用蒲扇拍蚊子和扇点风,那时的房子又矮又小,里面相当热,实在想睡了,只能把蚊帐支架在竹床上露天而睡。不过那时人比较好,大家都围在一起乘凉,谈天说地,心中也没有现在人的压力感。以前农村那种大家在一起乘凉的风景线再也看不到了,说起来还有点念想。

10

别问以前人们暑天怎么过?如果没有空调热天也不会这么热。你看看天上飞机在飞,也在造热量。水中船在跑,路上汽车,小区人口猛增。大家都在用空调。自然而然我不吹空调就不行啊!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