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七八十年代人吃穿都愁但很快乐,现在吃穿不愁却快乐不起来为啥?

电脑版   2020-11-26 12:00  

七八十年代人吃穿都愁但很快乐,现在吃穿不愁却快乐不起来为啥?:你确定那时候的人很快乐?吃饭是人最基本的需求,饭都吃不饱,还快乐个屁。你可能问错了,应该

1

你确定那时候的人很快乐?吃饭是人最基本的需求,饭都吃不饱,还快乐个屁。你可能问错了,应该是六七十年代的人是否快乐,80年代已经分田到户了,不存在吃饭问题了。现在很多人就是无病呻吟,总是把以前的好拿来跟现在的坏的做比较。但是却忘记了以前的坏比现在的坏大得多的基本事实。

2

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人们已经不愁吃穿了。虽然说有些还用票证,但是也不紧张了。最困难的时候,是在六十年代的六零、六一年,因为我国三年的自然灾害,当时是有很多人在饿肚子,但是确实是人们精神奋发向上,都是很快乐。而现实中人们有房有车不愁吃喝,还有牢骚满腹,常有"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贫富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过去困难的时候心情快乐,因为我们大家都是如此这般,所以同心协力的去战天斗地,共同的改变生活质量。而现代社会有的人豪宅豪车,出门还要坐自己的私人飞机,私人游艇。可是农民工和普通的劳动者,还是要靠工资养家糊口。这样的差距越来越大,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就会有牢骚发生。

富人发家以后移民国外

不管富人发家的原因如何?如山西的巨富很多是煤矿的老板,发了国家资源的财,还有些是钻了国家政策空子的财,还有五花八门的各种发财,这些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本来应该由富人带领劳动人民共同致富,可是把大量的资金转移到国外,自己和家人享受人生去了。劳动人民永远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生活,能不产生牢骚吗?这就是当前生活好了,人们不快乐的一个原因。

3

每个时代都有快乐的人,也有不快乐的人;那时候快乐的人现在未必快乐,那时不快乐的人现在未必不快乐;那时饭都吃不饱,何来快东?你愿意回到那个时代去享受那时的快乐吗?

时代在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与七八十年代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幸福与物质有关,更与精神有关。现在人们的幸福指数肯定不会低于四五十年前。

4

没有信仰!

5

首先,如果人一生只有快乐,那跟傻子也差不多,人一生酸甜苦辣不都得经历点吗?所以过去的生活远没有现在丰富多彩,没有网络、没有头条、没有汽车、没有旅游、甚至基本没有情人、没有离婚等等等等,当然也就没有多少烦恼了,啥都没有的生活,那又跟傻子生活又有什么两样?

6

给你讲个故事哈,有个老财主,家财万贯,良田千顷,房屋百间,一妻二妾,子孙满堂,按理说,他该很快乐吧?但家里家外的事,事事让人操心,所以一天到晚从来没有个高兴的时侯。家中有一长工,正值壮年,穷的没地、没房、没老婆,空有一把子力气,只好到财主家里打工混口饱饭吃。让老财主奇怪的是,这个长工一天到晚乐哈哈地,早晨起来喂牲口他唱着小曲,赶着牲口犁地他高声唱着民谣,就连晚上睡觉前,他的嘴巴也不歇息,呜里哇拉地嚎,把老财主的心搅得更烦。一天,老财主让下人炒了几个菜,请长工喝酒,一边喝着,一边问长工为什么一天到晚那么乐呵,长工一脸认真地说,饿了有饭吃,困了有床睡,吃饱睡好了有活干,我为啥愁?他又问,你说我为啥天天高兴不起来?长工大笑着说,你能不愁吗,有地千亩想万亩,有房百间想千间,有妻有妾想外室。他又问长工,为什么会这样呢?长工一本正经地说,都是你家里那些钱闹的,如果我有钱了,也会买地、盖房、娶老婆,财主说,如果你有钱了,也会和我一样天天发愁?长工说,俺有点钱也不会多,应该比现在更快乐。老财主一听,生气了,把筷子一摔,走进二姨太屋里歇了,越想越气,二姨太见状,讨好地给老爷子出了个主意,老财主马上按照老三的章程设了一个套,就等第二天看笑话了。第二天,长工一如往常,早早起来给牲口添料,它们吃饱了才好干活,黑灯瞎火的,一边往料槽添料,一边用手把料搅匀和,手下格愣一下,好象是个石头,他拿到罩子灯下一瞅,可了不得了,居然是个金元宝,他赶紧闭上哼小曲的嘴,又紧张地四下瞅了个遍,见没有人,才舒出了憋了半天的那口气,慌慌地喂完牲口,把金元宝揣怀里进屋,也顾不上端量,就在墙角挖了个坑,把元宝埋上,再用一个粪筐盖在上面,起身上灶上吃饭,走到半路又折了回来,把元宝挖出来,又到牺口圈里,看看四周没人,又挖个坑把元宝埋上,这才去吃饭。往常,这家伙一顿能吃两个大饼子加半盆粥,今天吃了半个饼子就放筷了,财主问,你今儿个咋吃这么点?病了?长工边转身边小声嘟囔:没病,昨晚喝酒吃多了,今儿个不饿,就急急忙忙赶着牲口犁地去了,刚过了小半晌,财主看长工一个人急忙急火地回来了,财主偷偷地跟着,只见他往牲口圈里一窜,不一会就出来了,又往地里跑,财主看着他慌张的身影,抿住嘴,差点笑出声来。往后几天,长工歌也不唱了,饭也吃不下,整天心事重重的样子,财主觉得火候到了,又置一桌酒菜,请长工喝酒,酒过三巡,财主问,你为啥这些日子吃不香、睡不稳?长工慌慌地低下头,小声说,俺这几天身子骨有点不舒服,财主哈哈大笑:不是吧,恐怕是你怀里的那个东西闹的吧。长工一听,马上明白了,从裤腰带中取出了金元宝,送到财主面前,如释重负,喘了一口粗气,端起碗中酒,一口气喝了,起身哼着小曲去给牲口喂夜草去了,这一晚,长工屋里歌声一直到了下半夜,把财主整失眠了。

