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作为艺术爱好者,你认为法国画家布格罗的油画给人怎样的启发?

电脑版   2020-11-26 09:39  

作为艺术爱好者,你认为法国画家布格罗的油画给人怎样的启发?:法国是一个极具创造力和艺术天分的国家,不仅浪漫主义在法国这片土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新古典主

1

法国是一个极具创造力和艺术天分的国家,不仅浪漫主义在法国这片土地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新古典主义的确立也发生在法国,其中,安格尔、布格罗都是著名的新古典主义画家,问题来了:作为艺术爱好者,你认为法国画家布格罗的油画给人怎样的启发?

法国画家布格罗的油画,给人的启发

布格罗(1825~1905年)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同时也是19世纪上半叶法国学院派绘画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布格罗早期在安格尔画室学习绘画,安格尔的“素描”技法和“欧洲文艺复兴三杰”的素描技法可以相媲美,同样,布格罗也继承了安格尔的精湛卓越的“素描”技法,

不过,布格罗笔下的油画作品的画风和安格尔的画风是截然不同的,布格罗的画风显得清新明朗,画作描绘的都是“被理想化”的世界,布格罗以神话和寓言题材的绘画吸引大批追随者膜拜,要注意的是,那些神话寓言题材的绘画,丝毫没有一点宗教的庄严气息,很接地气,


当然了,布格罗的绘画并非一直都是宗教寓言,他后半期的绘画风格从生活出发,取材现实生活,表达一种对世人的博爱思想,布格罗完全跳脱古典主义派的风格,朝向更生活的层面去描写一般平民,而不只是单纯的神话人物,不过,也有人认为布格罗继承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那种僵化、普遍的“绝对美”,

在布格罗一生的作品中,最引人注意的是那些唯美画风的赤裸裸的人体油画,比如,《回到春天》《赛姬升天》这两幅画虽然裸露尺度小于其他画作,但是布格罗在色彩、光影的运用处理做到极致细腻,画风唯美,以至于让人觉得带有“色情”的视觉冲击力,或许是因为布格罗过于描绘那个“被理想化”的世界吧。

2

走进布格罗的画廊,有一种被美包裏着的感觉,在数以百计的人物油画中,每一幅都是那么美,美的炫目,美到了极致,美不胜言,美仑美奂。

布格罗(1820一1905),法国十九世纪新古典主义重要画家,学院派代表人物,西方油画史上古典唯美写实的集大成者。

布格罗少年时就表现出少有的绘画天赋,年轻时曾师从著名画家皮格罗学艺,后来又在著名的安格尔画室学习过一段时期。老师的教诲和熏陶,自身的努力和天赋,使布格罗在20多岁时就成为巴黎较有名气的画家,后来布格罗在巴黎皇家美术学院担任教授,一边教学,一边从事油画艺术创作。

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写实油画给布格罗以巨大影响,拉斐尔、乔尔乔内是布格罗最敬仰的前辈油画大师。从青少年时起,布格罗就大量临摹拉斐尔、乔尔乔内的油画作品,有的作品甚至临摹多遍,逐步确立了古典唯美写实的油画艺术理念并在长期研摩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画风。

在西方油画史上,布格罗被称作是“一个古板的固执的追求理想美的画家”,因为他的画不是一幅、两幅、三幅,而是每一幅,所有全部都是非常的美,是超越了生活现实美的美。布格罗的画,不论是描绘宗教神话中的神,还是描绘普通的平民,都是一样的美,清澈、阳光、年轻、秀丽、婀娜多姿,灵动活泼,给人以大美如斯的艺术感受。

让油画表现美创造美,不仅是布格罗的艺术理念,而且成为他的创作原则。为了达到理想的美,布格罗对油画创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不留有任何瑕疵”,严格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布格罗的画作因此也遭来一些非议和诟病,特别是十九世纪后期印象主义油画盛行时,布格罗油画遭到冷落。但布格罗始终执着地坚持自己的艺术理念,初衷不改,矢志不渝。

