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粮食进口是不争的事实,但在鱼米之乡的南方,为什么土地会出现了大量抛荒现象?

电脑版   2020-11-26 07:26  

粮食进口是不争的事实,但在鱼米之乡的南方,为什么土地会出现了大量抛荒现象?:宁可进口外国的大米,卖几十块钱一斤,也不愿给中国农民的稻谷提价,可种子、农

1

宁可进口外国的大米,卖几十块钱一斤,也不愿给中国农民的稻谷提价,可种子、农药、化肥价格,却一涨再涨。靠种地,如果按全国平均工资水平,把人工费算入成本,别说赚钱修房买车娶媳妇了,连生活都困难,还怎么种?土地抛荒,到底该怪谁?那些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事,喜欢高谈阔论、指手划脚的砖家叫兽们,你们能站在农民的角度想一想吗?

2

入wT0,农产品进口大门洞开,美国佬大量倾销,我们的砖家说买买买买划算。现在最可怕的不是美国退群不跟你玩了,也不是土地抛荒。

最可怕的是农业己后继无人一一一6070后大部分人会种,但己步入老人行列,80后白皮细肉,除了城市安不下家,有哪点农村人样子,9O,00后连一个村里的人都互不认识……

还有更可怕的是:一旦丗界大战或特大自然灾害发生,美国及其小弟,肯定象卡华为芯片一样对华禁运粮食………

3

种粮食,农民不仅不挣钱还要贴钱。

当前形势下,只有将种粮纳入公务员岗位,才能确保粮食安全。

4

南方经济发达,工厂遍地,烟筒林立!打工一个月工资顶上五亩地一年的收入,谁还去种地?!

5

撂荒不仅是南方,北方也很普遍。

原因很简单:收益太低,甚至是赔本。种子、化肥、农药、水电、机具,人工还不计,费用相对于粮价过高。同时生活成本也在增长,撂荒去做小生意、务工也是形势导致。

中国以小片耕作方式为主,成本比西方高,粮贸价格没优势。

所以大量进口粮食成为必然。但是风险也很大,如因他国灾害、纠纷等进口受阻时。另外14亿人的口粮依赖、受制于人,本身就不合理。

6

1、农村土地抛荒;2、年轻人都去城市淘金;3、山坡山顶用挖掘机挖成梯田型,冒充农田扺肥沃良田,将城镇周边良田建造成高楼大厦,但愿几十年后不会有饥荒!

7

据统计,中国每年进口粮食3000到5000万吨粮食,举个例子,2019年1-11月中国粮食进口量为9972万吨,2020年1-2月中国粮食进口量为1727万吨。

与此同时,中国的鱼米之乡的南方,大量农田荒废,土地荒废,农村一片荒凉,农村的农民 越来越少,出现这种怪现象的原因,我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国家粮食进口的初衷是为了储备粮食和应付洪涝灾害,因为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没有粮食,民心就会不稳,民心不稳,国家就会动荡,明朝朱元璋能够取的天下,和他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是分不开的,饭都吃不饱,人民还会相信你吗?中国是一个近15亿人口的大国,每天需要的粮食是惊人的,同时,我们还要眼光更长远一点,比如说前段时间南方发生洪灾,很多农田被淹,粮食产量打了很大的折扣,还有,我们要考虑到突发事故的因素,比如打仗,蝗虫灾害,旱灾,地震等因素,所以,国家进口粮食当做储备,是完全正确的,这一点无可厚非,“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2.按照专家的说法,土地也是有使用寿命的,现在大量使用化肥复合肥料,土地逐渐硬化贫瘠,这就是土壤板结饿,土壤板结简单来说就是土壤表层变硬,出现裂痕,作物难以扎根存活。所以,进口粮食,“修养”一下土地,听起来有一定的道理。

