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有文化可以有多可怕?

电脑版   2020-11-26 13:09  

有文化可以有多可怕?在这个社会中关于学习,生活,社会等各个领悟内你见过的有文化的人他们都有多可怕?:2016年4月,厦门市中院公开审理了一起惊人的信用卡诈骗

1

2016年4月,厦门市中院公开审理了一起惊人的信用卡诈骗案,夫妻俩分别被判有期徒刑十三年和六年,并处相应罚金。在媒体报道中,这对高智商犯罪夫妇被冠以“惊天大盗”,因为他们能够做到“只看一眼车牌,然后车主信用卡里钱就没了……”

案件的经过是这样的:

2014年4月的一天,男子章某看见了一部车牌号尾数为666的豪华宾利车。“开豪车的车主,一定会有高额信用卡”——这个念头在章某脑海突然闪现,他下意识地记住了这个车牌号。

接下来,他进行了一系列堪称天衣无缝的连环动作:

章某先在网上通过不法商贩,买到了该豪车的车主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发现车主叫龚某某。他又花了150元在网站上找不法商贩购买了车主的征信信息报告,显示车主名下有一张授信额度为20万元的信用卡。

根据该卡还款周期是18天的信息,章某据此判断这张信用卡的发卡行,他随后拨打该行客服电话,把卡主身份证号报给客服,假装询问自己的信用卡是否欠款,客服的回答验证了该卡属于该行信用卡的判断。

信用卡卡号随后也是轻而易举获得。章某编了个理由,“我要还款但没有带卡,请你帮忙报下我的卡号”——该行客服在简单询问后向其说出了卡号。

有了卡主的身份信息、信用卡卡号、联系电话后,章某夫妇找制作假证人员办理虚假身份证——上面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均为车主的真实信息,但照片却是他自己的。

如何拿到车主的信用卡?首先,夫妻二人持着假身份证挂失了车主手机卡,补办出新的手机卡。使用该手机卡联系银行客服人员,把卡主信用卡的联系地址、捆绑电话等都进行了变更。最后,再打电话要求挂失补办信用卡。当新信用卡办理出来后,银行通过短信通知到章某,真正的卡主毫不知情。

20天后,他们拿到了这张授信额度为20万元的信用卡。值得一提的是,这张信用卡上还有30万元存款。随后,夫妻二人用POS机对卡内资金进行了非法套现。

就这样,仅凭着一个车牌号,章某二人将对方数十万存款卷走,整个操作过程可谓行云流水。从2014年4月到7月,两人以上述方式作案5起,套取他人信用卡内金额57万余元。

2

看到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想起了我的好朋友凸凸(应他要求,决定起个化名)。

凸凸是个学霸,除了本专业成绩好,涉猎还广泛,是圈里百科全书型的人物,有点类似于TBBT里的霍华德。他本来的计划是投身于学术事业,为人类多点亮几支文明火苗,但到了二十六七岁,家里突生变故,不得已放弃了学术梦,决定出来找工作,尽快赚钱。

没想到找工作并不容易,凸凸过去钻研的学术领域比较冷门,和大热的金融、互联网都沾不上边。投了几十家公司,才收到几家面试机会,最后只有一家给了回应,还得从实习生做起。

凸凸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接受这个offer。其一,这是一家挺有名气的私募公司,如果顺利转正为行业分析师,钱景还不错;其二,自己没有一丝金融背景,有这个机会积累几个月,对找下一份工作终归还是有利的。

没想到这一去就踩到了坑里。

首先,实习工资比承诺得要少很多,一个月还不到3000,也没有社保——这一点凸凸纠结了一天就想通了,先做着吧,就当卧薪尝胆积累经验了。

其次,说好的实习分析师的岗位也变了,被换岗去做了交易员,每天按照基金经理的指示做一些交易操作——这点不能忍,但老板安抚凸凸说,交易员缺人手,过段时间就能转岗。

最最坑的是,实习了三四个月,老板始终不提转正,每次去谈,都说已经在流程中了,很快就会考虑。

在这三四个月中,凸凸几次提起离职,老板总是苦言劝他留下,指天发誓一定会转正,只是“总公司的编制没批下来”或者“转正会在年前统一考核”。

为啥老板执著地画着大饼呢?因为凸凸做了多年学术,养成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的习惯,还自学过编程,比如,本来交易员每天要写一小时日报,他编了个自动抓取数据的程序,将这一小时的工作缩短成了一秒钟。私募公司各种数据统计工作又多又繁琐,他的各种便利小程序太好用了,老板根本不舍得放他走。

不放人,也不签合同,就这么吊着。眼看要过年了,凸凸拿着不到3000的月薪,内心很崩溃。

一直拖到节前,凸凸再去找老板,老板吞吞吐吐地说,今年招聘收紧啦,你还要多锻炼锻炼啦,而且其实我们基本不招没有金融背景的……要么,你去读个金融的硕士?

凸凸感觉心里有几百万匹曹尼玛飞奔而过,你是脑残吗?如果是这种理由一开始就可以讲了好伐?为什么不早说?

