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日本一个科技如此发达的国家,为什么我没发现日本有像华为科技含

电脑版   2020-11-26 13:55  

日本一个科技如此发达的国家,为什么我没发现日本有像华为科技含量那么高的公司呢?:乐观是件好事,但是盲目的乐观就不可取了。回到问题本身,日本到底有没有科

1

乐观是件好事,但是盲目的乐观就不可取了。

回到问题本身,日本到底有没有科技发达的公司呢?

作为亚洲发达国家的日本,其科技实力究竟几何?

亚洲一共有四个发达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其中,日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依国际汇率可兑换成为三万二千美元,人均国民收入则在三万七千美元左右,人类发展指数亦一直维持在极高水平。

日本还是世界第四大商品出口国和进口国,按照日本国土面积来讲,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排名。除了强大的经济实力,日本的科研能力、工业基础和制造业技术均位居世界前茅。说日本是亚洲最为先进的国家,确实不过分。

我们来盘点一下日本的尖端科技产业:

1.汽车

提到日本的产业,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应该都是日系车。没错,日本汽车行业极度发达,人们耳熟能详的三菱,本田,丰田,全都是日系车,甚至还诞生了制造行业非常著名的“丰田模式”。而中国在汽车行业仍处于一个“换包装”的窘境,因为我们还是制造不好汽车的“心脏”——发动机。

2.芯片(半导体)

大家对于光刻机一定都很熟悉,也知道我国的芯片事业被光刻机卡脖子卡了多久。但大家可能不清楚,日本曾是亚洲唯一可以做出高端光刻机的国家。在上个世纪,佳能在半导体行业出尽了风头。如果不是美国人的打压,很可能轮不到ASML做大。日本半导体材料在全球范围内也一直保持着绝对的优势,全球近七成的半导体硅材料,都是由日本的信越化学所提供。

3.高端精密仪器

在医疗,研究领域所需要使用到的精密仪器,已经形成了垄断形式。能制作这些仪器的企业并不多。其中,美国10家,日本6家, 德国4家,英国两家。

全球仅有六台投入实用的重离子癌症放射治疗设备,五套在日本(还有一套在德国),而选择这种疗法的患者80%都是在日本进行的;

日本还被称为是“超高精度机床和材料学工业之母”,此领域由日本,德国,瑞士三分天下,三者中日本实力最强,几乎世界上所有的高精度机床主轴都来自日本。

日本的尖端科技还有许多,比如材料学,家电,相机等。这里因为字数关系,就不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来自行了解一下。


说个题外话,日本曾经在21世纪初向全世界宣布:他们要在五十年拿到三十个诺贝尔奖。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日本在说大话,但是截止2019年,日本人已经获得了19个诺贝尔奖,平均每年一个。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居,日本在过去曾经多次像我们学习,现在同样到了我们向日本学习教育模式,工业体系的时候,学习嘛,不寒掺。

纵观国内遍地“重大突破”,“震惊,XX慌了”的爽文遍地之际,我不知道这样的文章和某些虚浮的抗日神剧有何区别,有些事情确实应当冷静思考一下了。

不怕有差距,也不怕科研之路道阻且艰。就怕自满自大不思进取!借用三体中的一句话:“弱小不是灭亡的原因,傲慢才是”

2

华为已经被吹上天了。很多小白向来是人云亦云,甚至有人说是华为发明了5G。如此捧杀,不怕华为从天掉下来吗?

在科技发展最快速的90年代,我国硬件科技产业还处于半封闭状态,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科技公司。到了新世纪,我国科技产业加速发展,并诞生了华为这样产品出口欧美的民族荣耀。

但华为跟世界真正科技巨头的差距还非常巨大。华为手机依然有60%的组成部分靠进口,美国那边核心元件一但彻底断货,华为直接就得停产。而真正顶尖的科技公司,比如苹果、三星、索尼都是拥有全品自主研发能力的真正巨头,可以完全不依靠任何外界技术支持完几十种数码产品的生产。

而华为虽然有了很多完全自主的专利技术,但无论手机、基站、服务器这些主营业务,没有任何一项能够完全自主研发。

之所以被捧的那么高,是因为受众群体大。几亿人去消费一个品牌,和几千万人消费一个品牌的效果能一样吗?如果日本也有十几亿人口,如果当年不被美国打压。像索尼、松下、三菱、东芝、夏普这些企业早都比苹果地位还高了。

另外不要把科技含量都定义为手机电脑之类的东西。日本的电子光学地位至今无可撼动,三大单反品牌索尼、佳能、尼康都来自日本,而美国、德国科技工业如此发达,也只能做配件,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索尼掌握的电子取景技术,至今独步全球。

各大银行至今用的还是日系的取款机,各大国产家电品牌还都在进口日本元件,各大楼盘用的还是日本的电梯,就连使用最最广泛的监控安防设备都在给人家交专利费。

作为中国人,我希望中国能有更多个华为站出来,希望我们的科技能取代美日韩成为世界顶尖。但这在目前来说只是期望,国产品牌的进步大家都看在眼里。但不要忘了我们的国产品牌是在什么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是不断被打压被限制的逆境中崛起的,他们需要的是鼓励和支持,而不是吹捧。

3

你太高估华为了!

后工业时代的日本,各种工业都发展到了极致,除非再来一次新的工业革命,否则谁能超越?

当然,工业发展的极致,也让日本变得很颓废,年轻人生来就能拥有最好的各种工业和电子产品,很没追求了! 当然我是很羡慕的!

