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有人说中小学素质教育难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

电脑版   2020-11-26 09:52  

有人说中小学素质教育难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是标准要明确,是说中小学素质教育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要改进哪些内容,要统一地区间的差距,不能只喊口号

1

我认为是标准要明确,是说中小学素质教育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要改进哪些内容,要统一地区间的差距,不能只喊口号,育目的去做。这样就需要各地教育口严格把关,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2

评级机制不改变就难以推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年,但是没有从根本上去改变评价机制,仍然是以一考定终生。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对老师的考核和评价仍然以成绩为标准。那么这种评价标准没有改变,自然素质教育就是空中楼阁。

小学升初中要进行考试,初中升高中要进行考试,最终都是要拿成绩来作为评判的依据,从来没有以素质教育的综合评价作为平凡标准,那么就很难改变现在的现状。

评价机制的指挥棒没有改变,而去推行素质教育,自然就难以进行。出现的现状就是老师为了提高成绩,挤占了其他科目的时间,以及学生其他综合实践的时间全部用来上文化课,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重复性的机械性的作业,这就是目前的现状

3

素质教育真正意义上跟现在学校或者教育部门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不同的!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在传统的观点看来,一个人的素质修养抛开学识等,更多的是体现在他的待人接物方式和日常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的礼仪等。

这方面古时候社会的舆论与风气,让人们把这当成理所当然的事,自然就有良好的社会风气。现在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是繁文缛节,又不能带来经济致仕,讲究礼仪礼貌没什么意义。渐渐就淡化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已经少见了。

家长对素质教育的不重视,家长自己的素养出现问题,这是最大的影响。当然,学校的素质教育不成体系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4

首先要纠正一个概念,你的理解和我有所不同。

素质教育推行很多年了,不能说很难推行,只是在有的学校,有的地方推行的效果不一定好。

目前来看,应试教育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中考的压力超过了高考,但是我想说的是,推行素质教育,也就是综合素质评价,从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一个学生的状况,包括身体健康状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各方面,对他进行ABC等级的一个评价,这种评价目前一直在做,而且在综合素质评价册上有,供高一级学校录取学生时候进行参考。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互相促进,互相协调的,互惠互利的关系,并不是矛盾的,冲突的关系。

今后中小学还要开展劳动课,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体育课,社会实践课,高一新生的军事训练课。

其实这些都是一种素质教育,这是一种广义的素质教育,我们不能理解成狭义的一种狭隘的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简单的来说就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阳光心态和健康的心理,面对困难挫折有乐观心态,珍爱生命,我觉得这就是素质教育的成功实践。

5

中小学素质教育难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教育不均衡。优质生源,优质的师资力量,大量向重点小学中学流入,农村学校,偏远的基层学校有的离关门闭校都不远了。

第二升学选择制度限制。不管小学生怎么努力,优质学校招生能力有限,都不能满足他们的求学需求;不管中学生晚上学到几点,中考都有近一半学生会被淘汰,在这种情况下,不改变考试制度,谈素质教育就是空谈。在当前抓素质教育能提长学校升学率的还真没有,往往成绩会很难看。

第三家长的期望值高。以前上学是就近入学,现在家长都是打听哪所学校教育质量好,升学率高,就到哪里买房子。很多孩子成绩很好,但依然会报各种补习班,因为他们不满足考上大学,而是要考上好大学。能上211不上普通本科,能上985不上211,能上北上广,不去偏远二三线城市。可是优质的大学又能有多少呢?所以有竞争就有压力,有压力就不能谈素质教育。

第四职业学校办学不是太规范,在群众中口碑太差。如果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受人尊重,而不是差生集中地,那家长也不会那么焦虑。

以上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6

“素质教育风风火火,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是现在中小学校的真实写照。为什么素质教育推行难?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第一,应试教育“生”不代表素质教育就是“亡”。第二,社会竞争性质不改变,应试教育就将长期存在。社会竞争缓解,素质教育将自然实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不是水火不容,两者是互有重合

由于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所以现在人们对于应试教育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素质教育则成为荣耀光环,各个学校都在吹嘘自己是搞素质教育。好像两者绝不可并存。以致于刚实施阶段出现很多地方管理部门下红头文件不允许考试一样的荒唐。

事实上,两者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不是水火不容,只是价值观不同,应试教育是指纯粹为了应试而开展教育的教育形式。素质教育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形式,但是应试其实也是一种素质。接受挑战,掌握知识必然是素质教育的应有内容,所以认为素质教育就不考试,不记忆是完全错误的,是走向另一个极端。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应试教育还存在就认为素质教育没得到推进。只要应试的成分逐渐减轻,其实就是素质教育在不断发展。

