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在汉语拼音发明之前,中国人学习汉字有多难?

电脑版   2020-11-26 10:03  

在汉语拼音发明之前,中国人学习汉字有多难?在汉语拼音发明之前,中国人是如何学习汉字发音的,这种发音的方法学习效率如何?中国古代文盲遍地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1

说个直观的数据吧:新中国在1949年建立时,四万万的国民中约有80%都是文盲人口。

如果没有汉语拼音,以及简化汉字,恐怕我们是没办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大家都能识字念书的。

汉语拼音,其实就是所谓的汉字拉丁化。

很早就有人指出,汉字拉丁化有助于在短期内提高人民的识字率,甚至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我国的汉语拼音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提出来的。1950年代,毛主席甚至还说过:“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最终,在1958年我国确立了汉语拼音的改革方案,并提出了26个拼音字母。

可能有些人疑问了:古代是怎么学习汉字读音呢?

古代没有汉语拼音,大家学汉字,靠的其实是“反切”。什么是“反切”呢?这是古代的汉字注音法:

取两个常用字,前一个字为双声之声母,后一个字为叠韵之韵母和声调。

举个例子吧:

譬如“唐”这个字,在《康熙字典》的注音是“徒郎切”。如果你想学这个字,就必须知道“徒”、“郎”的发音各是什么,然后再取“徒”的声母t,和“郎”的韵母和声调ang4,最终就是这个字的读音。

由此可见,按照“反切”这种注音方式,古代的汉字是没办法自学的。如果不能自学,你就必须去书院让教书先生带你学习,但这是要花钱的。

因此,古代的识字率如此低下,不是没有原因的。

2

谢邀。

在汉语拼音发明之前,中国人学习汉字有多难?

在汉语拼音发明之前,中国人是如何学习汉字发音的,这种发音的方法学习效率如何? 中国古代文盲遍地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不是汉字的学习难度太大?

古代中国人学习汉字有多难?

非常难。

为什么历史是一部贵族史?因为普通人连字都不认识,如何能进入以文才取仕的上层阶级?我们说科举给了天下才子机会,其实只不过统治阶层是从原来的血统垄断变成相对好一点的文化垄断罢了。而实际上不是高门贵族,连识字的机会都没有,谈什么科举,又谈什么管理国家,一展宏图?

何况科举刚开始也不是谁都能去的。李白才高吧,就因为是商人之子,连科考的资格都没有。但是到了这个阶段,一般的人家,只要有钱,就可以读书识字,用才华来博取功名,这已经是比魏晋时期王谢大家的门阀政治要好太多了。

一直到解放前,文盲占中国的总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

这当然与汉字难学有关。因为难学,所有教师资源,也就是“先生”们都在官家学堂,或者大家族的学堂,就算有回乡下办私塾的,也是要收学费的。虽然汉字难学并不是大部分人不扫盲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教化人,也就不会产生这么大的资源倾斜,不会让文化资源被有钱有势的大家族垄断。

为什么难?

为什么都说汉字比英文难,为什么有了汉语拼音之后就要容易了。

因为汉字太古老了,而且中华文化从来没有中断过。

有人就会说,这不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文化的优势吗?怎么会造成汉字难读呢?

中华文化的传承优势集中在思想。是思想的延续性,自成一体的文化自洽,这是我们的优势。

汉字只是用来记录我们语言的一种工具。它是建立在甲骨文,甚至更早的“画”上面。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越是古老的东西越没有新生的东西遵循科学的道理。汉字是一种创新,同时由于文化的传承,虽然在字形上越来越简化,但是作为方块字,一个一个创立的字,是无法真正用现代的排列组合方法来进行归纳和学习的。

而英文只有二十六个字母,排列组合就形成了各种表意。汉字有几万个,而且互相之间并没有联系,或者说没有紧密的联系来供我们举一反三。

通俗点说,我们学习汉字,是需要“音”、“形”、“义”三者全部记下来,合成指代一个具体的东西。而英文,我们只需要了解“形”(排列)、“义”就可以了,至于“音”,基本上排成什么形状,对应着音标就可以读出来了。所以,学英文,可能又不认识的生词,但是没有读不出来的单词。

这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替我们的大脑省下了一大步,所以,好学。

这也是为什么汉字拼音化之后也简单易学了很多。因为我们通过拼音注音标出了汉字的发音,看到标注,我们自然就能组合出这个字的“读音”,只要费点力气记住“形”(怎么写),“义”(代表什么),这个汉字我们就学会了。

有了汉语拼音,汉字才算和其他文字有了同样的竞争能力。

别不服气,看看你自己现在用什么在打字?

没拼音之前,怎么学汉字?

