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古代太子没有继位去世后,太子妃和儿子怎么安置?

电脑版   2020-11-26 09:03  

古代太子没有继位去世后,太子妃和儿子怎么安置?:假如太子在皇帝之前就病死,他的正室和儿子都会得到妥善安置,尤其是太子是正常病死而且储君地位较为稳妥的情

1

假如太子在皇帝之前就病死,他的正室和儿子都会得到妥善安置,尤其是太子是正常病死而且储君地位较为稳妥的情况下。

太子妃会被另外赐予封号,封为王妃等,保障她的衣食住行不被降级。太子的子嗣会被封王,女儿封为郡主。这样的安排,一般情况表示太子一脉会成为普通的宗室,帝位继承权转移到其他支脉手上。后继之君一般会对先太子的家眷予以照顾,即使是表面文章上也得做到,这是一种礼仪和姿态。比如武则天的长子李弘去世后,他的太子妃裴氏在武则天手下的生活,待遇也不差。裴氏病死后,武则天下令裴氏和李弘合葬,并且追封裴氏为哀皇后。

这是第一种安排。

还有第二种安排。就是在明确使用立嫡立长的情况下,继承权会继续在太子一脉中传承,而不是转移到太子其他兄弟手中。最为明显的是朱元璋的太子朱标死后,他的正妃还是称为太子妃,他的次子朱允炆被册封为皇太孙。朱允炆后来帝位被夺,则是后话了。

还有一种特殊的安排,就是太子的后人后来凭借政变等手腕,重新夺得帝位。

比如朝鲜的仁粹大妃,在丈夫死后,她的两个儿子失去继承权,小叔子成为新的继承人。她后来凭借手腕运作上位,把小儿子推上王位,自己也成为大妃(等同于王太后)。

其实最多的时候,太子一死,太子一家只求能保命,不被后继之君惦记就行。

2

理论上太子是大宗,会立太子的嫡长子为皇太孙,等皇帝爷爷驾崩了,皇太孙就是下一任皇帝。

3

太子没来得及继位就去世了,儿子和老婆怎么办?

对于儿子来说,结果有两种,要么子承父业,要么打回原形。

  1. 子承父业:儿子继承父亲的太子位,接着当太子,随后当皇帝,太子妃成了皇太后;
  2. 打回原形:太子死了,太子的身份也就跟着没了,太子成了王爷,儿子也就成了普通的皇孙,太子妃成了王妃。

子承父业的案例,最典型的要数朱元璋一家三代了。

朱元璋的大儿子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还在打天下。

当朱标13岁的时候,朱元璋称帝,朱标随即被立为太子。

朱元璋对这个仁孝的大儿子相当珍爱,奈何朱标当了24年太子,也没等来皇帝的龙床,得病走了。

朱元璋悲痛之余,又将朱标的二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当时,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逝,朱允炆成了他名副其实的长子。

在朱标死后,朱元璋没有在自己其他儿子里另立太子,而是直接将朱标的儿子立为太孙,在公私两方面,都有着自己的考虑。

在公:朱元璋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规范和强调大统继承的合法性原则,那就是立嫡立长。

在私:朱元璋喜欢朱标,并且对这个皇孙朱允炆也疼爱有加,朱标去世,朱元璋伤心不已,所以,他便立朱标的儿子为太孙,应该是有感情的寄托在里面,也是对朱标的一种告慰。

但是,朱元璋跨过自己的儿子,将自己的孙子立为储君,这就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漏洞。

那就是:一旦朱元璋去世,这些“膀大腰圆”的儿子们,会对一个稚嫩的侄子俯首称臣、心无旁骛吗?

把杀伐果敢、野心勃勃的叔叔朱棣和温文尔雅、书生意气的侄子朱允炆放在一起,会和谐吗?

结果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死后,没过多久车就翻了……

令人好奇的是,满脑子都在提防大臣造反的朱元璋,杀进功臣。但是在死之前,他到底有没有认真考虑过老朱家内部,会有自相残杀这一天呢?

………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孙,这种情况就是隔代传。由于是隔代传,太孙年龄相对较小,而皇帝又将不久于人世,那么就会留下很大的变数。

毕竟,太子和其他皇子,为了争抢皇位还明争暗斗不断,皇子和皇太孙在一起,那就更有的打了!

