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拉线式木柄手榴弹捆绑起来,其中一个炸了,别的不会被炸飞吗?

电脑版   2020-11-26 11:43  

拉线式木柄手榴弹捆绑起来,其中一个炸了,别的不会被炸飞吗?:一起爆炸,不用怀疑,这种方式在真实战场上普遍使用,三两个、甚至更多个手榴弹绑在一起,去对付

1

一起爆炸,不用怀疑,这种方式在真实战场上普遍使用,三两个、甚至更多个手榴弹绑在一起,去对付碉堡或者是装甲目标,通常所说的集束手榴弹就是这个意思。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将 M24手榴弹捆绑集束使用,为了便于投掷还可以把木柄去掉,但是集束手榴弹属于那个年代由于单兵重武器缺乏而创造出来的,也可以说是逼出来的。由于缺少火箭筒、无后座力炮这样的重武器,面对坦克,碉堡这样的坚固武器和设施,使用集束手榴弹也就属于临时救急了。

手榴弹的作用并不适合对装甲目标或者是碉堡的摧毁,因为手榴弹主要设计是杀伤人员的,装药量小,采取集束形式也是为了能够增加威力,但集束手榴弹攻克碉堡时,即便是5~6个捆扎在一起也难于把碉堡炸毁,一颗手榴弹的主装药只有200克左右,主要是通过射击孔扔进去,炸死里面的人,坦克则是瞄准履带下手。手榴弹的主装药是TNT,TNT必须要有雷管起爆,雷管起爆TNT依靠高温和爆速压力,引爆一颗手榴弹所产生的高温压力足以引爆相邻的手榴弹。

木柄手榴弹要做成集束手榴弹,绑扎是一个关键。弹头和弹头绑在一起,例如,你要用三颗手榴弹做成集束手榴弹,一个木柄朝向一方,另外两个朝向一方,这样方便投降,也就是正反绑扎在一起。不过集束手榴弹也不方便使用,一颗手榴弹的战斗投掷距离只有30米左右,如果在绑在一起距离会更近,像德国的M24这么多,距离不会远,因此,主要是反坦克和炸碉堡。总之,集束手榴弹通过组合威力大了,但也是无奈之举。

只所以说只要拉开一颗手榴弹的拉火绳就可以了,也是能够组合成集束手榴弹的原因,否则一个一个的拉爆炸时间不统一,也失去了价值,即便是同时拉也无法保证同时炸。正是手榴弹有这个特性,所以,才能组合成集束手榴弹。除了木柄手榴弹可以组合成集束手榴弹,一颗木柄手榴弹可以和卵型手榴弹捆绑成集束手榴弹。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2

这个问题的确有很多人不明白,事实是不会炸散的。

几枚手榴弹梱扎在一起,拉燃其中一枚,其余几枚百分百跟着一起爆炸,这叫做殉爆。这是手榴弹中的装药TNT的性质决定的,TNT见明火并不会爆炸,但对爆轰波敏感,会被雷管爆炸时产生的爆轰波引爆,所以,其中一枚手榴弹爆炸时产生的爆轰波,足以同时引爆捆在一起的其他几枚。

我们常听说哪里哪里发现战争时遗留的炮弹、炸弹等爆炸物,某机构进行集中消毁,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把这些爆炸物堆在TNT药块上,只需用雷管引爆TNT,其他爆炸物会一同爆炸。否则岂不把那些爆炸物炸得到处都是?

