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原来在农村插秧时,田里有鲫鱼、泥鳅等野鱼,现在为何没有了?

电脑版   2020-11-26 10:26  

原来在农村插秧时,田里有鲫鱼、泥鳅等野鱼,现在为何没有了?:小时候最喜欢在插秧和收水稻的田里抓鱼了,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美好。现在田里确实没有没有那么多

1

小时候最喜欢在插秧和收水稻的田里抓鱼了,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美好。现在田里确实没有没有那么多鱼了,有些种类的鱼长大了就再也没见过。真的很遗憾!

为什么田里的鱼越来越少呢?我觉得主要是现在农药化肥使用太普遍了。很多农药对鱼虾都有毒,鱼自然越来越少。而且农药在杀害虫的同时可能也破坏了鱼类的食物链导致鱼越来越少。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农村里有人电鱼。这种捕鱼方式深受钓鱼界痛恨。确实,电鱼会严重影响鱼类生存。不管大鱼小鱼,只要电鱼器所到之处全部电死电残。危害恐怕比农药更大。大家一定不要去电鱼,如果发现有人电鱼一定要偷偷报警哦!




2

当时农村条件差,油吃的也很少鲫鱼泥鳅捉回家,油放的少不好吃,就没有太当回事去抓,现在条件好了人们也知道鲫鱼泥鳅营养价值高,捉的人多了,再加上农药化肥的伤害,所以越来越少了。甚至快没有了。

3

记得八几年的时候,家里每到插秧整田的时间,父亲在前面赶牛梨田,我拿脸盘跟在后面捉泥鳅,大的小的一早上总要捉一小盘,偶尔还有黄鳝捉。

农忙完了拿着竹子做的鱼竿在田间地头的小水塘里钓鱼,一天时间也能钓不少。

现在不行了,这些都成了过去,原因有两点:

1. 由于后来农药化肥大量使用,田里的肥施好,第二天泥鳅蚂蟥几乎全部死光。还有农民喷药时剩下的药瓶随意丢入水塘,清洗喷雾器的有毒残一液随意倒入池塘,至使池塘水沟污染严重,小鱼小虾也基本绝迹。

2. 农村电鱼现象普遍存在,所电之处鱼蛇虫几乎一个不留,现在已经是电无可电的地步。

试问这样的操作手法哪里还有小鱼小虾生存空间,这些美好回忆已经成为历史。

4

现代农业污染太严重。虽然产量上去了,但是人们的精神不见了,土地污染了,鱼儿不见了,青蛙不见了,虫害厉害了,得的多,失的更多。

5

原来在农村插秧时,田里有鲫鱼、泥鳅等野鱼,现在为何没有了?

那时候的农业生产是在自然环境下作业。大田一般在秋冬播种红花草,待到来年春天沤绿肥用,这是稻田肥料的主要来源。像人畜粪尿和之于耕牛栏料堆积发酵都是大田作物不错的基肥。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开拓肥源,向大自然要肥,为此而积累了不少的宝贵经验:挑塘泥、沤草皮、草木灰……。

在当时其实也是有商品肥供应的,源于生产队着实穷买不起,只用少许尿素作叶面追肥。对付庄稼害虫最特效药便是烤烟叶浸水喷洒,到后来逐渐地害虫出现抗药性才始用一种叫“滴滴涕”的广普性低毒农药。像这种农耕方式大田无疑是人们提供给小鱼小虾们的温床,故那时候农田插秧时这种小生命随处可见也就不奇怪了(人们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后还能顺便带些小鱼小虾回家作下酒菜倒也乐在其中)。

随着社会财富的更多积累,人们的购买力有了较大的增强。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广并应用,使得我们的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窘况出现了惊人的飞跃,粮食产量成倍地翻番,科技就是生产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已成为发展农业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尤其那些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对我们的生态环境也是极具破坏力的。就譬如大田大量施洒氮氨类化肥用作基肥,试问在这种环境下还有什么生物能生在下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当下农业生产中,一些水产类的小生命是没有生存空间的。再加上各种“高科技”有害渔具围追堵截的滥用,现在农村里的小溪河沟里的小鱼小虾是越来越难寻其踪迹了。

高效高产的农业是上去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却在一天天恶化下去。这真是很值得人们认真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喜是忧,真是天晓得?

(我是和天下,欢迎参与问题讨论)

6

很高兴接受邀请,回答这个问题,作为出生在80年代的人,我相信对这些印象都很是深刻。我的家乡是在巢湖旁边的一个小渔村,小时候的我经常跟着父母屁股后面去插秧,像这些鲫鱼泥鳅,那是真的经常见太多了。

至于什么原因,现在看不见了,我相信作为人类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问题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我相信肯定是环境的改变造成的,80年代的农村,一般很少使用农药,污染源很少,除草什么的都是用手工去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用除草剂。还有一个就是电鱼的普及,农村电鱼的太多了,很多人都是夜里面出来,即使想抓也抓不住他们,一个个为了利益的驱使,从而挺而走险。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真的希望我们人类能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未来。不要让大自然再来惩罚我们,我们应该尊重和爱护这个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生命不易,且行且珍惜。

我永远不会忘记,在我的故乡,在我小时候,到处都是鱼虾,到处都是小河,到处都是青青的小草。可当几十年以后,我再次踏上故乡的土地,所看到的一切是那么的令我失望,这还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吗?水变黑了,小河没有了,小鱼小虾只能靠人工养殖了,再也吃不出那种故乡的味道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环境中来,让祖国的明天更加美丽,也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一片更美的蓝天。

7

原来农村插秧时有鲫鱼,泥鳅和野鱼,是因为那个年代的人比较勤劳,田里有草什么的也不用除草剂,都是下田用手把杂草一根根清理干净。哪像现在动不动用除草剂,草没了,鱼也没了。

另一方面现在电鱼的也多了,鱼都被赶尽杀绝了。我们小时候想吃鱼都是到田里抓,或者用挖的,一点也没破坏生态。听说只要鱼被电过就会影响繁殖,所以既使电鱼过程中没被抓走,也已经破坏了生态平衡。

以前种田都是人工,现在种田都是规模化机械化了,所以有虫也喷药,有草也喷药,生活在田里的鱼怎么可能生存下来,只会越来越少。

8

以前种田不用农药、化肥,田里的泥鳅、鳝鱼、鲫鱼、青蛙等很多,可惜现在很少见了。

9

这很好解释,现在农田种植普遍使用化肥农药等,这很容易造成水体污染,这是最容易导致田间鱼类消失的一点。而且以前之所以有鱼类出现在稻田里面是因为人们没有使用农药对昆虫杂草进行杀灭,鱼类可以依靠吃昆虫杂草进行繁殖,现在食物链被中断,没有了食物鱼类自然也就消失了。

另外就是人为因素,现在很多人认为野生生物更加鲜美,更有营养,而且价值更高,导致一些人大肆捕捉,毫不考虑后果,慢慢的田间鱼类就消失了。

10

以前的农村田里和水沟里,看到好多的泥鳅、黄鳝、田螺、鲫鱼、以前除草都是人工除草,现在用除草剂,那些野生鱼之类被除草剂打了消失掉,有些农作物也被打过除草剂打过,有些担忧毒性会不会存留在农作物上?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