学习语言有共通性。大家还记得小时候咱们英语学得不好时怎么办吗?咱们使用汉字标注英文单词。就像那个笑话:“爸死”——“bus”;“妈死”——“mouth”。当然这只是搞笑,不过我估计大家都用过这种方式。而咱们古人就是用这种方式来传承汉字读音,只不过用汉字标注汉字而已。

这也就是上面书里面标注“切”的意思了。古代标注发音有两种方式,“直切法”和“反切法”。直切就是用读音相同的字标注,比如下图中“晕”字,直切标注为“音运”,上方标注这个汉字音调为“去声”,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光晕”的“晕”。

再看详细解释:“日月旁气也,月晕”。再看左边标注“禹愠切”,这个就是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来注另“晕”的读音。其实“愠”按理来说也可以直切“晕”字。反切法中两个字,前一个称反切上字,代表生字的声母和清浊,“禹”即“y”,后一个称反切下字,代表生字的韵母和字调,即“un,去声”。

下面那个“烟”字,直切法是用“焉”。左下角标注音调为“平”,这不就知道怎么读了,如果“焉”还不认识,那再看反切法。“乌前切”,声母发“w”,韵母发“ian”,平音。大家会说这不对啊?“wian”是什么鬼?这个是由于古音标注没有今天精确,也没有声韵母之说,加上各地口音不同的一些问题,碰上这种情况,怕读不准确,就要去问先生了。

这也是为什么古人言传身教特别重要的原因了。

请先生就得花钱。穷人一天到晚连饭都吃不饱,还有闲钱去请先生?古人读书识字,是有钱人才能干的事情,请先生摇头晃脑地教学是免不了的。

汉字本身难学是一方面的原因,穷是根本原因。

3

可以说是比较难的。

在1605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用拉丁语为汉字注音之前,中国的汉字都是“自己为自己”注音的。具体方法有如下几种:

首先是譬况法,也就是用描写性的语言来说明某一个汉字的发音状况。比如《公羊传》中有一句话:“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这句话中的两个“伐”字意义不同,何以区别呢?古人注道:“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见(被)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也就是说“伐”的两个意思(攻击别国和被别国攻击),是靠读音的长短来区分的,这有点儿像外语中的长短音了。

其次就是“读若”法。即找一个读音相似的字来给原字注音,比如“珣,读若宣”,我们就知道“珣”字和“宣”的读音相似。然而,这种方法只求近似,当然所标的音也是不十分准确的,和“譬况法”一样都算不得正式的注音方法。

真正的注音方法是从“直音法”开始的。所谓“直音法”,就是用一个同音字来注音。如“诞,音但”,“中,音忠”。但是,“直音法”存在天然的bug:

第一个是有些字无同音字或同音字较为冷僻,就往往注不出来,如果你勉强用发音相近的字来注,就会出现注音不准的情况。

比如旧版《辞源》用“成”来给“仍”注音,则发音不准,如果你用“扔”来注“仍”,则音调不准,而用“礽”来注“仍”倒是发音相似,但“礽”较为生僻,注了等于不注。

于是,就需要“反切法”(被周有光先生称为“心中切削焊接法”)来修复“bug”。

所谓“反切法”,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古人叫“反,或叫”翻“”,也叫做“切”,都是现在的“拼音”的意思。

它是把用来拼音的两个汉字分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如:“红,胡笼切。”也就是,红(hong)——胡(hu)+ 笼(long)。

用“反切”注音,不但每一个字都能标音,而且能标得比较准确,比起以前几种方法是大大前进了一步。

据历史学家范文澜研究,音韵学开始于东汉末年,当时某些儒生受梵文拼音字理的启示,创反切法来注字音。

后来,唐代僧人守温在分析汉语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上,取“见、溪、群、凝、端、透、定、泥”等汉字为声母。

再之后,学者们又编制了韵书,模仿守温之法,用特定的汉字为韵母。比如,用“东冬钟江”来表示“东韵”的韵母,这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ong”。

由此,反切法益为精密,成为最通行的注音法。然而,反切法使用起来也有不便之处。

比如,同一个声母或韵母可以用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汉字表示,如用“t”作声母的字,就有“同、”徒、贪、叹…...”等等,这样,用作反切的字不能划一,掌握起来非常繁难。

在此之后,尽管明代吕坤、清代潘耒先后在《交泰韵》和《类音》中尝试对“反切法”进行改良,但始终没有达到理想境地。

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国语注音字母(声母二十四个,韵母十六个),反切法遂被淘汰。

至此,用汉字注音的历史走到了终点。后来,先后兴起的“切音字运动”、“注音字母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拉丁新文字运动”都对如何为现代汉语注音进行了探索。

最终,在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利玛窦在《西字奇迹》中用拉丁文为汉语注音的方法演变成为了我们今天所通用的“汉语拼音”。




