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史前人类时期存在的可怕动物有哪些?

电脑版   2020-11-26 08:53  

史前人类时期存在的可怕动物有哪些?:就地球历史而言,我们智人只存在了大约一眨眼的时间。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第一批人类大约在20万年前在非洲进化。 为了生存

1

就地球历史而言,我们智人只存在了大约一眨眼的时间。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第一批人类大约在20万年前在非洲进化。 为了生存,我们的史前祖先不得不击退并猎杀比他们大得多、强壮得多的动物。这是人类在世界各地迁徙时可能遇到的9种可怕的动物。

哥伦比亚猛犸象

哥伦比亚猛犸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哥伦比亚猛犸象从今天的加拿大一直到墨西哥都被发现,而较小的长毛猛犸象则在北亚、俄罗斯和加拿大被发现。另一个主要区别是哥伦比亚猛犸象头发少得多,所以它们看起来更接近现代大象,但更大,长牙多。 哥伦比亚猛犸象有12到14英尺高,体重在5.5到11吨之间。哥伦比亚猛犸象也有最大的象牙大象家族的成员。它们平均有12英尺长,呈螺旋状,非常强壮。它们会被用来击退捕食者,包括人类。

地懒

树懒看(⊙o⊙)上去很可爱*^o^*。然而,它们的远古祖先,地面树懒,比现代的同类更令人生畏,因为它们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 地面树懒有几个不同的亚种,生活在北美的有犀牛的大小,人类很可能会吃它们。然而,最大的地面树懒——巨大树懒,生活在南美洲直到大约一万年前,它们有20英尺长,重达4吨。另外,因为它们有锋利的牙齿和长长的爪子,有人猜测它们可能是食虫植物。 最终,最后一种地面树懒生活在大约4200年前加勒比群岛。

巨猿

有史以来最大的行走在地球上的灵长类动物巨猿是猩猩的亲戚。它们有10英尺高,重约1100磅。 你可能会注意到一件事,巨猿看起来很像神话中的大脚野人。然而,在任何人开始推测之前,巨猿在10万年前就灭绝了。他们在地球上生活了600万到900万年后灭绝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需要大量的食物,比如水果,来维持他们庞大的身体,当他们在东南亚的家是热带森林时,这不是问题。但是随后,由于天气变化,他们的森林开始消失,变成了干燥的热带草原,这意味着食物减少,巨型灵长类动物灭绝。

洞穴鬣狗

洞穴鬣狗也被称为斑点郊狼,大约是他们亲戚郊狼的两倍大。它们重达285磅,大约三英尺高差不多有五英尺长。根据基于化石的计算,一只洞穴鬣狗强壮到足以击倒一个5岁重的乳齿象。 然而,它们成群生活,有时由30只郊狼组成。这些使他们成为更有效的猎人,他们可以杀死一只9岁的乳齿象,重达9吨。不用说,一小群人类不会想碰到一群饥饿的土狼。 他们的数量在两万年前开始减少,在11,000年到13,000年前灭绝之前。一个原因可能是人类,因为我们和鬣狗争夺洞穴空间在上一个冰河世纪。

剑齿虎

剑齿虎最早出现在4200万年前。它们可以杀死比它们大得多的动物,比如猛犸象。通常,它们会等待猎物靠近,然后发动突然袭击。 猫科动物中,剑齿虎没有最强的一口。根据计算,它的咬合力只有现代狮子的三分之一。然而,它有一个非常灵活的下巴,可以张开嘴120度相比之下,狮子在60度时最大。 剑齿虎有最强壮的前臂在所有的猫中。人们相信它们用这种力量来压住猎物,然后用尖牙刺穿猎物的脖子。

恐狼

恐狼是真实的。 它们最早出现在大约25万年前。它们类似于现代灰狼但是更强壮。北美灰狼是现存最大的狼,长约4英尺,重40至170磅,而恐狼长约5英尺,重200磅。 遍布北美和南美的恐狼咬合力比灰狼强29%。 大约在10,000年前的最后一个冰河时代末期,它们像许多其他食肉动物一样灭绝了。

美国狮子

美国狮子生活在大约33万年前的现代美国。 如果我们的远古祖先遇到美国狮子,他们会马上注意到一个显著的方面,那就是它非常巨大。事实上,它是历史上已知最大的狮子。平均而言,它们重750磅左右,比非洲狮子的体重高出25%。美国狮子也非常强壮。它们足够强大,足以打倒一头野牛,这意味着如果遇到这些狮子中的一只,一小群人就会有麻烦了。 美国狮子于大约11000年前的最后一个冰河世纪末期灭绝。