作为一个长寿画家,布格罗一生勤奋不辍,创作了近2000幅绘画作品,其中油画200多幅。成为西方油画史上继拉斐尔之后最著名的古典唯美写实油画大师。



3



布格罗的画非常唯美。充满着对宗教信仰虔诚的复古风范。布格罗1825年生于法国拉罗谢尔。画家。法国19世纪学院派最重要人物。曾先后在安格尔画室、法朗索瓦?爱德华?皮柯特工作 室接受训练,后入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以及到罗马进修。1875年在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教学,1888年成为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教授。画风独特,擅长创造美好、理想化的境界。题材多为神话、天使和寓言。



艺术之路,是崎岖的艰难。艺术之路,是一场孤独的远行。幸福,喜悦,痛苦,挣扎会伴随艺术家的一生。布格罗的艺术风格,善于从现实生活细节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迅速捕捉画面的能力最强,也为布格罗在艺术造旨上赢得声望。



我们欣赏布格罗的画作,好像回到自然的现实中。艺术与自然同框。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开始,模仿从孩提就有天性和本能。

4

布格罗(1825年——1905年)是19世纪非常重要的学院派画家,在西方美术史上有较高地位。学院派起源于16世纪的意大利,在18、19世纪发展到顶峰,盛行于欧洲各国,是受官方支持而建立起来的公立美术院校,为了维护古典艺术,而特意创建的一套完善的美术教学方法和体系,跟人们常说的“江湖派”所对应。

学院派有三大特点。

其一,在艺术教育上要接受严格的学院教学训练,就是说,必须要进入到正规美术院校来学习,除此之外,其它学习方式不包括在内。

其二,师生相传,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学习。

其三,层层因袭,从学生的作品风格里能看到老师作品的影子,这是证明学生师出有门的重要标签,因此,学院派也被看成是保守派的代表。

《舞蹈》

少年时期,布格罗曾拜师著名学院派画家安格尔学习四年,后来在学院教育上,布格罗先是在24岁从巴黎高等美术学院毕业,之后进入意大利佛罗伦萨著名的美第奇学院继续深造,得到了更加完善的学院派绘画训练。因为这里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中心,布格罗有机会接触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马萨乔、提香等古典大师的原作,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临摹了这些大师的作品,使他的绘画技巧得到了质的飞跃。

要说布格罗的油画作品给人怎样的审美启发?我认为,布格罗的作品呈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唯美风格,表现在自然美、和谐美和静穆美的相互交融,体现了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理想形态。

在整体艺术风格的追求上,布格罗非常认可文艺复兴时期“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这样的风格,这种风格给他的所有绘画作品制定了一个统一的基调。

布格罗擅长各种人物的肖像描绘,是一个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画家,他对“相由心生”理解得相当透彻,善于从生活细节,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挖掘人的自然天性,喜欢在作品中表现毫不掩饰的人体自然美的属性,善于给人物表情凝注丰富的情态,从而展开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

《小姐妹》

我们可以感受到,不论是他笔下的神话人物,宗教人物,还是乡村少女,都流露出一种祥和、自然、轻松、甜美、安静的情态,非常符合我们平常看到的人物形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因此,可以说,布格罗的艺术美是建立在生活美的基础之上,没有偏离观者的认知,这是他的作品之所以感人的关键所在。

5

法国古典写实绘画大师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1905)是19世纪最受欢迎、最为成功的画家之一,与安格尔(Ingres)、莱顿(Leighton)和热罗姆 (Gér?me)齐名。在他的一生中,他的画作在欧洲和美国售价都是最高的。他曾多次受美国名人委托作画,这也是何以他的很多画作保存于美国。低成本印刷术和凹版印刷工艺的出现,则让贫富不同的各国人士都有机会收藏他美丽画作的样本,他的声名因而更加卓著。

布格罗的艺术遗产是宏富的,但事实上,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他都被忽视、贬损,甚至和“学院派”一同成为保守甜美的代称。只是在近几十年,不少画家开始研究正统古典绘画,布格罗作品才再次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最佳典范。在美国,收藏家、富豪等古典写实绘画的支持者建立了“艺术复兴中心”(Art Renewal Center)网站,大力推广布格罗的作品。同时,他的绘画已重新受到艺术市场的肯定,在苏富比、佳士得拍卖中屡屡拍出几百万美元的高价。

