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认真求教,排队枪毙接敌时为什么不跑步,射击为什么不卧倒?

电脑版   2020-11-26 10:03  

认真求教,“排队枪毙”接敌时为什么不跑步,射击为什么不卧倒?近代欧洲排队枪毙战术看上去十分愚蠢。非常不理解为什么要迈着整齐的步伐以散步的速度线列接敌?

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不复杂。

第一,这是需要整齐的队形。

很多人不知道,排列一个最简单的队列,保持同一个速度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走上50米,都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大家如果不信,可以拉着你家四五口人,类似的走上50米试试看。

你四五口人都走不好,别说人家动辄几百人。




如果能够保证队列大体不变,就说明士兵训练极其有素。

而在排队枪毙时代,由于火枪的命中率太低,必须依靠密集的火力进行齐射,然后依靠较大的概率杀伤敌人。

所以,队列的整齐以及开枪的同一时间甚至同一方向,都是极其重要的。

很多人觉得简单,其实在枪林弹雨的战场,即便慢步行走,也难以保持整齐划一,更别说跑步了。

跑步的结果就是,队列和阵型会全部散乱,最终凌乱不堪。

等你停下来以后,好不容易整好队,敌人早就射击了很多轮,你已经伤亡惨重了。

第二,射击不卧倒,这是因为没有办法卧倒。

卧倒射击是在发明了后装步枪以后,也就是将子弹不是从枪口装入。

而排队枪毙时代,子弹和火药都必须从枪口装入。

而步枪长度至少有1米,还要用通条将火药和子弹塞入枪膛深处。

所以,人卧倒以后根本无法快速装弹,只能站着或者蹲着才行。


而排队枪毙时代,获胜重要的因素就是己方的射速,所以必须尽快装弹,只能站着或者蹲着。

同时,当时多是三段射或者二段射,也就是一个人射击时,后面两个人装弹。

这种情况下,射击的人暴露在火力的时间很短,也就是射击时的几秒钟,下蹲虽会导致中弹率降低,却会影响射击的速度,毕竟你还要蹲下去。


所以,别把古人都想成白痴,人家聪明着呢。

2

排队枪毙是欧洲前装火枪时代大规模交战的模式,起因大概是因为前装枪装弹慢、射程短、铅弹杀伤力弱,所以必须靠前密集射击才能形成致命的战力,这种情况更主要考验士兵的勇气和阵形的稳定性,前排士兵完全暴露在枪口下,勇气不足就溃散,溃散了阵形就乱,结果就只能被密集击毙。有人说可以用散兵线,散兵杀伤力有限,不如排队射击。也有人说卧倒射击,卧倒填弹慢,打完一发没等填弹估计敌人已经跑到你头上来了。以前打战要擂鼓敲鼓除了鼓舞士气还有个目的是保持步伐一致,几万人同时前进步伐乱了估计会踩死人,步伐一致同进同退才有可能维持阵形。阵形在战前很重要,几万人打战不是打群架,宋时金兵只要是对上宋兵阵列基本不战,因为阵列像围成一只刺猬金兵下不了嘴只能撤退。

3

“排队枪毙”是当时欧洲国家比较典型的作战模式,现在的人无法想象这种作战模式,但是,但是的武器装备没有现代的先进,基本上都是前装填的单发步枪,后装填的步枪都很少,射速很慢,加上射程并不远,要想形成强大的火力输出,自然阵形就很重要。

通常的排队主要是为了形成三段或者四段射击的需要。

部队分成三批(绝大部分情况下)或者四批(特殊地段)第一排发射,第二排准备射击,第三排装填弹药。第一排射击完毕,原地踏步开始装填弹药,(进攻模式)第二排前出,持续输出火力,然后是第三排,接着是第一排,不停循环。

如果是坚守阵地的,射击完毕的一排后移至最后一排,以此类推。

当时的武器装备决定了只有保持足够大,足够紧凑的阵营才能保持足够的火力输出,而且当时的武器装备也不可能卧倒能够装填弹药,只能保持阵营,才能尽可能争取胜利。

而且当时的大炮基本上都是直射炮,杀伤力只能依靠炮弹的直接命中,炮弹落地以后会形成一个杀伤线路,炮弹滚动之处无论站立,卧倒都是一样的杀伤力。而不是后来的开花弹可以依靠弹片杀伤敌人。自然而然就没有必要卧倒了。

出现连发步枪,特别是出现连发机枪以后,这种阵营,才真正的成为了“排队枪毙”。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国家出现大量的伤亡,其实就和当时的军事思想与武器装备出现重大变化有关,基本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排队枪毙就没有了。

要知道在之前,排队枪毙就是欧美国家主要的作战模式。

我是@长沙生活味 ,关注我,一起交流更多有趣的话题。

文章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处理,谢谢!

