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皖北和皖南经济为什么大相径庭?

电脑版   2020-11-26 08:13  

皖北和皖南经济为什么大相径庭?安徽省北方和南方差在哪?:也没看出皖南多么牛?Q亟厍淮碜匀挥兴脑颉M钅先丝谏偕降囟啵ひ狄膊皇嵌喾⒋铩M畋比硕嗟厣

1

也没看出皖南多么牛啊。沿江地区不错自然有它的原因。皖南人口少山地多,工业也不是多发达。皖北人多地少区位差,发展的差一些情有可原。安徽就是这样一个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不好不坏不上不下不穷不富的省份,还是认清现实少些内斗吧。

2

我出生在芜湖,生活20年。在合肥上学4年,蚌埠工作11年。

我以为评价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至少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政治地位。合肥作为省会,优势明显。其他地级市几乎相当,南边芜湖、北边蚌埠因区位优势,似有区域副中心的势头,略占优势,芜湖较之蚌埠更好一些。

二是区位优势。由于政治地位(省会),合肥占尽政策优势,已然成为重要交通枢纽,由此,省内芜湖、安庆、蚌埠、阜阳交通枢纽地位式微,特别是蚌埠,影响最大。新一轮高铁建设,合蚌客专、合淮铁路电器化改造、打通长江、巢湖等项目使合肥地理劣势得到改善。芜湖长江水运较之其他市优势明显。

三是发展战略。皖南城市长江经济带、江浙产业转移承接、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觉区优势突出,皖北城市唯蚌埠纳入合芜蚌,略占好处。后省委认识到南北发展失衡,搞了个皖北发展战略,但其含金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记。

四是思想观念。毫无疑问,皖南因地处长江流域,受改革开放思想影响较早、较深。表现为皖南人较为开放,有创新意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南北这种差距和影响越来越小。

五是人文影响。南北文化差异大,但各有优缺点,对经济发展的总体影响不是关键性的。徐州与皖北较近,经济水平与合肥相当,谁南谁北?

皖北是粮食主产区,皖南是生态涵养区,若论发展,仅合勉为主的皖江占有很大优势。

3

你足够了解安徽的历史吗?安徽皖南皖北地区差异巨大,自古有之。现在带你了解一下皖南的历史。皖南,指安徽省长江以南的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池州、黄山(州)六个市(不含2011年由江北巢湖市划入芜湖、马鞍山两市的江北三县/镇即无为县、和县、含山县)总面积约3.65平方公里,人口约997万。皖南虽人口面积在安徽占比很小,但却是皖省经济和文化中心,皖南与苏南浙北接壤,山清水秀,风光秀丽,自古英才辈出。



安徽皖南的城市

皖南一词,不是空穴来风,”皖南“一词由来已是几百年历史,自清代1661年江南省分治安徽省成立,以长江为界分皖南皖北,自古至今,例如雍正十一年末(1734)设置安徽道(安徽宁池太广道)1855年地处江北的安庆划归皖北道,整个安徽道剩下江南地区即徽宁池太广道,该道便被口头称做皖南道。一般的历史记载中,例如:咸丰八年(1858年)八月初四日,曾国藩家书《致九弟·拟保举李次青》中说:”玉山之贼,窜至复兴婺源一带,将归并于皖南芜湖“。同治二年(1863年)八月初九日,与九弟曾国荃书:”青邑若失,则南陵、泾县、宁国殆将瓦解,不得不调霆军救援皖南,昨日已备牍咨行。。。“其实不提古人专用口语“皖南”一词仅1855年以上的《清实录》中就多次出现具有政区特色的“皖南道”一词(清代皖南道是地方ZF机构了)因皖南是古人对长江以南口语称呼“皖南道”也最初多见口语、书面语,以后人们便将这一管辖区的“道”简称做皖南道。清朝后期正式设立了政区机构,命名为皖南道,皖南道存在时间前后二百多年!

