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黎巴嫩政府已宣布总辞职,对今后的灾后重建会有什么影响?

电脑版   2020-11-26 14:00  

黎巴嫩政府已宣布总辞职,对今后的灾后重建会有什么影响?:大家好,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去年10月17日开始,黎巴嫩多地爆发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迫于压力,10

1

大家好,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

去年10月17日开始,黎巴嫩多地爆发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迫于压力,10月29日,时任总理哈里里宣布辞职,黎巴嫩总统奥恩任命迪亚卜为新一届总理,并授权其重新组阁领导班子。然而,迪亚卜政府施政还不到一年,贝鲁特港口区于8月4日发生了特大爆炸,迄今造成158人死亡、6000多人受伤、另外还有数十名下落不明的恶性事故,爆炸之后,贝鲁特连续3天发生大规模示威,抗议政府腐败、不作为,示威者还与警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8月10日,迪亚卜发表电视讲话,“本届政府就职以来,一直试图寻求变革,但遭遇了巨大阻力,无法阻止一些政党煽动民众反对政府,黎巴嫩的腐败体系难以根除,这次大爆炸就是例证,本届政府不想为之前的历任政府的腐败行为承担责任”,说完,迪亚卜宣布,本届政府集体辞职,并前往总统府向奥恩递交了辞呈。当前,黎巴嫩局势动荡,党争激烈,真主党活动频繁,权贵把持着黎巴嫩经济,无论哪个政党执政,都无法处理好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从这一点来说,迪亚卜政府集体辞职,对黎巴嫩灾后重建影响不大,因为谁都没有把握能领导好重建工作,但就短期来说,对大爆炸的善后处理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即使新一届政府马上组阁,有些事也不一定熟悉,不过,好在底下的工作人员不会跟着一起辞职,善后处理工作还是会正常进行的。

谢谢阅读

2


黎巴嫩政府在先后四名部长辞职后,已经来个总辞职。这对于深受大爆炸后,一切仍然处于混乱之中的局势下,显然将民众的生存危机仍然存在情况下,又来了一个政治危机。

政治危机的到来,是大家普遍预计到的。因为政府的运转并不健康,犹如一架病体,靠着临时应急药物支撑,但做事、解决问题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真的出了灾难或难题,就躺在地上,昏过去了。 当然很不好!这个时候是体现政府职责的重要时刻,却都不干了,走了,什么意思?显然是黎巴嫩政府的特点,不作为、不担责任。甚至我们看到,可能是躲避应有责任和被追究法律责任。因为从我们外人角度分析,寻找大爆炸原因也清楚。就是这批硝酸铵为什么长期存放港口,而迟迟不解决?显然是人为原因。首先扣压这批货物是黎巴嫩相关部门进行“执法”行动而带来的,这是主因。但接下来,解决起来就麻烦了。我们曾经分析了,扣压物资目的是要求对方交纳罚款。一般情况下,这就是简单的事件的处理,交了规定的罚款就放行。但执法者不满意,长期拖着不解决。时间一长,对方当然扔下东西不要了。本来想发财的金元宝,瞬间成为烫手的山芋,谁也不愿意拿在手里了。因为危险品处理是费时费力费钱,很可能最终结果就是,入不敷出!赔本的生意。这当然谁也不愿意做了,都躲开了。这也是长期没法解决的根本原因,政府腐败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届政府当然不会承担责任,因为他们是今年一月,刚刚成立的。之前政府中,没有管这事,让这届政府来做,当然不做。所以现在政府总理也是铿锵有力回击,政府官员腐败是大爆炸事件的根本原因!但他也说,本届政府不会背这个黑锅,因此用总辞职来回应大家的问责。

从一起简单事件的处理,到大灾难的应对,已经暴露黎巴嫩政坛上的弊端,的确是根深蒂固了。大家为了谋取利益,形成所谓政治势力平衡,缺失尽职尽力的责任心,没有上台闹事拆台;有了权力为自己和小团体私利而争斗,哪里有什么发展前途可言呢?通过大爆炸事件,希望黎国内政坛能够反省,摈弃权力争斗的黑暗。让权力为国内民众最基本利益服务,这才是应该的方向。

3

黎巴嫩政府宣布辞职,这一切源于贝鲁特港口大爆炸,规模大,破坏力强。据消息贝鲁特港口大爆炸,死亡有160多人,伤六干人。三十万人无家可归。看看这些数据,黎巴嫩现政府那有能力解决。连贝鲁特市长看了灾难现场也是痛哭。一表明他确实伤心。二他也束手无策,没有办法进行灾后救援。

