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三国演义》?

电脑版   2020-11-26 10:03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三国演义》?:为什么好多人喜欢《三国演义》?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由自主想起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这句话

1

为什么好多人喜欢《三国演义》?

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由自主想起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西游》。

这句话细究起来,只能有以下考量:

人老了,阅历本来已经很深厚,如果再看三国,那些阴谋诡计会让老年人心思加重,患得患失,老谋深算丧失了童真,到头来得不偿失。而少年之人,看西游那些不着边际的上天入地,覆雨翻云,腾云驾雾,浮躁虚无,会使本来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胡思乱想,不能脚踏实地认真做事。

这句话,在我看来有些夸张,问题并没那么严重。如果危害如此之大,这两部宏篇巨作也就难以成为古典名著了。

但有一点却不可置疑,之所以大家都喜欢《三国演义》,是因为它精彩的故事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荡气回肠的浩然正气,一咏三叹的人间悲凉,无不启迪教诲感悟激砺着读者喜怒哀乐,爱恨情仇。

举例说明:

一、故事情节精彩。

1、曹操杀吕伯奢。明明人家是要杀猪沽酒款待,曹操作却疑心甚重,把吕家人全部杀掉。反而还创造出一套理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成为一代奸雄的人生信条。

2、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把关云长气冲宵汉忠义云天的气概描画得淋漓尽致。

3、赵子龙单骑救主,刘备摔孩子乔买人心。既表现赵云的英勇善战,也表现了刘备的心计颇深。

4、武乡候骂死王朗。诸葛亮雄辩的口才能把一个人活活骂死,也算是把故事演绎到了极致。

可想而知,在如此精彩的故事面前,任何人都会手难释卷,喜不胜收。

二、人物形象鲜活。

1、煮酒论英雄,把曹操一代枭雄的豪放不羁,和刘备的小心谨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刘玄德三顾茅庐,使刘备求贤若渴和礼下士的博大胸襟跃然纸面。

3、诸葛亮舌战群儒,既表现了诸葛孔明的才华横溢,也展现了睿智和超一流的口才。

4、关云长刮骨疗毒,这种神人一般的毅力和气魄,惊天地泣鬼神。所以才有后世的关帝庙里供奉的关老爷佛像。

三、计谋韬略深遂。

1、蒋干盗书,成为历史上间谍战线反间计的教科书,历朝历代都频繁上演,乐此不疲。

2、草船借箭,以兵不厌诈的典型环节,表现了看似冒险,实则于险中取胜的胸有成竹。

3、空城计,同样是历朝历代兵家惯常使用的决胜计谋,同样看似冒险,实则资质平平的人物从不敢轻易使用。

4、苦肉计,是个看似笨拙,实则成功率极高的制胜法宝。只要有壮士甘愿作出牺牲,成功率几乎百分之百。

四、忠义千秋感人。

1、桃园三结义,虽不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成为仁人志士结盟誓言的标配。

2、刘备白帝托孤,宁可把江山让给他人,也要为社稷大局着想。诸葛亮也确实没有让刘备失望,辅佐后主刘禅巩固了蜀汉政权的稳定发展。

3、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把鞠躲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表现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所以古人才说“读出师表不落泪者,必不忠也。”

4、挥泪斩马谡,正如诸葛亮所说:我并不是在哭马谡,而是在哭我辜负了先帝告之的“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之嘱托。诸葛亮上书自贬三级,把自己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自受惩罚。

诸葛亮忠贞不移的忠义千秋精神,真实再现了后人对他的评价“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总结: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虚构的文学作品,坦率讲,它的思想性价值并不算特别出色。但它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却是出类拔萃,是其它同类作品无法媲美的。

这,应该就是《三国演义》能够被很多人喜欢的主要原因。

2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 体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写的是汉末到晋初这一历史时期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封建统治集团间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复杂斗争 。通过这些描写,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与奸诈,反映了穷苦人民在动乱时代的苦难和明君仁政的愿望。其结构宏伟而又严密精巧,语言简洁 、明快、生动。小说也反映了作者对农民起义的偏见,以及因果报应和宿命论等思想。战争描写的是《三国演义》突出的艺术成就。这部小说通过惊心动魄的军事、政 治斗争,运用夸张、对比、烘托、渲染等 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诸葛亮、曹操、 刘备、关羽、张飞,孙权等一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标志着历史演义小说的辉煌成就,在传播政治、军事斗争经验、推动历史演义创作的繁荣等方面都起过积极作用。

总结:《三国演义》,特别是老版很符合大众口味,不分老幼,情节紧凑,场面精彩,通俗易懂,百看不厌,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做人处事的东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的东西需要分享,必需推荐。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