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 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给桀纣吃。鲁迅是

电脑版   2020-11-26 11:53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给桀纣吃。鲁迅是否写错了?你怎么理解?:“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给桀纣吃”是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中的话。从历史

1

“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给桀纣吃”是鲁迅小说《狂人日记》中的话。从历史的事实来说,这句话是错的。但从这篇小说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又写得非常高妙。而且这样的妙语在鲁迅的小说里层出不穷,比比皆是。这种运用语言的能力,非文学大家做不到。

先说历史事实吧。易牙把自己的儿子蒸了,这是事实。拿给别人吃了,也是事实。但吃了易牙儿子的,不是桀纣,而是名列“春秋五霸”之一的著名的齐桓公。易牙把儿子当成美食献给齐桓公,换来了齐桓公对他的绝对信任。虽然宰相管仲劝过说,烹掉儿子以讨君王欢心的人,决不可能是真的忠诚。但还是不能除掉齐桓公对易牙的信任。最终,齐桓公晚年因为易牙在内的“三小”作乱,被困宫中,活活饿死。

桀纣是两个人,他们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桀是夏代亡国之君,纣是商代的亡国之君,他们都曾宠信小人,残害忠良,最终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也正因此,这二位便成了暴君的代名词。

鲁迅这样写有很多妙处。首先,这话是文中的主人公“狂人”说的。狂人就是疯子之意。既然是疯子,当然就要说疯话。张冠李戴,胡言乱语,不合逻辑也就是正常的了。如果说起话来事实准确条理清晰,那还算是疯子吗?

其次,鲁迅写的小说,是给普罗大众看的。所以,他在表达自己思想的同时,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思想特点。一般的民众会认为,好人一切都是好的,坏人一切都是坏的。齐桓公在历史上大约算不得坏人。所以,没必要把吃人这种事情和他连系起来,而桀与纣是坏事做绝的人,所以,把一切坏事都安在他们头上,就没有人会提出异义了。大家说的不过是个理而已。

鲁迅作品中,因为书中人物的原因说错经典或是历史的还有不少。但这并不是鲁迅的学问不扎实,而是作品中人物的原因。比如大家都学过的《从北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这种情况。在写到学生们读书的时候,鲁迅说: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这里的“上九潜龙勿用”就是错的。“潜龙勿用”是《五经》之一的《易经乾卦》的卦辞,这句是初九的爻辞,而不是上九,上九的爻辞是“亢龙有悔”。小学生们初学的时候,难免搞混,在老师的大声喝斥之后,有人读错,也就很正常了。正因为读错,更显示出小学生上学时有口无心的情态。

鲁迅不愧是文学大家。据说现在中小学课本中许多鲁迅的作品已经被删除了。原因大约是不好懂。这大约没错。三十多年前我自己上初中学习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确实并不懂其中的意思,但当时学过了,总全有些印象。现在回过头去再读的时候,才体会了真正的文学之美,大家的作品,确实是字字珠玑。这种感觉与读唐诗宋词一样。小学生们恐怕也很难体会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到底有什么妙处,等慢慢长大了,自然就体会到了。

2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部文学作品。鲁迅在这里不仅没有写错,反而是他的高明之处。

《狂人日记》采取了模仿日记的形式,关于易牙把儿子给桀纣吃的原话如下:

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

整个风格就是要用寥寥数笔把想要表达的意思勾勒出来。这种写法难度很大!

日记在大多情况下是给自己看的,有些语句就可以简单再简单,有些事情也可以拿个典故记下即可。反正只要自己明白就可以了。

“易牙烹子”是个典故,鲁迅当然是懂得的。鲁迅写的《狂人日记》不是自己写的日记,而是一种文学作品,是要给别人看的。那么就需要别人能看懂他的意思。大多数人不是那么熟知典故的!

即便有人知道齐桓公,也大多是那些春秋五霸之类的大场面。齐桓公吃过易牙的儿子,很多人还真得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儿!如果多费笔墨详细介绍下这件事儿,就会影响到整体的行文节奏,势必会减弱文章的感染力!

而桀纣这两个人,却是世人皆知的,都是残忍暴虐的象征。

“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知不知道易牙是谁?这不重要!至于是不是桀纣吃了易牙的儿子,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两个暴君“吃人”了!