所以,像这种“子承父业”情况,太子死后,太子的儿子接替储君之位,很难得到善终,而且历史上这种“隔代传”的情况也相对较少。

第二种情况,太子死了,本着“兄终弟及”的原则,皇帝会立其他皇子为太子,那么前太子的儿子和太子妃就会按照一般的皇子,该怎样就怎样。

这样的情况,相对比较普遍,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聊一下,历史上都有哪些这样的案例!

—— END ——

关注@麦小野 ,我们一起瞄历史,聊当下!

4

被立为太子,除了两种情况,基层上就是帝国未来的继承人了,第一种情况,兄弟们都很猛而且都想坐那个位子,太子没那么猛被弟兄们涮下来了。第二种情况就很可惜了,太子没有熬到继位就去世了。

第一种情况基本上没得商量,被赶下太子的位置后,一人倒霉,全家受苦。比如康熙朝的“九龙夺嫡”,太子胤礽被废后,幽禁于深宫,雍正即位后,倒是很厚待胤礽一家,儿女都被封了爵位,这也只是表面文章,到了乾隆时期,又把胤礽的儿子弘皙革去爵位,圈禁而死。

第二种情况是有点可惜,比如太子朱标。朱元璋辛辛苦苦打下江山,什么事都替朱标想到并安排好了,偏偏天不假年,英年早逝,朱元璋痛心不已。但是却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也就是自己百年后的继承人,母凭子贵,朱标的太子妃就成了未来的太皇太后。

5

这要看情况,通常情况之下太子离世,太子妃与其子也就失去了依靠,很容易就会落得个“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结局。

按照古代的宗法礼制,太子妃作为储君的正妻,地位超然,太子的未来的太子,那么太子妃就是将来的皇后人选。而太子之子,也是未来新的储君。

换句话来说,太子妃与太子的子嗣的地位,都来自于太子,一旦太子尚未来得及继位就薨逝的话,那么太子妃与皇子就失去了仪仗。不过在礼制上,太子妃仍旧是未来的皇后人选,即便太子人选更换,也并不影响太子妃的名誉上的地位,除非太子妃因为其他缘故被废位。

太子先故,留下太子妃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唐朝高宗时代。

首先就是武则天长子李弘的太子妃裴氏,裴氏嫁给太子李弘后没多久,李弘身死,而其作为原本的皇太子,死后被追尊为孝敬皇帝。由于李弘英年早逝,所以并没有留下子嗣,而其太子妃裴氏在东宫寡居没多久后,就在次年离世,被追封为哀皇后,附葬太子陵寝。

再者还有武则天的次子李贤的太子妃房氏,房氏嫁给李贤的时候,太子还是李弘,而李贤是雍王并不是太子,由于李弘薨逝李贤继立为太子,房氏也成为太子妃。然而不久之后李贤被降位贬谪到巴州,房氏也随之被降为王妃,李贤死后房氏处境尴尬,回到京城之后被幽禁,虽然还保留着尊位但失去了实际上的地位,跟随嗣子居住。

李贤与房氏之间并没有子嗣,而其姬妾倒是为其生育了子嗣,李贤死后他的子嗣们仍旧获得了爵位,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牵连。房氏离世之后,被追赠太子妃的地位。

通常来说,太子一旦未继位就离世,那么他留下的太子妃与皇嗣的最终结局,要看未来的皇帝是谁。像是明朝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标离世之后,其子朱允炆作为皇孙被确立为新的皇储,而朱标的元配太子妃常氏,仍旧居住在太子府邸,但不久后就离开了人世。在朱允炆登基之后,作为嫡母的常氏,被尊为孝康皇后。

礼法上,太子妃作为太子正妻,如果太子提前离世,皇帝就会改立太子,如果新的太子是原本太子的子嗣,那么原本的太子妃就没什么可以顾虑的,当然,这要建立在继立的太子已成年并且颇有能力的前提之下,足够应对皇室之中的夺嫡之争。

另一种情况就是,改立的太子是原本太子的兄弟,这种情况下原太子妃在世的时候,正式称呼上要加上原太子的谥号,以表示与新的太子妃之间的区分,其死后通常也会得到皇后的追尊。至于原本的太子的子嗣,大多也还是可以承袭相应的王爵,但也有些太子遗留的子嗣,会因为其身份特别,使得新太子忌惮而被除去。

6

历史上还真有几位太子在还没有继位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最为有名的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唐高祖李渊的太子李建成,明太祖朱元璋的太子朱标,这三人中有两人被杀,一人病死,看来,太子之位是个高风险的职业。



那么,这些太子去世后,他们的太子妃和儿子是如何安置的呢?