巨蜥

巨蜥与科摩多龙是同一个蜥蜴家族,它生活在澳大利亚直到大约5万年前;大约在人类迁徙到那里的同时。 巨蜥的大小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最初,它被认为是23英尺长,而其他人估计它的尺寸在11英尺长的范围内。 不管怎样,它们比科摩多龙大,但是像科摩多龙一样,巨蜥也有有毒腺体。它会简单地咬它的猎物,如果猎物不是死于失血,那么它会慢慢地被毒死。

短面熊
短面熊最早出现在大约4000万年前,几个亚种已经进化了多年。我们的史前祖先会遇到的一种是短面熊。 短面熊肩高5英尺,但当他们站起来时,他们有12英尺高,举起双臂,身高是14英尺。它也有两条腿跑步的能力。如果这还不够可怕的话,短面熊也有长长的四肢,可达到每小时40英里的速度。 巨型短面熊是北美最大的食肉动物之一。它们大约在80万年前首次出现,大约在11,600年前灭绝。

2

虽然当下的人类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手握大多数生物的生杀大权,但是,人类能够走到今天并不是一蹴而就,尤其是在进化初期的史前时期,人类与其他食肉动物毫无竞争力,甚至会沦为猎物。不过,在优胜劣汰和不断的进化下,人类也在不断的进步,最终有了今天的“地位”。那么,在史前人类时期有哪些可怕的动物呢?我们一起来盘点几种。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把“史前”这个词的时间段确立下来,史前在不同的国家以及不同的角度定义也各不相同,不过公认的史前是从人类进化之初到文字出现以前的这段时期,大约从距今250万年前到公元前4000年,因为从250万年前起,人类的祖先进入了石器时代,而从公元前4000年之后,人类就进入了有文字的时代,被称为“信史时代”。既然确立了时间段,我们就来找一下这个时间段内,地球上可怕的动物吧。

恐猫

在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的进化进入的第一个阶段-南方古猿,而南方古猿是猿向人进化的第一阶段,当然,此时的南方古猿已经进入了石器时代。

恐猫是一种史前的大型猫科动物,之所以先说恐猫是因为恐猫是南方古猿首先接触的食肉动物。根据已发现的恐猫化石看,最早的恐猫出现在距今约500万年前,而且到了距今250万年年前,恐猫的分布已经很广了,在亚洲、欧洲、非洲甚至是北美洲都有它们的身影。

恐猫是一种体型介于老虎和花豹之间的物种,它们与现存的美洲豹体型差不多,相比现在的猫科动物,恐猫的犬齿更加的扁长,体重平均在120公斤左右。

在已出土的南方古猿化石坑中,同样发现了恐猫的化石,而且在南方古猿的头骨化石上也发现了恐猫的犬齿造成的伤痕。因此,恐猫是“吃人”的。

之后,古生物学家又在许多地区的能人化石上发现了同样的齿印以及恐猫化石,直到150万年前,恐猫灭绝之后,史前人类才摆脱了这种猛兽的捕杀的。因此从距今约250万年前起,到150万年前结束,恐猫吃了约100万年的史前人类(当然也包括其他动物)。

剑齿虎

其实,我们上面说的恐猫就是剑齿虎亚科下的一员,不同的是,它比其他的剑齿虎牙齿相对短一些,而且大多数的剑齿虎牙齿比较的粗壮,而恐猫的犬齿则比较的扁平。

剑齿虎并不是一种动物的称呼,而是一大类犬齿较长的猫科动物的总称,剑齿虎亚科、猎猫科以及鬣齿兽科共同组成了剑齿虎的大家族。从整体上看,剑齿虎大都是在距今约400万年前才进化出的,它们直到距今约1.1万年前才灭绝,也就是说,剑齿虎家族与人类的祖先共同生活了接近约150万年。

剑齿虎最大的特点就是像一把利刃一样的犬齿了,不同的剑齿虎犬齿长度不同,比如短剑剑齿虎的犬齿长度平均在10公分左右,而致命刃齿虎的犬齿长度则平均超过了12公分。而且它们的分布也很广,除了非洲外,在美洲也有大量分布。

