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

电脑版   2020-11-26 10:13  

书法《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四个字书写优美,为什么“和”字要多一笔呢?这是王羲之有意为之,画龙点睛,还是不慎笔误?现在从墨迹临摹来看,很难说“口”字中

1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一是因为他在魏晋时期就写出了如此高度成熟的行书,而且技法高超,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是一篇草稿,是性情所致写出来的,是书法和王羲之的个人情感的高度统一。

那么在这样一幅草稿作品中,我们你能够明显的看出王羲之的情感变化,《兰亭序》的前半部分写的比较稳定,基本上相当于写行楷书,字距和行距都比较大,这个时候王羲之的情绪还比较平缓。

但是到了后半部分,越写越快,字和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小,还出现了多次的涂抹和错误,可见当时王羲之的心情也比较激动。

即使是在这种,关注于情感和内容,没有关注书写的情况下,王羲之的用笔依然变化丰富,里面出现了21个“之”字,个个不相同,也能够看出王羲之高超的艺术创造力。

在王羲之的《兰亭序》里,一共出现了两个和字,一个是开头一句“永和九年”,一个是中间部分“惠风和畅”,这两个“和”字的写法也不一样,一个是“禾加口”,一个是“禾加日”。

我们知道,这个《兰亭序》的版本是唐代冯承素的摹本,冯承素是奉召临摹,肯定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是不会临错的,王羲之当时就应该是这么写的。

而唐代另外两个书法家褚遂良和虞世南,他们的临摹本,第二个和字并没有多出一横。

他们应该是在临摹的时候,故意去掉了那一横,因为他们是临的,可以修改,而冯承素是摹拓的,只能按照原作双钩描摹。

虞世南临王羲之《兰亭序》


褚遂良临王羲之《圣教序》

而我们查遍书法字典,并没有在字典上找到王羲之第二个和字的写法,王羲之以前没有,以后也没有。

由此可见,这个字王羲之可能写错了,多写了一笔,这个地方不好修改,也不好涂抹,就放在这了。

其实这样的做法还有好几处,比如第一张图片里的“痛”和“夫”字,写错了没有涂抹,直接放在那了,这毕竟是一幅草稿,写错字也正常。

2

谢谢你的提问。题主所说“惠风和畅”的和字,看起来多了一笔,其实,学问和来头真不小。

正如题主所说,从临摹本来看。这话有玄机。

为什么?因为,这个多了一横的是冯承素的一个临摹本。唐代还要两个重要临摹本《兰亭序》。

一个是虞世南的摹本,一个是褚遂良的模本。

如果我们对比一下这三个摹本就会发现:原来“惠风和畅”的和字,王羲之本人是怎么写的真不好说。

比如褚遂良临摹的“惠风和畅”的和字,口字中间并没有一横!


这个“口”字的写法,也与冯承素的摹本完全不一样。

口子的第一笔书画比较短,横折钩的竖画比较长,合理的控制了口字过大,显得过于松散的毛病。

王羲之是大师,褚遂良也是大师。虽然,褚遂良是临摹高手,也是王羲之书法体系的继承者,但是对书法细节美的认识都达到了高度的一致。


我们再看看唐代另一位大书法家虞世南临摹“惠风和畅”这几个字中对“和”字的艺术处理。

虞世南是王羲之书法体系的真传人。据说,他是王羲之九世孙智永大师的学生。

我们根据唐代《兰亭序》的临摹来看,其实最像王羲之《兰亭序》原稿的,应该是虞世南的摹本,而不是冯承素的摹本。

只因为冯承素的摹本更符合大家对王羲之《兰亭序》的想象,所以,历朝历代一致共推冯承素的摹本第一罢了。

当然,冯承素的摹本看起来更加神采飞扬。而更含蓄的王羲之和含蓄的虞世南摹本反而被视而不见了。

我们就从虞世南临摹的这个“和”字来说,那也看得出来他忠实于王羲之原稿的成分要大的多。

首先,虞世南没有把口字中间的一横去掉,而是巧妙的做了有一横于无一横之中,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处理。所以,三个临摹本,只有虞世南的这个“和”字最美了。

从艺术分析,我们也看得出来,这三个摹本,最忠实王羲之原稿的就是虞世南和冯承素了。

其中,虞世南的忠实度是最高的。以后大家临摹《兰亭序》,最好不要忘记对照一下虞世南的摹本。

最后我们说说冯承素临摹的“惠风和畅”中的“和”字。


首先,从虞世南临摹对比来看,冯承素显然是由于行笔较快,写“口”字,第一笔就过长,没有办法,这个口字就大了。

事实上,冯承素的“口”字确实写的非常不错。

但是和字的“禾”字旁已经写的比较舒朗了,如果口字也很舒朗,那么,这个字就会神散。因此,冯承素在口字中间的一横,也就写的特背突出。

但是,口字中间的空白却成为长方形了,这不能不说是一次失误。

我们从这些细节分析来看,说冯承素的临摹是一个勾勒填墨的“摹本”,所以说最忠实王羲之《兰亭序》的说法,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所以,研究学问,要深入真实,要多比较。