华为的大部分产品,不说他是组装产品,说组装有人会喷我! 但充其量他也就是个整合产品,不管是手机,还是路由器,还是其他各种电子产品,其实都是整合美国和日本部件,为什么说是部件不说是零件呢?自己去理解吧!

4

卧槽,你对科技界的不了解让人无语了。就拿大家对华为认知最广的手机方面说吧,华为是个集成商,跟车企没啥两样。一流车企可以自己生产发动机变速箱,二流只生产发动机,三流全部外购。华为也只是自己设计芯片,跟三星还是有差距,三星可以自己生产芯片、屏幕、内存、摄像头。正视成绩和差距,坚定信心,迎头赶上,从来都是金玉良言。

5

对题主的无知真是无语了,华为有科技含量不假,日本当初只是移动通信领域方向选择有些偏,想走跟美国不同的分支,结果错过了机遇没有形成三星华为这样的企业,但日本高科技企业俯仰皆是,且不说松下,东芝,NEC,三菱这样的工业巨无霸,很多小的企业科技也是独步全球,要说企业的高科技含量美国第一的话,日本第二,咱们企业科技跟日本有全领域的代差。

6

这个问题如果被日本人看到会笑话咱们的,就像咱们看印度,印度还迷之自信。华为说白了是一家集成商,将零件组合成产品,当然华为有自己的专利和核心技术,但是大部分核心技术是设计类的,比如设计一款芯片,IP,电路板,产品,其中的协议标准有自己的也有其他公司的,但是基础性的科技较少。比如通用类芯片,核心组件,基础性的软件架构,软件工具,等等。因此很多话语权在其他供应商手里,以及供应商所在的国家政府,因为他们掌握着这个行业的基础性技术和核心组件供应。当然,华为在自己能做的范围内,已经做的很好,不然不会被美国政府盯上,用来打击。

日本方面,就不说了吧,美国的好弟弟,想学啥,发展啥没有门槛,所以只要肯学肯干,必然强。日本历史上好多行业做到顶尖,垄断了市场,造成美国对其贸易逆差过大,实施了很多轮打击,最后来了个广场协议。如今日本的顶尖行业就是汽车,汽车零部件,机器人,半导体等等。最可怕的是,他们能自己造核心部件,汽车的发动机,半导体的芯片设计和制造,等等,而且都是顶尖级别,全世界最好的。

差距还很大,真的。

7

你对“科技含量高”怎么定义的?科技含量仅仅存在于华为的经营范围内,那的确世界上除了华为没有“科技含量高的”公司了。可惜,科技含量不只华为的经营范围内包含的这些。

航天、核能、造船、汽车、金融、信息化学、医学医药、医疗设备、广播电视设备、消费电子、公共软件服务(比如操作系统)等等等等,这些科技含量极高领域,华为均无涉及,而日本在这些领域的绝大部分都有世界最顶尖的公司。

题主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夜郎自大了。

8

回答你的问题有点尴尬,主要是你根本不懂什么是高科技公司,现在华为可以说是某个领域有技术含量,某些技术方面能领先世界,日本领先世界的技术有上百种,涉及各个领域,科技技术也是世界领先的,不是崇洋媚外,实事求是就是这个样子的!


9

你太想当然了吧?华为被吹成宇宙第一了!随便一个日本企业的科技实力都不比华为差,就拿传统的企业如东芝,日立,富士通的科技实力都不是华为能比的,更不要说那些在特定领域的企业了,如佳能,尼康在光刻机方面,奥林巴斯在医疗器械方面,松下在电池方便都不是华为这种公司能比的,日本的科技公司在目前的高科技领域都是站在供应链的前端的,如日本的企业不给三星及华为供应上游原材料,三星与华为都要停工,你信不?自己去查下资料再来问这些问题吧,别坐井观天了。

10

恰恰相反,日本公司曾在上世纪八十年的芯片战争中,结伴把美国硅谷的英特尔、AMD公司打得满地找牙(两家公司认输退出DRAM内存行业),虽然现在日本退出了芯片大舞台(全球十大芯片公司里再无日本公司,原来人家是霸榜的),但真的不缺科技含量类似华为的公司,甚至科技含量比华为高的日本公司还有很多。

我随便举几个例子,都是国内顶尖企业比不过的。

高端光刻机领域,有尼康同学。

最新液浸式光刻机最高可以适配5nm工艺制程,几千万美元一台,当然相对于阿斯麦的最高端的极紫外(EUV)光刻机要落后一些,价格也便宜一些,但技术含量一点不低,全球也就尼康和阿斯麦能制造吧。

全球摄像头感光器(CMOS)领域的扛把子,索尼同学。

索尼在全球CMOS传感器领域,占据50.1%的份额,是第二名三星的2.44倍,全行业的份额都没有索尼一家的多。

现在国产手机摄像头传感器绝大部分采用索尼的CMOS,而且是当作重要卖点推出。

而且,索尼自己是能制造晶圆的。

说起晶圆,不得不提另两家日本高科技公司:

日本信越和日本SUMCO(胜高),两家公司分别是全球第一、第二大晶圆厂,占据全球51%的市场份额(2015年)。

总之,即使离日本企业巅峰时期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但日本的高科技企业还是不少的,多数都是国内顶尖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的。所以,我们没有什么好骄傲的,离优秀其实还有长长的距离。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