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青岛崂山的三大天池都是怎么形成的?为何常年不干涸?

电脑版   2020-11-26 08:44  

青岛崂山的三大天池都是怎么形成的?为何常年不干涸?如题,请问崂山腹地山顶上的天心池、天波池、仰天池等天池都是怎么形成的?为何那么小的水池却常年不干涸?

1

崂山以池称谓的景点很多,有天心池、天波池、仰天池、瑶池、天门池、天扇池、三元瑶池、小天池、金波池、天地淳和龙女池、天鱼池、八角池等。其中犹以天心池、天波池、仰天池(并称崂山三大天池)最为著名。

近些年来,随着登山者的日益增多,人们对天池的兴趣有增无减,每逢节假日,几乎是蜂拥而至,天心池最多一天曾有三十多支登山爱好者队伍前往。有的欣赏美景,有的见证爱情,有的探究自然,有的挑战自我,那天池极顶的绝妙给大家留下了太多美好的记忆,那美丽的传说更是把人们引入了无限遐想,人们在叹服大自然神奇同时,也留下了诸多的猜想和谜团,这些天池是不是冰臼?是什么时间形成的?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总是出现在高高的穹状岛山、突兀山崮之上?为什么池中的水可以常年不涸?难不成真是鬼斧神工,还是天外之作?

对此小编在查阅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各种文献材料进行整理编辑,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以三大天池为例说起。天心池,也有天女池之称。是崂山东麓日起石峰顶海拔752米上一个心形水池,被称为崂山之心、魅力之心、一颗恒古不变之心、一颗拥抱自然大爱无言之心。面积将近20平方米,深约1.5米,池里的水长年不枯。

天波池,位于崂山华严寺景区那罗延窟西方的望海岭之巅,海拔370米。山顶巨石累叠,其中在一块向东南方向探出的大石中央,有一凹陷的石坑,椭圆形,四壁光滑,约10平方米,其内碧波盈盈,蒲草丛生,这便是著名的天波池,明代黄宗昌《崂山志》中称为天池。

