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北大那个以卖肉起家的猪肉才子,如今怎么样了?

电脑版   2020-11-26 12:02  

北大那个以卖肉起家的猪肉才子,如今怎么样了?出身北大以卖猪肉为生的创业者陆步轩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教育

1

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教育制度的问题。

至于是不是才子,其实是媒体为了宣传的噱头。他自己说自己的喜好是做一些研究。

陆步轩的人生经历除了北大这浓重的一笔外,其他的都没什么亮点。

陆步轩曾以陕西长安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大中文系。毕业后,因当初工作的柴油机械配件厂倒闭,面临无资金、经验和人脉资源的他,在经历做小生意、打麻将博取生活费、做装修、在歌舞厅任职等人生变迁后,选择成为“猪肉倌”。

也就是因为北大才子卖猪肉而让很人熟知,开始时候大家对这条新闻的态度是:这是中国教育体制的失败。

而后来,媒体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说的是职业不分贵贱,卖猪肉也要卖出北大的水平。

在一次去北大的演讲之中,却打了很多媒体的脸。他说道:“我让北大丢脸了”

就是因为卖猪肉让他在高考状元之后,再一次登上了人生的巅峰。可能是因为媒体的炒作,他卖猪肉也赚了好几百万吧。

接下却发生了转折,他不再做猪肉生意。根据陆步轩自己的说法是当地的政府迫于压力,给他安排了一个公务员的工作,好像是在文史之类的工作,工资1000多。后来,干了四五年就辞职了。继续做起来猪肉生意。

很多,媒体对于这件事情的解读是,陆步轩之所以去当公务员是想受到尊重。陆步轩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他说自己当公务员完成了对于当地地方志的修订整理。

不管怎样,还有一个消息也很有意思。他告诫自己女儿说一定不要学文科。


不知道他是不是才子,但是却有文人的一些通病。就是关注外在的评价,要大于自身。

有很多人会反驳我说,你看看南北朝时候的文人不是关注自己内心呀。其实,你看下一下当时的社会制度你就明白了,当时的官员一般是世袭门阀。这些满腹才华的文人,没有晋升途径,只能和竹林之类相伴。而奇妙的就是,这些事情却被那些世袭门阀欣赏,结果就是社会就有一种风气了。

看了陆步轩的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都想创业。现在你要想通过仕途是很慢的,甚至是靠运气的。但是创业不是,创业可以很快暴富,然后可以谈自己改变社会、改变人类,然后各种到处演讲。就像汪峰经常那句话“你的梦想是什么,告诉我” 感觉成了掌握别人前途的上帝了。

文人的通病一直都在,那就是刘邦说“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富贵很多人理解的是富和贵,其实是更加关注的贵。

2

当年陆步轩为了生计开始了卖猪肉,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陆步轩具有了慧眼食肉的本领。当初自己开始卖猪肉之前,自己的校友陈生就告诉自己:“卖猪肉甚至比卖电脑更加有技术含量。”如今陆步轩是真的想清楚了,电脑的组装都是很严格的,每一个步骤都有明确的规范。但是猪是自然生长的个体,每个都不一样,卖肉还是要凭借经验来把握。08年陆步轩创办了屠夫学校,有很多经验又有文采的陆步轩负责编写屠夫学校的教材。

《北大“屠夫”》这个小册子其实只是一本关于猪肉的小册子,主要是揭秘猪肉的各种内幕,教你如何购买猪肉才能够吃到放心的猪肉,就是因为自己创业过程中吃了太多的亏,所以不希望其他人继续吃亏。现在陆步轩已经不用再为生活而奔波,他想要做更多的公益来回报社会,这正是一个好的企业家应该做的。

创业不分高低贵贱,陆步轩虽然以卖猪肉出身,但是现在照样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还以公益活动回报社会,是我们应该尊重的企业家。

3

谢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其实国人对大学教育一直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大学并不能将每个学生培养成富翁过有钱人,他只不过是一个通识教育深度追求知识的地方。

陆步轩! 一位高考文科状元,北大才子,80年代的天之骄子。陆步轩只是一个屠夫,一个卖猪肉的。

卖猪肉这个职业,估计与陆步轩对自己形象的想象也相距甚远。以至于2013年4月,陆步轩受邀回到北大做创业讲座时,曾经几度哽咽,称自己“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好在是在北大,当陆步轩说出这话时,台下学子一片掌声,北大校长许智宏笑着说: “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并没有什么不好。从事细微工作,并不影响这个人有崇高的理想。”,“北大可以出政治家、科学家、卖猪肉的,都是一样的”。 对于许智宏这句话,陆步轩当时只是黯然一笑!

