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面对孩子的撒泼打滚,都用什么方法处理的?

电脑版   2020-11-26 09:13  

面对孩子的撒泼打滚,都用什么方法处理的?当孩子驻足停留在喜欢的糖果、玩具之类的物品并说出想要,然而未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撒泼哭闹、拼命反抗甚至满地打滚

1

冷处理

2

耐心教育,正确引导,培养良好品质!

3

面对孩子的撒泼打滚,都用什么方法处理好?

面对孩子的撒泼打滚,不理他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其实你仔细观察,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也在跟大人”斗智斗勇”。他哭、他撒泼打滚都是在吓唬你,试探父母长辈怎么对待他!你输一次,全盘皆输!

不理他,是最好的处理方法。要理他,就狠下心来,让他一次记住,下不为例!

我们经常在超市门口坐着玩。经常看有的小孩从超市里哭着出来。有一个小孩,家里有一辆小车子,又要买一辆,爷爷不给买,他就跟在后面哭。爷爷只管自己走自己的路!我看他边哭边从手指缝里看爷爷的表情。爷爷停下来,他就大声哭;爷爷走了,他就哼哼。

走着走着,看见一个小朋友,两个孩子玩起来了,忘记了买车子的事了。

家里没有的,孩子要的合理的可以满足他。家里有很多玩具,他还要,不能惯着他!不买就是不买!越哭越不买!有两次他就再也不要了!

有一次,我们遛弯,一个小孩有四五岁了,还让奶奶抱着。儿子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

他说,有一个小孩,家住五楼。爸爸妈妈上班爷爷看着他,一岁多会走了,爷爷就不抱了,慢慢牵着的小手走,孩子小也抱一会儿。小孩越大了他越不走了,让爷爷抱着上楼,爷爷年龄大了,抱着他上五楼有点吃力。一开始爷爷说:“小宝乖,你看比爷爷上的还快呢!”再后来,爷爷就说腰酸背疼,不能抱了,让他自己走!后来孩子就自己也走也爬上五楼。

孙女四五岁时,不让父母批评,一说她哪里做的不对她就哭。一个星期天,她的老毛病又犯了,儿子提起来就把她放在卫生间里。“哭吧!哭够了告诉爸爸。”儿子说。孩子在卫生间里,哭的声音越来越小了,没有声音了。儿子摆手谁也不要管。

一会儿,里面传出拍门声,“爸爸,我哭够了,今后再也不哭了!”孙女求爸爸放她出来。

儿子去了卫生间,给孩子洗洗脸,领到客厅,告诉她:”犯错了,大人就要批评,一个小孩不能光受表扬,也要经得起批评。”孙女点点头。

要培养优秀的孩子,父母必须狠心。溺爱,只能害了孩子。

结束语:

家长越狠心,孩子越优秀!他哭、撒泼打滚都是在试探父母的底线,父母要正确引导、教育,养成好习惯和优秀的品质,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4

分时间,分事情,分场合。如果是吃饭时间,就不理他,其他人都认真吃饭。吃了饭收拾碗筷,这一顿饭就不让他吃了。如果是购物时间,不管是什么原因,那就结束购物回家。如果是集体场合,赶紧抱出这个场合,叫他单独放一边,叫他冷静,冷静不下来就不要管,大人该干什么干什么。这一系列的场合都是凉着他,不能妥协,静下来教育,真到不撒泼打滚为止。这是本人的经验。

5

由于经常带孩子出去逛街,我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小孩子在得不到心爱的玩具糖果之后嚎啕大哭,满地打滚。家长们会跟孩子说,“家里已经有了,不能再买。”“天天出来,天天买,要这样,下次就不带你出来了。”但已经被玩具勾着心智的孩子哪里听得进去?

最后是家长们或者直接骂或者打一顿拖走,或者在孩子哭的时候苦口婆心讲道理,或者干脆在旁边冷眼看着孩子哭,或者屈服在孩子的撒泼打滚之下,满足孩子的需求。

当然,也有些家长比较理性,会接纳孩子的情绪,抱着孩子离开玩具店,等孩子情绪稳定了再跟他讲道理,通常效果会比较好。

我认为,在孩子提出要买玩具零食时,有两种家长。

一种家长是厌烦孩子经常地提出要买玩具,买零食的。一来浪费钱,二来怕孩子养成不懂珍惜的坏习惯。,很多家长的语气是不耐烦的,表情是严肃的甚至带着厌烦。

孩子一听一看情况不妙,立马就会嚎啕大哭满地打滚,企图以此要挟父母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是父母更加烦躁这种方式了,觉得丢面子,觉得自己的孩子太不懂事了。又哭又闹的不成样子。

