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朱元璋为什么开历史倒车,在死后要用活人殉葬呢?

电脑版   2020-11-26 09:03  

朱元璋为什么开历史倒车,在死后要用活人殉葬呢?:我是梦话春秋,我来回答。对于明朝皇帝朱元璋,一生都有争议,其中争议最大是诛杀功臣,还有一样是人殉制度。

1

我是梦话春秋,我来回答。

对于明朝皇帝朱元璋,一生都有争议,其中争议最大是诛杀功臣,还有一样是人殉制度。人殉制度是古代葬礼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是一种非常残忍而野蛮的血腥行为,每次殉葬多少人没有执行标准。《墨子·节丧》 一书中介绍殉葬人数:“天子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天子死后,殉葬者多达数百人,少也数十人。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盛行于奴隶时代。特别中国古代的商朝最为突出,几乎所有商王墓里都有殉葬者。

对于这种殉葬制度,历来倡导仁爱、高扬人的价值的孔子,都忍不住大声诅咒那些发明用陶俑代替人进行殉葬的行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用陶俑都不人道,以后连后代都没有。别说用活人了,这简直没有人性可言,断子绝孙的行为。孔子两千年多年前的大声诅咒,朱元璋没有听见吗,他自己还尊孔尊儒的。他为什么要开历史倒车,在死后用活人殉葬。

一,受元朝影响。

明朝的前身是元朝,而元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以活人殉葬也确实存在。《成思汗列传》记载:“诸将负成吉思汉柩归蒙古,秘其丧,在道,遇人尽杀之。杀40名贵妇及大汗之骏马为殉”。路上遇见行人皆杀之,又杀了40名美女,多匹骏马给成吉思汗陪葬。而元朝的普通老百姓流行这种夫亡,妻殉葬制度。《元史·本记》记载:“宁和众县何千妻柏都赛儿,夫亡以身殉葬,旌其门”。由此可见,元朝的殉葬制度非常发达,因为朱元璋作为元朝的遗属民,继承这项制度也是很正常的。

二,预防后宫干政。

朱元璋为了太子朱标统治王朝稳固,不惜对自己曾经打拼天下的功臣下手,用各种办法,各种冤案把所有有兵权,能打仗的功臣都处死了,可惜太子死的早。朱元璋无奈只得将皇位传给年仅15岁的嫡长孙朱允炆。所有权臣已经处理干净了,那么能干政的还有谁呢,只有自己的后宫,如果自己撒手人寰,如果朱允炆再让后宫其他嫔妃影响,那不是天下人都会耻笑。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统统杀光。为了儿孙皇位,自己担着罪名也不怕。

三,自己的私心。

朱元璋就是控制欲和占有欲都比较强的人。他自己受了半辈子罪,好容易当上皇帝,人间的享受,他还远远没有享受够。他死了,他要把他在人间享受的,全部带到地下。让那些跟自己亲近的永生永世都跟着自己。朱元璋虽然是皇帝,可他没有皇帝的胸怀,他的享乐是建立在众人的痛苦之上。

四,别人为之。

据《明史·太祖本纪》记载:“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宫人十数人。”朱元璋驾崩了后,朱允炆七天内就将丧事办完了。这件事,是朱允炆有意为之,还是朱元璋安排,没有人说清。也有一种可能,朱允炆获得自己爷爷赏识当了皇帝,所以他认为最高的礼节人殉来葬自己的爷爷。

无论那一方式,朱元璋算是给历史开了倒车,这种人殉葬在中国唐时已经绝迹了。朱元璋应该摒弃元朝的陋习,发扬华夏民族仁爱精神,没有想到,他自己为了私心,又把人殉葬制度拾起来了。这说明朱元璋从心里拿普通人不当人看,在他的眼里,他自己的嫔妃、奴仆、佣人都是他的私人物品,他可以随意的杀死。

2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创者,为了保证大明朝长期存在,他殚精竭虑作了顶层设计,这些顶层设计集中反应在他著写的《皇明祖训》中。朱元璋的制度中,有两项最受人诟病,一是恢复分封制,二是恢复殉葬制。朱元璋恢复殉葬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外戚专权,让先皇嫔妃殉葬,则后代皇帝不受太后、皇太后及其家族牵制。