这些猛兽,在只有石器的人类面前无疑是不可战胜的存在,而且这些猫科动物还有着尖利的爪子,因此在150万年间,剑齿虎是史前人类最大的噩梦。

大地懒

说完了猫科动物,我们再来看一种连当时的猫科动物都不敢轻易招惹的大型杂食性动物。在距今约500万年前,南美洲进化出了一种大型的哺乳动物,它的身长可达6米,体重可达4吨,这个体型数据甚至超过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大象,它就是大地懒。

大地懒有着强壮的四肢和粗壮的尾巴,因此虽然它体型庞大,但是它是能够站立的,而且大地懒有着尖利的爪子,并且通过大地懒的头骨分析,它有着强大的咬合力,因此,科学家认为它是一种食肉兼食草的杂食性动物。

大地懒从距今约500万年前出现,直到距今约1万年前灭绝,在这段时期内,南美洲有着强大的肉食动物美洲剑齿虎、致命刃齿虎等,但是目前没有发现大地懒的化石上有这些食肉动物的齿印。因此,在当时大地懒是没有天敌的,它们是食物链顶端的存在。

南美细齿巨熊

在大地懒生存的时期,在南美洲还有一种大型的食肉动物,它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熊科动物,它就是南美细齿巨熊(以下简称巨熊)。根据已发现的化石看,成年的巨熊体长可达3.6米,站立起来身高超过了4米,体重重达1.8吨。如此庞大的体型,就算是现存最大的熊科动物科迪亚克棕熊都望尘莫及。试想一下,如此庞大的史前巨兽站在我们面前,那将是多么恐怖的存在。

巨熊最早出现在距今约200万年前,但是在距今约70万年前就灭绝了。而且根据不同时间段发现的巨熊化石看,巨熊的整个体型是由大到小进化的,科学家分析,这可能与同时期猫科动物的竞争有着很大的关系。

总结

其实人类走到今天实属不易,因为在史前,人类并没有可以与大型食肉动物叫板的能力,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剑齿虎、大地懒、南美细齿巨熊。而且在整个的史前时期,人类都与一些大型食肉动物“比邻而居”,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大型食肉动物的威胁,也一定程度的加速了人类的进化。

3

霸王龙,无齿象,剑齿虎,翼首龙,三角龙。

4

披毛犀约长3.7米。它的鼻端有两只角,前端的角比眼睛之间的角大约长1米。它的毛长、耳细、脚短厚及披毛犀敦实的身体。披毛犀的石洞壁画在前脚及后脚之间有一条深色阔带,但其正确性则不清楚。冬天时,披毛犀用它的角推开雪来吃草。披毛犀是更新世犀牛分支中最后及衍生的成员,非常适应其生活环境。坚实的四肢及厚毛皮使它能适应当时古北区的草原冻原环境。它们的分布亦按冷暖气候的循环而扩展及收缩,数量亦因冰河时期过去而迁徙及消失。就像大部份犀牛,披毛犀与始新世最原始的犀牛有着相似的体形及形态

  猛犸(学名:Mammuthus primigenins),古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真象科。学名真猛犸象,也称长毛猛犸象。猛犸的生活年代约1万1千年前,源于非洲,早更新世时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的北部地区,尤其是冻原地带,体毛长,有一层厚脂肪可隔寒,夏季以草类和豆类为食,冬季以灌木、树皮为食,以群居为主。最后一批猛犸象大约于公元前2000年灭绝。

  剑齿虎(复原像)剑齿虎 Smilodon 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椎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猫科 Felidae 亚科: 剑齿虎亚科 Machairodontinae 属: 剑齿虎属 Smilodon生存年代:上新世晚期~更新世(一说距今300 万~1 万年前的更新世——全新世时期) 生存地点:北美洲、南美洲、亚洲