一般这种家长采用的处理方式都会很暴躁,直接打骂拖走,或者任由其撒泼自己佯装要走。这种情况下,孩子父母都是双输的。

另一种家长则理性很多。他们认为孩子看到喜欢的玩具零食想买是正常的。想要得不到会哭会闹也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所以在看到孩子被拒绝后哭闹撒泼的时候不会着急上火气急败坏的。

相反地他们会很有耐心,温柔地擦干孩子的眼泪,抱着孩子,引导孩子说出心情,然后跟孩子讲道理等等。这种情况下,父母孩子是双赢的。


关于孩子得不到心爱的玩具零食而哭闹撒泼的处理方式,我倾向于第二种的。

首先,吃喝玩乐是人的本能,大人懂得隐藏自己的这些需求,并在恰当的时候表现出来。但孩子不会啊,孩子天真无邪,他想要他直接就表达出来了(当然被打被骂内向自卑的除外)。当孩子提出要买玩具买零食的时候,身为父母,我们应该觉得开心,至少孩子对你是毫无隐藏的,是开朗自信的。如果能买就直接给他买,如果不能买,不要气急败坏,也不要严肃打击,而是可以采用恰当的方式说服孩子放弃购买的。

其次,孩子负责情绪控制的前额叶还在发育中,控制情绪的能力天然不如大人。

不满足需求就会有情绪,这也是本能。只是大人善于隐藏,而小孩子是外露的。情绪来了之后他就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发泄出来,有些是家长难以接受的,如撒泼打滚。

最后,我们要做的是接纳孩子的需求和情绪,温柔而坚定地坚持既有决定。

孩子哭闹撒泼之后要求被满足会让他们掌握了一门控制大人满足自己要求的新技能。家长要谨慎呀。一般坚持这样做几次之后,孩子就不会撒泼打滚了。

我家孩子刚开始也会,不给买就哭闹撒泼。开始我也生气,是第一种家长的处理方式。发现下次会历史重演,就改用第二种方式。没想到效果真好。之后再去玩具店,碰到喜欢的家里又有的,就只看看摸摸。嘴巴则念叨着“家里还有,还能玩,不能买。”反倒是我看到这样的孩子,会忍不住想要引导他买别的玩具回家玩。有时想想,莫非这是孩子的“以退为进计”?


总之,家长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冷静。千万别被小孩带出情绪来了。之后的处理方法顺势而为啦。

6

从小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学会正确的控制情绪,表达自己的想法。

现在好多孩子明明嗯家庭收入很普通,却什么都想要名牌。跟小时候树立起来的错误的消费观有很大的关系。当孩子面对想要的东西,但是嗯家长会因为耳朵这个东西很多了,或者是这个东西很贵啊,不知道买拒绝的时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是不需要的东西,再便宜也不买。需要的东西在消费能力范围内买。错误的消费观后患无穷,校园带就是在利用孩子们的超前消费思想。

还有情绪的控制和表达。是因为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了他想要的,所以才会循环往复的使用这种方式去争取他想要的。要有界限告诉孩子什么啊?是可以争取的,什么是没有商量的。好好说话和撒泼打滚的结果是一样的。撒泼打滚反而很丢人。

7

我儿子今年4岁,有时候在商场里,非要买那个玩具,如果不给买,就会哭,我一般都是冷处理,不理他,一会儿他看你不中招,就不哭了,这时候再跟他讲道理。

8

【新妈有话说】孩子撒泼打滚,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因为自己情绪得不到理解,进而采用更为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抗议。二是曾经通过撒泼打滚的方式让自己得到了甜头,从而百试不爽。



面对孩子撒泼打滚,分三步走。

1.保持冷静

很多时候孩子撒泼打滚发脾气时,父母容易怒火中烧,以暴制暴。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宣泄情绪,还会给孩子一种信号,潵泼打滚发脾气是一种正常的方式,错误引导孩子。

