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复读一年感觉遭受很大打击,和以前同学不敢见,感到自卑,怎么办

电脑版   2020-11-26 09:14  

复读一年感觉遭受很大打击,和以前同学不敢见,感到自卑,怎么办?:自己也复读过,复读的时候班上好多同学一起去的,所以没感觉丢脸。反而是初到大学时,才意识

1

自己也复读过,复读的时候班上好多同学一起去的,所以没感觉丢脸。反而是初到大学时,才意识到有点丢脸了,会疑惑自己是智商太低吗?也会为因为复读年龄大一岁而自卑,所以从来没和同学说过。

多年过去,此事早被忘到九霄云外。今天借此问题做个复盘。

一、为什么复读?

原因无非是没考好。但这个好每个人标准不一样。有的人标准是一本,没到一本线就会复读。我第一年是可以上个三本,但是感觉太low,复读后也只是上了二本,遗憾错过了男神的一本学校。也许这就是冥冥注定的安排吧。

再深挖,根源是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不清晰,认为只有上更好的学校才有出息。所以现在才有非常火的为高考生准备的生涯规划师。建议你可以找生涯规划师了解下。

二、为什么觉得丢脸?

复读已经是无法改变的过去,但我可以在心理上去了解这份丢脸的感觉,接纳它,再转化为力量。

首先为什么觉得丢脸?从外因上看,复读让我和考上的同学莫名不一样了,他成了人生赢家,而复读的我则成了loser。到了大学之后,也感觉身边的人都是直接考上的,自己复读过简直太另类了。从内因上看,复读后虽然家人还是一样爱我们,但我们容易感觉不被爱了,虽然我没有这样的体验。有这样想法的人多数有这样一个信念:”我没有考到理想的分数就是不被爱的“。

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讲,这些体验都没能满足我的基本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他将我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是人的生存必不可少的。你想,现在社会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本都满足得妥妥的,相对于学生,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多么重要呀。面对复读这个创伤,你自然感觉”丢脸“。所以,你不要自卑,这是很正常的心理。当然,我们的心理是很聪明的,它会用各种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比如我会压抑这个事实,从来不再同学面前说起此事。

三、怎么转化?

在各种防御机制中,升华是最有积极力量的。司马迁受宫刑都能升华为完成《史记》巨著,你也可以把这”丢脸“的能量升华为更努力地读书、参加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让后面的人生更有成就。

有时行动就是做不到,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先从简单的事情做,循序渐进嘛。

当心里实在难受的时候,也可以听听冥想、做做运动、写写日记等,让自己回到好状态当中。

总之,感觉复读丢脸是你的心理防御机制在保护你的心理平衡喔,不用担心,相信你的心理是强大的。

2

第一,复读一年感觉遭受很大打击,和以前同学都不敢见,感到自卑,是因为你高考发挥不好,志愿填报不好,你的同学都考进了理想的大学,天天都在晒自己的大学生活,自己在一个陌生或者熟悉的学校开始新的生活?面对复读,你觉得丢脸,对未来的高考感到焦虑、紧张,对自己觉得不自信,感到痛苦、不安,经常会回想高考时候的样子,和同学、舍友的关系一般,没有特别亲密的朋友,一个学校都没有几个认识的人,更惨的是见到的还是以前经常带着玩的学弟学妹?把烦恼的事情写下来,看看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你可以做什么。比如第一年的高考成绩无法改变,复读一年的决定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是你的心情,你对复读的看法和做法,你的姿态。

第二,我们分段讲,一是复读一年,这是你的选择还是家人的动员,老师的建议,不管出发点是什么,最终的选择权在你。二是感觉遭受很大打击,打击源是什么,自己的自信被摧毁,身体素质下降,情绪失衡,家庭纠纷,同龄人眼光,他人评价,自我评价等等,它是伤害你的身体,还是损害你的精神,是消磨你的斗志,还是毁灭你的环境。三是和以前同学不敢见,同学聚会最重要还是开心,如果一段关系不开心,你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可以选择中止或者回避。四是感到自卑,你为自己复读的事情自卑,为自己的成绩自卑,为自己的选择自卑,还是为自己的状态自卑?内在的自我需要自信去喂养,自信源于不断地微小的成功。

第三,临近高考了,两个建议。一个惜福日记,每天记录三件以上发生在你或者他人的三件好事及其原因。心情不好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没有动力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你可以把听到的鸡汤,取得的进步,得到的表扬,学到的知识,看到的美景,得到的鼓励,喜欢的内容都写进去。在高三的学生反馈中,这个对使用过的学生都有效果。第二个成功日记,每天记录三件以上你取得的成功事件,可以写你学到的知识,得到的鼓励,总结的方法,取得的进步,情绪的管理等等。

3

自古英雄多磨难,人生是活给自己看的,不是给别人看的,你没必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况且,复读不丢脸啊,你是为了你的未来去努力,不是为了别人的未来去复读。

很多时候,你在意的事别人未必在意,只是你自己单纯的放不下而已。

你想想马云、梁凯恩等这些名人,他们也是高考失败多少次,但是他们并没有自卑,更没有放弃,所以你也很优秀,也许很多人羡慕你复读,而自己在不如意的大学整天无所事事呢!