仰天池位于崂顶一带,海拔1100米。池呈圆形,不甚规则,直径约为2米,深度约为1米。亦是常年积水不竭。

这三大天池的共同特点是,池子均位于崮顶,池子的直径大于坑深且常年积水。那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关于天池的成因,有几种说法:一是“流水说”,即由于长年流水而形成的;二是“差异性风化说”,即因岩石的内部结构、质量、岩性等因素不同,故经过风化也可以形成这样的景观;三是“海蚀说”,即由海水长期侵蚀而成;四是“冰臼说”,这是古冰川的作用;五是“风蚀说”,即由沙漠化的风沙研磨而形成;六是“晶洞说”,即由于岩石内所含物质不同,而形成了许多晶洞,再由风化进行而逐渐形成的。目前最为流行的说法就是“冰臼说”,其中以李乃胜教授和郭良专家等人为先,分别撰有《崂山地质与古冰川研究》、《冰期之崂山》等专著,从而开启了崂山地区冰川期研究的先河。郭良先生在《冰期之崂山》一书的前言中说:“崂山有我国海拔最低的冰臼。从一千多米的高山到海拔不足十米的海岸山岭岩石上,都有分布,可谓中国低海拔冰川上的奇迹。鹤山八景之一的“沐浴盆”,就是一个典型的冰臼实体,出现在海拔10米以内。华严寺南部偏坡石峰顶部的天波池,也是一个巨大的冰臼。在这之后,一些善于探究的登山爱好者按图索骥,相继在崂山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冰臼”,如在明霞洞西侧的北大顶发现冰臼群、崂顶的仰天池、小天池、宝珠山狍子崮上的瑶池、鹤山上的沐浴盆,华楼山上的玉女盆,天茶顶冰臼和中心崮冰臼等,而日起石顶部的天心池,则被认为是最完美的一个特大型冰川期冰臼。另外天门池、金波池、盆盆罐罐、仙人脚印等也被认为是冰臼,有人甚至在崂山北部不足百米的一座小山上,还发现了一处冰臼群,在不足50平方米的一方山巅基岩平台上,竟然有4个非常完美的大冰臼。最近又有人在浮山也发现了很多“冰臼”,一时间竟是无坑不臼,逢坑必臼。那么这些坑果真是冰臼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冰臼的成因,一般来说,它是由于冰川运动时,以水冰长期流动研磨而形成的。而且只有以某种角度向下流的水体,才能产生螺旋状水流,以快速旋转流的形式侵蚀冰层,并带着从冰层中获得的大小冰碛物,不停地向下钻进,最终到达更大的冰碛物或者基岩上,经过数百年、甚至更长期的冲蚀,才能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冰臼。假如随着冰层的融化,水流的方向发生了改变,其形成条件也必然发生改变,那么就很难在同一地点连续几百、几千年的冲蚀,因此也很难形成冰臼,所以说冰臼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偶然的事件,即便有,也是极为罕见的。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所谓的“冰臼”只是貌似“臼”,绝大多数只是坑而已。2010年7月间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貌与区域环境研究所王为、周尚哲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炳元、解波、冯小珍研究员考察了被认为是“中国东部沿海低海拔古冰川保存完好”的崂山地区,考察结果显示,崂山地貌是正常的花岗岩地貌,并不是古冰川遗留的地形,崂山的冰臼不过是花岗岩地区常见的风化坑。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崂山冰川运动的存在,也就否定了“冰臼”的存在。他们依据世界各地的研究成果认为,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的凹坑,可以出现在各种岩石上,但在花岗岩上最发育,也最为典型。风化坑是世界各地花岗岩地形共有的特征。所有研究都表明,风化坑岩石露头向上的平坦面上,或坡度不大的斜面上,特别是花岗岩穹状岛山、突岩及巨砾的顶面,岩石坡度增加,风化坑的大小数量都减少,风化坑表面形态多样,以圆和椭圆为主,其宽度(口径)通常大于深度。风化坑发育早期往往没有出水通道,只有发育到一定程度才会形成出水通道。由于风化坑是因积水而产生风化,所以大多只有出水口,没有进水口。作者还列举了世界各地的风化坑图片,与崂山的所谓“冰臼”几乎完全一样。小编极为赞同风化坑一说,当然,我不敢冒然否定崂山冰川运动的存在,也不排除有冰臼的可能,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所谓“冰臼”,绝大多数就是风化坑。而且风化坑最初的形成多是起源于小晶洞。当降雨和融雪之后,这些凹陷的小坑可积水,而周围岩石表面干燥之后,坑内因能继续积水使自身的化学风化作用快于周围岩石,风化坑因而得到扩大和加深。当风化坑中生长植物时,植物的酸性分泌物更可加速化学风化作用。另外融冻作用也加速了风化作用的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坑会越来越大,水越来越深。由于原始晶洞大小形状的差异,所处地理环境及位置的不同,其风化结果必然不一样,这也就是多少年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些大大小小、形状不一、深浅不同的天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在一些岩洞中可以看到水晶洞、石英洞,在一些岩壁上可以看到圆状、扁平状、串珠状坑洞中残留的水晶、石英,而在岩石的风化面上从来就看不到,看到的总是风化坑的原因。 另外其它成因形成的坑洞,如沿白云洞水库北水渠看到的流水冲蚀坑,戴家山、华楼山的风蚀洞、魔鬼海滩的海蚀洞则由于数量少,也极易辨别,在此不再赘述。至于为什么三大天池可以常年积水不枯,我想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气候因素。崂山东、南两面临海,气流中水汽含量充沛,湿度较大。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月平均相对湿度在65%以上。7、8月份虽然是蒸发量最高的季节,但也是湿度最高的月份,均在85%以上;1~5月较低,均在70%以下。同时崂山又是地处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多雾中心,据历年气象资料记载,崂山年平均雾日为50天左右,雾季集中在春末夏初,每年自4月份起雾最盛。而这段时间恰恰是最为干旱的季节。因此相对湿润的气候使积水供给大于蒸发是其最主要条件。二是地理因素。我们发现凡是常年积水的风化坑都是集中在崂山的东部海边,而在华楼山、石门山、三标山等离海稍远的风化坑中则一般较浅,干旱季节大多枯竭。可以认为随着距离大海的远近,这种湿度的微小差别乃经过长年的积累而产生了风化坑深浅不同的结果。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是风化坑而非冰臼的判断。三是高度因素。凡是常年积水的风化坑,都是分布在高高的山崮之上,如天心池、仰天池、天门池均在海拔700米以上,越是高海拔,积水蒸发的越少,而且由于夜间的寒冷,还可以凝聚部分的露水,这也是我们在较低海拔的山上看不到积水坑的原因。至于天波池虽然地处海拔低了一些,但它离大海也确实太近了。四是发育程度。风化坑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由于花岗岩在结晶过程中,其内部的大量气水热液冷凝后就会形成晶洞,当岩体被剥蚀露出地表,最表层的晶洞首先就会形成风化坑,随着风化作用的不断进行,一些深部的晶洞会不断地暴露出地表而形成新的风化坑,早期的的晶洞就要比晚期的晶洞接受风化的时间长,另外晶洞的原始大小也差异很大,所以,只有风化坑发育到一定阶段才会达到储水不枯。崂山是一部史书,崂山是一座宝库,崂山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用尊重科学的态度,怀揣求知的孜孜之心,去亲近崂山,去探究崂山,去化解那些谜团和猜想,相信那将带给我们无尽的财富和无穷的乐趣。