刘据因“巫蛊之祸”被杀

首先来说说刘据,刘据是汉武帝刘彻的嫡长子,母亲是皇后卫子夫,他七岁被立为太子,身上流程的喜欢,后来由于江充与刘据及卫子夫有嫌隙,担心汉武帝去世之后被刘据诛杀,因而以巫蛊之祸嫁祸刘据,汉武帝误信谎报,以为刘据谋反,遂发兵镇压,刘据兵败逃亡,最终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



刘据自杀后,刘彻还不解气,又将刘据的妃子、儿女等全部抄斩,唯有尚在襁褓中的刘病已幸免于难,但仍被投入大牢中,在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后,权臣霍光将刘病已接回替代仅在位27天的海昏侯刘贺,当上了皇帝,使得西汉的皇位重回刘据这一脉。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李世民的大哥,李渊建立大唐后,就立李建成为太子,秦王李世民由于长期在外征战,建立战功掌握权柄,对于立李建成为太子很不服气,于是想尽办法取而代之,多次世人诬告太子勾结边将谋反,都被李渊不了了之了。



此后,秦王府和东宫的摩擦不断,李建成恐惧秦王府的强大,建议李渊将李世民的幕僚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秦王府,严令不得相见,秦王府文武多被免官外放,府中只剩长孙无忌、高士廉、尉迟恭和张公谨等几人,众人感到惶惶不可终日,于是劝李世民尽快采取行动杀掉李建成,逼李渊退位。


六月四日清晨,李世民率领秦琼、尉迟恭、程如杰、侯君集等人在玄武门设下埋伏,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奉召入宫,行至临湖殿,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于是调头准备回去,李世民一边大呼一边从后面追赶,并一箭射死了李建成,尉迟恭杀死了李元吉。



李世民又趁势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全部杀死,然后逼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后,将李建成的妃子郑观音及李元吉的妃子都纳入了自己的后宫。


朱标染病而亡

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朱元璋称吴王的时候,就立朱标为世子,从师于宋濂,朱元璋建立大明后,立其为皇太子,朱标在监国时,宅心仁厚,体察百姓疾苦,深受百姓的喜欢,深得朱元璋的喜爱。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八月,朱标受命巡视陕西,同时受封于这里的秦王朱樉因为在当地多次犯错而被召回京师,朱标也因此被要求调查一下秦王的言行,朱标巡视归来后,献陕西地图,又替秦王说情调解,朱元璋才让朱樉回西安。



朱标自秦中视察返京后不久就生了病,在生病期间还向朱元璋上书关于筹建都城的事,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二十五日,朱标病死,朱元璋痛哭不已,将他葬在孝陵东侧,谥“懿文太子”。


朱元璋遵循“立嫡立长”的原则,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幼小,朱元璋担心以后压不住朝中的开国老臣,于是朱元璋大开杀戒,几乎将这些障碍一一清除,在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顺利的登基为帝。


可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他千防万防,就是没算到自己的儿子会造反,他其实是为朱棣扫清的障碍,最后朱棣造反成功,抢了朱标这一脉的皇位。



朱棣继位后,朱允炆下落不明,朱允炆的大哥早逝,其他的三个弟弟没有记载,朱标的正妃常遇春之女常氏在洪武十一年就去世了,继妃吕氏得以善终,建文帝时被尊为皇太后,朱棣夺位后复称懿文太子妃。




7

简单来说,看太子怎么去世的。

太子没有继位就去世,有四种情况,每种情况下太子妃家眷的地位都不相同。

第一种:太子被废后去世

这种情况下,太子家眷的安置问题就全看皇帝的心情了,往往取决于他们与太子的关系。

比如离现在最近的废太子胤礽,他被康熙帝废了两次,但康熙帝对他还是很照顾的,在他被幽禁期间,“时遣太监往视,赐物赐食”、“二阿哥面貌今甚丰满。阿哥所生七八子,朕皆养于大内”,显然胤礽自己和儿子都过得不错,妻女想来也不会差,他的妻子去世时,康熙帝还命翰林院撰文致祭。