所以,千万别自卑,你要为自己而活,为自己奋斗。

4

自信一点!

我也曾和你一样复读,而且是复读了两年!

以前的同学其实并不会在心里对你有什么想法。毕竟大家同学一场,而且接触的机会越往后越少。因为有各自的学习、生活圈子!除非就住楼上楼下,抬头不见低头见。

在这个社会,除了父母、爱人、亲戚和三五好友,大多数人都只是匆匆过客!你现在关系很好的朋友,可能没有征兆的就慢慢疏远了。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复读并不丢人!复读是为了让自己能有更好的明天!为自己的未来打拼是积极向上的力量!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呢?相信你可以让自己活成想象中的样子!加油!


5

我一个同学高考就200多分,复读一年考了570多,所以,何必受到打击呢

6

没必要自卑,言重了。复读是未来考入更好的学校,尤其是高三党,有条件可以复读,原因如下。

第一,目标更明确。

复读生通常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首次考试没有考出理想成绩有很多原因,比如临场发挥比较紧张,女孩来例假,考试综合症等,都是考不好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复习的不充分。不管怎样,结局已定并选择复读,说明对自己的要求还是很高的,那么踏踏实实的学习,针对自己弱势学科有的放矢,树立清晰的目标,再过一遍高三生活。

第二,学习更高效。

经过一年学习已掌握各学科考试时间节点及考试难度,第二年复读会更有效率。因为比其他同学更加清楚学习不易,比其他同学更加努力,所以复读生通常能进步100分以上是非常正常的。少数550分以上的学生选择复读除外。所有550分以下的学生还是有很大机会过600分的,也别说的那么绝对,有些杠精就喜欢抬杠。

第三,动力更充足。

有了清晰的奋斗目标后,体会过一年的辛苦,需要做的就是完成目标,这让高三复读的学生已提前进入复习的状态。以现在这个时间点为准,一轮复习已经过半,复读生比普通考生更具优势,即使有不足之处,也会更加针对性地补课,查缺补漏,虽然辛苦但是有了更大的动力,为了梦想而战。

复读生心里压力是最难熬的,但反过来想想,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复读为什么怕被嘲笑呢?很多同学都考得不太理想,只不过他们没选择复读而已。所以复读并不羞愧,自己学自己的,自己的未来自己掌握,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都是浮云。@头条教育 @问答

加油吧高三党,加油吧复读生,祝大家都能考入理想的大学,为了梦想而努力!白老师会陆续上传英语考试技巧到专栏,欢迎大家关注!

7

亲爱的,出现问题,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自卑逃避,伤害自己。

复读这件事已经出现了,这是不可挽回的事实,不管你自卑也好不自卑也好,它都在那里,不离不弃。如果你用自卑的心态面对它,适当的自卑是可以成为动力激励自己努力前进的,但过度的自卑,不仅不能让自己专心学业,还会让自己过度分心,不仅对学业没有帮助,还会拖累学业。

理性看待问题,抓住事件的重点。

复读不是贬义词,没考上学也不是贬义词,它只是普通的一个事件,如果,你赋予它贬义,你就会跳进自己制造的漩涡,越陷越深,走不出来。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你自己要对自己有一个理性看待。我的朋友生活在农村,考了三年大学,村里人对他冷嘲热讽,他没在意,因为他知道,那些冷嘲热讽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考上大学他的家庭才会有出路,自己才会有出路,这是他唯一的路,他没有别的选择。于是他更加努力,背词典、背书。他语文英语特别好,特别喜欢看书,是真心喜欢,但是数学特别差,属于严重偏科的。没办法他只能让自己好的更好。最后,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艺术考试考上传媒大学,学院特别指出,这个考生要留住。因为,语文笔试的成语题,几乎没有人能写出成语的出处,只有他每一个做出解释写出了出处。对于这样的好苗子,谁不爱惜。现在他成了一名职业编剧,他的坚持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所以,此次事件的重点是复读,核心是学习,那么你就要抓住重点,把学习这件事做好。而不是什么自卑,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这些在这件事情上都属于可以忽略不计的浮尘,根本不值得一提,也不需要你去在意。

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不要和把精力放在和别人攀比上,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自己的路要自己走,别人帮不了你,自卑更帮不了你,唯有你拿出付出一切努力学习的勇气,去行动,做到每一天都是更好的自己。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好,就是进步,就是成功。然后,持续学习,持续进步,持续成长。有人以为,上了大学,毕了业就可以不学习了,错,很多人进入社会以后,才开始真正学习,而且要比上学的时候还要努力。因为,直到那个时候他才明白学习的意义。

恭喜你,还在学习的路上,祝你成功!

