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为什么不对中药进行大规模的化学分析和双盲实验?

电脑版   2020-11-26 10:59  

为什么不对中药进行大规模的化学分析和双盲实验?:中药成份很复杂,不是单一化学成分,单味中药所含成分都有好多种,每付汤药更是还有十几味中药,想进行大规模

1

中药成份很复杂,不是单一化学成分,单味中药所含成分都有好多种,每付汤药更是还有十几味中药,想进行大规模化学分析难得很!中医讲究辩证思治,根据证候不同加减,双盲实验也比较难开展,就是开展了,最后还是不知道到底是哪一种成分起效的!所以用西医的思维对中医进行科学研究就是一种错误!这么多年一直都这么发展中医中药,致使中医都退步了,中药目前日韩研究的比我们好!

2

哈哈,对中药大规模化学分析的话,估计那些药引子有效成份会让人瞠目结舌,如果再加上双盲实验,那药架上不会剩下几种中药了。

因含马兜铃酸而下架的中药,大家可以自己查一下。大家也可以查下世界肾病发病率排名,台湾省在世界的排名和广东省在国内的排名。看看他们的饮食习惯都有哪些共同特点。也许就清楚中草药起的关键作用了。

注意:马兜铃酸是有明确分子式的。它的危害也是现代医学早就明确的。如果没有现代医学的分析,那些被下架的中药一定会还在销售,不知道还会祸害多少人。这个世界脑子是个好东西。科学有所能,有所不能,但是一直在超越自身,伪科学固步自封,无所不能。且行且珍惜!

3

这就是讲不讲科学了。如做这些检测和双盲,中医中药几乎是无效的,那就要进博物馆了。有人狡辩中药成分多,很难检测。说实话,现代科学对这些药物成分的检测不是什么难事。同时双盲测试,三期临床可以做吧,又有人跳出来,我们是因人施治,辩证施治,那对实验组你因人辩证不就行了吗,其他组你也辩证,不过只是给安慰剂而已,再看看这两组的结果不就行了吗?更搞笑的,一句古人已经做了,没必要再做。那你再做一次让大家心服口服不行吗?

但他们都不敢做,怕露馅。何苦呢,千年前的,人均不过40的等同安慰剂的医术,在生命面前,为什么还要坚持?

4

因为药品重在疗效,不是讲故事。所以大规模的成分分析对药效没有用。

中药与西药不一样。

西药是药品指导医生怎么用。

中药是医生按照中医理论用药后,才能叫中药。

所以,抛弃中医理论,但单对中药进行双盲是错误的。

5

屠呦呦团队当年研发“青蒿素”过程就是对中药大规模的试验分析。他们在中医典籍中查到数百种“治疗疟疾方剂”,实验之后结论是全部无效。最后的“青蒿素”是用化学方法在黄蒿中提取制成的。这个过程使中药的有效性露了底。说中药是“精神安慰剂”似乎没怎么冤枉。中医自知中药的底牌,所以他们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检验。有关部门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担心结果尴尬,积极性怎么会有呢。中医辩称中药是按照阴阳五行寒热虚实五运六气配制,是一人一方,不适合“药物分析和双盲试验”。然而自相矛盾的是,却有几样中药正在美国接受双盲试验。洋人可做国人不可做,不知道什么逻辑。云南白药也有类似脾气,在国内处方保密,在美国处方公开。这有如联想电脑在美国售价低于国内一般,这样自贬操作实在令人茫然。

6

我之前一直对中药深信不疑的,这回生病了,先看的中医,9天7000多,全自费没看好,后来去了西医,2000多全自费也没看好,但是西医告诉我,这个病理是什么,要长期看,会反复,建议住院深度检查。然后再给出治疗方案,因为病情比较复杂,在这儿就不赘述了。

说一下感受,首先中医并不排斥西医,像化验检查之类的,中医也没招,还是要到西医去查,但是中医太贵,承受不了。印象最深还不是这个,而是医生,有的中医看病的医生有点像神婆,看病不静心号脉,在纸上绘制人体符号,什么阴阳失调啊,左眼下垂啊,手指甲月芽没有了啊等等等等,然后开药,然后我发现一个问题,几乎所有来看病的开的药都大部分相同,纳尼,这个是神级配方啊!