殉爆现象不仅限于TNT,许多种类炸药都存在,只要原发(首先爆炸的)爆炸物产生的爆轰波或其他介质传导的压力能达到邻近炸药的敏感度时,就会引起殉爆。

殉爆原理在实际应用中,除了消毁爆炸物,还常用在战场排雷、排除哑弹和爆破作业中。

3

简单回答一下吧,很多人都被电影电视剧带偏了,电影电视剧中,英勇人物都是拿一捆手榴弹炸碉堡炸机场炸军舰,感觉特别可笑,咱们说说手榴弹的爆炸程序吧,不管是木柄手榴弹还是手雷,都会有一个爆炸过程,首先,木柄手榴弹通过拉环引燃导火索,经过7~11秒的时间,引爆手榴弹内置雷管,雷管爆炸,引爆手榴弹内置TNT炸药,炸药爆炸,把弹壳炸碎释放,任何一款手榴弹或者手雷,在弹体上都会有井字型或者田字花纹,有些是内置弹体花纹,爆炸后就会沿着花纹解体释放,起到杀伤的效果,在这里要正重声明一下,TNT炸药是靠压力引爆的,火烧根本不可能引爆,所以,捆绑式手榴弹投送,全部爆炸的可能性基本是30%,国产电影电视剧几经常???这样的剧情,国外的电影电视剧反而没有,最后说一下,手榴弹的规格基本都在0.75~1.5公斤,你绑五个,能投多远?炸敌人还是炸自己?中国军事教育太匮乏了,这不是好现象。

4

直指问题核心,用专业知识讲完。。

首先现役的67木柄再标准情况下是可以全爆的,但是还是存在一定几率的半爆甚至拒爆(通过询问,走访大量当年南疆参战人员,部队军械员,查阅相关专业资料等获得)

这个问题本质上其实是一个殉爆介质和殉爆距离的问题,殉爆是指相邻的两组装药(猛炸药),当其中一组发生爆轰时,爆轰波通过两组间的介质传递,使另一组装药也发生爆轰的现象。殉爆距离受到四个条件影响:

1.装药间距离

2.装药种类

3间隔介质种类

4环境因素(气温,湿度,气压等)

而木柄手榴弹的壳体受工厂,工艺,批次影响,材质和厚度都各有千秋,另外装药种类也不一样(比如同为梯恩梯装药,某些厂会采用铸装,而另一些厂就会采用鳞片状梯恩梯螺旋压装工艺,这样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后者的殉爆距离就会增大)

同时,手榴弹的引爆雷管种类也会影响其殉爆距离,一般影响因素是雷管起爆药种类,80年代以前的手榴弹一般都是雷汞装药,

如果是顿感起爆药(络合物起爆药等)就会更加稳定一些,殉爆距离也可能会变大

另外有些厂会采用和迫击炮相同的梯萘装药,这种装药比较顿感,如果是较厚的铸铁外壳,就不容易殉爆,所以说,影响条件很多,是一个不确定性因素,当然,如果外壳比较薄,或者装药是压装梯恩梯或者是梯黑装药,那么肯定是会同时爆炸,这个需要实践测试报告才能出客观的结果

5

会不会炸飞要看手榴弹的装药是什么?装药不合适是可能被炸飞的。

首先要明确,大多数的军用手榴弹主装药,都是以TNT为主。这个东西是很容易殉爆的。它虽然对明火并不敏感,但是对爆轰波敏感,会被雷管爆炸时产生的爆轰波引爆。所以,实战中如德军集束手榴弹,是取掉其他手榴弹的木柄,然后只用中间一枚引爆所有手榴弹的。

而现代手榴弹,都是复合炸药,就更容易殉爆了。

当然,过去抗日时期是特殊情况。那时TNT炸药产能不足,属于紧缺物资。于是国民党主要兵工厂,如巩县厂造手榴弹,就将弹体改为铸铁铸造,装药从纯TNT炸药,改为混合炸药,总装药量70至100克。这种手榴弹更容易殉爆。当时有一种捆扎集束手榴弹的简便方式,就是不去掉木柄,把手榴弹头对头的捆到一起,引爆中间一枚也就行了。

但是,不是所有手榴弹的装药都是梯恩梯,都容易殉爆。有些手榴弹就不行:

比如阎锡山的晋造手榴弹,主装药是肥田粉肥料,这个东西对明火和爆轰就不是特别敏感了。

再比如八路军,手榴弹装药除了部分肥田粉,还有大量黑火药,这就没办法了,对明火敏感,对爆轰压根不敏感。而且爆炸力低,这种手榴弹要是只引爆中间一枚,其余的很可能只是被炸飞,甚至还遇到明火自己烧起来,变成爆竹。

因此八路军用集束手榴弹时,往往是保留所有手榴弹导火索,一起拉火然后扔出去的。

电视剧亮剑的原型,在对付军官战地参观团一战中,用的就是这种手榴弹。

6

首先回答一下问题,事实上来讲,是可能会出现提问到的现象的。但那只是极少数,而且多因为质量问题引起,比如药体质量、受潮原因等等造成的不能引爆的现象。绝大多数情况下外围的手榴弹都是可以通过引爆中间的单颗手榴弹这种方式正常引爆的。

