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天天正能量 61岁 ldquo;无腿先生 rdquo;的这一决定感动了所有人

电脑版   2018-07-16 22:00  

 

    “我虽是残疾人,但我也有梦想,那就是百年之后能把我的遗体器官捐献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回报社会!”这位六旬男子是一名无腿先生,他坐在自家床上填写捐遗手续,床下摆放着一双义肢。7月11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了解到,多年来他一心向往公益事业,但碍于身体残疾,只有通过捐献遗体,来实现他的梦想。

    22年前遭遇意外失去双腿

    “我自愿成为一名捐遗志愿者,等我百年之后,一定让家人助我完成捐遗的愿望。”昨日,苏家屯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尹玉红等一行人员赶到中兴社区一栋普通居民楼,协助一位特殊居民办理了捐献遗体公证手续。

    他叫刘绍富,今年61岁,家住苏家屯区中兴社区。1996年的一场意外事故让他失去了双腿。然而面对人生磨难,他没有被困难打倒,而是积极阳光地面对生活。

    刘绍富遭遇生活的种种不便,被中兴社区书记看在眼里,组织社区干部及广大居民向他伸出援助之手。

    看到本报报道决定捐遗    

    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个曾濒临窘境的家庭重现生机:刘绍富安装上了一对义肢,妻子从痛苦中走出来不再伤心,孩子不仅考上大学、还读了研究生。日子一天天变好了,20多年来,他在社区、残联等部门的帮助下,免费更换了三次假肢,生活更方便了!

    刘绍富向记者透露,很久前就萌发了捐献遗体的想法,在看到本报一篇报道后(6月28日本报17版《这位58岁环卫工人昨天和妻子公证“捐遗”》,他作出了捐献遗体的决定。

    “我想捐出遗体用于医学研究,减少他人的痛苦!”他向妻子摊了牌,“平时社区对咱们很照顾。这些年社会给予我许多关爱,人不能只索取,我希望死后把遗体捐出去,也算是回馈社会。”这个想法很快得到妻子的同意与支持。

    这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苏家屯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携带《志愿捐献遗体(角膜)登记表》,来到刘绍富家。在大家共同的见证下,他签下了名字。

    尹玉红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刘绍富身体残疾,但捐献遗体的想法非常坚定,他这种“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非常高尚,值得大家敬佩和称赞。同时,也希望他的事例能影响更多的人,从而推动遗体器官捐献爱心事业的不断发展。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 唐葵阳 文并摄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