4

汉语拼音是五六十年代,国家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习中国文字而想到的办法,就是根据26个拉丁字母,引进了声母韵母这一套系统的方法,利用字母的组合拼读,就把汉字给声音化了。我认为,这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汉字的推行,有利于普通人的学习。事实证明,到现在这也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简单方便。为中国汉字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那么,在汉语拼音发明之前,中国人是怎么学习汉字的呢?从明清私塾的教学模式上来看,主要是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读本来学习的。比如,小孩子一进学堂,就开始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弟子规》这些简单的读物。

教书先生会要求学生熟读背诵,讲解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把字也学会了。然后再学习深一点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等,慢慢地就让孩子们学会中国的汉字,又熟读了经典。其实,在现代的小学教学模式中,基本上也是这种模式,先学一篇课文,然后讲解不认识的生字。慢慢地就把常用字和不常用字都学习了。

这种模式会不会很难呢?我认为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关键是看个人用不用心。如果这个学习的人很用心,不用多久就能学会。如果不用心,那么很久也学不会。古今都是如此。有句话说的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古代中国人学习汉字的方法,当然更主要靠背诵与记忆。我认为背诵与记忆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学习文化的快速方式。没有前期的积累是很难创造出新的东西的。任何事物都是在前面的基础上改进创新的。传说,著名的文学家茅盾曾经熟读《红楼梦》,能够做到倒背如流。相信,他的背功也为他文学素养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至于,第二个问题,古代文盲那么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前读书的成本高,许多穷苦人家是上不起学的。能上得起学的人都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然而,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很多人都是无产者,温饱都是问题,哪里来的条件去读书?肯定比不上现在,人人都能读书。条件要比以前好了很多。






5

汉字不表音,表意。没有拼音一样学,还更容易更快,记住字的形状跟字的意思在土地上写几遍就记住了,然后用各自汉语方言跟老师念一遍,完成,剧终!

6

从《说文解字》可以看到,古人注音的方法是切音,。用两个字,标注一个字,写为“某某切”。两个字的第一个字取声母,第二个字取韵母。切音就是把一个字的声母音和韵母音切开。

图中,“元”是“愚袁切”,愚取y,袁取uan,合起来就yuan。


7

说的好像现在中国人学汉字靠拼音似的。很多上了年纪的,都不会拼音,但也不是文盲,你在网上随便看看,不会拼音的有多少,不说南方人,北方也不少。就我自己而言,拼音也只是在高中才会,九年义务教育不会拼音我上的啥学?人家说拼音有助于什么,你就信,动动脑子啦。之前是没普及教育,不是因为拼音而普及。

8

那个时候中国汉字多偏重方言,后来以北京话为普通话普及,伴随着简化汉字的普及说写具统一又方便,促进了普通话的快速发展。

9

古代学习汉字一般是用汉字给汉字注音。有直音法和反切法,现在使用的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语注音拉丁化方案,是汉字的普通话音标。

10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是中国古代最主要和使用时间最长的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以“跟”字为例。直音法:跟音根,是指“跟”读如“根”。反切法:古痕切,是指取上字“古”的声母g,取下字“痕”韵母和声调ēn。

然而古今字音有变,不少字到后来很多方言根本就切不出来。如“打”德冷切,普通话(北京话)和粤语都切不出来。古今字音有变现象是明嘉靖音韵学家陈第发现的,提出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前人并未发觉到。因此,唐代就有人怀疑《切韵》记录的是江南吴语,陆法言是吴人。赵遴(844年前后)的《因话录》有记载:“又有人检陆法言《切韵》,见其音字,遂云:此吴儿,真是翻字太僻。”更有名的是广明元年(880年)李涪闹的笑话,他还针对《切韵》出了《刊误》,他批评《切韵》“舅甥之舅则在上声,故旧之旧则在去声”。当时北方话有一个明显变化,部分上声字归入了去声,这就是“浊上归去”的现象。他先用西京音检验《切韵》,发现西京音和《切韵》对不上。然后才想到东都音,发现也对不上。最后,他得出结论:《切韵》是吴音,“吴音乖舛,不亦甚乎”。其实,陆氏虽是典型的江南姓氏;陆法言却是个鲜卑人,本姓步六(陆)孤,他们家族是北魏后才改汉姓陆。

另外一方面,古代是没有标准音的,怎么读完全是自己地方方言。后来明清要求做官会讲官话,但并未有标准音。我国第一次确定标准音是1913年的读音统一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定一切字的国音发音”和“采定字母”。 拼音方案是为语言服务的,确立拼音方案之前,先要明确标准音。会议先确定了老国音标准,再根据老国音选用和修改注音符号。

“哪”的众多读音

在汉语拼音诞生之前,西方汉学家为了促进东西方交流,我国的文字改革学家为了普及教育、降低文盲率,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制定出了很多种有影响力的汉字拉丁化方案。

这些拼音方案对现代汉语(普通话)拼音方案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