如果康熙帝还在世时胤礽就去世,怀着对他的思念,康熙帝可能会更加宠爱自己的孙子吧。不过当皇帝换人后,情况就不同了。

雍正帝继位后,封胤礽之子弘晳为理郡王,随后晋封亲王。乾隆帝继位不久,弘晳卷入逆案,被削夺爵位,其弟继任为理郡王。

当然,康熙帝对胤礽还算比较温情的,要是碰上比较冷血的皇帝,废太子家眷的生活可以说毫无保障。

比如汉景帝的废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后,很快遭到了汉景帝心腹酷吏郅都的调查,刘荣无奈自杀,因为无子,其封地被废除,至于他的妻子下场如何,那就只能靠猜了,毕竟史书全无记载。

这个时候,就得看太子妃的娘家如何,如果娘家有钱有势,太子妃还是可以过得不错,要是关系够硬,甚至可以不受太子被废的牵连。

比如晋惠帝司马衷的太子司马遹,他被废之后,被迁往金墉城软禁,临行前他留给妻子王氏一封信,讲述自己是被冤枉的,并嘱托王氏照顾好他的儿子。可司马遹的岳父王衍却立刻上表给晋惠帝,请求让女儿与太子离婚,王氏于是被接回王家。

第二种:太子造反后去世

这种情况下,还是要看皇帝跟太子的关系,只不过造反这时太严重,很少有皇帝能够对太子家眷妥善安置,最常见的应该是汉武帝那种论罪下狱,而其结果往往就是死。

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因误会而举兵造反,被镇压后自己逃亡,而刘据的家人,包括母亲卫皇后、太子妃、太子妾室、子女等,全都遇害,只有一个出生不久的孙子幸存,还被关进了监狱,也就是日后的汉宣帝。

最好的处置估计就是唐太宗对太子李承乾了,李承乾谋反失败,可唐太宗并不想杀他,只是将其废为庶人,流放黔州。

李承乾的妻子儿女也没受到牵连,虽然爵位肯定是没了,但生活绝对是中上标准,李承乾长子李象的儿子李适之,在唐玄宗时期还当上了宰相,显然家族并没有没落。

第三种:太子死于政变

这种情况下,太子家眷的男性基本不会有好下场,女性则降级处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太宗的哥哥李建成。

李建成死于玄武门之变后,其诸子随即被杀,太子妃郑观音抚育诸女,史书没有记载唐太宗对她的关照之类,想来她的生活最多处于普普通通的标准,不至于豪华。

李建成共有五个女儿,至少有两个被封为县主,这是诸王之女的封号标准,这也很正常,毕竟唐太宗上位后,把李建成的封号改为了息王,直到贞观十六年(642年)才追赠为皇太子。

第四种:太子自然死亡

这种情况下太子家眷的结局最好,不过还得一分为二,一份是好,一份是更好。

如果新的皇位继承人不在太子这一脉,那太子家眷显然也是标准的诸王待遇,如果碰上特别疼爱太子的皇帝,还能捞个皇帝的封号,比如唐高宗的第一任太子李弘,他去世后,唐高宗追封他为孝敬皇帝,其妻子裴氏日子过得也不错,去世后被武则天追封为哀皇后,与李弘合葬。

如果新的皇位继承人还在太子这一脉,那太子当没当皇帝对后代的地位影响去世不大,只是提前离世了而已。

比如明太祖的太子朱标,其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继位后朱标被追尊为皇帝,朱允炆生母吕氏被封为太后。至于后面的靖难之役,这就属于朱允炆自己守不住江山了,朱棣把这些称号全废了再正常不过,圈禁搞死几个侄子也符合他的性格,至于太子一家的生活水平,大概是饿不死的标准吧。

8

皇太子死后。皇太子很可能被皇帝追封为:名誉皇帝。那么皇太子妃就晋封为名誉皇后。当然称呼依旧称呼皇太子妃。只是后人称呼她为:某某(封号或谥号)皇后。皇太子没有追封为名誉皇帝。那么皇太子妃依旧称呼:皇太子妃。或故太子妃或先太子妃以区别当今皇太子妃。皇太孙同理:皇太孙夫人称呼:皇太孙妃。

9

每个朝代的制度都不同,举个例子吧,像汉朝没有子嗣的妃子是要陪葬的像唐朝没有子嗣的妃子是要出家的,明朝洪武皇帝还曾命令没有子嗣的妃子殉葬,不过这制度在洪武过后取消了,清朝的时候没有子嗣的妃子确实是可以被兄弟叔侄所接纳的。

10

古代历史上太子去世后,有的太子妃和其子得以善终病死,有的太子妃和其子与其夫一样死于皇权斗争,命丧黄泉。所以历史上历朝历代太子去世后,他的妻儿结局也都不同,有的惨死、有的得以善终。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