在论证具体情况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个词汇,那就是炸药的感度。炸药的感度就是在外界能量的作用下炸药发生爆炸的难易程度。而能够激发炸药发生爆炸的能量有很多,包括光能、电能、机械能、冲击波以及辐射能等等多种形式。所以我们又根据外界作用对于炸药的能量形式将炸药的感度分为几类:热感度、火焰感度、摩擦感度、撞击感度、起爆感度、冲击波感度以及静电感度等。

而其中这里涉及到的就是其中的起爆感度,手榴弹中的装药多为TNT炸药,虽然装药量很小(通常只有几十克)但是多为利用破片杀伤,所以装药比较少,便于携带。而TNT的特性就是稳定,一般的能量形式都不能把它引爆,所以这里只提起爆感度。

起爆感度就是指在其他炸药的爆炸作用下,猛炸药发生爆轰的难易程度。猛炸药的对于起爆感度的感度,可以通过最小起爆药量来确定。通俗的来讲,能够让猛炸药达到完全爆轰的最小起爆药量。也就是说,用的起爆药量越小它的起爆感度就越高,也就越容易被引爆。而其中提到的TNT是属于低感度炸药,需要较大的能量来引爆它。

几种炸药的爆轰波参数

所以这也就是需要内置引信来控制起爆装置的原因,通过起爆装置来引爆TNT炸药来实现能量的释放。而这是单一炸药的爆炸过程,问题中提到的捆在一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集束手榴弹的爆炸方式就涉及到另一个词汇——殉爆距离。殉爆就是在主炸药在引爆时引起的与它不相接触的临近炸药爆炸的现象。而殉爆就是体现炸药感度的一种方式,在一定距离内主炸药被引爆后,所产生的爆轰波就会强烈的冲击邻近层的炸药,使得邻近层炸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引起邻近炸药的压力温度密度产生了突跃式升高,从而被引爆,这就是殉爆,而能够达到殉爆的间距就是殉爆距离。

而集束手榴弹所利用的原理就是如此,利用一枚手榴弹的爆炸能量来代替其他周边的手榴弹的起爆药。集束手榴弹的好处就是能够同时引爆多个相邻的手榴弹装药部。而这样做的原因就是缺乏重武器,利用集束的方式增加药量从而获得一个大当量的爆炸效果。在实际战斗中使用这种集束手榴弹的大多用的木柄手榴弹,因为卵形手榴弹不容易固定,但是有一种圆柱形可拓展进攻手榴弹,可以采用头尾连接的方式组合,这种原理也是一样。在影视剧《红海行动》中佟莉炸废车场出口中的使用就是相当好的教科书式演示。

事实上,在二战中有许多的实战已经证实了集束手榴弹的可行性,最著名的就是木柄手榴弹的原产地——德国,最具代表性的就是M-24式长柄手榴弹,内装100克的TNT,外壳采用冲压制成的薄钢板,利用爆炸的冲击波来杀伤目标,也就是所说的进攻型手榴弹,主要用来摧毁敌坚固工事和装甲车辆。

而在抗日战场上,我们利用M24仿制的巩式手榴弹,因为工艺差距以及原材料的短缺,就对装药和外壳进行了调整。那个时候我们不能自产薄钢板,而且TNT炸药产能不足,属于紧缺物资,就将弹体改为铸铁铸造,内部装药从TNT改为钾梯炸药(TNT40%、硝酸钾60%的混合作药)70至100克。而硝酸钾的特性就是不稳定,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也更容易受潮。不过这样的原材料配比也不是常有的,很多情况下都是利用未爆弹、迫击炮弹等等拆出来的装药,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也就出现了影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找后勤处长吐槽边区造质量差的原因。

但是尽管如此,利用多个手榴弹捆绑在一起,这样的组合的集束手榴弹也成为了,当时缺乏重火力我军士兵能够威胁敌人工事和坦克的“重装备”。所以说,集束手榴弹的实用性是经过了战场考验的,捆在一起的目的就是提升药量,增加爆炸威力。而我们的先辈们也用这样简陋的装备捍卫了国人的尊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7