但是,但是,我上次去另一家中医院看病,区别很大,中医的医生看病很有耐心,先听脉,左右脉都听,再询问病史,看舌苔,问了很多很细的问题,一个病人看了1小时,然后建议先去西医做一些必要的检查,最后开了100多块钱的药。

西医呢,这次看病,西医很排斥中医,认为没什么用,不但不能帮上什么忙,反而会加重病情,在西医的眼里,中医就是伪科学。这个比较统一,上至专家,下至普通医生都是这么理解。但是西医对中成药不排斥,有药理和毒理解释,所以他们认可。我跟西医说了我先去看的中医,对方对我说话很不客气,说我看着像个文化人,但是做的事情不像文化人啊。

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能治病的才是好医生,不能治病,什么中医西医都不是好医生。

中医的诟病在于碰到个好医生太难,混日子的比较多,中医的传承不像西医有一套成熟的、经得起检验的理论依据,也没有临床医学的科学验证,中医,完全就是师傅带徒弟的学法,而师傅又不愿把自己的医术快速有效的传给徒弟,所以,人才断层严重。

西医恰恰相反,我们小学开始,就接触相应的知识普及了,比如从小学就开始的生物课,一直到大学都在学,包括大学课程的设置以及考研考博,西医学没有断层的风险。这种系统的学习,加上大量的实践和科学的验证,西医的那套治病理论,绝对是牢不可破的。

但是在有些西医也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中医却能很好的缓解疾病,这就导致这部分人认为中医治大病。

还是那句话,对于病人而言,哪个能治病才是好医生,关键是找对医生。

中医的传承和经验永远能带来惊艳的效果,西医牢不可破的理论依据和救治事实也无可辩驳,中西医包容结合能病人带来更多的福音。

7

中药的成分分析与提纯一直在做,双盲实验也有做,产品成果也应用于临床治疗,只是没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而已。

中药相对于西药更安全,根本原因在于,中药几乎都来自天然植物,粮食,矿石,动物等,有前人数百年上千年的食用或使用历史,通过经验总结,发现其副作用,解毒方法与安全剂量。

西药主要以化学合成的药物为主,并非人体本身需要,非天然,相对于中药而言,副作用更强。

西药由于是人工化学合成为主,成分,配料及比例非常清楚,检测方便,成本低廉。

而中药来自天然,成分非常复杂,成分分析难度很大,检测分析成本更昂贵。以当今西医医学技术,绝大多数中药的成分,就算再过100年,都无法彻底弄清楚。

所以中药的药理,在古代及当今,绝大多数无法用成分来阐述其治病机理,通过中医理论来阐述是必然的结果,“存在就是合理”!

维生素C

西药维生素C家喻户晓,在医学实践中,化学合成的维C功效,远不如天然食物的维C好,这是怎么回事呢?

西药维生素C成分单一,清楚明了,但任何一种物质被人体充分有效吸收,都需其它物质协作配合,单一维C的吸收效率差。

天然植物食物的维C,吸收利用效率更高,功效大大强过西药维C,就因为成分复杂,有其它天然物质来协助吸收利用。

可能你会问,既然天然维生素C吸收利用功效更强,为什么西医不做成分分析,把协作的物质检测出来,做成复合维C呢?

对的,西医到现在都没确认协作的所有物质有哪些,有理论上的推断,至于成分比例,更是西医的空白。

治疗坏血病,西药维生素C作用不好,而天然食物的维生素C,却有根本性的防治坏血病功效。

就算当今西医技术,也无法准确检测,无法彻底搞清几千上万种中药的成分及比例。

天然食物的维生素C是首选,最佳来源!如特殊疾病有需要,在补充天然C的基础上,再额外补充化学合成的C,是这个顺序!

西医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强大,西药对很多疾病也是束手无策,西医更不是所有医学的通用标准!

至于所有中药的成分分析及比例,有赖于我们的上辈,我们这一代,以及我们的子子孙孙,坚持不懈的研究下去。也许几百年后,多数化学合成的西药,最终会被天然提纯的药物所淘汰!

8

在此我很赞赏和欣慰,西医人实话实说,有理有据的肯定了中医药学!而中医人士也更准确的道数了中成药草药的治病性能!关于医药学我发过很多文章特别是是力挺我们中国的中医!研究化验不需要大规模,当然这个研究是肯定的但这个化验用在中药不是绝对准确。以前我说单方单药治单病对中医治病来说绝对有神奇效果!很多的中成药或者草药混合它里面的各种成份药效以西医的化验手段很难确认。但以某一株草的确认性能,早已不是难题,也就是说治疗某一种病中医师开出的草药方单,有很多是起着引药作用的,没有它表面是不绝对病的直接作用,绝对不能缺少引药的帮助和助推。限于篇幅在此无法陈述太多。

9

化学分析,复杂呀,先不说啦。双盲试验,结果能公布于众吗?说不出去呀。

10

西药就是从中药化学分析开始并通过化学方式制成的但也很有限,大部分是无法通过化学分析或合成的,另,生物与化学物质有很大差距,不然就没有生物化学学科区分了,在功能疗效上各有特色,但绝对取代不了对方。除了大力发展中成药外,还可以将药用植物分别提取生物碱各自存放,用时医生根据药方调配就行,这样最大好处是制药、服药方便了。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