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

电脑版   2020-11-26 14:27  

“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王阳明说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要研究知行合一,需要先去了解王阳明为什么提出“知行合一”这个概念。万事皆有因,王:

1

这句话是王阳明说的。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要研究知行合一,需要先去了解王阳明为什么提出“知行合一”这个概念。

万事皆有因,王阳明是为了反对朱熹和矫正程朱理学而喊出的知行合一。

那?

朱熹是谁?朱熹说了什么?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在孔庙他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间,儒学集大成者,世尊为“朱子。"

春秋诸子百家之后又一“子”也!应该是唯一一“子”,很厉害的一个大人物。

他的思想体系是理学,庞大的很,为了此题目,这里不用全部罗列开来,我们把朱熹的理论简单化如下:

朱熹是客观唯心主义,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明人伦,” 朱熹是理学。

为了方便对比,我们也把王阳明庞大的心学理论简单化如下:

王阳明主观唯心主义,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明其心",王阳明是心学。

理学也罢,心学也罢,都是儒家学派。

众所周知,儒教徒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儒学的方法,那就是——格物致知,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知至,知至而后意诚——《礼记·大学》

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

自古至今的大儒一直在和这十七个字较劲。

怎么样才能“知”晓宇宙间事物原理呢?格物嘛!

重点快来了:怎么“格”物呢?

朱熹认为:格就是“至”,就是穷尽。“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朱熹对格物的理解就是研究事物,就是需要一件一件去研究外在的事物,包括人生的事情,当然也包括具体的物质,那怕一石一木,都要一件一件去研究,以寻找出最后最大的道理。理学嘛!

王阳明认为:格是“正”,格物是正物,端正事物,把和你有关的事物都端正了,才是格物。

要研究那些"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使之端正,让其步入正轨,守本心为第一要务,心学嘛!

再往答案前进一步:格物是为了什么呢,为了致知!

朱熹认为:知就是知识,当然,朱熹的这个“知识”还有定语的,这里是指那种终极的知识,所谓致知,就是达到终极的知识,绝非普通的知识。

朱熹认为,格物,也就是研究事物到极致之后,自然会获得知识,对万物有了彻底的认知,就是致知了。

朱熹是往外求知,向万物求知。

王阳明有另一种理解,王阳明借用了孟子的一个概念,他在“知”前面加了一个“良”字,良知也。

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

王阳明认为:不学而能,不虑而知,说明了良知是先天之知,不用通过学习和思考来获得。

良知在哪里?人本心具有也,就像《大学》所说的“明明德”之“明德”,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先天的美好本性,美好素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王阳明认为,如果打算致知,唤醒自己内心的良知就可以了。去研究什么万物呢!浪费功夫。

最后答案来了:

既然王阳明认定了研究万物去致知是浪费功夫,良知是每个人本身具有的,接下来要干什么呢?把浪费的功夫省回来了,把这些功夫拿去干什么呢?

行动呀!

按着自己的良知,去行动,去践行,让实践和良知契合,知行合一也!

不要去研究万物之知了,那是万物之知,非你本人之知。

你知晓了动物生存靠弱肉强食,难道也要弱肉强食吗?你知晓了植物们争奇斗艳的开花为的是吸引蜜蜂来传粉,你也要争奇斗艳吗?

不用,我们是人类,和他们不一样。

追着你自己的良知去行动就好了,就可以求得“大道”了。

你想过简单生活,那就去吧,不要弱肉强食争奇斗艳了,

你想孝敬父母,那就去吧,不要说什么事业第一了。

你如果有能力,想要去造福天下苍生,那就去吧,不要怕“吃亏”。

不要说你没有想,你一定想过,这个是人性本能。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2

“知行合一”是心学思想的大成,也是核心。知易,而行难。知行合一是为良剂。知不弃行,行不离思,慎思之,笃行之。



《传习录》曰: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

关于“知行合一”,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当时读到这段如醍醐灌耳。今人做事,绝大多先立志而后行。凡人多是空励志,以至说多做少,最终落空。

