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退休金能养一家人,工资难养一家人,这个现象合理吗?如何解决?

电脑版   2020-11-26 15:07  

退休金能养一家人,工资难养一家人,这个现象合理吗?如何解决?:虽然我们都知道不合理,但是又能怎么样呢?退休金我国的退休金其实是三级分化,一是城乡居民养

1

虽然我们都知道不合理,但是又能怎么样呢?

退休金

我国的退休金其实是三级分化,一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就是新农保这类),这个基本算不上是退休金,因为这金额根本不够养老,如下图所示,2018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金额为152元/月,这点钱你说现在能干啥?

二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虽然说平均达到了3153元/月,但其实也是两级分化,体制内的退休金在五千元以上的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说遍地走;而企业单位的退休的,就算是30年的参缴年龄,很多一个月也就一两千元的水平,在企业中,退休工资3000元以上的属于少数的群体。

因此养老金目前来说就是三级:100多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两千元的企业退休养老保险以及五千元的体制内退休养老保险。

退休金能养一家人,工资难养一家人

这主要说的是体制内的退休金对比私营单位的工资水平,如上述我们分析的体制内的退休金现在5000元以上的很普遍,如果退休前有做到一定的岗位的,那么七八千甚至上万的也不少见,所以有的人,依靠退休金就可以养一家人了。

同样的按照2018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城镇私营单位的年平均工资仅为49575元,折合每月约为4100元,这个收入比很多体制内的退休人员的收入还低,如果不是城镇区域,而是在未统计的乡村,很多的工资更低,两三千的不在少数,相比于5000元以上的退休金,这些人的工资真的是难养一家人。

总结

理论上而言,当退休金达到一定的金额时应该少调,而对于低的退休金应该多调才对,这样整个社会才会公平,三者之间的差距才可以慢慢缩小,但目前我国的实际往往是越高的每年调整的越多,越低的调整的越少(城镇职工退休养老保险最少还每年一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常常是三五年才一调整),所以才会导致最终出现这个退休金能养一家人,工资难养一家人的现象。

2

我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现在是中人,工资五千不算高,但比两三千的好多了。不合理的现象是,工资高的上万,低的两三千,调工资时高的调的比例反而高,低的调的非常低,这样差距越拉越大,工资高的吃不完,低的生存都困难。

所以我认为高的有个限度,到一定额度就不能再上调了,工资低的上调幅度应该大一些,尽量缩小差距,这样才合理。

3

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问,是当前现时社会条件下的一个极为敏感的社会性问题,也是一部分社会成员明知欠妥,但却不屑一顾的一个实际问题。

据此提问,在这里必然会有以下两个相辅相成的问题需要明晰:一是这个奇葩社会现象,是否为客观存在几率并不算太少的一个问题;一是这种情况假若是笃定属实的,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与类别的问题,应该如何看待与解决它。

我坚持认为,退休金能养一家人,但工资难养一家人的现象,它绝不是一个个别现象问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客观存在着严重收入分配不公与养老不公问题;说明在社会的薪酬分配上,的确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以及在社会的再分配领域里,也存在着较严重的社会保障待遇分配不公问题。

众所周知,基本养老金它的本质内涵与法定功能,是参保人员因年老退出工作岗位,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可见,这个“保基本”的初衷与目标,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不仅已经实现并真实达标了,而且,还大大富余了许多呀。这与多数退休人员领取较低的基本养老金,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不同。这是过往双轨制政策的错误导向,与有关规范出现较大偏差与失准的一个明证与缩影。

综上所述,对此既定的在职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以及退休后领取的基本养老金,所存在的较大落差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待与解决呢?我认为,对此问题只能在寄希望于继续深化改革,坚持多劳多得原则,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劳动报酬的同时,要不断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健全社会再分配的调节机制,着重保护劳动价值所得的正当性,切实提高一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金的待遇确定和待遇调整机制,才能真正形成更加公平、公正与合理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格局。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4

退休金(准确:养老金)能养一家人、工资难养一家人,这是个伪命题!为什么这样说?