8

你好,我也是复读生,我们有同样的体验。以下是我的一篇文章。

[玫瑰][玫瑰][玫瑰]

1.接受我们的自卑。

2.解构自卑情绪。

3.重构对情绪的认知。

1.接受自卑。

这时候我们就是有疑问了,自卑可是一种负面情绪呀,我们这么能让它占领我们的心理至高点呢?因为我们在传统的认知里面会有这股狠劲,在处理日常问题中或许可以但在处理心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导致身体和心理玉石俱焚。

我们一般在面对一种不好的情绪,或者是一种我们不想的情绪的时候,都会刻意的抵抗它,或者是刻意的想要抗争,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是极不可取的。往往会令我们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

最最最重要的是不要怀念过去!一般的流程是这样的,我们产生这种负面情绪。然后就想着“如果又是我们有这种负面情绪,生活该多好啊!”但是我们终究要回到了冷冰冰的现实,所以这种想象与现实的落差就导致个人的情绪的再一步恶化。一昧地怀念我们过去的美好这样只会导致离我们期待的目的渐行渐远。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是平和的去接受他,我有我们真的了解她之后,我们才能从更客观的看待他,避免我们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

2.解构自卑情绪。

通俗来讲,就是我们要了解为什么会产生自卑情绪?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是我们选择的自卑,是生物的自我保护机制需要自卑!”

这时候或许会有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呢?

因为生物对未知的恐惧,会引领着生物去建立一个自己的认知模型。这里也称为归因。

我这里来解释一下

我们都会就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找到我们认为合理的解释,这是生物去适应生存环境的本能。

比如说,我们看着苹果往地上掉下,东西扔上去之后又会掉到地面。我们就抽象出一个认知模型:大地有把一些悬浮在空中的东西往下拽的力。这也是我们现代科学发展的雏形。

再比如为什么你考试的成绩总是比别人少呢?

有一些人就把它归因为是因为我的脑袋不够聪明,这个体一类无法改变的原因。这就会导致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

因为我们总是喜欢找到一个能够解释所有事物的最底层的原因,就像现在我们的科学家也在寻找一个能够推出世界运行规律的抽象模型一样。所以接下来会把这个原因拓宽到其他边界。

比如“为什么我总是迷路呢?”“因为是我不够聪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发出更多的疑问,“为什么我挣的钱总比别人少?”“是因为我不够聪明”一个边界的认知,从学习拓宽到交通,到到最后拓宽到生活。

一旦用了这归因之后,我们再次使用它,会强化这个概念,我们对这个概念的认可度也会越来越高,我们以后再遇到问题,你就会习惯性的把这个原因给拿出来,进一步强化这个概念。这是一个正反馈的结果,当我们的归因有问题的时候往往可能会荒废我们的一生。同时这也是一个人类自我保护机制的正常反应。

所以我说为什么我们会自卑,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自卑,是我们需要自卑。

但同时有的人却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个正反馈循环。

他们会把把身边的现象归咎于有利于个人成长的原因,那么他们的成长的雪球就会技术滚动起来,以致我们可望不可及。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成长型思维。

3.重新建构对情绪的认知。

当我们能够客观地看待我们为什么会自卑之后?那么改变也就随之而来。开始去观察我们身边的生活,开始把身边的现象归咎于一些有利于个人成长的原因,归咎于一些能够后天改变的原因。

“别人为什么考的比我高分?”因为我的学习方法有问题。我该如何去优化我的学习方法呢?”

之后我们的成长的雪球也滚了起来了。

但我还是想说,这些都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生理上的改变总是滞后于思想的改变,如果我们有自卑情绪一段时间了,它是会有一定的惯性。我们还需要等待,接下来呢,就把一切交给时间好了。不用再刻意想念这个问题。

终于当我们回头看看这段时间的旅行,我们会惊讶地发现那些自卑的包裹都留在了时间的旅途中。

希望你能走出自卑[祈祷][祈祷][祈祷]


9

我觉得复读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人,那是考不上,又没有勇气去复读的人才是真真丢脸,因为你的追求你的精神,虽然人有不同,各个人的智商不同,有的人学东西快一点,早一年考上大学,和你迟一年甚至一两年啊,考上大学我觉得没有什么所谓,就是叫做意图同归,虽然你聪明一点,刚刚毕业应届就考上了大学,我都有一个同学连续复读了6年,后来都考不上,回去做了一年的农民,想来想去,还是要要读大学,所以呢,他又回来读了两年,总共呢又补了8年。才考上中专,后来他再补一年,终于考上本科,我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所有的同学都赞扬他有这种坚强的毅力,我那时候的同班同学都没有一个人教他,他也很自然的和我们经常在一起聚会,笑笑闹闹放在一旁,他还自己自嘲的,就叫自己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名,叫做补九。就是他补习了9年才考上大学。他因为年龄大的缘故还是什么原因,所以呢,他很快就。出来就干不现

10

自卑是正常的心态,如果这个时候你还昂头挺胸,那你真的要看心理医生了。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