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没有时间也没有专业能力如何打理资金?

电脑版   2020-11-26 15:14  

没有时间也没有专业能力如何打理资金?:作为财经行业的一员,我好像应该鼓励你把多余的资金交给专业的人来理财投资,但说实在的,目前理财市场并不规范,各种各

1

作为财经行业的一员,我好像应该鼓励你把多余的资金交给专业的人来理财投资,但说实在的,目前理财市场并不规范,各种各样的忽悠都可能出现,自己尚且对理财没有精力投入没有专业知识支撑,交付给其他人能放心吗?其他人真是像他宣传的富有投资理财经验稳赚不赔吗?我经常审计各类企业,对这里面的问题相当清楚。自己用些心吧,不要盲目相信别人

2

没有时间,也没有专业的投资知识,那么最好选择简单、低风险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资金,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打理自己的资金:

1.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受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50万元以内可以得到全额保障,那便是超过50万元,我国银行发生破产倒闭的可能性也很低,银行存款是适合大多数人管理资金的方式,根据数据,我国城市家庭金融资产中,有42.9%都是配置于银行存款。活期存款利率太低,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期限的定期存款。目前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3.5%左右。

2.大额存单,大额存单是银行针对资金量较大的储户推出的一种特殊存款,各银行大额存单发行需要向央行报备,按计划发行,大额存单利率比普通定期存款上浮力度更大,三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可达到4.26%左右,但大额存单需要20万元起购,具有一定的资金门槛。大额存单和标准存款一样也是存款资产,同样受到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

3.投资国债,可以选择投资储蓄式国债,储蓄式国债既有储蓄功能,又有债券属性,分为电子式和凭证式,通过各银行的网点柜台或网上银行APP都可以进行购买,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发行的债券,又称为国家公债,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很小。目前三年期储蓄国债利率为4%,五年期储蓄国债利率为4.27%,对于没时间的人来说,购买国债利国利民,还能获得收益,是不错的选择。

4.定期理财,银行、保险及券商都有各自的定期理财产品,理财产品与存款不一样,理财产品理论上是存在风险的,但风险各异,根据风险差异从低到高,可以分为PR1至PR5一共五个等级,对应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五类投资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类型的理财产品,对于没时间也没有专业知识的人来说,最好选择PR1和PR2级别的理财产品,目前一年期定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

5.基金定投,基金和前面几类就不一样了,我这里所说的基金主要是股票基金,而非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股票类基金主要与股市波动有关,属于权益类产品,风险比较大。如果没有专业的知识也没时间,容易出现择时错误和择基错误,造成较大损失,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选择对沪深300指数基金进行定投,比如说每月固定几号(如果当天休市则延后一个交易日)定额买入,通过长期定投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平滑市场波动的风险,只要未来股市长期上涨,基本上都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以上五类,就是既没有时间,也没有专业知识的投资者较好的管理资金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预期收益、风险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3

建议1、一部分做指数基金定投,各大银行APP也有,年化收益15%左右。2、其余放货币基金,3-4%左右,余额宝也可以低一些2%,可以随进随出。都是傻瓜式理财,简单操作。

4

首先你要明确你资金管理希望得到的收益是怎么样,其次你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理财,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基金,偏股基金,股票基金和各类行业主题ETF,如果我自己做,六成债券基金,两成银行理财产品,两成ETF(既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又能博取较高的收益),希望对你有帮助!

5

在看好股市行情的前提下可以购买基金,一般购买大基金公司的排名前列的基金,收益都不错,基金公司的调研能力和资金优势都是散户没有的。有行情的话建议投资者购买基金就可以了。


6

朋友们好,其实,投资人完全不必担心,许多理财方法和产品,不占用时间精力,不需要过高的专业知识,就可以躺赚。

今天就和朋友们分享,省心省力的,靠谱理财产品和理财安全管理的方法。

首先,来分享一些,口碑好,实用面广,购买便捷不需要过多专业知识的,省心省力理财产品:

1,商业银行定期特色存款。安全有保障时间周期多种可选,到期派息固定收益。这个非常适合繁忙,非专业人士,省心省力打理资金。

2,货币基金,低风险活期理财。可以灵活的申购或者赎回。购买非常便捷,不需要过多的专业知识,灵活。

3,基金定投。

基金本身产品丰富多种风险等级可选,非常适合大众化投资。通过定投以及组合投资的方式,非常适合,有固定资金来源,节省精力的间接投入到资本市场。专家管理真的很省心。

4,其它。例如,银行保险等等。

小结:这些产品,非常适合没有时间,也没有专业能力的投资人,打理资产。

其次,提前规划,合理投资,节省精力,安心省心。

1,避免一锤子买卖,通过分散投资,分散风险。

2,组合投资,利用不同产品的优势,取长补短,保障更全面更高。

小结:有了这两条经验,安心省心,乐享投资好收益。

最后来总结分析:

投资理财,优选那些,节省时间精力,不需要过高专业知识,口碑好适合的产品,结合科学的投资方法,合理分散风险,躺赚,财产滚雪球,乐开心。

7

你这个问题怎么有人问过巴菲特,巴菲特是这么回答的,他说:我会把所有钱都投到一个低成本的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指数基金,然后继续努力工作”

对我们而言呢,就是选择一个沪深300指数或者上证50指数的基金,除此之外我建议还可以关注一只跟踪中证食品饮料指数的基金

上证50指数由沪市A股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一批龙头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总营收和利润率则达到全市场的60%以上,是蓝筹和价值的代表,反映沪深两个市场整体走势的“晴雨表”。

图1 图2是二者三年医以来的年化收益率,因为遇到疫情,大金融股蓝筹股暴跌导致收益率不是很好看但是只要国家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指数背后的公司就能创造越来越多的盈利。或许某些年份遭遇困境,盈利会下滑,但长期看盈利会不断上涨。这是指数长期上涨的根本动力。

另外看看图三图四中证食品饮料指数的收益分别是25%和15.11%,要知道2015年可是股灾,对它好无影响。

因为餐饮是刚需民以食为天,大家总是要吃喝的,这个消费是少不了的不管疫情怎么走外面市场发生什么的样的变化吃喝的产品需求永无止境这就意味着相关类型的上市公司业绩能相对稳定地向上发展收到的冲击小这也是巴菲特钟情于消费股的原因,也是我为了建议另外在关注它的原因。

之前我录制短视频跟大家讲5年如何赞100万事我算过它的收益,那时5年年会收益是14.31%每个月投资1000元

看看5年的收入是多少?是8万6千9百24

那么要是投资2000元呢是17万2千8百48,

定投30年结果是1千1百79万8千8百29

这就是定投魅力,不要费什么精力,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坚持








8

首先,没有专业的能力可以理解,但是没有时间其实是不能理解的,你再忙不就是为了赚钱,为了过更好的生活吗。如果你不懂打理资金,让自己的资产一直在贬值,那么到头来不是白忙活了吗?就比如你一直把钱存到银行,这其实就是是“亏本”的理财方式,因为存款收益跑不赢通货膨胀率,你的资金购买力会越来越低。

因此,我建议你多挤出时间在管理资金上,学会自己了解理财的知识。不要认为你把资产交给专业的人或者团队,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坐的资产升值。太难了,因此你的预期收益率会影响到你的投资方式。

没有专业能力想要学会打理资金,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1、没有专业知识一定不要碰股票等高风险理财产品,请记住,高风险有高收益,但是没有专业知识,往往是高风险低收益。

2、银行理财产品,这里是理财产品,不是存款(存款不属于理财产品)。你可以根据你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选择有保本的或者不保本的,但是其收益肯定是不一样的。可以去银行APP上面,可以点击进入产品说明书的页面,进行详细的了解,有风险评级等重要信息的披露,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请记住,你自己不能承受的风险,往往就是最大的风险。

3、保险理财产品,也就是理财保险是带有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主要是这一类主要是保险公司其规模投资优势及投资专家为保户争取最大的投资利益,也是相对低风险的。

4、国债,一般是银行柜台的储蓄式国债,其收益率会明显高于定期存款,但是需要抢,你需要自己留意什么时候银行发行,然后去买。

我上面介绍的四种都是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最后,理财的方式有很多种,适合你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此你要花时间去了解,鞋子合不合适,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9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去做。中国金融市场越来越成熟,很多优质公司的股票严重低估,是全球资本市场的价值池洼,未来几年将有不错的收益。没时间没专业能力打理资金,你可以这样操作。

第一、购买基金。可以通过银行、支付宝或者证券公司开户的形式购买基金,购买证券类,科技股基金,中长期持有。

第二、选择一些低估值的证券,高科技股买入,中长期持有。





10

如何理财首先要确定的是目标收益。正常有几种方式:

1.低风险:银行定存、国债认购。主要是应对通胀风险,国家及银行信用背书,风险低。

2.中风险:黄金、资产类ETF等。今年全球爆发疫情产生的美元等全球流动性泛滥降息跟QE,美元大概率会贬值。可以考虑黄金等资产类。

3.高风险:基金及股票(确定这个方向之前首先要知道一点,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的收益分布:7亏2平1盈)。

如果对资金没有太大的目标收益就选择第1种方式。如果有较大的目标且有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选择第2-3种。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