1、享受退休金群体:企业、行政事业、及城镇退休人员。公务员七、八千,老干部一万多,企业退休人员少数高一点、绝大部分二至三千,而城镇的养老补贴津贴怕是更少。

2、退休前的收入状况:我国实施养老金制度也就只有30年,目前享受退休金的人员在工作期间经历了每月几十元、百十来元。改革开放后,仅有少数人薪资相对较高,绝大部分人员(含公务员)的月工资也就只有千儿八百,根本比不上现在的几千、上万,基至年薪百万。不存在高薪。

3、比对人群误差:用刚进城在饭店打工的三千收入与老干部一万退休金之间,没有可比性。刚打工的收入也不存在养活一家人,他们只是养活自己。且有些还靠拿退休金的老人贴补他们,一直到成家立业。

4、比对年龄段的误选:20多岁左右刚进职场,你的工资水平肯定不高,有的比不上退休人员养老金,这些退休人员比你多了三十、四十年的奋斗。可30年后你的收入一定会高过现在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所以,拿刚进社会的年轻人与退休老人相比,是不科学,也不可比。

总之,退休金未必只是用于养老,有时也要用于看病、甚至养家。工资起初是养自己,到了养家时工资会增长,退休时养老金也不会低。年轻人好好奋斗,前景不会差,看看你们现在的生活水准,想想前辈们在你们这个年纪时的艰辛与奋斗,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

5

现在是绝大部分离退老人的养老金收入比年轻人的工资收入高,我认为极不合理。有人说他们曾经对社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该拿那么高的养老金。请问他们在作贡献的时后没有给他们的报酬吗?现在退下来了还在继续为社会作贡献吗?养老金,养老金,顾名思义就是社没有忘记那些曾经作出过贡献的人,让他们老有所养,但应该是可而止(首先申明,我现在都是靠养老金生活的人)。把更多的资源用来激发年轻人的积极性,让年轻人来像他们那样继续为社会作贡献。国家才会永世昌盛。

6

题主,非常抱歉,这个世界上,万事万物,出现不合理的现象,是非常正常的;绝对的合理,反而是不正常的,甚至是不存在的。

就拿题主你说的这事来说,有的人退休金可以养一家人,而有的人,正常工资或许也只能是自己糊口而已,根本无法养活一家人。

这种情况的存在太普遍了,有什么不正常的呢?有什么不合理的呢?

这种事,明说了,存在即是合理的,根本就不需要寻求什么好办法来解决。或者说,这类现象,本来就是正常存在的,为什么一定要去寻找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首先,每个国家都有不少的单位,比如说我们,有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各大中型企业,用工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有公务员身份,有事业身份,有正式在编的,有非在编的,非在编人员还有单位直聘的,有劳务派遣的,还有借用的,等等,实在太复杂了。

而毫无疑问的是,人员的身份不同,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也完全不一样,正式职员和非正式员工的工资待遇差别十分巨大。一个正式在编人员的退休金,很有可能还比非编人员的正常工资收入还要高出一两倍。

这种情况下,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当然可以养活一家人,而非编人员的工资就未必能养活一家人了。尤其是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其次,不同单位之间的人员,工资待遇收入差别同样十分明显。尤其是,单位效益好的和效益不好的之间,甚至是同一单位效益好的部门与效益不好的部门之间,工资收入差个一两倍,甚至三五倍也不奇怪。

如此情形下,效益好的单位或部门的退休职工的退休金,远高于效益不好的单位或部门的在职员工的工资收入,也就丝毫不足为奇了。

还有呢,人员身份不同,最后的收入待遇完全不一样,也再正常不过了。比如说,人家退休人员是高级干部,而我等屁民却只是普通职员,这之间的收入怎么可比呢?

分分钟,那退休老人的退休金,完全可以养活一大家人,而我们普通人的正常工资收入,却或许仅仅只能养活我们自己而已。

而这一点,就更是完全没有什么理由可说的,因为这并不是某个国家独有的专利,全世界都一样。甚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面的差距,比我们这里更明显、更显著。

这么一通说下来,题主你还会觉得人家退休金能养活一家人,而自己的工资收入却难以养活一家人,是不合理的现象吗?还有必要寻找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如果题主还是非要寻求解决办法,那就只能劳烦题主你努力进到一个工作稳定、收入高的单位。然后呢,拼了命地往上走,最后争取做到最大的官、最高的位置。这样一来,就完全可以确保自己的工资收入比人家的退休金高,养活一家人那更是丝毫不在话下。

7

肯定不合理!但必须分清,这是个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

退休金能养一家人的确有,但不多。除离休老干部高、退休公务员高、个别垄断行业退休者高,这部分人在退休群体中占比恐怕10%都不到。

而90%左右的企退工人,至去年底全国平均人均月3000元,如果没病没灾,温饱没问题,可这些人中多因年轻时太过拼命,身体透支,如今疾病缠身,日子很艰难。自已养老都不够,何来的养一家人?

工资难养一家人,也并不是都如此吧?那些文化高、考上铁饭碗的、学了一门手艺或绝活者,就连不畏艰苦、风吹日晒,在建筑工地打拼的农民工兄弟,收入也不低吧?