皇权的两大内部威胁分别是:权臣主政和外戚干政。朱元璋将功臣集团诛灭,又分封诸子为王,基本上解决了权臣外姓夺权的可能。为了防止后宫干政,外戚夺权,朱元璋死前下令所有的嫔妃皆殉葬,这样年轻的建文帝就可以放开手脚治国,权力不会受到太后、皇太后的干扰。马皇后经常干政,这让朱元璋又气又无奈,幸好马皇后先死,否则朱元璋真会让马皇后也殉葬。


活人殉葬制度虽然残忍,但对于皇权是有帮助的,对于天下稳定也有帮助。朱元璋认为死数十人,而活上万人,这样的买卖是值得的。权力斗争一向都残酷,皇权的内部争斗扩展至天下就是战争,在战争中死伤者何止百万?这大概就是朱元璋恢复殉葬制度的初心,不能让外戚干政!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三位皇帝驾崩后,都有大量嫔妃殉葬。


明英宗天顺八年正月,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的朱祁镇,在病榻之前对太子朱见深说到“自高皇帝以来,但逢帝崩,总要后宫殉葬,这样的事我不忍心去做,我死后不用殉葬,你要记住,今后帝王也不要有这样的事情了”自此明朝的活人殉葬制度才被一纸遗诏废除了。

3

朱元璋死后有46位嫔妃陪其殉葬,后人骂他惨无人道,一世英名也因此蒙上尘垢。

实际上这不能只恨朱元璋,毕竟他“能治生前事,死后事未知”,更应该恨的是他的孙子朱允炆。确切的说,明惠宗朱允炆才是葬送这46位嫔妃的罪魁祸首。

可能有人会说,朱允炆也是遵照了朱元璋的遗嘱。那么,朱元璋会不会让自己的孙子在他死后执行“人殉”的葬礼呢?

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对自己死后的事已经安排得明明白白,要求治丧祭奠的物品不能用金玉,把他葬在孝陵不能变,天下的百姓只需服丧三日,就可以除掉孝服婚嫁了,藩王只在自己的封国里悼念,不必赶到京城。而且,最后还特别强调一句,凡不在诏令中的,依照这个诏令执行。

可见,朱元璋是要求他的葬礼从简,不想因为他死后给国家带来困扰。从他在遗诏中前半部分的话,也能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

他说自己承担天命31年,忧思心虑,日日勤恳,不敢懈怠,只想造福天下百姓。可惜自己出身贫苦,没有古人那么博学多闻,好善嫉恶远不及他们。如今已经懂得生老病死是自然之理,还有什么哀伤留念的呢?

从朱元璋的遗诏和他在位时的种种表现来看,我们很难相信这样一个开明的皇帝会把自己的46位嫔妃殉葬,并且残忍地将这一行为升格为皇家制度!

尽管殉葬的陋俗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每朝每代都不同程度有活人殉葬的事情发生,在当时也不足为奇。但在汉代以后也只是个例,并不像先秦时期那么兴盛,尤其在商周时更是达到登峰造极。

朱元璋对殉葬一事的态度,早在生前就已经显露出来,他几个先他而去的儿子在下葬前,就已经出现了殉葬的情况。所以搁在朱元璋自己身上,生前留下让妃子殉葬的遗诏,也就不足为奇了。

遗诏的执行人,是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从小就极其孝顺,14岁时父亲朱标生病,朱允炆昼夜服侍了两年。父亲死后,哀伤至极,以至于消瘦了很多。

朱元璋之所以选朱允炆继承皇位,除了要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看重了朱允炆的孝心。在他打天下的时候,也许需要一个手段残忍和强权的君主,但太平盛世当以孝义治天下。

而朱允炆就是一个书生皇帝,尤其喜欢古文化,即位后把三位儒家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视为心腹。也许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为了表达对爷爷一生的感恩,朱允炆坚持用“殉葬”这种古礼方式为自己的爷爷办葬礼。

痛心的是,朱元璋开启了明代殉葬的恶例,让这种残酷的礼制死灰复燃,以至于在他死后的三个皇帝都延续殉葬的陋俗,“初,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

据明末毛奇龄《彤史拾遗记》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死后殉葬46人,明成祖朱棣殉葬16人,明仁宗朱高炽殉葬5人,明宣宗朱瞻基殉葬9人,明惠宗朱允炆由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没有葬礼。