不过,我觉得修养土地,不如改善土地更好,美国,越南年年钟粮食,我们也没听到他们说土地贫瘠不能种粮食的新闻,我们的专家要研究更好的肥料出来,这才是重点。

3.南方被称为“鱼米之乡”,是因为南方盛产粮食和渔产丰富。现在这种情况有所变化,我们如果走到南方的农村去,我们会发现,大量的农田荒废,土地无人使用的荒凉情景。这和解放时期农民分田地的那种喜悦大相径庭,是什么原因让农民背井离乡,荒废田地呢?我认为有这几方面原因:首先,南方特殊的地形,南方地区地形以高原和丘陵为主,不适合现代机械化作业,田地小块分割,高低不平,基本上农业生产都是靠人力手工,这种生产方式已经远远的落后于现代科技了,效率非常低,劳动强度大,而且收益很少,举个例子,我们村,每个人是一亩地,这一亩地,从春耕,下种,插秧,施肥,

打农药,收割,晒干,整个过程都是人力,是非常辛苦的,而且成本也不少,我们来计算一下:一亩田的种子价格大约40元,整地耕作大概是80元每亩地,肥料费,大概是200元每亩,农药费,大概要打3--4次农药,费用差不多200元,插秧人工加收割人工费用,总计400元,算一下,成本大概是40+80+200+200+400=920元,这不包括很多人工费,比如农民种田的同时,还需要吃饭,还需要穿衣,又比如打农药,比如管理灌溉,除草等。一亩地现在最高收入1000斤左右,现在水稻市场价格是1.5元每斤,就是1500元。所经历的时间是3-4个月。算一下,三个月的时间,一亩地的收益是1500-920=580元。问一下各位,这580元够做什么?我们这幼儿园每学期学费是4000元,现在猪肉是30元一斤,同志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懂吗?这就是南方农民的写照。这就是南方农村农田荒废,农村青壮年都去深圳上海等城市打工的根本 原因,打工一个月,现在一个月最少有3000元吧?一个月的收入,要你种田5年,而且,打工比种田轻松多了,不需要日晒雨淋,不必要担心干旱洪水。

中国人口多,土地少,一个人分到的土体有限,我们南方,一个人分到的土地大概是一亩,在大部分都靠人工的情况下,土地过多,一个人又太辛苦,这是一个矛盾的地方,要如何解决?我们国家要好好计划,通盘考虑。

所以,现在对农民种田种地补贴,是很有必要的。

南方不适合农业机械大面积工作,这是一个难题,如果科学家能够解决这方面的难题,我觉得南方土地不会荒废,我们很少看到北方土地荒废,对不对?因为北方土地平,从耕作到收割,都是机械化,多轻松,效率也高。

4.还有一个原因,粮食价格太低,这是农田荒废的主要原因,粮食价格低,对南方农民非常不利,但是,贸然提高粮食价格,受到伤害的还是农民,因为粮食人人都需要,粮食价格提高,所有的物品都会水涨船高,这会加速加大社会的贫富差距,对国家的稳定不利。南方农民现在种田很少,中国又有这么多人口,进口国外的粮食,还是很有必要的。很多人说,南方农田荒废,国家进口高价粮食是错误的,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国家进口粮食,其实也是为了避免农村城市贫富差距拉大。

5.在价格合适的情况下,国家进口粮食很有必要。但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不能总是依靠进口,国家关系瞬息万变,比如美国,我们已经从美国进口多年的粮食了,但是它突然和中国对立起来,粮食不卖给中国了,我们该怎么办?饥肚子吗?

又比如越南,疫情后,它把粮食价格提高了很多,中国是卖粮大户,这明显是为了把疫情损失转嫁给中国,我们不买的话,又要饿肚子,买的话,价格这么高。所以,我们还是要改变一直依赖进口粮食的思想,要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国家要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甚至医保,社保都要解决,农民对社会贡献真的太大了,工人都有社保,医保,农民更辛苦,为什么农民就不能享有社保医保呢?

