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古时的秋后午时三刻问斩说明了啥?

电脑版   2020-11-26 10:07  

古时的秋后午时三刻问斩说明了啥?:在一些小说,或者古装影视剧作品中,在处置犯人的时候常常是秋后问斩、午时三刻问斩。有时候将犯人押去刑场,如果时辰不对,

1

在一些小说,或者古装影视剧作品中,在处置犯人的时候常常是秋后问斩、午时三刻问斩。有时候将犯人押去刑场,如果时辰不对,总会说时辰未到,在等一等。

那这说明了什么呢?

在古代,人们见到自然界的现象,就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支配万物的力量,比如灾难、吉祥都是上天所赐,所以人们在立制令时都需要和天意相符,其中杀伐更不能和天意相违。

在自然界中,春夏两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秋冬两季则是肃杀蛰藏的季节,所以刑罚也就要顺应四时。

在我国历史上,就有“秋冬行刑”的记载。四季配四政,春为庆,夏为赏,秋为罚,冬为刑,古人认为,春夏两季适合行赏,而秋冬两季则适合行刑,所以就有了“秋后问斩”之说。

西汉大儒董仲舒以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又总结出了“天人感应”之说,他认为: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通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也就是说天意是任德不任刑,先德而后行。若违背天意就会受到上天的惩罚。所以,秋冬行刑也就被载入制令了。

在汉朝时就规定,刑杀不能在立春之后施行,只能在秋冬处置犯人。唐、宋朝规定,从立春到秋分,除恶逆以上和部曲、奴隶杀主之外,其他都不能在春季行刑。

下面来简单的说下“午时三刻问斩”。

午时三刻之时,是阳气最盛的时候,阳盛自然阴衰。此时太阳在天空中央,是阴影最短的时候,古人有迷信的想法,认为犯人被处置虽是罪有应得,但刑杀总是感觉不舒服,认为犯人死后其魂会骚扰监斩的官员、刽子手等和犯人有关的人。

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古人认为在午时三刻阳气最盛的时候,可以压制其魂不敢出现。也就是说,以最为旺盛的阳气来冲散刑杀带来的阴气。这也就是午时三刻处置犯人主要的原因。

当然,午时三刻行刑可能还有一个善意的意思。大家都知道,阳气盛就热,而热的时候最容易犯困,这个时候犯人可能就会有些迷糊,如此在行刑的时候,或许会减少一些痛苦,毕竟在清醒的时候,若犯人心里想着等会他的脑袋就要被斩了,那心里该有多怕。

当然,古代有正午处斩和午时三刻处斩之分,午时三刻是阳气最盛,对那些罪大恶极的犯人,就午时三刻问斩,这时行刑旺盛的阳气可立即冲散阴气,让其连鬼都做不得。而若是正午问斩,相对来说是轻些。

2

古时候秋后午时三刻问斩,主要说明了古人封建迷信的思想。

他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神之说,那为何选在秋后呢,而不是,春夏呢?

在古人眼里,秋冬是万木凋零,到处一片萧瑟,象征着肃杀,选在这个季节处置犯人,也算是顺从天意吧!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生机盎然,那都象征着“生命”。既,是自然天象,人们不敢违背,所以犯了事的人,都会安排在秋后。

“秋后问斩”从西汉就有了,他们的秋后定位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清代。

那么为什么又要在午时三刻呢?

也并非所有的罪犯都在午时三刻行刑。午时杀人也分为午时问斩和午时三刻问斩两种。

午时虽然阳气重,但罪犯被杀后依然可以再入轮回,午时三刻杀人,就是魂飞魄散,再无半点残留,所以只有罪大恶极的人才会被午时三刻问斩。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死刑犯从大早被提出来押赴刑场跪等行刑,期间不吃不喝,等到了午时已经虚脱了,再被中午太阳一晒,整个人昏昏欲睡,这个时候行邢不会有太多感觉,这是一种比较人性的说法。

3

秋后问斩一说的起源最早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这与当初我们所崇尚的自然哲学有关,当然这里说的自然哲学类似于我们后世所说的天人合一的观念。

在《礼记~月令》中,记载了天子每个月需要做的事情,其中就有孟秋(七月),仲秋(八月),之时要审案杀罪人,秋后问斩的书说法基本成形。

就连《黄帝内经》也说秋天是万物肃杀的季节,从阴阳五行的思想来看这个时候审判杀人还应天时,顺民意。

西汉董仲舒则在《春秋繁露》中将这个含义上升到了国策高度,“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他认为庆、赏、罚、刑为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要与四季变化相适应。董仲舒认为,春夏应该行赏,秋冬才可行刑。

从古至今,国人有很多习俗有很多禁忌,而这些禁忌不是单纯迷信的,都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才有的,之所以是秋天审案其也是为了冬季做准备。

因为和现代一样,古代也会没收犯人的财产,在中国古代许多刑罚是可以通过给钱来免除刑罚的,秋天收获之时,是旧事中国人最有钱的时候。此时审案,方便犯人用钱赎罪,减免刑罚。

《月令》对此所记很有意思:“要乃趣狱刑.毋留有罪.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

大意是要早点审案,不要留下罪人在这里过年了,同时要把爵位和俸禄中有不当的赶紧搞定了,不要再给他们发工资了。大家看到这里有没有年底结账的感觉?