但他没哭没闹,花了一天时间把工作交接掉就走了。

一晃眼,年过完了。又一晃眼,春暖花开了。

那一天,凸凸的前同事开始打电话给他,不接。过了几天,老板亲自打电话给他,继续不接。

虽然早知道会发生这一幕,但在我们面前,他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原来,凸凸写的那些小程序都是加了料的。一到4月,那些代码就不能用了。之前整个公司早已用惯了他的小程序,有一天发现用不了了自然疯掉。

现在,这家不上路的公司只有两条路走,要么回到手工录入的解放前;要么另请高明再写一套程序。

“你买免费软件,还有个试用期呢。对吧?”凸凸淡定地说。既然你恶心了我,那我也恶心你一下,关键是这种恶心有理有据,“写代码本来就不在我实习岗位的职能范围里啊”。

后来,每当我想起这件事的时候,都会感叹一声,有文化太可怕了,读书人的报复真是高级又克制啊。

3

看到题目只想到前两天看到的一条新闻:浙江大学电子系毕业的李红涛,因骗汇入狱,后又因越狱抢警车被判死刑。执行死刑前一天,他因发明一防越狱“神器”被改判死缓。日前,李红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1992年,26岁的李红涛因骗汇入狱。被抓当天,他趁民警吃饭时脱逃。逃亡的路上,李红涛偷了一辆桑塔纳警车,从南宁开回了昆明。不久,他在看望正在读大学的婚外女友时第二次被抓。李红涛策动另两名在押犯,用自制的工具挖通监所墙壁,李红涛随后第二次越狱,两名同伙未能逃脱。

1992年12月,李红涛被第三次抓获,次年11月被判处死刑。狱中的李红涛结合自己的越狱经验,开始研发全电脑监狱监控管理系统。最终,他的实验取得成功,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在死刑执行前一天,李红涛被改判死缓,后又获减刑。2009年,李红涛刑满释放。

4

有文化的人不可怕,是最可爱的人,怕的是学了文化,学成了半成品,而去干坏事的人最可怕。即现在网上说的,文明野兽,教兽,砖家……

5

现代人混淆了一个概念,即学历=素质,学历只是证明一个人曾经学习过的科技知识或者说是某领域的专业技能培训,而素质是有关伦理、道德的教育,是有关人们行为规范、准则,做人做事的底线与良知的教育。教育大纲写的很清楚,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但现实的情况是只注重知识方面的填鸭式教学,而道德方面呢?往往是老师不教,家长不会,社会宣传引领不足(看看影视、网络、媒体、广告每天都在说些什么)。中华道德教育的中心是“谦和”是“礼让”,几千年来评判人的标准只有二个字“德、能”,请注意:一定是“德”排在“能”的前面,有德无能的人不会对社会产生危害,而有能无德之人就会对社会大众产生危害,而危害的程度与他的能力成正比!

6

一个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老师,专业太好了,装精神病人太专业了,以致法官们也相信了,判无罪。既然是这种危害极大的精神病,那么,请像美国法庭处置枪杀里根总统的凶手约翰·欣克利那样,永远关在精神病院里,以免他再次害人。如果他的精神病是装的,那么,一辈子失去自由就是对他无故剥夺他人生命的惩罚。

7

有文化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氓有文化。说一个真事,几年前我们这边有一个喜欢收藏古董的四十多的大叔,一天跟人推牌输了四十多万,一直拖着不还,他是个老师,平时又喜欢摆弄些古董字画,场子的老板觉得对文化人不好逼得太紧,也就是陆陆续续的去催。但是那个鬼给脸不要脸。后来找一般人找上门去,一进他家门就发现他家里是摆了许多瓶瓶罐罐,大家都没有见识过这个场景,也不敢乱碰,怕碰倒了一个要赔更多,于是大家都很拘谨,弄得都不敢大声说话。那个老师见了很是鄙视他们,于是就说:钱我是没有,你们看看这里吧,有看得入眼的就拿两件去抵债。这时候走出一个大个,身上还纹着刺青,他左瞧瞧右看看,最后拿走一个铜的佛像和一个小的壶。那个老师脸都绿了,没过几天就拿钱过来给赎了回去。我问那个大个问他怎么回事,他说那老鬼家里一屋的假货,就那两样看上去不是假的。我说你还会看古董,他说并不会,只是以前跟过一个老板,那个老板喜欢这些东西,曾经带着他跟着一个专家(大家都很熟悉)在北京潘家园整整泡了一年,他不会看真货,但是会看假货,他辨别东西真伪的方法就是看这个东西是不是假的,如果找不出假的地方,那应该就是真的了。

那一瞬间我觉得他好有文化。由于这个事,他也得到了他们场子老板的赏识,据说现在转型专门做古董生意去了

8

有文化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社会风气于社会的价值取向。

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健康,社会价值取向正确,那么这个国家有文化的人不但不可怕,反而还是社会积极向上的推动力量,君不见喏贝尔物理奖化学奖的得奖者就集中在那么几个国家么?

反之,如果是一个浮燥的社会,一个以获得金钱多寡为价值取向的国家,那有文化的人确实可怕,君不见有文化的医生拿着手术刀要红包、大学教授在论文学术上弄虚做假的奇葩事情吗?

这还不算什么,还有更厉害的,二战前的希特勒为什么能当选德国总理?就因为一大帮高知识的大学教授走上街头,为希特勒当选摇旗吶喊,当众演讲,用他们的知识把希特勒推上了台,也将德国推上了战争之路,戈培尔有文化吧,但却是个仅次于希特勒的恶魔。

9

我家的群 分别由我姥爷 我大舅小舅 我爸发言 在这里我经常觉得我是个智障 是个文盲…倒也不是说所有文化 只是觉得身为长辈 并且到了一定年龄 还在虚心好学 孜孜不倦 着实令人佩服…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