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对于幼儿教育,你觉得是尽力满足好,还是偶尔满足好?

电脑版   2020-11-26 11:49  

对于幼儿教育,你觉得是尽力满足好,还是偶尔满足好?李玫瑾老师建议三岁以后开始立规矩,同样玩具需要他说出和家里玩具不同点说的很好就买。往后一般三次满足一

1

幼儿教育,是“尽力满足好,还是偶尔满足好”。是妈妈们很纠结的问题。因为现在的专家教授太多,“穷养”的“富养”的各说各的理,似乎都有一点道理。从我的经历,和观察,得出的结论是“适度”最好,李教授讲的“三岁立规矩”最好。


他是人,但还不是真正的人

1,适度最好。就是和自己的家境相匹配,要把孩子作为家庭成员,而不是客人或“皇上”;适度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在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下,有意给孩子设置障碍。

2,“三岁”立规矩最好。实际上三岁都已经晚了。新生儿就应该有规矩,喂奶的次数,喂奶的时间,都要从不适应到适应,很快建立起条件反射;婴幼儿主要是言行上规范,言语和大众,行为和大众,是非和大众。


抓住孩子每一步成长需求

3,为什么要立规矩?为什么“穷养”和“富养”都是悖论?因为,人在婴幼儿期还不算是真正的人。做父母的第一责任,就是把孩子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让他和大众,和民族习性。

4,为什么有时候要满足,有时候又不能满足?这里除了解除人本性的贪念外,更深的是心理学知识。如,孩子要玩具,今天就可以买,但我明天才给他买;比如孩子饿了,要等到家人都到齐了才开饭。这叫延迟训练。这一训练可以一举多得,忍耐力、尊老意识、家庭意识等等。但是,孩子都饿了几个小时了,非要等人到齐了才开饭吗?这就要家长把握。


给孩子找出一条正常的人生之路

所以,培养孩子的目的要清楚:大方向是培养能独立于社会的人;具体步骤:是先成人,后成才;观念上要放弃“穷养”和“富养”的诱惑:是什么样的家境就怎么样;方法上一定要有规矩:有意设置障碍,让孩子体验“延迟训练”“挫折训练”。这些都会对孩子成长乃至长大后有帮助。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