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第一个使用微信的人是谁?

电脑版   2020-11-26 14:49  

第一个使用微信的人是谁?:微信登录页上的那个人是谁?竟然有这么多种解释!微信从2011年上线到现在一直在不断更新和丰富功能,但是有一点一直没有变过:-微信,

1

微信登录页上的那个人是谁?竟然有这么多种解释!

微信从2011年上线到现在一直在不断更新和丰富功能,但是有一点一直没有变过,那就是登录页面。这个界面相信每个人都见过无数次了,但是你知道画面中的黑影人是谁吗?

我也是突发奇想,于是就搜罗了一下网友的看法,不搜不知道,原来对于这个问题竟然有那么多种解释,真是太开眼界呢!

无语解释——都教授

呵呵呵,没错,这是来搞笑的……

鸡汤解释——张小龙

最多的说法是指这个看起来很孤独的黑影人是微信它爹张小龙,正如他创造微信之前的孤独岁月。《人民日报》在十几年前曾发文称张小龙只是个悲剧的人物,从Foxmail到QQ邮箱,从漂流瓶到微信朋友圈,张小龙一路磕磕碰碰。

曾经因经济困难差点被雷军低价收编,还和周鸿祎一起买过盗版碟,当时周鸿祎经常批驳张小龙,Foxmail没有商业模式,应该加广告,要盈利。而张小龙却说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了。

如今他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屌丝”程序员的超级逆袭,虽然微信是腾讯的,但很多人觉得张小龙的牛逼与腾讯无关,对于事业,傻逼一样的坚持总会得到牛逼的结果!

心机boy解释——马化腾

嘿嘿,看完上面的解释你就相信了吗?那你太单纯了。有大神从职场心理的角度来分析,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如何让产品通过老板的慧眼?作为一个员工,如何让老板喜欢自己?想必这是大家都会思考的问题,所以说画面里的小黑人是马化腾,为的就是要讨好老板。

因为马化腾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天文学家,虽然后来阴差阳错的进入了计算机行业,但他依然把天文当作自己最大的爱好,闲着没事儿就会用天文望远镜看星空。微信登录页面还寓意马化腾站在一个陌生星球上,思考着“连接一切”的伟大事业,因为真正能改变世界的人,格局都不限于地球。

逗比解释——吴刚

吴刚自从登月至今,从未回家与亲人团聚,在浩瀚的宇宙中飘泊,每日里“寂寞难饮桂花酒,孤独无诉愁白头,闲与嫦娥论明月,泪对玉兔诉春秋。”有多少知心话,想说给地球上的亲人啊!

终于,地球上发明了各种通讯交流工具,吴刚每日翘首企盼,希望早日拥有一部手机,开通微信,向家人倾诉,再听一听久违的乡音,与离别千年的亲人共叙离别之苦,思乡之痛。哪怕是一点微弱的信号传递,也能安慰一下三颗急不可待的心呐。

此解释来自网友大神,如若当真,请到脑科救治,费用自理。

走心解释——你

也有很多网友认为这个黑影人其实是使用微信的每一位用户,内心孤独渴望真诚的沟通,就像站在月球上观望地球,四周漆黑给人一种孤独感,而地球上有我们的亲人朋友,组成了一个属于你的朋友圈,它发出的光芒照亮着你。

在外拼搏闲暇时拿起手机跟家人朋友聊两句刷刷朋友圈,所有的这一切都由开启界面的这一张图片来说明:当孤独来临的时候时,微信伴你连接这个世界。

2

是打扮儿吗?这是不可能的!


3

最多的说法是指这个看起来很孤独的黑影人是微信它爹张小龙,正如他创造微信之前的孤独岁月。《人民日报》在十几年前曾发文称张小龙只是个悲剧的人物,从Foxmail到QQ邮箱,从漂流瓶到微信朋友圈,张小龙一路磕磕碰碰。曾经因经济困难差点被雷军低价收编,还和周鸿祎一起买过盗版碟,当时周鸿祎经常批驳张小龙,Foxmail没有商业模式,应该加广告,要盈利。而张小龙却说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了。

4

微信上的“小人”

他就是传说中的:“微信之父”--张小龙!他对“极简”的狂热和对人性的洞察改变了手机时代数亿中国人的沟通方式,但在公众眼中,他却是一个“谜”,人们更熟悉的是他创造的“微信”上那个不同寻常的开机画面——一个面对蓝色星球的孤独背影。

【百科介绍】

微信 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由张小龙所带领的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 。