不过,冯承素的笔法,无一笔不精,尽管,学得有一些笔误,这是一个学术历史问题。冯承素的“和”字仍然是笔法精妙的书法。而且,冯承素很善于入笔出锋,这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

以上千里马的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3

谢谢@千千千里马 老师邀请,

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此寓意“惠风和畅”;然和一代书圣书法家王羲之在他的《兰亭序》中,偏偏把“惠风和畅”的“和”字右边的“口字中间多一笔”,而这一笔历经了一千多年估计都未曾有人想透王羲之的用意?

当然了,我也未曾想明白,充其量也只能看着王羲之的《兰亭序》意境一番,《兰亭序》可称“天下第一行书”,“和”字多一笔,不是王羲之有意而为之,书法如同“练太极”过程,一气呵成,每一笔都是一个“招式”,柔韧有劲,

所以“惠风和畅”的“和”字多一笔,或许是笔尖上的墨水不小心滴落在那还没成型的“和”字上,于是王羲之突发奇想,让这多余的一“点”也成字,这多出来的一笔应叫“王羲之一”,有如“千山洞秋色,万水荡秋波”之势之豪情

4

《兰亭序》中的“惠风和畅”,其中的”和”字,很明显,这是一个写错了的字。

这不必花心思去研究王羲之为什么会写成这样。正确的东西有规则可依,而错误是没办法找出它的规律来的。他为什么要多写?因为他写错了,所以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不要因为他是书圣,他犯了一个错误,我们还要给他从各个方面去进行分析研究。好像是必须要写错了才是正确似的。在《兰亭序》中,写错的字很多,做为笔法的学习,即便是写错了,我们也可以学习。但记住,不是学习他错误的字,而是学习他精妙的笔法。

如果是对着他写错误了的字去研究他为什么要写成这样,是不是他为了追求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那么你永远也不会弄懂。王羲之在书写时根本就没有去想现代人的艺术。他写的是一件草稿。为他们的诗作写的一个序文。在喝了几杯下去以后,原本想以楷书来写的这篇千古作,在酒精的趋使下,笔越运越快,思如泉涌,运笔如飞,文不加点的一挥而就。

当第二天睡醒以后,发现昨天的聚会中所写的字,再也无法夏制。草草的把聚会时的三十七首兰亭诗写好分送给其他聚会的人,独独的把这篇草稿纸留下。成为了天下第一奇书。

5

我们知道,《兰亭序》是在最自然最舒心畅快的状态下书写的,可谓"天作之合"。或叫"天人合一"的逸品。特别是写到"惠风和畅"这四个字,可想而知,当时王羲之的心情愉快,心手双畅的最佳状态。

这时候,写字就有点信笔由僵,放手畅达书写自由自在,所以我们看,这个"和"字,与上一个"和"字,有着相当大的区别,上一个写得规矩端整,严谨缜密,完美而无懈可击。

到了这个"惠风和畅"的和字,就有点相当进入状态,完全放松放手书写,写完右边的口子时,大概发现一是口子写得有点过大,还有一个就是有些偏上。

我们可以将有横,与没横画的两个"和"字对比一下,没有横画,感觉是不是有点空荡和虚浮,总感觉有点不和谐。

书法家写字,就是靠直觉反应,感觉哪块不对就需要处理一下,所谓制造矛盾,化解矛盾,也就是造险化势,不要说书法家,就是我们平时书法,那块写得不太合适,也想方设法查漏补缺一下,甚至描上一笔。

所以,这一笔多出来的横画,目的就是想让"口"字的重心下移。而这在古人《用笔三十六法》里,也有说法叫"增减,出于和谐美化的要求,增减一点,一画,一撇一捺,也都是书法结体布局的画龙点睛之处。即使是书圣,也有走神分心那么一瞬间,怎样处理和化解结体布局,也是能看出书法家精湛的艺术功底的。

6

王羲之《兰亭序》“惠风和畅”中的“和”字,是开始笔误没写好,后又添了一笔,最后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的,用在别处不能照搬这个错字写法。


这么一个简单的字?王羲之为什么会写错呢?其实大家都知道,《兰亭序》是一篇草稿之作,而且是王羲之在兰亭集会当中,喝过不少酒以后半醉状态下写出来的。他当时写的时候“重文不重书”,就是写一篇序文,琢磨的更多的是文辞内容,而不是当作书法作品来写的。所以涂改几处是在所难免的。


就这个“和”字来说,初次写完以后,一看明显右边的竖画过长,“口”字过扁,于是把原来的一横废掉,又重新在下面加了一横,这后面一横当然也不完美,但比不加的好。就像裤子上有个破洞,打了一个补丁,不好看,但比把屁股敞开来更雅观一点。



幸好在《兰亭序》中还有一处“和”字,即开篇“永和九年”的“和”,见上图,藏锋起笔,转藏,调和,右边的“口”字写得非常漂亮,可以多参考这个写法。

读者朋友们有何高见,欢迎写在留言区。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7

谢邀!

