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诗圣是杜甫,而词圣则无定论,你心目中的词圣是谁?

电脑版   2020-11-26 08:39  

“诗圣”是杜甫,而“词圣”则无定论,你心目中的“词圣”是谁?“诗圣”是杜甫史有定论,而“词圣”则无定论,你心目中的“词圣”是谁?是李后主、苏轼、辛弃疾

1

问题:“诗圣”是杜甫,而“词圣”则无定论,你心目中的“词圣”是谁?

“诗圣”是杜甫史有定论,而“词圣”则无定论,你心目中的“词圣”是谁?是李后主、苏轼、辛弃疾、周邦彦、姜夔……还是?



前言

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那么词圣需要具备什么特点呢?老街觉得有这个几个特点,首先,是男性词人,其次,其作品应该有忧国忧民之心,另外,他的作品数量与质量都应该比较高。

从题主列出的几位作者来看,作为词圣都不算太合适。

一、李后主

南唐后主李煜,被誉为一代词帝。作为南唐的末代皇帝,早期过得是奢侈荒淫的帝王生活,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显然不是一个优秀的皇帝。这一时期的作品,有类似于花间词派、宫体诗的味道

例如《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南唐灭国以后,作为北宋的俘虏,一个亡国皇帝的词风完全转变。甚至被王国维称之为血书。《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无论前期还是后期,李后主显然和杜甫生活在两个世界,他们的风格也在两个世界。

李后主虽然是一个一流的词人,但是不是杜甫这种风格的词圣。


二、苏轼

苏轼的旷达与豪放,改变了词的婉约之风。明朝张炎张綖把词归类为豪放与婉约两派,苏轼无疑是豪放派的领军人物。例如《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苏轼也有描写普通百姓生活的作品,例如五言古诗《鱼蛮子》:

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异哉鱼蛮子,本非左衽徒。连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庐。于焉长子孙,戚施且侏儒。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破釜不著盐,雪鳞芼青蔬。一饱便甘寝,何异獭与狙。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不如鱼蛮子,驾浪浮空虚。空虚未可知,会当算舟车。蛮子叩头泣,勿语桑大夫。

不过在苏轼的词中,我们见到的是美好的一面,《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糜鹿逢人虽未惯,猿揉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可能词这种题材不太适合描写残酷的现实生活吧,另外,苏轼没有杜甫那种经历战乱的感受,写不出国破山河在的作品。


三、周邦彦

周邦彦是一个御用文人,作为大晟府的官方词人,他被称为婉约词之集大成者。甚至王国维称呼他为:词中老杜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清真先生遗事》

词中老杜,是指其对于词的贡献,周邦彦在词的音律、句法和章法上,有其起严整的法度规范。但是在题材、思想内容等方面,当然和杜甫完全不是一路人。

《苏幕遮·燎沉香》: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作品的内容大多是男女恋情、别愁离恨、人生哀怨等等,从这方面来看,其格局太小,只能仰望杜甫。


四、姜夔

姜夔是南宋的布衣词人,深受周邦彦的影响,他的词题材倒是广泛,有感时、抒怀、写景、咏物、恋情、记游、交游、酬赠等。

不过,姜夔词"清空"和"骚雅"的特色,恰恰与杜甫这种现实主义诗人的风格不同。

姜夔也有忧国感时伤世,例如其《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但是姜夔主要的作品,与忧国忧民的杜甫内容还是性格较远。


五、辛弃疾

辛弃疾可能更像杜甫一些,但是二人的际遇完全不同。

杜甫仅仅是一个沉于下僚的小小官吏而已,只是裹挟在安史之乱中微不足道的一份子。而文武双全的辛弃疾拥有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经历,在朝政上曾经有一定的发言权。

二人的作品都充满了爱国精神,但是一个有机会成为参与者,一个永远是一个边缘人,所以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还有一点,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半生漂泊,生活艰苦。而辛弃疾生活奢侈,衣食无忧。二人的生活境遇也完全不同。杜甫诗中对于普通士兵、百姓生活经历的描写,在辛弃疾的词中很少见到。

忧国的内容都不少,忧民的内容,在辛弃疾的词中就无法和杜甫相比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词中,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豪迈,是杜甫这种小官吏不具备的。但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志向,确实另外一个难以企及的格局。


结束语

可能是词这种委婉浪漫的方式,不太适合表达现实主义的内容。因此要在词中,体现出杜甫《春望》、三吏三别、秋兴八首这类忧国忧民的内容,似乎不太合适。

李清照曾经说过“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在词人中,找一个杜甫风格的词圣,有点缘木求鱼了。

您觉得哪位词人,称得上词圣呢?

@老街味道

2

词圣非“英雄诗人”辛弃疾莫属。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后被主和派排挤,退隐山居。1207年病逝,追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作品笔力纵横,雄奇奔放,开一代词风。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3

非辛弃疾、李清照莫属

4

苏轼

5

李煜、苏轼、辛弃疾,谁都可以。李煜早,水平是顶尖的,但题材窄;苏轼全面,有开创性,但有些不合音律;辛弃疾比较接近杜甫吧,沉郁、大气,但少些仙气。

6

秦观

7

除了辛弃疾,无人堪当。

8

苏轼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