“桀纣”这两个字,就是画龙之后的点睛之笔。有了“桀纣”俩儿字,神立刻就出来了!

这就像是写意画,重点就在于传神。只要神到了,就不要太在意那些细节了!



【我喜欢以连续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节点。】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3

鲁迅先生并没有写错。

易牙烹子的故事是这样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齐桓公吃腻了山珍海味,有天半开玩笑地对他的御用厨师易牙说:“我从来不知道人肉什么味儿,你会做人肉羹吗?” 易牙回去就把他三岁的儿子烹了,献给齐桓公。公感其忠,遂提拔了他。

桀纣中的桀和纣分别指夏桀和商纣,是早于易牙一千多年的夏王和商王。根本不是一个朝代的人,怎么会出现在一起呢?这样写不是非常荒谬的事情吗?

不,这恰恰是鲁迅先生刻画人物内心世界最精彩的地方之一。

我们知道,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以第一人称“我”创作的,那么“我”就是一个狂人,其实也就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人,思维是不清晰的,精神是错乱的。把上面故事中的齐桓公,张冠李戴在桀纣头上,更符合“狂人”的精神特征。

因此,他这样写非但不是谬误,反而是恰如是处。



4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给桀纣吃。”

历史上,易牙烹子,是献给齐桓公吃的。所以,鲁迅先生是写错了,但鲁迅先生是故意写错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主人公是个狂人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描写,来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先生在小说的《序》中写了,主人公“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又说对“记中语误,一字不易”。

对于这样一个语无伦次的人来说,记错了“易牙烹子”中的人物,反倒是正常的,与其“语颇错杂无伦次”的形象是吻合的。


第二,有利于表达主题

桀、纣分别为夏朝和商朝的最后一代君主,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相比起齐桓公来,大家对着两位暴君更为熟悉。

“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还是一直从前的事。谁晓得从盘古开辟天地以后,一直吃到易牙的儿子;从易牙的儿子,一直吃到徐锡林;从徐锡林,又一直吃到狼子村捉住的人。去年城里杀了犯人,还有一个生痨病的人,用馒头蘸血舐。”

以这两位暴君作为代表,然后一直说到现在(小说中的“去年”),说明这暴君是延续的,这封建礼教从头到尾就是暴君,没有改变过。更加明确地表明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态度。


综上所述,这个错误是鲁迅先生故意写错的。

5

鲁迅,只是在表达专制社会愚忠妄孝的泯灭人性和虚伪!易牙把自己孩子蒸了给谁吃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不把人当人而当成个人役使物的行为!以此表达专制的虚伪并残暴,君臣父子忠孝的本来面目!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启蒙!以此警醒国人,专制统治的吃人本质!

鲁迅是个战士,勇于自剖并自我反省的战士,是华厦之耶稣!把国人的虚伪愚昧和依赖性扛在了自己并不壮阔的肩上,教人振奋并觉醒本我,有自救的意志和力量!他及他的同志者,抗起了一个时代,不致国人在虚伪和愚昧中沦陷!

6

谢邀。这个的确是匠心独具——《狂人日记》的主人公狂人若说出易牙蒸子献齐恒公这样的正确史话那还是狂人?鲁迅先生写小说是极其注重细节的。鲁迅先生是学医学出身的,对“疯子”言疯心清是懂得的。他言语错乱却对一部人类历史吃人的本质十分清醒。小说沉痛地告诉国人:少数强者主动吃弱者——吃得心安理得。多数弱者被吃,——被吃得心安理得。更有甚者,强者之间、弱者之间也互吃,而且有的人还以被吃为荣,为义,为礼,为乐,甚至被吃得幸福得热泪盈眶!还高呼吃他的人万岁万岁万万岁,敬祝吃他的人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并非题外地说,《狂人日记》的文内文外之意,实在是没有几个人弄懂。

7

易牙是春秋时期的人,桀纣是夏商时期的人,易牙当然不可能将自己的儿子给他们吃。但是鲁迅先生是文学大家,自然不会不知道这个基本的文学常识,也不会犯这样一个低级错误。就像《红楼梦》中焦大出场时对别人破口大骂“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也只是曹雪芹为了表现焦大的醉酒状态,有意而为之。同样,鲁迅先生故意写错也是为了体现出《狂人日记》的主旨。