追其根源,贝鲁特港口大爆炸也是因为黎巴嫩政府大腐败。这次爆炸是存放在贝鲁特港口2750吨硝酸铵爆炸引起的。这些硝酸铵是俄罗斯商人,在2013年因一些原因,船和货物被扣留在贝鲁特港口,最后俄罗斯人放弃了这些货物。至于为什么放弃,这其中肯定有不被人报道的原因。这批硝酸铵就留在贝鲁特码头,这一放就快七年。不知当地官员怎么想的,这么多易爆的物质,怎么放心放在那儿?为啥不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俄罗斯新闻媒体有人指出,这批存放在贝鲁特码头硝酸铵可能被偷大部分,不然破坏力还要大。这也是不是吐露出一个信息,这被偷出的硝酸铵可能被贝鲁特当地官员给卖了。只是因太多了,六年多,还没卖完。剩下的还想变钱,也就没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终发生大爆炸。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因为人看见其中巨大的利益,而忽视他的危险,时间长了,总有一失,从而引发悲剧。

爆炸后,法国总统马克龙第一时间来到贝鲁特。见了黎巴嫩官员,向他们表明黎巴嫩政府要进行改革。又去现场慰问灾民,其中许多黎巴嫩人向马克龙喊,叫法国接管黎巴嫩。马克龙当然表示不可能。一个国的人民怎么还愿意回到先前被法国殖民时代?有点不理解,这只能说明现在府不如以前法国政府治理得好。不知是不是受马克龙的影响?随后几天,大量的黎巴嫩上街游行,冲击政府部门,和警察发生对抗,高喊叫黎巴嫩政府辞职。迫于巨大的压力,黎巴嫩政府官员一个个宣布辞职。

黎巴嫩现政府辞职,肯定要重组新政府。这新政府肯定要受法国人的影响。因为法国又出钱又出力,又有历史渊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新政府必然在某一此方面会靠向法国。虽然这过程短期影响,中长期会带灾后重建带来积极的作用。这其中不得不佩服马克龙,来得早,不如说来得好。一切局势好像在他掌握之中。给法国和自身谋求了巨大的政治利益。三十九当总统,真的不是浪得虚名。

4

去年看《何以为家》的时候,差一点看哭了,黎巴嫩这个国家的诞生,黎巴嫩这个国家,虽然挨着以色列,确没有以色列的科技发达,挨着地中海,却没有大多数地中海国家的富饶,可以说从1943年11月22日 ,和这个国家成长相伴相随的,一直是战争、贫穷、饥饿。

我感觉黎巴嫩政府宣布辞职,对今后的灾后重建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影响,黎巴嫩拿什么来灾后重建?不论是哪一届政府,不论在黎巴嫩的当权者是谁,都很难改变现在积弱积贫,常年战乱的局面。

5

没点担当!谁来善后呀

6

黎巴嫩政府宣布总辞,对黎巴嫩灾后重建的影响是消极地,负面的,百害而无一益!

贝鲁特大爆炸之后,部长接二连三辞职,总理快要当光杆司令了,索性宣布总辞,为能者让路,但是,本人认为,他们这么做,第一,是他们这些高官极不负责任的表现。第二,表明内阁徒有虚名,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掣肘太严重)。

按照媒体报道黎巴嫩的政府体制看,说他们腐败,大家没有证据,先搁在一边,但是不作为、渎职绝对是真的——①,国家总统和军队司令由马龙派出任。②,总理由逊尼派出任。③,议长由什叶派出任。④,军队参谋长由德露滋出任。本人理解,教派的不同所带来的的影响比不同的党派所带来的的影响要严重的多。而中东的不团结、中东的杀戮几乎源自于“教派”。故此,黎巴嫩不同教派的人把持一个重要的职务或者不同的部门,他们在具体事务中,会不会下属认为上级对自己的任务指派(命令)是对教派的“不敬”或者是“故意打压呢”?有了这样的想法,上级即使想办事儿也会因为不同教派而“退缩”?下级也会把不想干的事儿贴上“对教派的打击”,让上级不敢“命令”,久而久之,在官方圈子里形成了占着位子而不干事的“怪现象”。在外界看来,国家机构都是齐全的,但都不办事,怕得罪对方(所属教派)惹麻烦,也可以不理睬对方的“命令”;使庞大的机构纯属于“聋子的耳朵——摆设”,这样的机构不出大事才怪呢?

今年的韩国,在疫情爆发的时候,政府追查新冠病毒感染源头,发现均出自于天地教会,但是天地教会自认为人多势众,政府惹不起,他们不但不让教徒戴口罩,还教唆教徒撒谎,不遵守政府命令举办集会,游行,和政府作对,等到疫情成爆发式扩散的时候,政府以霹雳手段,不但抓捕他们的负责人,起获他们的花名册(他们用假的糊弄政府),还让教首在国人的面前道歉、下跪,现在,正二八经地对其逮捕。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成果,在事实面前,他们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因此,贝鲁特爆炸既是危机,也是机会,假如在政坛这个时候出来一个“强人”,利用处理爆炸事务谁也不敢过分阻挡的机会,强而有力的推进政府部门的工作,或许会打造出一个人人喜欢的高效而廉洁的政府哩!

靠别人还不如靠自己,难道黎巴嫩出不了一个两个政治家?

2020年8月11日 15.45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