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为什么现在学校有那么多形式主义?今天学习这个明天学习那个?

电脑版   2020-11-26 10:36  

为什么现在学校有那么多形式主义?今天学习这个明天学习那个?:对于现在学校组织的很多学习,今天学习这个,明天学习那个。这要辩证的来看待这个问题,学校组织

1

对于现在学校组织的很多学习,今天学习这个,明天学习那个。这要辩证的来看待这个问题,学校组织的经常性学习也不能一概认为都是“形式主义"。

例如教育部有关法规,教学课程标准,教学管理经验等就必须的。例如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基本底线,深化师德师风建设。

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二要切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把教师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三要更加突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这些涉及教师政治学习常态化,课程改革需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是必须的。

但是谁都知道,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可是,如今的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之外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学校的教学中心工作地位逐渐被取代,很多学校已不知道什么才是工作中心,什么才是工作重点了。

所以有人这样说:教师时刻都在忙,但忙的不一定是教学;校长什么都在管,就是不一定管得与教学关系密切。


这几年来,教育部长陈宝生多次讲过,要维护教师权益,切实减轻教师的负担,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比、各种和教学活动无关的事情,不能动辄让学校停课出人出场地办活动。可是,“基层减负年”开始至今,依然有不少上级部门对基层层层加压,各种检查、评比不断。

通过各类会议,进行专题学习。

会议的目标是要传达、解决实际问题的,这样的会议重在形式,完成一项会议工作,好总结、好留痕。笔者所在学习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专题,例如我们教师除了网上继续教育,还有班主任专题学习,骨干教师各级学习等等,还有扶贫系列学习,师德师风学习,学习强国APP,学生安全平台等等,学习中必须记笔记,拍照片留痕待上级检查。

迎检时的突击整材料,尤其是没做事要瞎编的材料。

问题是经常要面对各种与一线教育教学没有关联,或者是应付各种起不到实际效果的各种检查。

一会儿“交通知识”竞赛、一会儿是“禁毒知识”讲座和宣传、每天例行教育信息化相关平台登录、资料上传(就是传几张课件、意味着教育信息化使用走在前列)、至于各种安全平台登录、讲座和检查更是层出不穷。

原本是想起到正面普及作用的德育活动,如消防安全等。由于诸如此类学习及检查太多,从中层领导到基层教师,都是疲于应付,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想要的效果。



关键是照片我们拍了、新闻稿也写了、通过公众号也发出去了。事实证明:“我们做了就行”!

想想,结果也只能这样了。以至于教师们都调侃:“备课、教学都成了副业!”

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都在不停疾呼:还学校一片宁静教育的空间,给老师松绑,让老师做纯粹的教育,让学生有一间安放安静课桌的教室。

我一直在想,学生目前不诚实,爱欺骗实际都是学校教给他们的,有罪的是学校,是老师。

我们的学校没有给学生一个诚实、善良、美好的环境,充斥的都是虚假,欺骗。这样的环境奢望孩子长成一个什么人呢?

过度痕迹管理,过渡形式主义本身就是这一种更高级的欺骗和作假。尤其在学校,我们这么做的时候谁考虑过学生的心理?他们的小小的心灵会怎么看待老师?看待学校?

2

因为学校不是真空里而是在社会里,社会的形式主义蔓延学校也难免。

3

这是社会的现象,如果你不去做,你就会无法通过上级的检查…说实话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但是现在让教师累的不是教书育人而是应付各类的检查,各类评比~还有各类的人际关系…

4

这些形式主义不是学校老师搞出来的,这是上面给的与教学无关的任务,老师们也是无语

5

实际上学校开的很多课程都是国家研究决定的。我们很多家长认为是形式主义,是因为学校没有真正地理解执行。应该承认国家规定的一些课程或者建议的一些课程都是考虑到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情况、希望能够拓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基本素养的,比如说美工课、劳动课、音乐课、美术课、公共卫生课、国防教育、心理健康等等,这些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目前社会所需要的,应该从小培养的、孩子需要具备的能力。不过,目前应试教育仍然非常严重,导致学校并不能不折不扣地去完成这些,这也是我们国家目前教育的现状。确实重成绩轻能力,这样导致的后果是:很多学生走上社会以后,他也许只能够应付考试,而实际能力并没有,很难尽快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所以就会感觉非常痛苦。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让孩子在学校的时候多学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这样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多一种可能,多一条出路,谁知道自己将来能够从事什么职业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能够为他人提供价值,被他人所需要,我们就是成功的。