至于那些不怎么受关注的藩王,死后陪同殉葬的人数,就更没办法统计了。直到第六代明英宗朱祁镇时,临终前才口谕“定后妃名分,勿以殡御殉葬”,从此明朝这种惨无人道的殉葬之礼才废除了。

在殉葬之人的选定上,一般都是挑选那些没有生育过的嫔妃,以及年轻的宫女。这些宫女通常没有被临幸过,有些连皇帝的面都没见过,生前没有机会侍奉,死后在阴间长相伴,命运真是凄惨。

明朝将这些殉葬的嫔妃和宫女,叫作“朝天女”。据说,被选中做“朝天女”的女子,明朝官方会对其家人进行一定的抚恤和优待,但生命诚可贵,再怎么优厚的待遇也弥补不了生命吧。

那么,这些“朝天女”是如何被执行整个陪葬流程的呢?

根据明朝官方史书的记载,她们基本都是用白绫缢死。在此之前,宫廷会准备一顿丰富的“最后的晚餐”,让这些即将陪伴皇帝而去的女子们享用。但这样的断头饭,一般人大概都吃不下去。

接着,这些“朝天女”会被带去一个屋子里,那里早就预备下了一根根从房梁上悬下的白绫。嫔妃和宫女们站在白绫下的凳子上,把脖子伸进白绫套,身旁的太监们就狠心地一脚踢翻凳子。

当然,很多时候“朝天女”已经吓得瘫软,还有一些哭闹着不愿意去殉葬的,这时太监就会硬架着他们完成整个过程。

对于殉葬的死法,民间还流传着的说法是灌水银,目的是希望这些“朝天女”一直保持容颜不变,供地底下的皇帝继续秀色可餐,但这就更加残酷了。

有说是把“朝天女”迷昏后,在头顶上开个洞,然后把水银灌进去,以保证尸体不会腐烂,手段极其残忍。

以上两种殉葬死法,都是对生命血淋淋的摧残。虽然这些嫔妃和宫女殉葬后,朝廷会追赠谥号,或者给其家人一些抚恤,但生命失去了,要这些有什么用呢。

殉葬的礼制让人深恶痛绝,是一种残忍的陋俗,是违背人道的野蛮做法,历史上也曾有多个朝代予以废止,但余毒始终难以根除,直到清末民初,才彻底铲除了这一封建余孽。

4

朱元璋当初别说妃子了,所有的开国功臣全部都杀光了,妃子全部陪葬,目的还明确就是为了让建文皇帝能安安稳稳地当皇帝。


朱元璋杀完大臣后又让妃子陪葬目的很明确,就是怕后宫当政,后宫当政,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而且朱元璋也知道,唐朝的武则天篡位有多么的厉害,所以,朱元璋也就让妃子全部陪葬,这样他也就好安心了、


朱元璋让历史开倒车让活人陪葬是目的很明确,有利于朱建文的皇权稳定,其实南朝王还用活人祭祖的,活人祭祖也是在南朝国才有这样的事。


所以,朱元璋让妃子陪葬是说的过去,因为他知道,他的孙子建文软柔,但是建文帝最后还是没有坐稳,还是朱元璋自己的第四位儿子朱棣给夺取了政权。


其实朱元璋之后的,朱棣没有陪葬的因为朱棣的皇后本来就死的早,朱棣还没有夺取政权的时候,朱棣的皇后就病逝了,但朱高炽张皇后也没有陪葬了,朱瞻基的孙皇后也没有陪葬,到了朱祁镇这里,钱皇后对朱祁镇恩重如山,朱祁镇就直接废除妃子陪葬的事情,因为朱祁镇是很喜欢钱皇后,也不希望钱皇后陪葬,毕竟钱皇后跟着朱祁镇吃了不少苦。


所以,朱祁镇直接取消了陪葬制度。

5

“人殉”制度起于奴隶社会,盛于春秋战国,到了汉朝,这种活人陪葬制度就已经绝迹了。

元朝由于是少数民族,比较落后,还有人殉之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独独延续了元朝的人殉制度,他留有遗诏,皇宫嫔妃中凡是没有生育的,都要为其陪葬。为什么朱元璋要用这样残酷野蛮的人殉呢?