2



2016年六月去天波池就没水

3

崂山是著名的晶洞花岗岩。晶洞十分发育,几厘米的,十几厘米的非常常见。也有许多的的,达1-3米的镶嵌在崖壁中,呈橢球体,如玉皇洞现已发现11个。他们是岩浆快速冷凝时形成的大型气泡洞。它们玉石臼形成密切相关。了结这一研究成果可查宋召军的论文,网上有。收宋召军及崂山即可

4

冰河时代,厚厚的冰川将山顶覆盖,然后冰川容化,形成冰水瀑布顺着冰川得空洞留下,直冲这个位置,加上携带泥沙的淘洗形成石臼。崂山山顶有许多石头很诡异的在山顶,也是石头顺着冰川流动,结果搁置在上面,冰川退却后,就留在了山顶,还有几亿年,没有掉下来,说明这个地方从来没有发生过大地震

5

白堊紀,小行星撞擊地球,高溫高壓下的金屬態氫離子聚合產生二氧化矽,二氧化矽衍生出石英、雲母與長石,石英、雲母、長石在衝擊波的作用下,堆積形成花崗岩。熔融的花崗岩表面留下了衝擊波的痕跡,就是天池。天池的花崗岩不滲水,海霧又大,所以不乾涸。

6

青岛崂山有三大天池——天心池、天波池、仰天池,还有一些更小的天池。说是天池,这些天池都不大,最大的天心池才20平方米,不能与我国的长白山天池、新疆天池相比。崂山天池不大,个个活灵活现,造型各异,而且池中有水,常年不干涸,这是怎么形成的?

▲崂山天心池

我们先看看崂山是怎么形成的?

要想弄明白这些天池的形成,我们先来说说崂山的形成过程。大约在2亿年前,侏罗纪和白垩纪我国东部发生了一次波澜壮阔的造山运动——燕山运动,北京北部地区的燕山山脉隆起,我国东部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继有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以丘陵为主的地貌,构成的岩石以花岗岩为主,从此沿海地带脱离了海洋环境,形成以基岩构成的海岸,而崂山正是这次地壳运动的结果。

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崂山一带地壳受张力作用,地壳下陷,形成了一些海湾,同时还伴随着岩浆侵入 ,在中生代形成丘陵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些低山丘陵,一直到今天,崂山地带地壳运动就此结束,目前处于相对平静期。