易牙蒸子

这一篇段在书中记载如下:

而易牙蒸子这个典故出自《管子》:易牙是春秋时期齐国人,因善于调味而侍奉齐桓公的饮食。齐桓公对他说自己还没有吃过蒸婴儿,易牙听了之后就把自己的大儿子蒸了,给齐桓公吃。

易牙春秋时期的,桀纣是夏商时期,他们三个自然八竿子打不着关系。鲁迅先生之所以这样写,目的有两个:

①:体现出狂人的癫狂状态

《狂人日记》是狂人所写,在小说的开头就这样描写道:

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

所以鲁迅先生这样写是为了从侧面衬托出狂人的“狂”,与小说开头相呼应。

②:借蒸子表现主旨

《狂人日记》中满篇都是吃人的言语, 在这里的吃人不仅仅是指封建礼教的吃人,还有真实的吃人。

封建礼教的吃人自然不用多说,这一点在鲁迅小说中表现很明显。真实的吃人,在历史上也是屡见不鲜的。《本草纲目》就记载:古今乱兵食人肉。

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真实的吃人事件几乎每朝每代都存在,长平之战40万赵军被困,自食同胞、黄巢起义义军将百姓当粮食、还有,元末明初易子而食………一直到了近代吃人的事件还是屡见不鲜。

鲁迅先生就是想要借此来表示,吃人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从精神从肉体上都在吃人。

所以鲁迅先生是故意写错这个典故,用来表达更深刻的主旨。上面是我自己的观点,大家也可以提不同的意见。

8

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借狂人的口,说了一句话:“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

我们知道,在历史记载中,易牙是蒸了他自己的儿子,给齐桓公吃,并不是给桀纣吃。很显然,狂人说的这句话错了。可是,从鲁迅写出这个名篇到现在,从未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错误。专家学者们对《狂人日记》进行过各种各样的分析,也没人认为这是一个历史错误。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易牙)

咱们先来聊聊易牙蒸儿子给齐桓公吃这件事。

易牙本身是齐桓公的一个厨师。这个厨师非常有名,他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烹饪。现在有很多种名菜,据说都是易牙传下来的。

易牙在美食文化中,最大的贡献,还不是发明菜谱,而是他会调味。古代的调味品非常有限,更没有味精这样的东西。但是,易牙却能够通过自己反复的实践,进行各种食材的祝贺,把味道调到最好。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鲜”字,传说就是易牙把羊肉藏在鱼肚中,做出的一道鲜美可口的菜。

易牙因为他曾在美食文化中做出过杰出贡献,在历史上被奉为厨师的鼻祖。

齐桓公也因为有易牙这样一位好厨师,因此口味越来越刁。有一次,他竟然感叹说,什么都吃过了,可惜没有尝过人肉是什么味道。

结果第二天,易牙就给他端来一小鼎肉汤请他喝。齐桓公觉得这个肉汤味道鲜美无比,就问易牙是什么做的?易牙马上跪在地上,哭着对齐桓公说,是用自己4岁的儿子的肉做的。齐桓公当时非常感动,觉得易牙能够杀掉自己儿子做汤给他喝,是对自己太好了。

(齐桓公)

所以,等到管仲年迈,齐桓公想另找一个接班人的时候,就问管仲,让易牙当管仲的接班人行不行?

看到这里的时候,有人可能会说,这也太离谱了吧,厨师怎么可能当宰相!其实也并不离谱。因为实际上在古代,宰相就是君王的家臣,给君王管家的。“宰”字本来就是分肉的意思。也就是说,厨师把肉煮熟以后,就由宰相来分配。显然,宰相和厨师干的是同一件事。

当然了,这件事被管仲阻止了。管仲认为,易牙这种连自己儿子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爱君王呢?管仲死后,齐桓公把易牙逐出朝廷,表示永不见他。但是过了还没到三年,齐桓公就实在受不了其他宫廷厨师做的菜了,感觉吃他们做的菜,简直就是嘴里“淡出个鸟来”的那种。于是又把易牙喊回来,除了让他做饭以外,还让他管理宫廷事务。

一年后,齐桓公生了重病,易牙等三个奸臣,各自忙着拥戴齐桓公的儿子们抢夺国君之位,谁也不再理会齐桓公。齐桓公也因此活活饿死。

这就是真实的历史。那么,为什么鲁迅要写“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呢?