2.坚持原则

孩子远比我们想象中要聪明,他们会各种试探我们,以此来寻找与我们合适的相处之道。

在孩子第一次撒泼打滚时,我们就要坚持自己原则,坚决拒绝孩子的条件。孩子发现这招对我们没用,也就不会再做了。切记,不能因为嫌孩子吵闹而原则妥协。

3.与孩子共情

与孩子共情,不仅仅是要理解孩子的情绪,更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

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情绪被父母看见和接受。当孩子的情绪被我们所理解,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再发脾气。



结语: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孩子的情绪,生气和发脾气,就像高兴这种情绪一样,都是正常的。

我们首先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给孩子情绪一个宣泄的出口。孩子能正常地宣泄情绪,才能更好的健康成长。

9

“别哭了,在哭我就不要你了!”、“你再在这样我就走了!”,大家经常在商场或者外面看到孩子在哭闹、撒泼打滚,家长就会以‘威胁’的语言来化解当时的情况。这种方式到底对孩子好还是不好呢?或者说我们是否有好的方式去处理这种状况呢?一起来看看吧~

远离场景

各位宝爸宝妈们一定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带孩子出去玩,孩子什么都想要,不给买就哭闹甚至撒泼打滚,还记得《家有儿女》里面刘星的那一招老鹰蹬腿吗?就是孩子经常会运用的一招,这个时候作为家长极其难堪,想找个地缝钻下去。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当众呵斥孩子不懂事,或者‘威胁’孩子,想要用这种方法达到目的!可是这只是在慢慢消耗你们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就像一杯水,在慢慢消耗殆尽。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孩子抱起来,走到没人的地方或者人少的地方,这样大人的面子不会受到损伤,孩子的面子也保住了,最重要的是,远离当时的场景能够帮助孩子从情绪中抽离出来。

帮助孩子面对情绪

当孩子远离当时场景时,他的大脑就会慢慢变的理性,各位爸爸妈妈用幻想的方式来实现他们的愿望。其实当孩子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得到理解时,孩子就能够接受现实,理性思考问题。孩子有的时候并不是非要这一样东西,各位父母会发现,要东西的孩子每次都会要,他们是真的想要这件东西吗?还是有别的心理需求?不妨家长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

事后复盘

这一步是最重要的!一般这类事情都属于突发事件,等孩子心情平复之后,我们还要去做其他的事情,没有时间和孩子仔细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孩子可能也不太理解或者下次又会忘记。然而复盘就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在这一天的茶余饭后,就可以和孩子坐下来聊一聊,当然父母和孩子的心情都很平稳的状态下。首先,要描述当时发生的事情(讲事实:不带任何情绪、评判,不贴标签);其次说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进行鼓励,也可以引导孩子自己进行总结哪个地方做的好;然后,要说出不足之处,并且列举改正方案(孩子主导,家长引导);最后,共同设立奖惩机制。通过复盘,孩子能够对这件事情加深印象,下一次同样的场景孩子可能就不会将自己的情绪发挥的“淋漓尽致”了。

孩子独立,家长解放。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0

谢谢邀请,我是康睿妈育儿。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很多孩子会出现以上的行为,其实,在孩子该树立规则意识关键期,家长没有很好地坚持和执行,导致孩子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规则是什么?就是大家建立之后,双方或多人都要遵守,而不能家长不遵守,让孩子遵守。

想孩子能在购买物品时,做到即使喜欢也能等待或者遵守父母的要求,不妨这样做:

1、给孩子购买的东西不宜过多。特别是玩具,尽量遵从少而精的原则,及时清理和增添对孩子当下发展有益的玩具。

2、当孩子表示想要一件东西时,可以采取“延迟满足”的方式,培养孩子的等待能力,从中提升控制自己的情绪。

3、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孩子想玩但又要吃饭时,和孩子约定可以再玩10分钟,如果没有过来吃饭,那么只能饿肚子。也就是坚持拟定的规则,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轻易打破。

4、共情和接纳孩子当下的行为,即使在大庭广众哭闹、撒泼,都要让孩子看到你是对他的行为不满,但还是很爱他。

01 坚定自己的立场,不能够买就不能买。

02 进入超市就预先做好购物计划,如果遵守约定可以进行奖励和满足孩子一个愿望。

03 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允许他发泄自己的情绪。在旁边默默关注他,及时回馈他的变化或转移他的注意力。

04 撒泼打滚过后,和他进行平等、尊重的对话,一起找出下次我们可以怎样做,让爸爸妈妈答应自己的请求,教会孩子积极沟通方式。

以上是我的回答,更多育儿资讯,欢迎关注“康睿妈育儿”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