二、素质教育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取代应试教育,两者将长期共存

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应试教育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情景下,仍然能做到扎扎实实,必有其合理性。其合理性就是我国现有优质社会资源的缺乏,而教育又是实现优质社会资源分配的一项重要途径。所以应试教育看是教育问题,其实是社会竞争激烈化在教育领域的反应而已。只要我国社会竞争激烈程度得不到实质性缓解,应试教育就不可能从教育领域消失。反过来说,只要社会竞争大幅度缓解,那么素质教育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主要教育形式,应试教育会自然消亡。

综上,素质教育推行难不是教育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其原因是社会竞争激烈,人们需要通过教育争得更多社会资源,而注重选拔性的应试教育是最能实现明确分配的形式,所以应试教育难以消除,素质教育难以推进。

7

社会选人、用人和衡量人价值的标准单一化、偏平化,突显了中考、高考的“精英化”。

8

应试教育难以消除,素质教育难以实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要总让学校和老师背锅!

1.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策略、手段难以改变有关;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老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把学生当容器,教师每节课都是满堂灌;把学生当机器,一味地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些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是很容易消除的。

2.与上级部门对学校、教师的评比标准有关;

上级部门在对学校、教师考核时,仍侧重于升学率。从现在来看,升学率高的学校往往就是优秀学校,升学率高的校长就是优秀校长,升学率高的教师就是优秀教师。

3.与国家当前的人才选拔机制有关;

从当前的中考、高考,乃至于平时的招聘考试来看,仍然以文化成绩为主,并不能全面考查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既然不考查综合素质,为什么要推行素质教育。

4.与整个社会浓厚的功利思想有关;

当今社会的人们过于浮躁,过于功利,往往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受这种心理影响,人们总是一门心思,绞尽脑汁通过速成的办法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而不能让孩子静下心来全面发展,全面提高。

5.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有关;

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应试教育的观念越深厚。人们急于发财,急于升官,便把自己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寄托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哪有心思开展什么素质教育!况且素质教育的实施也要有一定的经济物质作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素质教育也很难实施。

……

可幸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各界教育观念的转变,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督促,现在,各个方面都在努力改变,并发生着转变。应试教育必将成为过街老鼠,素质教育必将成为这个社会最终的选择!

9

嗯,个人理解素质教育应该是一种理念,而非一种固定的模式样式。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讨论推行这个命题其本身就有点假命题的嫌疑吧。在我看来,素质教育的理念推行更关键在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本身,也就是去除更多的不必要的行政化,而非各种五花八门的所谓的创新推广,研究,竞赛,评比,量化,考核等等有逆素质教育的加压加负的行政行为,因为这类被动式另类填鸭行为,不但没有给学生减负,反而因为老师的疲于奔命应付屈从,导致学校形式主义泛滥,不务正业,影响正常教学,降低教学质量,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等等负面作用。至于素质教理念的贯彻落实和执行,个人认为,首先应该要从教师队伍培养入手,尤其是教师职业专业化方面,本人对教师资格证的做法也持商榷态度,当然素质教育理念已在全国根深蒂固除外 ,否则未经系统培训,对教育教学理念,学生心理缺乏训练锻炼的填鸭式考生,尽管学历高,专业或许相通,但其教学能力素养却未必就比学历比其低,却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示范教师高,最起码还需一段时间锻炼才能符合要求,因此这以所谓的改革,无异于给素质教育的推行添加了一块绊脚石,不少学校盲目追求高学历门面,罔顾教育规律,以本科幼儿教学,研究生教小学,硕士博士加盟初中高中为荣。其实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并非不知其厉害,而且不少学校领导也抱怨反映,宁要过去的中专师范生 ,也不愿招现在的一本非师范生,宁要二本师范生,也不想要非师范类的研究生 硕士博士,或许也是基于这个原因吧,但出于上级行政指标考核的压力,学校也不得不屈从,顺应,不得不给老师加压加负,如此循环反复,又何谈素质教育推行之有。以上是个人不太成熟的一些感受和观点,谢谢阅读。

10

所谓的素质教育在分数面前都是分分钟被碾成渣渣的节奏。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始终逃不过考分,逃不过排名,指挥棒在那里,差一分都是几千名以外了,所有孩子都在那里拼命争夺分数。

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这是现在上学孩子的真实写照。连睡眠都无法保证,你来谈素质教育,这不是很可笑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国99%的孩子是睡眠不足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是上学的娃,那肯定是睡眠不足的。今年开学第一课上,张文宏医生说了,小学生要睡足10小时,初中生要睡足9小时,高中生要睡足8小时,底下孩子听了居然还能热烈鼓掌,这都已经麻木了吧。

现实情况是,小学生普遍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九点半到十点睡觉,初中生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十点半到十一点,高中生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二点到一点。可以说离张医生说的标准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睡眠不足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身体发育,情绪控制,记忆力,灵敏度都会大大降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永远都不会过时。你要谈素质教育,首先孩子有个健康的身心,不然理论一大套的素质教育,根本就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