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为什么说民间中医自由行医才是发展中医中药的康庄大道?

电脑版   2020-11-26 08:06  

为什么说民间中医自由行医才是发展中医中药的康庄大道?老钟易学中医讲堂中医中药自古以来均属于民间医学,因为中医中药的特点首先是以个人爱好为思想基础和学习

1

学院派中医教的好多知识是西医方面的,中西医根本就不是相同的理论体系,中西医理论根本无法结合。而且上五年中医药大学不会看病的情况也存在。学中医靠的是爱好和悟性,与太高的学历没有太直接关系。有一本书竞然把关元穴说成是足三阴经的交汇点,而且在介绍关元穴所起作用时把西医术语卵泡等也写进去。

2

不能借发扬壮大中医中药行业之名搞自由随便之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行医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会有不法之徒假冒行医治病之名搞坑蒙拐骗害人性命之盗,社会上不就有很多癌症病人被卖假治癌中药的不法之徒骗尽钱财,而且病痛没有减轻生命也没有留住。国家对医药行业还是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不能让不法之徒有可乘之机。

3

那是不可能的。

我不是否则赤脚医生和师承、家传的中医大家,因为以前的传承方式,您可以找出一大串名单来证明,这种方式的成功。

而且,也能用中医百家学说把中医专业教材贬低得一无是处。

还有,我更不想,打击很多中医爱好者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实践。

但我还得抱歉的说,中医自由行医,行不通!

理由如下:

1、自由行医,必然有大量半桶水和骗子涌入这一领域捞钱,中医的声誉就毁了。

2、连中医专业入学考试或者成人高考中医专业都完不成的人,没有资格行医,脑力或者说吃苦精神不够。

靠背下几首汤头歌或偏方吗?中医是一门复杂的应用科学,就像修理飞机,一不留神,飞机就得坠毁!只懂得一点皮毛,实在不适合上手治理患者。

3、中医统一教材并不会局限思维,集百家之长的中医教材,写的都是最基础的,最没有争议的中医知识,但只是基础。

你把中医教材来做一本中医参考书呗,它不会比黄帝内经难懂,不会比金匮要略片面,不会比伤寒论偏激……中医教材没有固化你的思维,它是一扇门,帮你进入中医的门槛,然后怎么走?自己想去啊!找不到感觉,被固化了……多看基本古医书、名家方略、现在论文……还没感觉?多实践几年……几十年……有感觉了吗?还没有……别找教材的麻烦,估计也忘光了吧!

不好意思,我非常希望多一些中医爱好者,但正式行医资格,还是要经过系统学习和考试的。

国家在整个20世纪期间,都给予过不少中医传承的非专科生以行医资格,但是,基本都是已经成手的,也是名医门下的,很谨慎,现在越来越少,应该是停止了。

哪怕你爷爷是李时珍、孙思邈,抱歉,专业学习并通过考试,谢谢!谁知道你爷爷行医的时候,你是跟师学习,还是在飙车泡妞啊!?

中医爱好者,在接触一段中医以后,常常会有一种“天下无不治之症”的感觉,行医多年的老中医却常用“天下无可用之药”的感觉,中医先贤都给出总结了,这就是对疾患的认知层次不同的结果。

我再次声明,希望更多的中医爱好者,帮助自己和免费免责的提醒周围的人,健康生活理念,以安全的小药方和理疗为主,不要轻言辩证和擅用虎狼之药,更不要想着广泛的行医赚钱。

只行医,不赚钱,也不行。患者不是试验品,想悬壶济世,请先做系统学习[祈祷]




4

谢邀!民间中医自由行医是绝对不可以的!如果是这样,怎么保证行医人的医德和医术?怎么保障病人和行医人的合法权益?先不说扰乱医疗市场、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就是治死的人问题(这是肯定的,而且还是非常多的)如何解决?中医行医人承担的起吗?至于中医的教育问题、管理问题,可以讨论、可以改进,但在民间自由行医是绝对不行的!

5

1 有句名言: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能“废除百家独尊儒术”;

3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4 人民和历史的选择,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得的;

5 仁心仁术。

6

这观点我不认同,自古中医博大精深,不是靠两本草纲目中医药方集就能行医的。

中医讲究辨证实治,自由行医者多半是家族史,爷爷传给爸爸,爸爸传给儿子,有自家独门秘籍。例如我们家附近有一西医小诊所,专治炸腮,学名《腮腺炎》十里八乡都找他。这就是祖上留下的秘方。

还有一家八十几岁的老太太专治肝炎,就是用针挑穴位好多黄旦性肝炎就是她治好的,还有刚出生婴儿也找她看,也不收很多钱。

我也是个中医爱好者,但我知道中药虽好不能随便给人开药。要么祖传,要么科班出身有资质。行医不像做别的坏了可以重来。如果行医者开错药,那可是人命关天的事。

我不认同看几本书就开门诊的做法,我也劝所有的人有病去正规医院检查。别吐便宜,延误病情。

7

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西医以化验、检查、手术为主,治病见效快。而中医以望、问、闻、切四诊合参,调节人体脏府机能为主,见效比较慢,但对提高人体勉疫力,增强人的体质有一定作用,而且副作用少。西医以学校教学为主,中医以家族传承为主,并且多在民间,中西医之间互补性非常大,特别是治疗瘟疫,中医有几千年的传统,在这次治疗新冠肺炎疫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有一些慢性病,肿瘤术后调养,选择中医都会收到很好的疗效,中医最早来自民间,许多医书里的方剂都是从民间收集来的,所以发展中医要重视民间中医传承。

