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世界杯期间如何给球迷添堵?这些广告给你答案

电脑版   2018-07-01 18:20  

世界杯正如火如荼地举行,由于本次世界杯举地俄罗斯距离中国较近,每天的首场比赛开球时间正是北京时间晚上 8 点,这让世界杯比赛也成了这个炎热夏季华夏沃土上最火热的黄金档,亿万中国球迷不用熬夜看比赛了。

但是,在看比赛前,球迷却不得不忍受广告的折磨和“摧残”,当然重量级的赛事开赛前插播广告早已是惯例,毕竟央视也不是慈善机构,更何况这样的捞钱机会四年才有一次。只不过今年的这些广告有些特别。

有欢乐的,比如由于阿根廷在前两场小组赛中灾难级的表现,让蒙牛广告片中梅西躺在草皮上的镜头成了球迷吐槽的良好素材,甚至一度引发了朋友圈P图大赛,给了表情包段子手大师们一个挥洒才华的舞台。


有中规中矩的,比如OPPO在发布Find X前,请当今最火热的足球巨星内马尔拍摄的发布会预告片,借着话题人物和焦点赛事蹭一把热点。

当然,也有让球迷倍感“不适应”的,甚至直言要卸载这些App。

脑白金学徒——马蜂窝

在世界杯还没开始前,便已有媒体梳理了中国企业赞助世界杯的阵容,包括万达、蒙牛、海信、vivo、雅迪、VR科技公司指点艺境以及帝牌等 7 家中国企业,这其中科技企业就占有 3 家,不过赞助费用显然也不是一般企业所能承受的,于是做电视广告便成了另一个不错的选择。

科技公司依然是世界杯期间电视广告的大玩家,据不完全统计,OPPO,vivo、优信二手车、拼多多、 58同城转转、小米、Boss直聘、马蜂窝以及知乎等科技互联网公司都有广告投放。

这样的豪阵也只有汽车行业还有得一拼,但作为近年来电视广告新贵,除了会砸钱,中国的科技公司门需要向传统电视广告金主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其中最需要学习的就是考虑受众的观感,对于电视台来说投钱的是“大爷”,然而对公司来说,投出去的钱能否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其对自己的品牌留下印象,甚至产生好感,并最终将有好感的观众转化成用户才算投出去的钱没有打水漂。

但是有些互联网公司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让观众留下印象这一环节用力过猛,虽然确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却是负面的,不仅没产生好感反而顿生厌恶。

如果说当年脑白金的广告开启了洗脑广告新模式的话,那么马蜂窝则是这一广告模式的互联网学徒,而Boss直聘将其演绎到了极致。

马蜂窝广告截屏

马蜂窝的广告借用了《大话西游》中唐僧的唠叨者模式,重复三次“旅游之前”“为什么要先上马蜂窝”,广告最终也没解释旅游之前为什么要先上马蜂窝。

这种故意留下悬念的方式可能让那些“强迫症”患者以及追求完美的人内心不爽,那么解决之道就是赶快下一个马蜂窝看个究竟心里才会舒坦,到这里广告的目的便已达到。

对那些无所谓的观众,马蜂窝的广告基本上也给其留下了基本印象,以后旅游之前没准真会试用下这款产品。

而为了缓解对广告词的枯燥重复,马蜂窝的广告一是借用影视里的经典形象的来消除突兀感,其次在片尾用可爱的童音念出“马蜂窝,嗡嗡嗡……”再次加深了观众对其品牌的记忆,同时也部分消除了观众在观看这只广告的不适感和烦躁的心绪,利用人对可爱事物“毫无抵抗”的心理让其迅速平复正在心里酝酿的反感。可以说马蜂窝的广告好坏参半,至少一定程度上照顾了观众的感受。

解构Boss直聘的“灾难大片”

Boss直聘广告截屏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