从范字资料看,“和”字的写法有两种,一个是现在的写法,一个是“龢” ,采用“和”的写法较多,特别是篆书和汉简、隶书中。而在《兰亭序》中有两个“和”字,“口”部的写法也不同。我们知道《兰亭序》有多个临本或摹本,翻刻本更多,这里选取了两个唐代的临摹本,虞世南和褚遂良的临本,由于都是对临,“惠风和畅”的“和”字都没有中间的那个短横。唯有冯承素的竖钩摹本有,说明是比较忠实与原帖的。虞世南的《兰亭序》临本。

褚遂良的《兰亭序》临本。

我们先看一下原帖单字的情况。

从整个字的书写看,笔致清晰,非常畅达,即便是临摹的字,但字形非常美。

再看一下“口”部分的截图。“禾”字收笔和“口”部竖的起笔的转换非常的清晰。我们在看横折的写法同样是一气呵成。关键时刻来了,看横折的收笔出锋的方向看,明显是先写中间那一画,然后再写最后一横画的,用笔的来龙去脉,非常清晰。如果是先写下横后补中间的横画,在用笔的来龙去脉的连带牵丝看,显然笔势有可能如此。我们来看“在”字右部竖画的收笔和最后横画的连带处理,便是证明。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如“咸”的口的写法,先封口在写中间的横画。从褚遂良和虞世南的理解看,显然中间的横画是后补的,所以他们写的“口”字较大。

具体到“惠风和畅”的“和”的“口”字,猜测有两种可能,一是后补中间的横,二是先中间的横,后写最后一横。

(由于《兰亭序》是书稿,多处有修改的痕迹。)

从笔顺的书写顺序看,第一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大。就是中间横是后写的,证明在中间横的收笔的出锋轨迹气脉,见下图第二图示。





(上图,中为原帖,左为遮挡下横的情况,右为遮挡中间横画的情况。)

为什么要画蛇添足,补写中间那一横画呢?

显然是“口”部写的较空了,于是采取了补救措施,加了一横,要知道《兰亭序》本身就是草稿,不是正式的书写作品,可能王羲之把“口”字写好,下意识感觉不妥,就顺势在“口”中补了一横,最后一笔横的起笔向左露出的锋尖,也暴露了真面目。至少冯承素是如此。








8

当代碑学大家孙伯翔曾经说,学习魏碑一定要有所甄别,原因之一即为其中很多字存在问题。

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其原因无外乎:

1、在文字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异体字,一些字的写法并不统一。

2、避讳。中国人讲究尊重长辈,在书写的内容中遇到父母名字中的字时,会增减笔画。

3、为了书写美观。在书法中,为了美观、协调,有些字可以增减笔画,这不算错误。

4、文人的文字游戏。曲阜孔府门前的对联中,富字缺少上面一点,章字下面一竖上穿进日字,书者解释为富不出头,文章通天贯日。

5、书写错误。

按此理解,《兰亭序》中出现两个“和”字,应该是王羲之有意为之,目的就是让两个字有些变化,不重复,不能算书写错误。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9

感谢文小姐邀答。这种悬案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就如一部《红楼梦》,解读的人千千万万,莫衷一是。笔者理解如下,和字如此,只是一种误写的补笔。理由如下:

一、《兰亭序》出现了两个“和”字,另一个正常,这个多一横,不应该是有意写的,应该是误写?笔。另外,王羲之其他作品中再没出现过这种写法的和字。见图。

二、《兰亭序》中其他的字也出现了补笔,可见在文中出现这样的?笔,不是偶然现象。如“因”、“向”、“文”等等,阅者可自查之。见图。

三、《兰亭序》是即兴创作的作品,出现补笔实属正常。据传,兰亭聚会会,王羲之欲再作书兰亭集序,犹不如即兴之作。可见,书法即使出现补笔,余以为也是一种自然之美,无可厚非。

四、在其他经典书作中也有类似补笔出现,孙过庭书谱中就出现了大量的补笔,如“兰”、“遗”等等。见图。

不尽之言,容后探讨。










10

其实是错字。这样的"和"多一笔。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那口字内多一笔是为了单字中的分布考虑,口写大了,不加一笔字就破坏了整体美感。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