7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基本解决了吃穿问题,而只有五九,六0,六一年这三年缺食少衣的年代,这是内外因素所造成的暂时困难,后来长大后才知道是自然灾害所造成,再加上苏联赫鲁晓夫逼债,造成了全国人民生活困难,本人曾经历过这个年代,现在回忆起来,只感觉饭是香甜的很想能吃上一顿饱饭,其实孩童时代的我们,却不以为然,冬天冷的时侯就在家里烧柴烤火,那时家里兄妹四人,仍然是一天盼望着第二天的来临,现在回忆起来,才知道从寒冬走过来的人,才更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知道珍惜的价值是多么重要。

但是尽管缺衣少食,人们仍然是以团结的力量,表现出亲情,友情关系密切,以苦为乐的精神面对困难,因为那个年代的生活困难程度相差不大,根本不存在贫富差距,只有那些当管理者的干部们比一般群众生活较好一些,因为这些人手中有权,掌握粮食和副食,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他们是实权派人物,常言道"近水楼台先得月",现在回想起这些往事来,不怨天不怨地,只怨生不逢时罢了,其实吃苦是一种锻炼人的意志,常言道"吃的苦中苦方为世上一能人",以苦为乐,标志着革命的乐观主义,人民用信仰的精神和力量去战胜所出现的困难,用精神信仰去改变困难的条件,这是对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诚然,现在处于不愁吃穿了却快乐不起来,用辨证法的解释可称为“物极必反“的道理,生活好了,思想变了,信仰改变了,怕吃苦的思想占据了上风,贪图享乐的思想占了上风,人说黄连苦,但它能治病,能清热解毒的效果,人应当树立过艰苦的生活信念,过苦日子也能增强人的坚强意志,人活着就应该存在困难,这就是阴阳学说中所讲的阴阳相互抗争,阴阳的相互存在,既是统一的,又是相互对立的矛盾,应当正确地认识现在所存在的问题,物资条件好了,斗争精神丢掉了,意识淡化了,奋斗精神忘记了,归结起来就是信仰精神缺失了。

综上所述,面对现实,提高认识,居安思危,树立信仰,挑战困难,时刻准备着迎接战胜困难的处境,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和勇气。




8

七八十年代人吃穿都愁但很快乐?

七八十年代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快乐,吃不饱穿不暖又怎么能快乐的起来呢?无非就是苦中作乐罢了,给贫穷的日子找一点乐子,麻痹一下自己!那时候的人们没有房贷的压力、没有学区房的压力、没有那么大的工作压力,也许这些是我们现在比不了,吃饱了穿暖了就是那时候最幸福,最快乐的事!

现在吃穿不愁了为什么却快乐不起来?

现在的人们也不是快乐不起来,只是生活的压力太大了!上班忙忙碌碌的一天,回到家后还要洗衣做饭收拾家务,根本没有时间享受!每天都在为车贷、房贷、信用卡奔波劳累,这些压力确实也让大家开心不起来!

七八十年和现在是没办法比较的,七八十年代的人们最大的快乐就是吃饱穿暖,而现在人们都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追求不同,所以压力也就不同!但是无论是七八十年代还是现在都不是一味的不快乐,也不是一味的快乐,有快乐又有不快乐!

9

七八十年代人,思想单纯,社会风气好,公正公平,有吃有穿就满足了。现在社会不公现象突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们心理不平衡了,虽然吃穿不愁,但也快乐不起来。

10

民以食为天,连吃穿都愁的年代能快乐吗?我从那年代过来,我都知道,你哄谁呢?你的用意只是兜售你那今不如昔的怪论,首先我不会认同。我虽然是古稀之人,但早已不用为吃穿发愁,而且过的非常幸福,如果说快乐不起来,那只能是谎话。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