工资难养一家人者,应该是既没文凭、又没手艺、又不太愿吃苦者,既没知识含量、又无技术含量的工作肯定工资低,这恐怕主因还在自个身上。

与其眼盯着那些年轻时讲奉献、拼命工作,年老时拿着并不高的退休金的老者而愤恨不平,不如从提高自我上下功夫,咬牙下苦功去学一两门或传统或时尚的技术,工资肯定要上去。题主说是不是?

8

我认为这个现象不太合理。

我邻居是退休老教师,一个月8000多。

我是大学本科毕业工作10年,一个月6000。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合理的现状存在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养老金几乎只存在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中

目前在一般二线城市,职工工资5000左右不算低了。

以青岛市2019年社会平均工资5449为例,很多在职的员工是拿不到这个工资数的。

大部分大学毕业的文职人员,能拿到三四千块钱左右。

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还有教师退休,养老金能高达七八千元。

工作着的人比退休不用工作了的人,拿到的钱还少,这不合理。

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开始改革

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的现象,的确引起了很多企业退休人员的不满。

这是因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是由财政发放,而企业的养老金是由企业在职人员缴纳的社保,经过社会统筹来发放。

财政的钱哪里来的?大部分是企业的税收。

所以从2014年10月1日起,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开始改革。

机关事业单位也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由个人账户和单位缴费共同组成,养老金也采取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计算方法也将与企业退休人员一致,形成并轨。

三、适当调整在职人员工资

在职人员工资不能养活一家人,的确存在这种现状。

以青岛市2019年最低基本工资1910为例,一个普通职工,如果晚上和周六周日不加班的话,一个月开1910元,减去社保326.9元,拿到手只有不到1600块。

这种情况的确是无法养活一家人的,甚至连自己都无法养活。

综上所述,在职人员工资偏低,而个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过高,这种现象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的,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种现象将会不复存在!

9

这个现象一直都是最真实的存在。

老爷子退休好多年了,回到农村老家养老,退休金也就六千多,养着老太太和啃老的小叔子,日子过得很轻松。

还有一年到头的各种福利,也不可小瞧,我打工要几个月干,农村吃的多是自产,老爷子一个人的退休金养一家人,还过的丰衣足食,让村里人特别的眼红。

没办法,同人不同命。

今年,出来打工特别的难,工资能养活一家人是有本事的人,感到难养活的人多的是,合不合理有什么办法,这就是现实。

每年的养老金会如期上涨,退休了,退休金也是按当时的级别发放的,按理说,就算你的贡献再大,你已经休息了,没有再为社会付出了,而且每个月在享受退休金,为什么还在不停的涨呢?

大众群体,拚尽了全力也只能维持温饱,不负债都算过得好的,莫谈公不公平,平不平等,有本事就挤进体制内,等你到了退休后,日子也一样的好过了。

所以呀,拿高额退休金的,多数是有本事的人,如今,国考挤破头,都是为了以后的生活能旱涝保收,只是,你的身边又有几个幸运的能够考上?

还是别想那么多,疫情在蔓延,那么多的人没能见到春天的明媚,没见到今天早上的阳光,新冠肆虐,现在世界上还有好多人,活着都成了一种奢望,我们,能健康的活着,就是幸福的。

10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可比性。不过,在这个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是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待遇差问题。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退休金能养一家人,工资难养一家人,这个现象合理吗?如何解决?

能靠养老金养活一家人的是少数人

说实话,全国企业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2016年是2362元,现在还不到3000元,想要靠养老金来养活一家人,这对于多数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能够做到靠养老金养活一家人的只是少数人,一般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国企退休人员,尤其是电力、烟草等系统的退休人员。他们的养老金是比较高的。

另外,还有离休老干部,他们的离休费等补贴加一起往往在1万元以上。但是,这是合理的,毕竟他们是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这是他们应得的。

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可比性的。

一是养老金和工资没有可比性。

养老金是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费,而工资是在职职工的收入,养老金一般都是低于当地平均工资的。

二是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没有可比性。

一个是工作了几十年的人员,一个是刚刚工作几年的年轻人,他们的收入没有可比性,这样对比也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

或者说,拿少数养老金高的人,跟刚工作工资只有一两千元的年轻人来对比,这样的对比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现在生活中,很多子女的工资还没有自己父母的养老金高,但这只能反映出子女现在还在工作初期,或者说自己不够努力,没有领到更高的工资收入。

当然,你提这个问题,可能是想反映部分垄断系统的人员养老金过高的问题,甚至远远超过很多在职职工的工资。

而养老金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如果别人是因为自己付出多而拿到高额养老金,这本身也无可厚非的。

如果是因为享受到双轨制的福利而导致养老金比较高,这是应该规范的。

更多社保问题,欢迎关注思之想之。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