卖猪肉的陆步轩,此时正处于生命中最灰暗的时期,看不到希望。无论谁告诉他职业不分贵贱,他都不相信。对他来说,那些励志的漂亮话听起来似乎并无意义。

在陆步轩卖猪肉的同时,有一个和他极为相似的人,正在远方注视着他,并向他伸出手来。 他就是陈生! 陈生是陆步轩的师兄,1984年从北京大学毕业,被分配至广州市委办公厅。

然而不到几年时间,不安现状的他在众人的反对声中毅然辞职下海,摆地摊、种菜、做房地产、卖酒和饮料,成为一名商人。 真正让陈生和猪肉联系在一起,是媒体曝光陆步轩以后。 陈生决定和陆步轩联手卖肉,做符合高端猪肉需求的品牌猪肉。

陈生和陆步轩自己养猪、自己卖猪。他们卖的猪,除了品种好,猪场还拒绝采用现代常用的定位栏,取而代之的是半开放式的大空间,让猪自由活动,猪场里还设有音响,专门给猪听音乐,因为他说猪和人一样,只有心情愉悦,才会长得又肥又壮。

陆步轩凭着自己多年屠夫的经验,和陈生合伙开办了培训职业屠夫的屠夫学校,他自己编写讲义《猪肉营销学》并亲自授课,填补了屠夫专业学校和专业教材的空白。 学校越做越大,每年,“壹号土猪”都会招聘应届大学生,经“屠夫学校”40天培训,学习猪肉分割、销售技巧、服务礼仪、烹饪等,再前往档口工作。

此外,他还结合自己当屠夫的经历,写出了不少屠夫学校的教材。 2015年,两人联手打造的壹号土猪销量超过10亿,在国内成为响亮的土猪肉第一品牌。

那些命运给他的磨难非但没有压垮他,反而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财富,成了他的立身之本。 陆步轩再也没有自卑感了,他说了:将卖猪肉做到极致,“应该也不算给母校丢人了”。


2016年,北大屠夫又出手了! 陆步轩再次起飞!赶上了互联网的大潮,壹号土猪在网上销售,将成为第一个“出栏”面向大众消费者的互联网+猪肉品牌。

这次,陆步轩要把猪肉拿到网上卖,做北大屠夫该做的事情! 这一年,陆步轩50岁,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逆袭,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的陆步轩自信从容,他想得更多的是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

50岁的陆步轩,已经从“抹了黑”的羞愧,变成“不丢人”的激情;从曾经的“天之骄子”到今天的“屠夫大王”,这样的人生,充满了成长的正能量,在京12家店铺的“大排场”,更是引来众人驻足喝彩。

4

陆步轩都快被人忘了,他是那个时代的宣传噱头,放到现在,可能没什么人关注了,因为人们的价值观变了,就是无论你是不是北大的,把猪肉卖到北大的水平你就是伟大的。陆步轩说,他给北大丢脸了,这倒也是句实话,因为,最终还是他沾了北大的光,北大没有因为他增光,他也没有达到人们对北大出身的人的期望,北大这个光环是他摘不去的心病,但他自食其力,总是没有给北大抹黑,于我们的期望,也是失望之上的最低要求了。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即学识与胆识。陆步轩一定是有学识的,但他有没有胆识呢。创业是需要胆识的,有学识的人不一定适合创业。我以为,有学识的大部分人适合在体制内或较为成熟的公司等组织内发展,这样能发挥长处,也多会出一些成绩,能把遇到的问题异于常人地处理好,强调一下,我说的体制不指政府体制,说成是在一个成熟的组织更好,尤其专业对口的组织,但既使不对口,以这些人的学习力来说,也是能很快适应的。但创业就需要胆识了,并且这个胆字是很重要的,陆步轩有一颗不安静的心,但他不一定有胆,这个胆肯定不是杀人放火那个胆,而是破釜沉舟,船崩揖摧于面前的胆,为什么说陆步轩没胆呢,因为他连面对北大的勇气都没有,何以有胆,北大走出来很多精英,成功之前必有比他还落魄的,但他们肯定有胆面对诸如北大一类的现实,因为他们坚定地相信自己有识,没有走错方向,既使错了,也有改正的胆识。不敢面对,就是输不起,不自信,一个输不起不自信的人怎么能担得起创业将要遇到的风险呢。这里要有个小提醒,就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有胆的人,也既有担当的人才能创业,光有学识的适合做什么呢,创新。顺便告诫下刚刚出了校门,心怀天下,意气风发的同学。

5

北大的这个卖肉才子名叫陆步轩,他1985年考入北大中文系,1989年毕业后,被分配回老家陕西,陆步轩先在长安县的一个企业工作,后来企业倒闭,他又搞过装修,开个小商店,2000年,陆步轩在西安又开起了肉店,今年7月26日,华商报以北大才子长安街头卖肉,为题报道了此事,陆步轩就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6