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留言讨论哦。

6

政治经济法律都进校园了,学校门口小贩的叫卖声已经渗透到了课堂。学校已经不再是一方净土,公务人员所有的学习整顿都有,连他们不足的教育档案资料啊更丰富了。

教育部声称要给教师减负,可是学校教师列举的清单不着数,老师们响应主管部门号召周六上课,遇到周末政府不允许放假,还得愉快接受被征召,“五加二白加黑”成了常态。



7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现在学校组织的很多学习,今天学习这个,明天学习那个。这要辩证的来看待这个问题,学校组织的经常性学习也不能一概认为都是“形式主义"。

作为学校,组织经常性学习是可以理解的。现在是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尤其像学校这种单位,更不可能放弃学习,学习包括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师德提高等多个方面,所以看起来有点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但从总体上看,学习也是需要的。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学习

为了适应新时代要求,适应人民群众对高素质教师的迫切要求,教师要及时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要求,顺应人民呼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些离不开教育方针的学习。

二、课程改革需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

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习是常态化的业务活动。教学方法、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不断产生新的教育模式,“杜郎口模式"、洋思模式"、衡水中学模式,层出不穷的教育模式,弄得老师眼花缭乱乱,因此学习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以致用,卓有成效的开展学习活动,增强学习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教师政治学习常态化

这几年党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常态化政治学习。党员教师还要在“学习强国"学习,党员“两会一课”学习,学习党的文件精神等。

新时代,新作为,学习成为常态化项目、日常活动,我们不要觉得一提学习就反感,就认为没有必要,就认为是形式主义,这种心态要不得,这会降低学习效果,还觉得背了沉重的包袱。如果变被动为主动,兴致勃勃,主动作为,收效会更好。

但作为学校而言,应该讲求学习的实效,把握学习的内容,真正通过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教师政治站位,达到学习的目的,这就摒弃了形式主义,收到了真正的实效。

你的关注是我努力前行的动力!

@临流濯足

8

因为领导、主管部门喜欢。[可爱]

9

这个问题也确实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热点问题。同时,已引起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及社会的高度关注。

学校中的形式主义何其多。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中小学中的形式主义名目繁多,花样不断翻新。每到一个阶段,只要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布置专项工作或活动,都要求学校必须执行落实,搞宣传、开会议、定方案、写总结,还要接受打招呼或不打招呼的检查评比。今天这个单位,明天那个部门,轮番轰炸,学校疲以应付,老师也忙得不亦乐乎,怨声载道,意见很大。

这样的瞎忙乎,使学校难以专注抓教育教学工作,让教师忙于“副业”,荒废了“主业”,学生有意见,家长不满意。

至于说学校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问题,这也反映出目前一些学校在办学方向、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性倾向。不可否认,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课程建设及德育工作等的创新实践的推进,学校需要与时俱进,及时学习国家有关中央政策文件,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包括各地优秀学校在实践中形成的成功经验,这些也是必要的。

但在现实中,也出现一些学校,由于领导的更迭和变化,难以形成比较稳定的、有生命力的办学模式、规律。一些领导喜欢跟风、追潮,崇洋迷外,缺乏自信,没有自己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目标、机制、办法,因而出现今天学这个,明天又放弃前天刚学的东西,经常出于变化不定、摇摆不定的慌乱之中。结果什么也没有抓住,没有抓好。

要破解 学校中的形式主义,需要上级管理部门,真正理解并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压缩改变文山会海的困局,切实为学校减负、并减压、松绑,减少对学校的干扰。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中心,抓住关键,学会化解并有效抵制不合理、不科学的形式主义干扰,集中精力,坚持改革,务实创新,抓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办学是有规律的,学校应坚持走符合自己实际的改革创新之路,要制定短期计划、中期规划和长期发展纲要,保持办学方向、教育改革、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基本稳定,不可盲目攀比,随意变化,丢弃本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探索走出一条体现学校特色发展的科学之路。

欢迎讨论。

10

如果没有这些玩意,你可能连校长是啥玩意都不知道了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