抗战题材影片《八佰》中,由于四行仓库对岸是英租界,对于进攻的日军来说,就非常忌惮了,不敢动用重炮轰炸,怕炮弹飞到英租界,引发国际争执,毕竟此时的日本政府还不愿和英美等西方列强开战。

日军步兵仅靠手中的步枪、轻机枪等轻兵器进攻,遭遇了驻守的国军第88师第254团第1营400余官兵居高临下的打击,付出大量人员伤亡,仍然难以攻占四行仓库。

于是,日军改变了战术,用头顶钢板,躲过了守军步枪、轻机枪和手榴弹的打击,快推进到仓库底部,用军镐、铁锹挖洞塞炸药包,企图采用爆破作业,炸开墙壁缺口,从炸开的缺口,占领四行仓库。

在机枪、步枪包括手榴弹,无法阻止日军行动的危险时刻,机枪连的战士身绑手榴弹,喊出口号,从高楼窗口跳下,引爆手榴弹与挖墙壁的日军同归于尽,彻底粉碎了日军挖洞爆破的行为。

其实,在其他军事题材的影视剧中,观众也常见有士兵将数枚手榴弹集中捆绑起来,用来炸碉堡以及其他野战工事,包括炸敌方进攻中坦克的履带等。

从影视剧中能看到,将手榴弹集中起来使用,起到了摧毁野战工事或炸断坦克履带的作用,说明数枚手榴弹集中起来爆炸,其威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影视剧中将数枚木柄手榴弹集捆绑使用,是一种能攻能防的小型手投弹药,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全弹重250-500克),携带和使用方便,曾在历次战争中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般木柄手榴弹,内置200左右的TNT炸药,采用雷管起爆模式,只需拉导火索,引爆其中的一枚手榴弹,其他捆绑在一起的手榴弹,由于TNT爆炸的高温和高压,也将瞬间引爆其他的手榴弹。

因此,捆绑在一起的手榴弹,实际上就是一枚1公斤以上的TNT炸弹,本文作者以5枚手榴弹捆绑,每枚手榴弹内装药200克计,从而得出的结论。

理论上,1公斤TNT爆炸,将产生420万焦耳的能量,按照1焦耳=0.102公斤·米计算,1公斤TNT释放出的能量,足以将一个1公斤的物体移动420公里,或者将一个100公斤的物体移动4.2公里。

由此可见1公斤TNT爆炸,其威力是非常震撼的,只有那些亲临战场,见识过5枚手榴弹捆绑在一起爆炸的军人,才能够真正体验到手榴弹的威力。

据此,捆绑在一起的手榴弹,只需引爆其中的一枚手榴弹,其他的手榴弹都不会炸飞,而是随着那枚引爆手榴弹TNT炸药爆炸时的高温和高压,瞬间就能引爆其他捆绑在一起的手榴弹。

8

集束手榴弹梱绑在一起,其中一个爆炸,冲击力会引起其余手榴弹爆炸,这叫做殉爆。

9

在没有“被炸飞”之前,其它的和它捆在一起的伙伴就会殉爆。

由于殉爆的时间远小于“被炸飞”的时间,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它们一起爆炸,而不是“被炸飞”

10

是可以的,杀伤力比较大的。但是不是影视剧里那样的瞎搞,需要几个条件:1.必须是方便投掷的位置,士兵不是劈材,需要爱惜,不到万不得已,不允许去拼命。一般是在上方向下扔,或是躲在射击死角,已经抵近敌方的机枪阵地比较密集的地方。2.投掷这么个东西,一次绑5个,比较好绑。如果是有点距离的,还要考虑投掷手需要有力气,毕竟比较重了。3.需要把所有木柄手榴弹的拉火绳先绕在一起,就可以同时拉响了,需要根据距离的远近来决定扔出去的时间,一般老兵都清楚延时时间的。是需要空中爆的(譬如从上向下扔的。例如红军攻打腊子口就是这样干的,是不是集束记不清了,但是记得是因为不好扔,敌人躲在死角里,用绑腿吊着手榴弹悠进去炸掉的)就稍微晚点扔。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