小编通过对比布格罗的两幅圣母像,展现了画家处理人体姿态和表情的丰富多变,及表现美感、真实感与微妙主题的深厚功力。在纪念这位古典油画大师的同时,也希冀着更多读者能发现:从古希腊、文艺复兴到学院派,这些带来正向启发的美好艺术,才是人类应该回归的艺术之路。

尽管威廉?布格罗(William Bouguereau,1825—1905)在艺术生涯中曾多次描绘圣母子,但其中有两个版本的画像形成一种有趣的对比,两幅画在很多方面很相似,但在象征意义上的区别又很有意思。第一幅是绘于1899年的《百合圣母像》,第二幅画则是1903年的《玫瑰圣母像》。两者都是四比三的画幅,都只描绘了圣母与圣婴,没有其他人物形象。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的《百合圣母像》(La Vierge aux Lys ),1899年作。(Courtesy of Art Renewal Center)

第一幅《百合圣母像》中的圣母玛利亚身着黑衣,眼帘低垂。她以谦恭内敛的神情看向下方,把婴儿耶稣紧紧抱在胸前。从母亲的身上,可以看到一抹悲伤,黑色的披肩则强调了这一点。

圣婴的双手对着观者的方向伸出。他直视着观众,象征着他将自己奉献给了人类。在画布的下方,左右两侧各有一枝百合花,将人物形象衬托了出来。

白色百合花象征着母性,这一含义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而久远年代以来,它就与“圣母领报”(the Annunciation,又称天使报喜)和“圣母升天”(Assumption)联系在一起。在前面的场景中,天使长加百列向玛利亚示现,带来她即将成为基督母亲的消息;在后者中,玛利亚的遗体升天,只见空空的墓穴中撒满了白色百合花。

尽管在阐释时有些差异,但百合的茎一般用来象征玛利亚内心的宗教信仰,花瓣象征她的贞洁,花的香味代表了她的神性,而叶子则象征了她的谦卑。从另一个角度看,画中的百合花只有三个花瓣,这已被阐释为代表着“三位一体”。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的《玫瑰圣母像》(La Madone aux Roses),1903年作。(Courtesy of Art Renewal Center)

与之相对比,在《玫瑰圣母像》中,圣母身着白色披肩,双眼望向上界,看上去坚忍而尽责。虽然圣母仍然将婴儿耶稣抱在胸前,但姿势更加平和:她的双手舒适地交叉在一起。在这充满母性的温馨一刻,她和孩子看上去都很放松。

后一幅画中的圣婴耶稣,比1899年版中看起来年纪大一点,但仍然体现为幼年基督的样貌。玫瑰的象征义也有很深的基督教渊源:玫瑰代表着牺牲,百合花则象征贞洁。虽然在整个中世纪,玫瑰与圣女们的联系都变得更加密切,但它后来逐渐变成仅仅象征玛利亚和耶稣之间的连结,因为玫瑰被称作花中皇后,而玛利亚则被视为天地间的女王。

尽管威廉?布格罗以描绘农村少女和神话场景著称,他也成为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宗教画家之一。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布格罗像其他许多宗教画家一样,将他的画作视为向神及其最心爱的创造——人类致敬的一种形式。


他最有名的宗教作品还包括《圣母怜子图》(The Pietà ,1876年)、《基督受鞭刑》(The Flagellation of Christ,1880年)、《天使之歌》(Song of Angels,1881年)、《墓前的女圣徒》(The Female Saints at the Tomb,1890年),《仁慈》(The Compassion,1897年)、《纯真》(Innocence ,1893年)和《圣母与圣子》(Regina Angelorum,1900年)等。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天使之歌》(Song of Angels),1881年。(Art Renewal Center提供)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墓前的女圣徒》(The Female Saints at the Tomb),1890年。(Art Renewal Center提供)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纯真》(Innocence),1893年。(Art Renewal Center提供)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圣母与天使》(Regina Angelorum),1900年。(Art Renewal Center提供)

