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此作有人说写出了王羲之味道,有人说是初学书法。请问到底如何?

电脑版   2020-11-26 08:38  

此作有人说写出了王羲之味道,有人说是初学书法。请问到底如何?:对于普通书法爱好者来说,此作用笔迂回翻折,潇洒自然,已经算很不错的了。但从书法专业的角度

1

对于普通书法爱好者来说,此作用笔迂回翻折,潇洒自然,已经算很不错的了。

但从书法专业的角度来看,在章法、字法、墨法、笔法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作者尚处在创作的初级阶段,对行草书理解不够。

1、章法上:

作品上下留白太大,天地过宽,有钱可以任性,但这样既浪费了纸张,章法上又无必要且难看。

而作品中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相互关照、呼应关系未处理好,其原因后面再谈。

2、用笔上:

作者在使转时生硬、牵强,缺乏自然流畅的书写性。这是训练少所致,你可以加强王羲之《上虞帖》《大道帖》《二谢帖》《得示帖》等帖的临习,注意揣摩其连贯性和趣味性。

3、字法上:

一件草书作品,在创作之间一定要把每个字的草法查清楚,不然就会产生硬伤。

这张字中,“字”“青”“图”“曹”“郎”等字的草法欠规范,而“阳”“阁”“残”“断”等字的结体则缺乏美感,这是今后必须注意的地方。

4、墨法上:

这件作品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用墨如一,“墨分五色”未有体现。究其原因,就在于作者蘸一次墨写一个字,字字漆黑,不能体现书写时墨色由浓到淡的自然变化。

而这样导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上面提到的呼应问题。由于不断停笔蘸墨,行气不畅,字与字之间缺乏呼应。

希望以上所说对你有所帮助。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书法家创作的同样内容作品)

2

拙见:应认可书者的功夫和功力,但与右军不激不厉、中道流美之筆韵书风尚不可同日而语。祝君更上层楼。

3

单从此作品来看,有一定的书写功底,也学过古帖,但书风不是王羲之的,更谈不上王羲之的韵。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临王羲之的帖,学习他的风格。另一个就是学自己喜欢的古帖,这样会更快一些。

4

写的还是不错的,用笔有点王铎的感觉。慢慢来,不断提高审美眼光,不断提高用笔技巧。不断提高字的格调,会越来越好。

5

今人不要动不动和先贤比,会显得轻佻。这就如今天的诗人不能比李杜,社科学者不能比孔孟,作家不能拿作品比《水浒》/《三国》/《红楼梦》,那是小砂粒比泰山,天渊之别啊。中国自晋以来的一千七百年书法史,公认能说写出"王羲之味道"的也没几个人,不要说一般的习书者。旷世天才与芸芸俗人,怎么比呢?启功先生说:"今名家书,乃古人妙处与个人毛病之结耳“。平时十分自负的田蕴章先生,在《一日一字》节目中被问到他与欧阳询比如何?田答曰"我怎么能和先贤比?万不及一啊"。

有老书家谈学习王羲之《圣教序》的体会时说,四十年前临《圣教序》时,觉得自己临得还不错。三十年前感到自己离原帖差距很大。四十年后的今天,感觉越学越觉得望尘莫及了!

6

还是说初学书法的观点最靠谱,基本在老干部体序列

7

我这个呢?

8

一定要记住自然为美!这个作品缺乏的就是自然,起笔就心中没有笔意,行笔没有山河之气势与变化,顿笔停笔仓促不自信没有力量的爆发。
全篇都是生硬的模仿。

9

就一句话:基本与王義之没关系,更别说王味了。

10

各位看官,您还真别说,这招牌我还真看懂了:浓烟清汤当料 汤红色鮮 明海墨鱼……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