说起“知行合一”,不得不提“四句教”。王阳明五十六岁时将自己的思想归纳为四句,曰"四句教”。对于“四句教”我的理解:四句话要一起来读,如果单独读一句,就片面了,不能真正理解阳明先生的意图。四句教是心学大成之言,跟“知行合一”一样,都是阳明先生的重要思想,有的人片面的只读第一句,怎么能理解四句教的精髓呢? “四句教”即: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阳明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让我们再来解读“无善无恶心之体”这句话: 王阳明说:“心即理”,心之本体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符合本心的就是善,不符合本心的就是恶。所以做圣人的道理不必去向外寻找,只要反过来向自己的内心去寻求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说“无善无恶是心之体”呢?其实,正因为心之本体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所以才说它无善无恶。比如:法律是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合法还是非法的标准,那么法律本身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呢?我们当然不能说法律是非法的,可我们好像也不能说法律是合法的啊。心之本体也是如此,我们既不能说它是善的,也不能说它是恶的,只能说它无善无恶。

关于“四句教”的思想,我认为自古以来,理解的便理解了,能掌握王阳明先生思想的精髓,为已所用,便能了解知行合一。不理解也就不理解了,包括片面或批评之流,只是发表自己看法罢了。



要了解“知行合一”,还是要读先生的《传习录》。《传习录》是王阳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中国传统国学经典。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心学”发展和王阳明思想的重要著作。“知行合一”是王阳明著作中重要的思想,都是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要想彻底了解,还是要通读此书。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无论何时,是否理解,不可否认的是王阳明先生的思想会一直指引着我们,知行合一,需知,也需行。理解了,便能指引我们自省、慎独、求知、前行。

我是大志读书,致力于原创问答。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

3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提出来的。知即知善知恶的良知,知行合一是指良知不被物欲所蒙蔽,把良知体现在行为当中。

4

谢邀。

“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多人把“知行合一”简单化成为了知道了道理就要按照这个去做,或者进一步者认为不但“知”限制“行”,同时“行”致“知”,这种理解思路就有点“克己复礼”了,虽然也是对先秦儒学的回归,但是这并不是王阳明的“心学”。

王阳明的儒学和孔子的儒学,早已经是相差甚远。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么大的异化归功于西汉董仲舒和宋初的二程一朱。

当然,最重要的是宋儒。是宋儒将儒学从经学变成了一门哲学。二程一朱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王阳明发扬光大),而传统的经世治国的经学就变成了一个偏门——事功学。

宋朝是儒学的一个高峰,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宋朝实际上是大儒们通过吸收道家、佛家的思想理论、方法把儒学哲学化的一个关键节点。而哲学的意义在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宋儒提出问题,却还没来得及解决,就灭亡了。

到了王阳明这里,才真正解决了宋儒提出的问题,让新儒学(王学)发展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的高峰。

宋儒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宋儒主要是以本体论为基础来讨论修养论。宋儒的本体论,概括而言就是“万物一体”,认为万物并非独立的个体,在内在本质上属于一个整体。这和道家的“道”,佛家的“空”非常类似,但又有区别。

但是他们知道万物一体,可是这万物一体的内在本质到底是什么?宗教归于神,科学归于阴阳五行,哲学归于心。即唯神、唯物、唯心。同时由于对本质的认知不同,导致本体论基础上的修养论也无法统一。宋儒提出“天理”,“存天理、灭人欲”,认为“天理”即恶的对立面,儒门修身者需要去除人欲,保留天理。但是到底该从内心还是外物去“格物致知”,存“天理”,儒学大师们各说各话,并没有一致的解答。

王阳明解决了问题。

王阳明解释天理即良知。良知是人心所固有的,因为有“私欲”的隔阂,表现出不同于“天理”的状态。他说的“致良知”就是“去私欲”的过程,如果没有“私欲”在,就不存在万物的区别。这样就解决了本体论的问题,其实这和佛家的“明心见性”何其相似,所以我们有时候感觉王学充满了禅机。实在是他吸取了各家所长,解决了儒家当时的根本问题。

在“致良知”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他的修养论的核心就是“致良知”,而并不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并非是一种修身方法。

“知”就是去掉私欲的“良知”。行,就是依照“良知”来自然地行事。“知行合一”不是要你去克制私欲,而是完全没有私欲的情况下的一种自然状态。

那要如何“致良知”呢?王阳明提出在内心要“诚意”、“谨独”、“立志”,更需要“事上磨练”。 也就是说王学解决修养论的方法不但“唯心”,还要求“事功”,没有与“外物”的交涉,不经过一番苦难挫折,依旧是无法体认“良知”,从而也无法体认“天理”的。

