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怎样在家培养婴儿的听力?

电脑版   2020-11-26 15:24  

怎样在家培养婴儿的听力?:听力在婴儿期的培养也很重要。这与未来宝贝语言的发展有很大关联。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分辨不同声音音调,特别是高音调的能力逐:-听

1

听力在婴儿期的培养也很重要。这与未来宝贝语言的发展有很大关联。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分辨不同声音音调,特别是高音调的能力逐渐降低,拥有正常听力的宝宝从出生时起就拥有分辨不同语言的能力。但他们仍需长时间地学习认知,运用,组织和融合这些不同的声音,组成有意义的语言。

需要的声音成分包括音调,音质,音长和强度。唱歌给宝宝听并不仅仅令人愉快,其对宝宝语言的发育以及以后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希望宝宝能随着运动,距离,方向的变化同时辨别出音调,音质以及声音的强弱的不同。

家庭活动,在家里多唱歌,唱儿歌给宝宝。对他们的听力和语言能力发展帮助很大。也可以给他们讲故事书,但内容要简单,图形要大,不要刻意给宝宝放在安静的环境里。让他们习惯各种日常的声响,他们会渐渐习惯而不受到干扰。给宝宝喂奶时不要忘了看着他们的眼睛和他们说话,不要用电视代替您的声音!

2

不知道提问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关于听力很少有家长担心的。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做以下解答。

首先我们要区别听力和听觉。我们接触的特殊儿童康复方面较多,在听力和听觉的区分上需要鉴别。听力是值得声音能穿到大脑里,大脑有感应,听觉是指的声音传到大脑里大脑做出反应,这个反应并且表现在外边。被周围人观察到。

其次我们说下听力的训练。听力训练涉及到声源。前提是听觉传到通路没问题,声源可以传递到脑部,在做出反应。声源是可以根据孩子兴趣选择的,多种多样。另外做听力训练的目的也是选择声源的关键因素。

在家庭中观察孩子对声音的反应,喜欢的可以加强,不喜欢的可以脱敏训练。

3

婴儿的听力培养专业来说就是“听觉驱动”,就是对孩子听觉的敏感性和听觉信息吸收效率高低的培养,所以“听觉驱动”的好坏,决定着孩子未来的聪明程度。如何做好孩子的驱动主要就是做好一下几方面:

一、听觉驱动时间:

婴儿从出生第7个月开始——3岁都是听觉驱动的关键期。

二、驱动内容

0——2岁,以播放有韵律的儿歌、动物自然的声音、夹心词、国际音标等作为驱动内容,如:小鸡“唧唧”叫,小狗的“旺旺”声,水流声、鸟鸣声,生活常用语“热水热”“走一走”等夹心词。

三、驱动原则

1、播放器音质好,播放声音以父母仔细听刚好能听清为好,不易过大,否则会造成早期噪音放肆症。

2、播放时间:全天都可播放,尤其是在睡着前的前40分钟,和睡着后的后20分钟或者醒前20分钟和醒后40分钟特别有效,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婴儿处于听觉最专注的时间段,尤其是睡着后20钟和醒来前20分钟,婴儿处于假寐状态,听觉通道最为专注。

3、播放环境要求:尽量做到安静,不要有过多外界声音干扰为好,让孩子在自然状态下聆听!

4.在孩子两岁左右掌握了基本母语后,可让孩子多听国际音标和简单的英文歌曲帮助孩子建立英语语感驱动。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注意从孩子出生到6岁一定做好视觉、听觉、触觉三大通道的驱动,这就相当于一台电脑的软件,决定着孩子的未来聪明程度!




4

手机本来只是一个通讯工具,但现在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手中宝,

产后不知道的是玩手机带来的危害

第一点、可以不玩或少玩手机,但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第二点、接电话是尽量离身体远一点,因为手机在通电话的时候,散发出的辐射是最强的。

第三点、晚上睡觉或不用手机时,把手机放的离身体远一点。

其实,手机的辐射并不大,对人体没有什么伤害,但现在人们对优生优育比较重视,在使用手机时注意一下也没有什么坏处,也是一种精神安慰吧。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陈庆华大夫

妇产科医生

235万粉丝 · 30万赞

搜索

孕期天天玩手机畸形

孕妇玩手机胎儿畸形

手机对孕妇有辐射吗

玩手机胎儿会畸形吗

孕妈玩手机注意事项

孕妇经常玩手机

5

从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开始,妈妈就可以给宝宝玩一些能发出柔和声响的玩具。柔和、缓慢、优美的声音会给宝贝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照顾宝宝的时候多跟他说话,尽管他还听不懂,但可以让他感受言语节奏和语调。常带宝宝到动物园、公园等自然环境中去,聆听鸟声、动物的叫声、流水声等,都可以促进听觉的发育。

【猫小帅识字】是一款以冒险故事阅读来带动4~8岁小朋友学习汉字的软件。冒险故事好多哦,可培养小朋友的初期阅读能力呢。更多早教育儿资讯,有相关方面的问题请关注“4399小评菓快乐育儿”。

6

平时在宝贝斜后方叫他 或者说一些感兴趣的词语玩具名称 看有无反馈 平时注意观察

7

平时没事对孩子哼哼唱唱 放点儿歌。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