自古以来,皖南皖北民风迥异!已经延续到了如今。清代的国人其实都知道”皖南““皖北”之说,之分清代大学者广东人梁启超在《清代安徽的学风》一文中说“皖北沿淮一带,今淮泗道,旧凤阳、寿、颍、亳、滁诸州府,自昔惟产 英雄,不产学者。故无得而称焉。皖北沿江一带,今安庆道,旧安庆、庐、和、六安诸州府交 通四达,多才华之士,其学以文史鸣。

皖南——今芜湖道、旧徽、池、宁国、广德、太平诸州 府,群山所环,民风朴 而廉劲。其学风坚实条理而长于断制。此其大较也。".......这种区分实源自彼此从古以来,历史与现实的不同,包括民系、民风、传统、文化甚至物产等,关于皖南、皖北不同民系,民风,文化。清朝巡抚冯煦在给慈禧的奏折中写道:“论全皖地势,约分三路:南路界连浙江、江西诸省,山深菁密,土客杂居,又扼长江入皖要冲。所驻之芜湖,华洋互市,交涉事繁,实徽宁池太广道主之。北路与河南、山东、江苏诸省壤地相接,民风强悍,夙称难治,实凤颍六泗道主之。两道均兼关务,皆为兵备道。此按之新章,无庸议裁者也。。。。。。。所有徽宁池太广道,应名为皖南道”1913年废弃皖南道更名芜湖道,到1927年芜湖道废。1952年前安徽皖北、皖南分设皖北行政公署,皖南行政公署。皖北行署在合肥,皖南行署在芜湖,1952年,皖南行署和皖北行署合并到合肥,成立新安徽省。



皖南皖北古代匪患图

皖南地区的方言,主要为江南官话和吴语及徽语。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江北移民所操的淮语及赣语。今天皖南土著为古吴越族,从出土的西周时期 皖南土墩墓群文物依就可以看出,据称炎帝皇帝时代是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因和炎黄、东夷部落争战落败,才被迫向林莽密布,瘴气横行的长江中下游一带迁徙。越人建国大约在公元前1888年左右,始于大禹七世孙少康,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贺循《会稽记》载:“少康,其少子号曰于越,越国之称始此”。后来越国被楚国所灭,各族子弟四散而逃,散落南方各地,逐渐形成几个较强盛而明显的地区。到了秦朝,秦始皇因俱怕越民强悍难以制服,实行强制性移民,将居住在今宁(波)绍(兴)平原的越人迁徙到今浙江北部和皖南山区,并移来外地“有罪”的吏民,填补越人走后宁绍平原的空白地,“以备东海外越,乃更名‘大越’曰‘山阴’”。“乌程(县治下菰城,今浙江湖州城南二十五里的云巢乡窑头村)、余杭(县治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黝(县治今黟县城东2.5公里原龙江乡古城村)、歙(县治今歙县徽城镇)、芜湖(县治今芜湖县黄池镇南0.5公里许的楚王城遗址)、石城县(县治今池州市贵池区原灌口乡石城村)以南,皆故大越徙民。秦始皇刻石徙之。”(《越绝书?记吴地传》)据《史记?东越列传》记载,至汉代,汉武帝刘彻认为闽越之地多山险阻而且民风强悍命令军吏将闽越人迁徙于江淮一带。部分不愿北迁的越人大多逃到今皖南、浙江、福建等省境内深山中,数十家或几百家聚居一处,“水行而山处”,“以渔猎、山伐为业”,“白首於林莽”,保持着其固有的民族习性,”好武习战,高尚气力”。

4

作为皖南人,我回答这个问题是最有资格的。

一、皖南和皖北分界线

皖南和皖北通常是以长江为分界线,长江以南北是江北,长江以北是江南。

二、语言

长江以南的本土居民是以吴语语系为主,所以很多外地人听不懂当地的土话,包括我的家乡。长江以北以官话为主,相对比较好懂。

三、饮食习惯

江南人以大米为主,口味比较清淡;江北人以小麦为主,口味相对较重。

四、地理位置及历史人物

江南地貌丰富,物产丰富,历朝历代丰衣足食,因此人们追求的是安稳,所以历史名人较少。江北虽然以平原为主,但是水资源不平衡,受季节性影响,水患较多,但是穷则思变,所以人才辈出,历史人物名扬中外。

五、追求

皖北图名,皖南人图利。所谓徽商,主要是长江以南的,主要是徽州一代。

5

就说呆了几年的蚌埠吧,整个城市不思进取,甚至年轻人都是这样,动不动就大蚌埠挂嘴边,市中心都没几个像样的大楼,购物中心,绿化也比较差,最糟糕的是脏乱差现象,就连宣城,安庆小镇上的同学都觉得蚌埠的城建太复古了,感觉像是回到九十年代

6

读历史的都知道,乾隆下江南,所谓的江南,就是现在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的集合体!乾隆时代叫江南省!省会在南京!而南京人大部分都是安徽人!