  洞狮也做欧洲洞狮。起源于原始狮,是狮类家族的一支,一种已灭绝的猫科动物。身体较现代的狮壮大,四肢粗壮,体长平均3.5米以上,体重比现代狮大出35%,在350公斤与550公斤之间。是从古至今,地球上最大的猫科动物。 在距今30万到10万年期间,洞狮 的足迹遍布亚欧大陆北部和中部的草原和荒漠、半荒漠地区。不过很明显,它们不太适应密集的森林或较深的雪原。洞狮化石在欧洲最西分布达英伦三岛,最东到西伯利亚的 Alazeya 河流域,它们的主要猎物可能是马、骆驼、猛犸幼崽和各类野牛。 洞狮据记载绝灭于一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的消失,其原因一来是和人类争夺洞穴作为居巢被大量猎杀,二来是它作为主要食物的大型欧洲野马绝灭,失去食物的洞狮因此随之绝灭。 有关洞狮(Panthera leo spelaea) 的岩画、雕刻已经在欧亚大陆陆续被发现。最好的之一是一个来自德国南部的 Vogelherd 山洞的雕刻品,其清楚地描述出雄性洞狮明显的环状颈部鬃毛。来自法国La Vache 洞的另一幅作品中,甚至连雌性洞狮尾部缨球状毛发都一览无遗。另外,这二个艺术品都清楚地显示,这些洞狮可能拥有微弱地有斑纹的毛皮。 洞狮虽然住在洞里,却并非真正的现代狮子,它是一种更加庞大凶猛,可以适应寒冷气候的远古狮子,开始活跃于一百万年以前。它开始称霸的时候,现代狮子还没有发展起来呢。它的真名翻译过来应该是“穴居狮猫” – 虽然叫猫,这可是一种身长三米,性格暴躁孤独的凶猛大猫。它和现代狮子的唯一相似之处就是都长有长长的鬃毛,曾经被原始人用岩画记录下来。

  美洲拟狮拉丁文学名 Panthera leo atrox 体长 3.5米 肩高 1.3+米 体重 350+公斤 食性 肉食 生存时代 第四纪 更新世 分布 美洲 分类 食肉目 猫科 。 美洲拟狮的特征首先是巨大的体形,其头骨可超过46厘米长,身高通常1.3~1.4米,而它们拥有的相对较长的四肢和身长,使得美洲拟狮显得较为苗条,和一匹马差不多高大,这一点与体形同样巨大,但显得过于魁梧、雄壮的洞狮迥异。与现今的非洲狮相比,成年的雄性美洲拟狮要比其非洲“兄弟”体形长度上要大出25%。科学家们根据骨骼,尤其是基于大腿骨的尺寸推算出美洲拟狮活着时的身体重量,雄性美洲拟狮平均重约435 公斤,雌性大约重290个公斤。显然,它们的体重明显超过同时代的主要竞争对手——美洲剑齿虎(Smilodon)、似剑虎(Homotherium)和异剑齿虎(Xenosmilus),不过仍然小于在北美草原上四处游荡的巨型短面熊 (Arctodus simus) 。(那确实是当时北美最可怕的顶级食肉动物,详见新生代——北美巨型短面熊简介专贴)。但是在牙齿和骨骼的结构特征中,美洲拟狮强烈地显示出了一些进步的迹象。

  巨型短面熊,巨型短面熊除了生满利齿的大嘴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拥有长长的四肢,当它们平时散步时,背部距地面约1.5米,而当其用后肢站立起来时,则要超过3.4米,(目前北美发现的最大的短面熊化石站立时高达4.3米)。 不过虽然巨型短面熊比同时期的美洲古棕熊(Ursus arctos)高大不少,但其体重却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重,因为它们的四肢虽很长,但却较为“苗条”,古动物学家们估算:即使在秋季,巨型短面熊的体重也仅为700公斤左右,现在加拿大最大的北极熊就有660公斤重,而熊类动物中大名鼎鼎的洞熊(Ursus spelaeus)则要超过一吨。 在体貌特征上,巨型短面熊的前额与其他熊类都不相同,它们与现今的非洲狮一样有着宽阔的前额;短面熊的脸型确实够短,其宽长之比为80%,(而棕熊、黑熊及更新世的洞熊都要小于70%),有如此短而宽的颌骨及发达的肌肉组织,难怪巨型短面熊成为了当时北美最有力量的顶级掠食者。 短面熊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几乎所有晚期熊类行走时都是脚趾向内弯的“内八字”,故而看起来总是“步履蹒跚”。短面熊类则不然,它们演化出了笔直行走的步伐,这使得它们行动轻松,奔跑迅速。

  原牛,学名Bos primigenius,是一种体型庞大的牛只,目前已绝种。其学名起源于德文Auerochse,意谓原始牛只。 挪威奥斯陆大学研究指,估计200万年前起源于印度,并迁入亚洲及中东一带,约于25万年前开始转入欧洲大陆,并一度在该大陆盛行。它的体型庞大较一般家牛庞大,家牛一般只有1.4米高,但原牛可达1.75米。原牛亦具有多种家牛已消失的特征,诸如牛角向前,其性情凶猛。在古代,能杀死一只原牛是代表勇敢的象征。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