他一生坚持传统的唯美主义,他的画给人一种美好和纯洁的视觉享受。所以我想他的作品给人带来的启发对于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毕竟每个人对于美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吧。

6

湮没在历史烟尘中的匆匆过客——布格罗

说起布罗格,我只能想到一个词来形容这位19世纪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学院派艺术家——生不逢时。

——布格罗作品《突击》

19世纪的欧洲艺术风云变幻,在短短的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多种艺术文化派别,在新古典主义艺术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下,这些新崛起的艺术形式对于传统学院派的冲击和碰撞尤为激烈。

——布格罗作品《天使之歌》

一、从捍卫者到殉道者

提起那个时代,我们首先会想到马奈、莫奈、雷诺阿、高更以及毕沙罗,他们的作品代表了或者说是涵盖了整个十九世纪中晚期的欧洲绘画艺术。反观布格罗的作品,无论是创作取材、形象塑造还是技法运用,更像是十五到十七世纪的绘画。

——布格罗作品《圣母与天使》

如果不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艺术史的重新编撰和整理,进而重新定位了学院派艺术在历史上的贡献与地位,使得十九世纪学院派画家又获得关注,布格罗恐怕会永远地消失于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了。

——布格罗作品《青春之歌》

客观的说,布格罗的绘画艺术是伟大的,从他在艺术上所获的成就与荣誉可见一斑:

他在年轻时期就获得代表着艺术家的最高荣誉——罗马大奖;

他的绘画作品也被誉为“国家实力”,被当时社会名流乃至英、美等国热捧;

1857年,力拔沙龙展头筹;

1859年,获得法国荣誉勋位团的骑士勋章;

1876年,荣获勋位团四级勋章,并成为法兰西艺术研究院院士;

1885年,获得沙龙展颁发的荣誉大勋章,并同时获得勋位团三级勋章;

1903年,荣获勋位团二级勋章……

——布格罗作品《兄弟般的爱》

那时的布格罗可以说是新古典主义学院派风格的标志和领军人物,但可悲的是,时代是不断发展的,风起云涌的时代变革让新崛起的各种艺术形式风头无两,在这种强大的变革冲击下,让这位坚定的传统捍卫者成了新时代艺术的殉道者。

——布格罗作品《鞭打基督》

二、被湮没不代表不伟大

单从布格罗的绘画艺术来讲,他是对唯美最好的诠释者,他把理想情调及唯美风格诉诸于画中,让每一个欣赏着都能抽离于现实,感受那种宁静的、永恒不变的情感,享受着单纯和谐的审美情趣,融入到他作品中那诗歌般的世界里。

——布格罗作品《春之歌》

布格罗对于光影的把控与细节的处理可谓达到极致,有一种近似照片的写实效果,作品高度完整、技法全面。布格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女性题材的作品,所描绘的女性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掺杂了他对于女性美的个人见解,为了追求高度的优美和理想化的境界,他甚至舍弃了技法的创新,不遗余力地在素描和油画上进行细节的刻画。

——布格罗作品《田园游憩》

普遍的艺术史在写到十九世纪时似乎都朝着为现代主义铺路的方向撰写,而实际上没有真实、客观地还原那个时代的艺术面貌。这一时期的艺术更多地掺 入了后来的批评家的观念和价值取向。这段历史过分夸大了先锋艺术家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过分贬低了学院派艺术家的贡献和价值。

——布格罗作品《酒神女祭司》

布格罗作为学院派的顶尖高手,不论在技法的使用上还是对古典理想的追求上,几乎可以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比肩。

——布格罗作品《清纯》

结语

在艺术领域,任何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厚此薄彼的方式不会让历史的真相更真切。毕竟,美术史的意义有一部分在于确立一段历史中美好的事物,而不是遮盖和掩藏。诚然,每一位观者对于绘画作品的赏析自有个人的取向,但看了布格罗的作品,那种唯美的气息会让每一个观者深深地为之感动。


不同的视角,互通的视界,我是魔韵,欢迎同道互动交流。

本文由魔韵画手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