8

现在的法律和监管这么严,仍然有很多骗子打着中医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有的骗的规模还很大,比如天津的权健,有的在电视上横行欺骗十余年,自古民间中医有高手,也有骗子,这个问题还真不好两全。楼主自诩为易学中医,中国人都善于对易经评论两句,实际上或许只有千分之一的人看过《易经》原文。如果看看《易经》和《黄帝内经》,就会发现二者根本就不搭。在民间如果你真的有一手绝活儿,不用喊不用叫,找的人很多,也没有管理部门找你麻烦,可能还会帮你合法化,当年的季德胜蛇药片的主人季德胜,治疗肺脓疡的陈照等人都在中医药管理部门的帮助下成为了一代宗师,云南白药的创始人曲焕章虽然被国民党残害,但是新中国在他身后也给了他很高的荣誉。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就看你是不是真金!

9

民间中医自由行医自然是不可能的,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有规矩的,行医自然也应该有自己的规矩。现在很多人错误的认为需要放开民间中医,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是所谓的放开到底是如何放开呢?或许大家并没有一个好的方法和建议。不过作为一个中医人,个人有些小建议,仅供参考。


既然聊的是放开民间中医,那么也就没有必要说太过冗长的中医历史,因为那毕竟是历史,再怎么辉煌也毕竟是历史。

中医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地步,和以下几点有关系

一方面和中医难以普及的理论体系有关系,同时学习中医对人的要求很高,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学习的。高校培训理论和实践脱节,民间中医缺乏成为合法医师的渠道。

另一方面则是近二百年的历史有关系,外敌的入侵,国人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加上近百年的战争,让西医展现了它的独特优势。

第三则是国家政策引导的问题,建国后,毛主席曾说过:“中医是我们的瑰宝,应当努力发掘”,但是如何发掘?如何发扬光大呢?并没有一个合理的,适合中医发展的具体方法和方案出台。

最后就是改革开放之后,举国上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文化,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加上现代人急功近利,浮躁的心态,一心向钱,只要赚钱快的就是好技术,好方法。只要是赚钱慢的就都是落后的技术。

以上四点导致了现代人学习中医的越来越少,这就导致中医逐渐的被边缘化,再加上自媒体的发展,很多中医黑肆无忌惮的诋毁和抹黑中医,导致很多不了解中医的从内心深处抵触中医。

那么,民间中医到底应该如何走出困境呢?

至于民间中医如何走出困境,我个人有自己的看法,然而,这并不是一考了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所谓的民间中医,有的是自学的,有的是家传的,有的有理论基础,还有一些专业技术类型的,并没有太多的理论基础,特别是治疗外伤以及各种骨伤科的民间中医。

所以,针对自学中医的,考试完全没有问题。但针对那些实践型的,动手能力强,理论基础弱的民间中医,如果仅仅依靠考试,是完全不合理的。特别是一些年龄比较大的,自己有一门独特的中医技能,搞了大半辈子但却并没有太深的理论基础,这些人就更不能一考了之了。

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民间中医备案制”。其实想要知道民间中医的技能、人数、水平并不难,只要我们的“人民公仆”愿意“走出来”、“走下去”、“亲调研”。什么是走出来?走出来就是走出办公室。走下去就是走进百姓间;亲调研就是亲自调研。然后将调研的结果根据专业分科、患者口碑、行医时间进行合理分类。

分类之后可以通过当地卫生部门颁发“民间中医许可证”,这个证书类似于现在的“确有专长证书”,但不同的是这个只需要在当地卫生部门进行登记和备案,而不是机体参加考试。证书颁发之后准许其在家中行医,但不能注册门诊或者诊所。并定期向当地卫生部门汇报诊疗数据,并允许卫生部门对患者进行抽查,以了解患者的疗效和口碑。

从颁发证书之日起,给民间中医一定的期限,三年五年都可以,然后通过当地群众评价以及患者的口碑,对其进行职称评审,合格的准许办证开馆行医,不合格的直接取缔或者留观。


其实,要想民间中医逐渐恢复生命力,大量的工作需要政府来做,而不是有多少人学习中医,学习中医的人再多,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生存土壤和环境,它也发展不起来的。当然,我的这个建议可能需要地方职能部门跑起来,真正做到“人民公仆”的最终定义。否则什么都是空的。

10

感谢邀请

先从药王孙思邈的从医之路说起。

他的家境不好,父亲开始时候极其反对他走医药的路,他的母亲是她的第一任老师,给了他莫大的力量和勇气。母亲操劳多病,但家境贫寒看不起大夫,而且这种情况很普遍。孙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他非常想解母亲的疾痛,也知道悬壶济世可以改善一点家境,于是他费劲周转找到了一点医书,并根据书中描述对比母亲病症给予治疗,母亲的疾病大为好转,他惊喜万分,从此就开启了他的学医之路。

孙勤奋好学,村里的或邻村的相亲有一些小毛病他就给看,时间长了他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接触范围毕竟有限,村里见过世面的老人建议他去外面的地方去看看,走走,那里的人多,而且医药的书籍更多。于是孙告别了妻儿老小,独自一人开启了他的游学从医之路。

故事到这里告一段落。村里老人的话虽然简单,但很重要!典籍多、人也多。不论何方医术,这两点都是必要条件,基础条件!满足了它们,医者才能够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机会。随着时间的,空间的,理论的,经验等的不断积累,渐渐的夯实了丰富了医者自身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希望这点拙见对您的问题有些许帮助[点亮平安灯]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