这句话,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易牙蒸了他的儿子给齐桓公吃,而不是给桀纣吃。鲁迅在这里借狂人之后,说了这么一句错乱的话,显然就是想说,这个齐桓公,其实就是桀纣一样的人。

(管仲与齐桓公)

那么,明明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是一代雄主,乃至是一代“圣贤”,鲁迅为什么要说他是桀纣一样的人物呢?

我们再回过头来复盘一下。

当齐桓公说他想吃人肉的时候,实际上他就已经有一颗豺狼之心了。说他有豺狼之心,其实还是高看他了。因为豺狼这样的动物,也都是很少吃同类的。这个已经成为大自然的一种能够进化下来的基因。而齐桓公却想吃同类的肉,可见,他是连豺狼都不如的。

当易牙把自己的儿子蒸了给他吃,他知道真相的时候,他并不是怒斥这个杀害自己孩子的禽兽不如的东西,反而觉得易牙对他忠心耿耿。尽管管仲已经提醒过他,一个连自己儿子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爱君王的。但是他却不以为然。由此可见,齐桓公实际上是和易牙一路的人。

而最后,他的儿子们都不理他,等着他活活饿死这一点来看,也可以看出,他们父子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后来,虽然他把易牙撵了出去。可是,由于贪图口腹之欲,他又把易牙喊了回来,而且还让他参与宫中的事务,最终酿成悲剧。

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齐桓公的这些思想和行为,与桀纣又有什么区别呢?不但没有区别,而且更可恶,因为他的身上,还披着一件“圣贤”的外衣。而鲁迅在写《狂人日记》的时候,正是把他这件外衣给撕掉,让他桀纣的形象,直接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所以说,鲁迅的写法并没有错,当然也就没人纠正他了。

(参考资料:《史记》《管子》等)

9

的确,从人物时间上看是有问题的。

易牙是春秋时期的人物,受齐桓公宠爱。烹子献糜这个传说,也是易牙与齐桓公之间的故事,与夏桀、商纣都无关。

只不过,这给现代人对前辈文章的解读造了麻烦。

鲁迅先生的名头太大了,是没人敢冒犯的权威大家。冒犯权威,这是要被人用唾沫星子淹死的“大不敬”罪。对权威的态度,必然要众口一词尊敬得五体投地才是好的,否则就是学无根底,没眼光,不长进。

鲁迅先生是揭露封建文化的一杆大旗,这样一位思想高深的大师,必定每一个文字每一笔画每个标点符号都有其深刻用意,都值得人皓首穷经去研究,谁若看不懂,就是那人自己的问题,不识前辈高人的良苦用心。

因此,鲁迅先生的文字一定应该是毫无漏洞的,就好像乾隆皇帝作了那么多诗词,肯定一句精彩的句子都没有一样。大多数人认为是对的,那就一定是对的,大多数人的群体优势不容置疑。

毕竟,不能随波逐流,本就是一种罪。

所以,我犯罪了。

10

‘易牙蒸了儿子给桀纣吃’,从字面来看,是错了。因为,易牙蒸了儿子是给齐桓公吃的;一天,桓公说,我什么山珍海味海都吃过了,就是没有吃过蒸人肉 。易牙是桓公的厨师,听到桓公这样说,回家就把自己三岁的孩子蒸了让桓公吃。‘给桀纣吃’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因为易牙和桀纣就象关公和秦琼一样,根本就不是同时代人。

但从表达艺术手法来看,不仅不 错,而更显得鲁迅先生刻画艺术形象手法的高超。因为这句话是狂人(神经病人或是神经不正常的人)说的。鲁迅先生在艺术上运用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相结合的手法,通过狂人之口,对五千年来的封建集权社会,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那就是——吃人!先生的其目的就是打破‘瞒和骗’,‘揭出病苦,引出疗救的主义’,最终指向是‘绝望的反抗’、‘救救孩子’!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