这个问题类似于女博士做家庭主妇是否大材小用。我记得《奇葩说》有期就是辩这个。觉得是大材小用的主要是因为能读到女博士,一方面,自身是有才能的,另一方面,是占用了社会资源的。有才不用,占源不让,这不是天怒人怨的事吗?反方有人会以这是个人选择为由来辩解。但在东方思想上这个论据是不靠谱的,说得再天花龙凤也没用。而打动我的主要是高晓松的发言。首先他承认女博士做家庭主妇是有点浪费。但是他指出,我们的社会本来就是会分层的,而所谓的浪费也是必然存在的。七个人里肯定有一个是傻逼。不是这个就是那个。公司并不是说把那个傻逼开了就行。开了这个,剩下的人自然会有人慢慢他傻逼转变。所以合格的HR并不是说不断的开掉傻逼,招牛逼进来,而是让傻逼在适合他的地方待着,不要让其他人变为傻逼。当然,这个只是个说法。这个分层并不是说只分成傻逼,也会有其他角色。就像上学时,班里肯定有个班花,有个学习特好的,有个总被欺负的,有个大佬级的等等。所以,在高材生里出现不愿做本专业的这很正常。而至于浪费的问题。他说到他外婆是陆士嘉女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次他也问过陆女士类似的问题,陆女士不假思索的说,追求自己喜欢的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要考虑这个问题?显然她作为一个切合题意的当事人是不认为女博士做家庭主妇是不浪费的。但高又追问,那为什么你最后参与了工作呢?陆女士愣了下,然后说,那是个特殊的年代,浪费不起。那个以这个角度上来看,北大高材生卖猪肉,这明显是大才小用了,那另外来看,这个所谓的浪费,我们是否允许其存在?我觉得是允许的。我们的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们越来越自由,生活资源也越来越丰富,我是应该允许这样的浪费存在的。而事实上,这个浪费,也让他走向了另一条成功的道路啊,人家卖猪肉不是成立了公司,身家过亿了吗?在资源匮乏的年代,我们经不起浪费,所以只能走设定好的道路。但在现在这个资源丰富的年代,我是允许存在试错,这也是我们能更进一步的原因。就像做新材料实验,没资源时,只能用老材料,有了实验资本,我们会买各种各东西做实验,做出新材料出来。你不能说失败的实验就是浪费,这个是走向成功走向未来的必经之路。生物的进化不也是一次次的试错中进步吗?所以,浪费,或许确实有点浪费。但作为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允其这样的事情存在,无论是出于这个社会发展的规率,还是出于关注个人的选择上,我们都允许其存在。北大高才生卖猪肉我怎么看,不支持,不反对,佩服其勇气与胆识,也由心祝愿他在自己选的道路上成功。

7

陆步轩,1985年以长安区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做过很多的职业,“以眼镜肉店老板闻名”。 2003年,国内多家媒体相继以《北大毕业生长安卖肉》为题报道了陆步轩的现状。引发了人们对就业观念,人才标准的思考。


陆步轩本人对这个身份也是很苦恼的,2013年4月 受邀去北大演讲时说:“我给母校丢脸了,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说完几度哽咽。

幸而苦心人天不负,陆步轩认识了同为北校友的陈生,他们俩决定一块卖猪肉。

陈生和陆步轩自己养猪,自己卖猪,还开了职业培训屠夫的屠夫学校,每年“壹号土猪”都会招聘大量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培训。此外,他还结合自己当屠夫的经验,写出了不少屠夫教材。

2015年两人联手打造的"壹号土猪"销量超10亿,在国内成为响亮的土猪肉第一品牌。

2016年,他再度出手壹号土猪登陆天猫,成为了互联网+猪肉的品牌。

那些命运给他的磨难非但没有压垮他,反而成了他人生最重要的财富,成为了他的立身之本。

8


北大毕业生就是牛,即使干屠夫这行档也能做到极致,做到北大水平。正如北大前校长所讲:北大可以出政商精英,出大师,同样也可以出屠夫!据悉,陆步轩如今身家近千万,而北大另一个卖猪肉的陈生资产早已上亿。他们的事业很成功。很钦佩他们!


9

《微物论》生也卑微,恰如大漠一尘土。死亦渺茫,不过沧海一米粟。你我都是微生物,勿怀贪生之虑。来时闪耀,且为天边一光柱,去后暗淡,又似悬崖一朽木。你我都是微生物,何抱浮生之虚?

10

创办屠夫学校,入驻各大商超,入驻天猫商城,出书,各地演讲,单单钱一项说,他已经身价过亿了,难道他对不起他的北大身份?现在年纪大了,不抛头露面了,不表示人家沉没了。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