4

首先,排队枪毙,第一是为了阵型不被冲散,因为当时没有连发枪,所以不像现在杀伤这么大。不能为了躲子弹一哄而散吧,当时燧发枪较多,卧倒射击又有什么用呢?

第二,躲避火炮卧倒你是被神剧洗脑了,炮火杀伤范围内基本不能,趴在地上会把你的内脏震碎,避炮不是卧倒

5

过去正规军作战有精神战一说,敲着洋鼓吹着洋号排着整齐的队伍进攻,在拿破仑时期最为盛行,蒋介石部队也曾用过。这些打法愚昧的很,后来共产党游击队的排子枪,机枪,德制驳壳枪,横扫千军如卷席,再没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跟前玩精神战。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一条军纪,冲锋号一响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也得冲,革命精神和胆小鬼在此有别,为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小米加步枪打败蒋军和联合国军,这才是真正的精神力量。另外现在的导演不会不懂打仗,部队挤成一疙瘩,后面的枪对着自己前面的脑袋,为了让演员抢镜头,大家挤一块打仗,服装穿的比五六十年代的军装还新鲜,奇了怪了!那时的老百姓地主也穿不了那么好的衣服,导演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走吗?

6

燧发枪时代,由于技术限制,滑膛枪有效射程约30米,变过这射程要想击中敌人,基本靠祈祷。而且前装弹药,一名熟练士兵一分钟装弹射击不会超过三次(一般两次)。为了有效的,尽可能给予敌人更大杀伤,出现了线列步兵战术(也称为战列步兵,就是所谓排队枪毙)。利用密集队形,近可能逼近敌人,轮番射击。

历史上线列步兵战术运用最好的,是英国龙虾兵(和一般概念不同,英国除了海军,陆军也曾经无敌,靠这两只铁拳,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英国龙虾兵信奉“最后10米”战术,也就是忍着敌人的射击,比敌人多前进10米,然后射击!利用这一战术,曾打遍全球无敌手!例如英法七年战争,法国陆军在几次重要会战中就是这样被英国龙虾兵击败。再例如,华盛顿的大陆军,曾被英国龙虾兵用这种战术打得满地找牙,准备投降!

7

这个是冷兵器与热兵器结合时期的产物。那个时候火枪射程威力有限,战争观念落后,还是冷兵器时代的盾牌阵思维。大炮还是实心铁球为多。可是到了拿破仑时代,冷兵器基本很少用了,拿破仑发明了散兵线,人不再扎堆成排冲锋了。因为两百年来火力发展迅速,排队一窝蜂冲锋就是找死。国产电影这方面只能说导演都是垃圾水平

8

排队枪毙的名称叫阵列线射击,诞生于滑膛枪时代。滑膛枪没有膛线,子弹出膛不能旋转增加稳定性。所以滑膛枪在三十至五十米左右就没有准头了,子弹乱飘。为了增加命中率,欧洲人发明了阵列线射击法,只有密集的阵型加上集中开火才能有效杀伤敌人。阵型内的士兵必须十分听从指挥官的指挥,包括前进、开火都有命令。只要有一个士兵乱跑,其他士兵的士气就会动摇,阵型一乱基本上就输定了。膛线步枪出现后,这种排队枪毙就没有了。

9

如果是在20世纪前的这种战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到了20世纪二次大战后还有如此的战法那是不可思议的,除非你是和非洲或是什么部落民族开战,如果你是在电影里看到那种一蜂窝地冲冲冲,那就是猪导演在指挥一群猪去抢“盒饭"现在很多导演是靠瞎胡闹哄着现代年青人(美其名娱乐)起家的,只有想象不出来,没有编骗不出来的

10

中世纪欧洲的火枪射程较近,因为人数和整齐的阵容,声势浩大足以震慑对方。所以才会如此。不能用今天的火力技术评判过去的行为。存在即合理。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