农业是基础,工业是强国之本,工农联合,国家才会安定,才会富强。

总结一下:重农政策要提上日程,中国粮食要做到自给自足,还要做到社会财富平均分配,在粮食进口价格合适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大量进口粮食,这个政策没有错。

8

粮食大量进口,为什么号称鱼米之乡的江南却大量抛荒。 首先,肯定是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而留守的又多是老人儿童,没有劳动力所以天地只能抛荒。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 种地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开销。地里刨食确实越来越难,一年忙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而现在的物价又高,要想家人和孩子过得好一点就只能放弃田地选择打工。

第二, 江南和北方不一样,田地不集中而且多沟坎,多沼泽地。很难进行机械化农业。所以即使有想做大规模农业生产的也会选择土地集中且利于机械作业的地方。而在江南这种地方却很少。

第三, 中国耕地面积排世界第四,但人均耕地面积却排在120多位。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不到1.4亩。南方因为多山和丘陵,这个情况更为明显。一家总共才只有几亩地,所以也懒得费工夫,还不如踏踏实实在外打工挣钱强。

第四, 老一辈的渐渐老去,而年轻一代的基本都出去了。或者已经不会种地,也吃不了种地那个苦。能种地且会种地的越来越少了。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生活。要是在老家能活得好,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现在国家虽然对于农民有很大的扶持政策,但毕竟是杯水车薪。中国现今主要的粮食产地还是在北方,而要养活十几亿人很多粮食还得靠进口。

9

我是中国最南的南方,最香的鱼米之香告诉你为什么要丢荒。我村一千多亩肥沃农田全是硬底化,潮水自然入田方便管理。我们自2000左右开始合并为集体出租,承包者基本是机械化耕种,当时雇请工人月工资才几百元包食宿就可解决,前几年由于没有高速公路北上没有多少农作物南下是盈利的,后来随着交通发达受到北上大规模的农作物南下冲击,工资又连年提高造成这些老板亏本转让,新老板接手后干一年又是亏本又转让下一个接手,我们的租金每转让一次就缩水一次,直至我们免了租金算上自已一份工资也看不到有盈利。所以农田丢荒的真正原因是耕田要亏本,全部机械化耕种也需要人,需要投入大笔资金购买有寿命的机械,要付高工资才有人下田跟泥巴打交道,总的来讲是要亏本的。有人说集体耕种共同挣大钱就是笑话,如果集耕种的我宁愿不要田,免得要我腰包掏钱养田。

10

鱼米之乡的南方,那是过去的,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南方的河里,湖里,江里,堰里,沟里都是空的没有什么鱼,即使有鱼也是小鱼,大鱼根本就没有。几十年以前我们南方的鱼多得跳上船,多得跳上岸,不是吹牛,不是打谎,确实是真的。现在河里湖里没有什么鱼原因是现在打鱼的人多,打鱼的工具更多,更先进那些工具叫得都吓死你:阎王网电网谜昏网,船拖网千种百样的网,河有多宽几乎网有多宽,大鱼小鱼一网打尽。南方的河里湖里还鱼吗,还有多大的鱼?

好在国家现在每年要禁止三四个月不能打鱼,还要放很多很多鱼苗在湖里河里,现在河里湖里比以前的鱼要多一些,但是河里湖里还不远不如几十年以前的鱼多。

以上我讲的是我们南方鱼米之乡的“鱼“的情况,下面我来讲我们南方“米“的情况。

南方是丘堎地带,田虽然是很肥沃的,但是南方的田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弯弯曲曲不太平整,有的地方还是梯田大小更不均匀,有的田可以用机械种,有的田无法用机械耕种,有的地方田只能用牛耕种,南方山沟田也不好种,但山沟田土壤还是很肥,种谷子丰收得很。可是现在南方的田确实是大片大片荒了,为什么荒了,原因是南方的田基本上梯田泥土深机械过重易陷,现在用牛耕种是不现实的事情。年轻人全部去外打工,年老人本来在家还可以点粮食吃吃饭,田分四散难种难管样样不方便。门前路边的好田方便,可是不是做了房子就是做了路,那些不三不四的田远又远,老人家想种,可是儿女们又不等父母种,让他们买米吃。我们这里百分之九十人买米吃。

我们这里以前田都是荒的,去年国家拔款把我们这里的田进行了大改,今年所有田都承包了种粮大户,南方的田荒了十几年,现在政府出钱重改田,南方的成了新粮田,鱼米之乡幸福万万年。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