朱元璋为什么开历史倒车,在死后要用活人殉葬呢

其根源与其出身有关,朱元璋以一介布衣,要过饭,当过和尚,最后参加义军,一步步经历浴血奋战最终登顶。穷人的孩子自尊心都比较强,对于自己经历的尴尬和苦难铭刻难忘,所以一旦拥有就非常看重。朱元璋就非常看重皇权,从他把自己的战友杀了个一干二净就可知一斑。又从他废除丞相制度看可一目了然。

朱元璋为什么开历史倒车,在死后要用活人殉葬呢

朱元璋不容许他临幸过的女子再被别的男人碰,所以,宁可她们陪葬,也不允许自己拥有的东西让别人重复拥有,所以开了这个先例。这也可以称为是朱元璋极端自我狭隘的一种心理反映吧。


朱元璋为什么开历史倒车,在死后要用活人殉葬呢

6

朱元璋时期实际上就是一个大肆开历史倒车的时代,不仅恢复了几千年前的陋习,还在各种政策方面标新立异。简单说来,朱元璋就是希望通过这些光怪陆离的政策凸显出自己的权威,试图以打倒推翻过去的一切来印证自己的正确性。他再通过《皇明祖训》等一系列规定,让自己的政策成为了明朝始终遵循的最高指示。这就保证了他个人的长久权威。


人殉制度实际上已经消失了上千年,尤其是这种非人道的强迫殉葬更是非常少见。后代之中倒是有追念亡者而主动殉葬的例子,但是这样的残酷人殉实际上在汉朝之后就很少见了。早期的人殉是因为信奉原始崇拜,认为死后的黄泉国度中还可以享有齐人之福。但是,随着儒家文化的发展,人殉制度已经被打上了野蛮的标签。即使用人俑也会被人所诟病,更不要说活人了。朱元璋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自私,历代天子驾崩后,无所出的妃嫔都会被送到庵观寺院中出家。但是,朱元璋执意让她们殉葬就是要在死后依旧掌控她们,这是极端掌控欲望的体现。


其次,就是因为朱元璋的残暴。朱元璋杀人往往不问理由,所以短短不到四十年就搞得天下民心尽失,南京明朝二世而亡,还是败亡在地方武装之中。这都显示出朱元璋的残暴已经是搞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无所出的嫔妃对于后来的政权没有丝毫的影响力,只不过是满足朱元璋的杀人欲望而白白牺牲。所以,这种人殉很有可能就是没有任何理由的肆意杀戮,无理性可言。

7

说到活人殉葬,这种历史现象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毛猴给您说道说道:

一、中国古代也有赐已死之人陪葬帝王、贵族、尊亲属等的风俗,这多半是一种褒扬死者的作法。

人殉并不同于人祭(人祭是一种古代宗教仪式(祭祀),即用人作为祭品来祭祀神灵),并不具有人祭的宗教性质,且人殉中也会有自愿殉葬的现象。从夏商周奴隶制王朝开始就有这种活人殉葬的制度开始形成。到了汉朝,很少出现活人殉葬,汉武帝生前曾禁止殉葬,死后无人殉陪葬的记载。但是三国时期就有发生,比如大家熟知的三国时期,如史书记载三国时吴将陈武战死,孙权下令以陈爱妾殉葬。

二、朱元璋重启活人殉葬制度是什么心理?

1、朱元璋出身贫寒家庭,经历了九死一生后,才坐上大明朝的皇位。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

纵观中国历史上实实在在的贫苦出身最终坐上皇位的人,也就朱元璋一个人了。帝王生前嫔妃无数,死后也不应该寂寞,所以他要生前的这些妃子死后继续服侍他。其次朱元璋贫苦出身,即使做了皇帝以后也非常节俭,他死后,后宫嫔妃再无用处,避免浪费,不如随他而去。

2、最后朱元璋以史为鉴,非常担心历史重蹈覆辙,害怕嫔妃太多会导致外戚专政。

朱元璋太狠了,收拾完朝廷的老人,尤其是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大部分不是死就是亡。为啥,因为朱元璋害怕他们夺了老朱家的皇朝地位啊。

大家都看过后宫的影视剧,这后宫的人,哪一个不是达官贵人的家人?前朝和后宫都是联系的。前朝收拾完了,也得收拾后宫。但后宫无权,总不能找个理由杀几十个女人,这就是重启殉葬制度的原由。

我是帝王我做主,我的朝代我当家,至于后人怎么去解读,老朱他没想,也不想。

我是毛猴,若欢迎我的解读,请关注我。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