清朝时期,整合国家的经济70%以上都是江南省贡献的,除此之外,清政府中官中要员大部分都是江南省人!

后来因为清政府觉得江南省地大物博,经济繁荣,人才济济,担心江南省人员造反,就将江南省一分为二,即安徽省和江苏省,那时上海还只是江苏省的一个小港口!为了便于管理,把安徽省和江苏省的省会办公区都设在南京,苏州积力争取,要把江苏省会设在苏州,南京就是不答应!之后,清政府让南京选择,结果南京抛弃相对贫穷安徽(那时候安徽gdp排名全国第二,远超浙江),选择治理富裕的江苏省!

江苏分出去以后,安徽特别尴尬,不靠海,不靠江,四面没有出路,那时的沿长江城市比较富裕的只有安庆,就把安庆设为省会,南京继续治理江苏(也是因为这样,苏州人特别狠南京市,而南京人对安徽人特别有感情)。虽然刚开始分省的时候,还感觉不到贫富差距,因为那时候徽商是最著名的商人!安徽也觉得离开江苏也可以独立发展!

但是百年之后,靠江靠海的江苏,依靠着海路发展的越来越好,而安徽,成了一个内路省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长江以南,因为靠近南京,得以沾光,而皖北,就不行了,那时的河南,还比不上安徽,山东,江西都很穷!皖北没有经济出路,一直到现在,皖北经济比皖南落后一大截!

这是为何皖北比皖南穷的原因!

但是我相信,随着经济发展,皖北会越来越好的!

7

个人觉得皖南和皖北的经济差异是由很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并不能仅仅说是某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相对来说皖南的经济状况更好一点,但是整体也不高。

单就皖南和皖北在外地的口碑来说,皖南人更在乎自己的形象一点。他们大部分都不称自己是安徽人,一般都是芜湖人,安庆人,黄山人,池州人等。为什么会这样?是以为安徽在外地的名声大部分是由皖北人败坏的。但是皖北人对于自己是不是安徽人并不介怀,他们反而认为自己是皖北人在外地机会获得更多的底气,不会受欺负。

从根子上来说,皖南的文化底蕴相对于皖北会更加的深厚一点,皖南的历史传承更加完善。皖北的文化传承为什么会没有皖南好呢?

其实可以从地理上来解读这个问题,阜阳人口众多,地域宽广,紧邻河南商丘,但是地势比商丘低,所以一到灾年(发大水),就会逃荒,迫于生计的逃荒何来文化传承可以留。皖北的淮河治水是历任朝代重要任务。等等这些造就了皖北的文化传承常常断代。

观念不同,我是皖南人,皖北读的大学,那时候校园周边都是小餐馆,小餐馆的服务员多是10岁左右的孩子,这在皖南是难以想象的。

大量的人口,有限的土地,恶劣的环境,基础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差距的根本原因。这些孩子20出头就跟着同乡去大城市闯荡,风俗不同,讨生活不易,难免有些做法就与当地人观念格格不入,造成安徽人在外地名声不好。

相信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能改变现状。

8

我是亳州人,也是皖北。前年第一次去阜阳玩,准备去八里河。刚下火车,一个大妈问我打的吗,我说你确定是出租车吗,她说是。我对她说去到颖上的汽车站,她说15块钱,我一想俩人打的也不贵,就特别单纯的先给她钱了,然后我到她车那里一看是他妈的三轮车上面是小板凳,钱也不退,我也不想那么多事就坐了,结果坐了有不到100米说到了。握草!十五块钱就这样没了。进去一问这只是一个小站,到颖上的车得等很久。

我们俩就出来了,准备先去西湖那玩,一出门又有人问我打的吗,我一看确实是出租车,我问他到目的地多少钱他说出租车都是打表,人家都要主动打表了我能说啥。到了目的地我傻了,起步价五块我坐了175块钱的车费。后来想了下,表有问题。又被坑了175。到了西湖以后,我随着几个大妈一起进去,到我这了,问我要门票。艹,我气的立刻和朋友一起离开了阜阳,并发誓不再来阜阳。到处都是骗子!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