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

5

大家的回答十分贴切,也应该是标准答案。

依我看,“微信之父”张小龙可能是使用微信的第一人,但也不能排除参加微信程序设计开发和调试的某一个人。不管谁是第一,总之,如今微信平台功能之强大,使用人数之众多,也许是当年第一个使用的人以及产品研发团队想像不到的。

这就是智能终端即时通讯服务的魅力。谢谢邀请。

6

记得我11年那会儿刚买了台诺基亚5530当晚就弄了个微信,但用了不到几天就卸载了,因为周边朋友没人用这个……隔了半年多,看那些小青年玩的不亦乐乎,又重新用上了。但那时摇一摇全是周边的友友。主要是特近,成本不高!????

7

毋庸置疑肯定是张晓龙啊!被誉为“微信之父”!

1987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电信系;1994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到广州工作,从事软件开发。此后,他开发了一款优秀的国产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foxmail

喜欢鼓捣电脑,喜欢睡懒觉的年轻人

1987年,张小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电信系,对于互联网知识甚是感兴趣。大学时期,他的专业课成绩十分优异,对新事物也特别感兴趣,那会C语言才刚刚诞生,他就把C语言学的融会贯通,他是全系最早学习C语言的人。除了计算机软件,硬件他也很在行。不仅如此,张小龙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无论什么,只要稍加练习,总能业余高手水平。兵乓球、桌球、保龄球、象棋、围棋玩起来总是在同学里是最厉害的。他的老师是这样评价他的“喜欢鼓捣电脑,喜欢睡懒觉的年轻人。”

叛逆的状态缔造Foxmail

1994年,24岁的张小龙研究生顺利毕业,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对于当时来说,这是份铁饭碗的工作,让周围的朋友都很羡慕。但张小龙却不以为然,他觉得这份工作太死板了,每天的工作都一样,他给还有好多知识运用不上,抱负施展不开。于是他放弃了这铁饭碗的工作,投入了他想要的互联网行业中。早期,在互联网创业者大多选择某一个领域做一款产品。比如马化腾做社交软件QQ,李彦宏选择搜索引擎做百度,张小龙也不例外。“当你的付出与回报相差太远时,当你的才能被遏制的时候,你会投入全身心去选择完成一件自己有兴趣的作品。”所以说张小龙写Foxmail,是对现状不满的一种叛逆。他从96年97年,从1.0到2.0,完全是一种写好它的冲动。但他会把全部精力投放进去,有的时候,他为了程序上的细微之处,就要花上一整天时间。但是当foxmail完全出来的时候,这个程序对张小龙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技术的挑战了,大量用户罗列的功能的改进和增加使张小龙慢慢失去了激情。在张小龙看来,一个人可以凭激情来做事,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维持长期的激情?张小龙认为激情可以在初期让事情做得很好。1997年,张小龙自使用己编程的Foxmail面世,并迅速凭借口碑达到400万用户。而腾讯当时只有10万用户。Foxmail被誉为唯一能与微软Outlook对抗的邮件软件。

1200万卖掉Foxmail

2000年的张小龙,有些灰心。而2000年,也是互联网泡沫开始的头一年。在Foxmail2.0版本后,张小龙已很少更新了,每晚看着用户发送来的鼓励邮件,手不离键。在某次与朋友的交谈中,他说出了他的想法想把foxmail卖掉,然后自己独自去美国。1998年9月,刚刚出任金山总经理的雷军联系张小龙,希望购买foxmail。雷军早已看上张小龙的foxmail。张小龙随意给出15万元的报价,雷军直接同意。但最后并没有顺利谈成,仅出任金山总经理一个月的雷军因事务缠身,负责接洽的研发人员又觉得,这么个软件,金山用1-2个月也能做出来。于是,这事就没影了。直到2000年互联网泡沫到来,寒风萧瑟。此时,Foxmail的工作无法激起他的事业热情,在技术上张小龙很少优化更新了。他打算回到互联网创业的正轨上来,卖掉Foxmail。好运就这样找上门来,博大互联网公司开价1200万元收购Foxmail,仅仅两年时间从15万元飙升到1200万元。