内力作用形成的低山、丘陵,地球上有阳光、生物、降水、风力等外力作用开始破坏,进入风化阶段,经过成千上百万年的破坏,就形成了天心池这一类的风化地貌。

▲崂山地貌

这些池子是怎么形成的。

崂山的构成主要是以花岗岩为主的地貌,花岗岩是一种坚硬的岩石,是非常好的建筑材料,组成的矿物主要是二氧化硅和长石为主,常见肉红色,肉眼能见得到的颗粒,块状构造,有时也见球状构造,抗风化能力强,往往出露于地表,形成陡峭挺拔的风景名胜,如华山、庐山、泰山等。

花岗岩抗风化能力强,也有抗风化能力较弱的岩石,如沉积类岩石中的石灰岩,桂林山水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溶洞,有暗河,还有常常听说的天坑,还有一些砂岩,如新疆地区的风蚀地貌等。

差异风化

什么是差异风化呢,上图中为什么形成似如象鼻子这种地貌呢?地貌形成初期时,它们是连在一起的,但是构成的岩石岩性不一,有可能是构成的岩石种类不同,也有可能是同一类沉积岩,由于所含矿物不同,胶结程度还不够,导致岩石抗风化能力出现了差异,被“镂空”的部分抗风化能力弱,先风化掉了,而目前挺立的部分,抗风化能力强,出现了风化差异,形成了上图这种地貌。在自然界中因风化、剥蚀程度的不同,在形态上表现出凹凸不平或参差不齐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差异风化。

这种差异风化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崂山诸如天心池、天波池等这些池子,主要原因是差异风化造成的。被风化掉的岩石为什么会抗化风能力弱,有多种原因,一是组成的岩石构成成份不同,这些矿物比较松软。还有可能是岩浆在冷凝过程中,里面矿物结晶太快,含有气泡,这为后来雨水侵蚀、风蚀找到了“破绽”之处,加快了风化速度。无论什么原因,池内与池外风化出现了差异造成的。

崂山面朝大海,由于陆地与海洋相接触,对流旺盛,水汽活跃,山顶上多雾,无疑加大了风化作用强度。其次,这里位置临海,崂山形成的初期,海洋的潮汐作用也会破坏岩石,加速风化,也会形成池子这种地貌。

还有可能是第四纪冰川影响,冰川也是一种强大的外力破坏作用,它会刨蚀地面,对一些抗风能力较弱的风化物,温差导致热胀冷缩现象,还有冰川的动力作用也会对地表破坏,出现差异风化,形成这种特殊的地貌。

▲崂山天波池

为什么这些池子常年不会干涸?

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这些岩石是花岗岩构成的,花岗岩致密坚硬,不透水,往往做为地下水的隔水层,为什么我们修建水库时,坝基选在花岗岩的地方,一方面考虑它的强度,另一方面是它不透水,抗风化能力强。

二是崂山地区临海,水汽含量高,遇山脉抬升后,容易形成雾、露、雨水等,水汽多,湿度大,蒸发量小,崂山雾多,云雾缭绕,有仙境之称。此外崂山地区处于冷暖空气交替控制地区,往往形成锋面天气,锋面上气旋活动频繁,产生的降水也较多。冬季山东半岛降雪较多,有一种雪叫冷流降雪,就是因为冷空气南下时,遇沿海的暖湿气流抬升,形成降雪。所以崂山冬季降雪总是高于其它地方。

降水多,沿海湿度大,蒸发量小,池子不大,但池子很深,天心池水深有1.5米左右,这么多积水,也就难以干涸了。

但也绝对不是常年不干涸,这些池子,有的比较浅,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较大时,也会干涸,毕竟这些池子位于山顶的较多,或地势高于周边,居于高处。只有依靠大降水补给,当特殊年份降水较少时,出现干旱年时,这些池子没那么神奇,也会干涸。为此不会干涸只是正常年份降水波动不大才会有的现象。

崂山是一座天下名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样的池子在全国很多,是一种很普通的地貌类型,但出自于崂山,而且有一定形状(心形),才让人们浮想联篇,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成为风景区又一张可圈可点的名片。

7

自然形成!

8

我是青岛人,多次考察过崂山,故没有所谓的三大天池。每逢大旱之年,这些“天池”都是干的。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