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中西方在艺术表达上差异为什么那么大?

电脑版   2020-11-26 07:37  

中西方在艺术表达上差异为什么那么大?西方艺术在展示人体时,会着重于形体美和寓意的表达,追求真实、自然;而东方艺术中人体一般都很抽象,总给人朦胧的美感。

1我们经常会觉得中西方在艺术表达的形式上差异很大,这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了,但这差异的不同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我认为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是由不同的文化引导的。

我们中国古代的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是一个大的文化体系,儒家思想提倡的是含蓄的美,中庸之道,艺术属于文化范畴,所以自然在艺术中也有这些体现。

西方的艺术,他们追求的是写实,真实自然地表达,尤其是希腊,罗马的雕塑,更能体现他们的审美,他们认为这是最真实,最天然的表达,还有他们的绘画也是这样。

所以艺术形式的不同背后是文化的不同,艺术是以文化为大的背景的,且一个地方的艺术必然和这个地方文化相联系,所以我们才能很容易分辨出文化的差异。

以上是我个人看法,那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谢谢支持!

2

我认为主要是受到地域、历史、文化的作用,产生了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多样化。不能简单地归类为中西方,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的差异。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对真正美的东西、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的理想和认知的艺术风格和形式,大家的认识应该是相同相近的。总之,美就象真理一样,她是唯一的。这几幅画在表达上有中西结合的意思吗?




3

艺术在各洲、各国、各名族、各省市,甚至各家庭来对比,其实都是在对比宗教文化差异,选出文化最体现的一个作品来做对比。那必然是差异大。文明有共通,也有先后,也是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元素。

4

中西方艺术创作上的差异主要在于: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的。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大多是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绘画多写意,音乐重感受,书法写胸臆;而西方古典艺术是写实的。注重的是对自然的重现,反映的大多是自然的真实情况或运行理论,绘画多写实,音乐重和鸣。

从中西方美术构思和艺术手法的差异上看,中国画是“散点透视”而西洋画是“焦点透视”。“散点意合原理”是主体“心象”的产物,重在印象,可以说是中国神韵说在美术领域的再现;“焦点透视原理”是客体“镜象”的产物,重在立体,是西洋几何学在美术领域的应用。中国以水墨画与草书的了了几笔将“心象艺术”发展到顶;西方以油画与雕塑的维妙维肖将“镜象艺术”推到极至。

中国画“写意”而西洋画“写实”。中国书画的务虚手法,讲究主观感受、想象与虚构;西洋画的写实技法,讲究理性科学的思维模式,要求准确、客观。这就是绘画艺术中的“形似”与“神似”的问题,前者是理性的对待对象,后者为感性的对待对象。“神似”是很难的,它是对物象神韵的把握,在艺术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感情,不考究比例关系,追求神韵的文化传统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是显而易见的。

中西艺术为什么会呈现如此大的差别呢?主要是由于思维模式、文化、哲学等方面的不同造成的的影响。

1、思维模式的差异。对比中西文化的思维模式就会发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思维模式追求合二为一,把宇宙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综合的一元论;而西方传统艺术思维模式则以分析为手段,把世界视为不同的部分,追求一分为二,是解析的二元论。在中西思维模式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文化则形成了强调直观意向的思维方式,它通过直觉来直接体验、感悟并把握对象;西方的文化又形成了重视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它结合古希腊的科学主义和理想主义,为艺术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种文化特质表现在艺术上,便形成了中国艺术注重营造意象的观念。这种偏于象征、表现、、写意、追求美和善统一的思维模式与西方注重再现、模仿、写实、追求美和真统一的思维模式造成了中西传统艺术中最大的差异。

2、哲学文化的差别。东方文化惟情,西方文化重智。中国哲学中,孔子讲仁,“仁者爱人”,讲究以情动人,意在感人;古希腊对哲学的定义就是爱智慧的学问,在古希腊人的眼中,亚里士多德逻辑,欧几里德几何,都是智慧的产物。阿基米德科学试验是西方重智的表现。“美”是中西艺术的共同追求,但“善”体现的是中国的“德”,是伦理性,而“真”体现的是西方艺术的科学性与知识性。

艺术作为人作用于客观事物的表现手法,它是直接反映人的主观意识的。通过人的感观认识客观事物,获得最初概念,再经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进行再认识,最后结合了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二度创造。这就是艺术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客观事物与人的主观意识的结合,达到完美,产生艺术。艺术是人们对艺术家创作的认同,它结合了人对客观事物的看法,是从人性的角度表达客观事物。而这种表达,往往与艺术家的个人思维方式相关联,所以,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上的明显不同才造成了艺术上的巨大差异。

5

中西方在艺术表达上的差异

的确如此,中西方在艺术表达上的差异太大了,就拿绘画艺术来说吧,中国画“写意”,西方油画“写实”,这写意与写实在视觉效果上是天和地之间的距离。那么,为什么中西方在艺术表达上差异那么大呢?笼统的讲,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方艺术的差异。这话很好理解,原本艺术就是人类文化的产物,而且审美也是文化层次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注重礼仪观念,导致语言表达极为含蓄,肢体语言更加含蓄,只是弯腰点头微笑;关于西方文化我们不是很清楚,虽然西方也讲究礼仪,但是在语言表达上非常直白,肢体语言也显的开放,比如,见面相互拥抱、亲吻。中国古人的弯腰点头微笑,相比较西方人的亲吻、拥抱就显的保守多了,那么,中西方的礼仪差异,和艺术有关系吗?当然有关系了,礼仪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艺术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

再简单点理解,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又决定结果,含蓄保守的行为与直白开放的行为,各自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写意”国画中的人物总是一副神态不是很清晰的画面效果,和现实中的人物差距很大;然而“写实”油画中的人物神态却总是那么清晰的画面效果,和现实中的人物“如出一辙”一模一样,这是中国画与西方油画给我们的总体视觉感受,它们都是符合各自的文化而有的审美效果。

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就已经考虑到人们的审美态度了,古老的中西方人的思想观念是有很大差距的,保守与开放,这就不多做解释说明了。假设,思想观念保守的人看了写实直白的艺术作品,会如何反应呢?相反,思想观念开放的人看了写意含蓄的艺术作品,又会如何反应呢?总之,要么觉得很惊讶,要么就觉得很怪异,都无法接受,所以,这就是传统的中国画强调“写意”,西方油画强调“写实”的原因。

值得注意了,艺术语言就是表现形式,写意或写实,而不一样的艺术语言,就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还有就是,由于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西方在艺术的表达上差异也没那么大了(相比较100年以前),至少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写实式”的国画作品,西方油画的素描也在国画创作中被采用(先不说,这种做法对错与否,毕竟是已经发生了),而且西方油画也被国人接受,应该说是被中国文化接纳,有很多画家都在创作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中国油画。艺术种类很多,比如,摄影艺术就没有文化差异之分,它是可以跨越文化背景的写实艺术,不同文化背景、教育程度的人都能读懂摄影作品,而且不需要“翻译”。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