这时把账目什么的结算好,是为了准备过冬~~冬天的三个月天子要赏死事,恤孤寡,还要加固城池,还要祭祀,还要组织军事演习,冬天是最花钱的时候。账上没钱那该怎么搞?

到了明清时期,两代的法律规定的死刑被分为立决(立即执行)和秋后决(秋后执行)两种,一般称斩(绞)立决/监候。在这里,秋后处决是被用于与立即执行相对的一种缓期执行方式。

相比中国古代其他封建王朝,明清两代是唯一进行这样分类的朝代。

然而,有一种情况是不受这个限制的,那就是大逆之罪,无论首犯还是从犯一律凌迟,直系亲属满十六岁的绞杀,旁系亲属流放三千里。。。

在说说午时三刻的由来,中国古代除了用日晷计时外,还以漏刻来计时。这种计时方法分一昼夜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

因而古代语言中就有了“刻”的概念。

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中午的十二点,这个时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迷信的说法中,此时可以用旺盛的阳气来冲淡杀人的阴气。

然而,也许还有另一层意思。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犯人也是懵懂欲睡的,脑袋落地的瞬间,也许痛苦会减少很多。

脑袋都掉了,还有啥阳不阳的,痛不痛的。。。




4

先说秋后。

一年分四季,四季在自然界里的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秋天里为收获的季节,在秋季杀人,也就是让老天收人的意思。

再说午时三刻问斩。

古时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现在人又把一个时辰分为两个小时,这就是现在的小时的来源。一个时辰分为八刻,一刻等于现在的十五分,即一个时辰等于一百二十分。午时是一天中阳气旺盛的时辰,三刻是旺气即将达到顶锋时,四刻为正端午时是阳气最旺之时,也是阳气衰败的开始,故在三刻时问斩用阳气之正压阴气之邪,被斩者属阴,被阳正压制住,就不会向行刑人和监斩人索命。到了四刻时行刑人和监斩人就撤了,由收尸人拉走掩埋。也是正端午时下葬的来由,即阳转阴,便于阴魂归地府。

当然这是古人的思想意识所为。

5

秋后问斩,特别是明清比较多。古人从四季还分析了一套说法:天有四时,王有四政,春庆夏赏秋罚冬刑。古时一向重视立春日,有的地方甚至有立春大如年的说法。立春日迎春祭祀,是帝王的正式活动,大部分都是祭祖,而后还有籍田、迎春、贴春、送春等活动,有民间也有官方的。

夏赏,夏日是播种后生长的季节,应该给予鼓励,不应动刀动枪的。而夏季也是人们最忙最苦的时候,所以帝王有在立夏行赏封侯的观点。

而秋罚冬刑,秋冬季树木凋零粮食也收割完毕,这个时候就该找犯了过错的人来算账了。秋天也是在五行属金,宜杀伐,因为粮都收了,可以去抢地盘了。

午时三刻,差不多中午12点,属于每天最热的时候,这在当时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抑制死人变鬼不敢出现。

6

其实这是小说和戏剧影响的误解。古代的处斩,一般只要求秋后,而没有说要午时三刻。

譬如大多数人都熟悉的秋瑾被处斩(场景在鲁迅小说《药》中有写实),就是凌晨时分处斩。在其他的不少唐宋明清文人笔记中,都记载了许多凌晨处刑、黄昏处刑的事例。

补充回答评论的提问:为什么古代行刑大多数要选在秋后处斩。

古代的人都比较信鬼神及各种自然力量,而秋收是农业社会一年中重要的时刻,因此会认为,如果秋收顺利,风调雨顺,那就表明没有冤情,犯人自然可以处斩。而如果秋收不顺利,出现旱灾或涝灾,那就表示有可能待斩的犯人中有严重的冤情,需要慎重甚至重审,有时甚至统治者直接大赦天下。

在古代很多民族都有这种“由神灵天意来判断是否冤情”的情况,如入火取物不伤、入水不沉、与狮子同笼不被咬等等。秋后处斩也是进入文明社会后的古风残余。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