而一旦真正体认了“良知”、“天理”,就自然“知行合一”了。

王阳明的心学不但集合了宋之前的儒学大成,还往高峰更进了一步。这才是他有资格被称为开宗立派的儒学家的原因。

“知行合一”不是告诫,不是方法,而是认识到天理良知后的自然状态。

王阳明立功、立德、立言,内圣、外王、事功、德行,都近乎完美,也充分验证了“致良知”的可行性。

他是真正达到了“知行合一”的状态。

5

知行合一是明朝心学大家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王阳明,本名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会稽山阳明洞,自称阳明子,世称王阳明。王阳明是明朝有名的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有人说他也是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封建社会思想有极大的改良。因而他的思想流传至朝鲜、日本、东南亚许多国家。日本学界很推崇他的心学。

知,在王阳明的思想里是良知;行,在王阳明的思想体系里是摒弃丑恶,行善的意思。知行合一在当初的意思就是本心善良才会区分善恶,摒弃恶的东西,从事善的事情,这是不可分割的。

而现今的知行合一意思有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知就是自己掌握的知识、本领、技能。行就是实践。现在的知行合一就是知识和实践要互相结合,互相提高,以达到很完美的境界。

欢迎朋友参与讨论,畅谈己见!

图片来自网络。



6

知道不一定可以做到。

学生知道要努力学习,但是都能做到吗?

夫妻知道要付出,要互相相爱,但是有多少做到了呢?

都知道要努力工作,但是还是有人要偷懒!

知道运动对健康很重要,但有多少人能坚持呢?

“知”指的是知道,“行”指的是行为!我们只有知道了,并且能够去通过行为去做到,才能最后得到我们要的结果!

7

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有近期目标。一步一步地完成眼前任务,一步一步地向理想迈进。要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坚守原则,又要机动灵活。既要自强不息,又要厚德载物。

8

知行合一是儒家治学与处事之道。

知是知识。指读书获得书本上的知识,并勤于思考。

行是指社会实践,是亲自验证知识。

即陆游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就是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的另一个说法。

9

关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讨论的文章已经很多了,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知”和“行”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前者是后者的指导思想,后者又能够反作用于前者,是对前者的进一步完善、升华。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无论做任何事,任何一件事的成功,不是空想得来的,也不是盲目行动做成的,而是在思考中行动,在行动中思考,用思考指导行动,在行动中不断修正思考,最终才逐渐获得真知,修成正果。

10

小孩或者婴儿,心里的状态和自己的表现是合一的。如果宝宝难受,就哭,心里欢喜,就笑。心和行好像没什么空隙。

人长大了,心里难过,忍着不难过,害怕别人发现。心里很欢喜,忍着不欢喜,也害怕太招摇。

心和行,似乎隔开了。行为不完全表现内心,学会了伪装,伪装的目的是保护自我,维护私欲。

如果说一个人心里不管想什么,都完全100%的用行为去展现。那么,如果此刻心里升起了恶念,比如偷盗之心。那么,就直接去偷去盗,这样是不是就:知行合一了?

那这个知,不是平时的心之所想吗?这个知是“良知”,也许可以理解为“良心”。让行为和“良心”保持一致,甚至就合二为一,没有任何空隙的时候,这个人就格外善良了。

所以,这个【知】,也许不是知识、经验,而是“良心”。这个良心,会不会变呢?如果会变,那就成了“变化的良心”,就有“好良心”,“不太好的良心”。是什么让良心变化?也是行为,可行为不是和良心保持一致了吗?如果真的保持一致,也不会让良心变化。

所以,这个“良心”,可能是稳定的,不变的,不为外界行为所染的,不被情绪经验所动的。

这个“良心”,是每个人都具有的。那么,每个人的“良心”,有没有高低之分?是共同的“良心”,还是各自的“良心”?

如果“良心”有高低之分,那么,我能不能让我的良心更高一些?那要怎么让良心更高一些?要靠行为来改变良心吗?如果行为改变了良心,那么知就又与行不合一了。

也许,每个人的“良心”都是一样的,或者说,这个“良心”是共同的,有一样的特质。就像水,大海之水,与湖泊之水都是水。

那么,如果大家都做到让良心牵引行为,那么大家就格外的和谐。如果人人“知行合一”,在行与知之间,就没有私心,没有自我,也看不到所有人之间的差别。

知行合一状态下,良心完全绽放,全盘没有个体私欲的干扰。一举一动,毫不费力,皆符合良心,虽动未动,良心不动故。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