入驻腾讯,完美逆袭

卖给博大后,Foxmail每年都有若干更新。可最终博大互联网公司还是走向了落寞。2005年3月,博大互联网公司将Foxmail团队以及张小龙打包转让给腾讯。包括张小龙在内,只有20余人,用户不到500万。腾讯看重的是Foxmail的技术和客户。当时,国内互联网用户刚刚超过1亿,未来3、4年内,互联网用户会有成倍增长。马化腾认为,这段时间,是腾讯争取客户的关键时间。而在Foxmail的500万用户中,其中有300万用户是腾讯此前所没有覆盖到的。腾讯的出现是张小龙互联网生涯的又一次转折。当时的腾讯正在面对MSN的强势竞争,马化腾希望有办法可以使旗下的QQ邮箱能打垮其Hotmail,于是张小龙迎难而上,2007年,QQ邮箱因推出“超大附件”等功能一举成功,成为中国用户人数最多的邮箱,张小龙团队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被腾讯收购后,张小龙的Foxmail团队一直偏居广州,成为腾讯的广州研发部,其间四处突围尝试,直至2011年微信上线。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张小龙的幸运在于腾讯较为灵活的机制,2010年年底,决定做微信产品时,他只是给马化腾写了一个邮件建议腾讯做移动社交软件,做了几点说明,它表明移动互联网将来会有一个新的通讯工具,而这种新的通讯工具很可能会对QQ造成很大威胁。马化腾很快回复邮件,赞同张小龙的想法。在微信起步阶段,马化腾亦给予其较大的资源倾斜。2010年11月,微信立项,张小龙带领广州研发中心的几十个人开始尝试做中国的Kik。2011年1月24日,iPhone版微信面世。2011年10月左右,马化腾号召每个腾讯员工使用微信。并且让其作为负责人带领腾讯广州研发部开始这个项目。2011年年初,微信ios版正式上线,但用户增长并不理想。张小龙突然意识到在微信上是否过于理性,增加一些文艺或者人性的元素会不会更好?在讨论摇一摇的界面设计时,张小龙本来想用维纳斯或者大卫雕像,但考虑到“裸露”可能带来问题,就换成了一朵花。面对年轻学生“粉丝”,张小龙则建议他们多读读哲学类的书,即使从事技术工作,哲学也有助于“了解人性,而非所谓用户需求”。还有一个细节便是,对“已送达”状态的处理。张小龙认为,与邮件显示“已送达”不同,作为实时沟通工具,微信显示“已送达”则会给接收消息的人带来压力,影响用户体验。在微信几个版本的升级过程中,也不乏有对微信的批评和质疑之声,例如发朋友圈文字太困难、微信缺乏商业化能力等。对这些,张小龙不解释不回应。《商业价值》主编、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认为,张小龙的意义在于证明了极客精神在中国的可能性:能理解用户需求的人不少,但很少有人能像张小龙这样,不是简单迎合,而是引导并让用户形成新的行为习惯。

微信的速度

2012年初,微信用户过亿,张小龙一举成名。2013年6月初,微信5.0版本面世,对微信公众号做了折叠和调整,明确表示“微信不是营销平台”。根据《2017微信用户&生态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12月微信全球共计8.89亿月活用户,而新兴的公众号平台拥有1000万个。微信这一年来直接带动了信息消费1742.5亿元,相当于2016年中国信息消费总规模的4.54%。张小龙本人亦从小圈子熟知的技术牛人变为众人知晓有些的“微信之父”,甚至被“神化”。马化腾还撂下了这样一句话:“我的人生能不能达到另一个高度,就看微信了!”他给了张小龙足够的空间时间财力资源。

乔布斯的“东方信徒”

“乔布斯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在知乎社区上,张小龙回答道:“说明纯粹也能成功。”已经将微信送上轨道的张小龙,或许从内心深处,仍希望坚持这种纯粹。张小龙认为乔布斯的成功源于纯粹,微信也一样。

目前,微信承载着腾讯在移动端很大的希望。腾讯已将微信的国际化视作整个公司国际化的尝试。对张小龙来说,随着微信的扩展,自身对微信的控制力会减少。对马化腾来说,张小龙和微信则有除了产品、平台之外的更大意义:成为腾讯自我革新的“鲶鱼和杠杆”。

8


第一个用BP机的是我



我的苹果手机



第一个手机是


9

当时外国朋友问我这是什么玩意的时候,我说 WeChat。结果果然就是WeChat。

冥冥之中我就知道他要火

当初有微信的我竟然忘记设密码了!

好悲催。

我肯定不是第一个,但我是使用较早的一批

10

当然是张小龙先生以及微信的开发团队最早使用到微信APP啦。开发一个APP需要开发团队不断的去测试,修复已知的bug才能上线让大家使用。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由张小龙所带领的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 。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

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8.06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个,广告收入增至36.79亿人民币,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亿左右。

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2020年6月17日,微信上线“拍一拍”功能。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