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老女排五连冠时期的陈亚琼近况如何?

电脑版   2020-11-26 06:56  

老女排“五连冠”时期的陈亚琼近况如何?:陈亚琼是老女排队员中拦网技术比较好的,1981年世界杯上中国女排首次获得了世界冠军,陈亚琼当年在拦网榜上排名第三。

1

陈亚琼是老女排队员中拦网技术比较好的,1981年世界杯上中国女排首次获得了世界冠军,陈亚琼当年在拦网榜上排名第三。陈亚琼当年在世界杯上同古巴女排比赛中受伤却坚持到比赛结束,被很多人称为“钢铁将军”。陈亚琼在1982年世锦赛之后就因为伤病太严重选择了退役,所以陈亚琼实际上并没有参加奥运会。

1983年中国女排在很多比赛中的成绩并不好,由于第二年就有奥运会,所以女排上上下下承受的压力也很大,袁伟民想让已经退役的陈亚琼复出备战洛杉矶奥运会,不过陈亚琼自己觉得伤病没有完全恢复会拖国家队后腿,所以她说她不敢答应袁伟民指导,那时候大家都希望老将们是回来“拯救”女排的,如果不能回到退役之前的状态,会给队伍带来负面影响的,陈亚琼没有复出也非常遗憾的错过了奥运会冠军的头衔。

很多人喜欢把现在的女排和老女排相比,对于这一点陈亚琼是有自己不同的观点的,之前有一年世界女排大奖赛香港站比赛时,陈亚琼接受采访时说:不同时代很难进行比较的,现在的排球打法和过去完全不一样,规则也有一些变化,现在排球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而且更讲究力量和速度,这个是她们那个年代不能比的。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使命,不过她们那个年代训练确实是非常辛苦的。

退役之后的陈亚琼担任过新华社香港分社编辑,目前定居香港,担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问题宣传部副部长。香港每年进行的世界女排联赛也会看到她的身影。她自己说她虽然早早就退役了,但是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离开过体育。9月27日,女排精神·陈亚琼故事馆举行揭彩仪式在陈亚琼的家乡福建永春进行,陈亚琼的家乡福建永春把陈亚琼小时候生活过的故居改造成女排精神-陈亚琼故事会馆,这也是首个老女排个人命名的会馆。陈亚琼也出席了活动,也捐赠了一些有意义的物品用于拍卖筹集善款。祝福陈亚琼生活幸福。

2

目前62岁的陈亚琼依旧活跃在体育领域,现在在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工作,任联络办宣传文体部副部长。



陈亚琼是福建人,差一点就拿下福建人民拿下奥运第一金,可惜伤病影响了她的职业生涯。1983年中国女排备战奥运会,当值主教练袁伟民就打算让她归队,但她出于伤病以及国家队荣誉考虑,最终选择放弃,就这样中国女排在1984年奥运会夺冠,陈亚琼也因此和福建奥运第一金擦肩而过。



球员时期的陈亚琼拥有出色的弹跳能力、滞空能力和拦网能力,1981年她帮助中国女排获得世界杯冠军,第一次登顶世界之巅,1982年世锦赛陈亚琼为中国女排再度夺得世界冠军立下汗马功劳。不幸的是陈亚琼在本届世锦赛的比赛中扭到了腰,但他依旧坚持打完了比赛,完美的诠释了“女排精神”,球迷送其“钢铁将军”的称号。

1982世锦赛后,陈亚琼因伤退役,退役后她来到香港工作,先是到新华社,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副部长。这一晃就是30余年,定居香港后陈亚琼并没有离开体育事业,他依然默默关注着中国排球的发展,组织香港与内地的体育交流,带领香港中小学生到内地访问等。



2018年9月27日,陈亚琼出现在老家福建永春为女排精神“陈亚琼故事馆”揭牌,女排精神故事馆以陈亚琼的名字命名在合适不过了,因为馆址就是陈亚琼的的旧居,陈亚琼又是“女排精神”的最好诠释。当天陈亚琼还向家乡捐赠了全套冠军签名图匾用于激励青少年全面发展,报效国家。祝福陈亚琼!

3

一直以来,中国女排都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这不仅是因为女排的成绩在“三大球”项目中表现最为出色,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深入人心的“女排精神”,励志的“女排故事”一直都在鼓舞着每代人不断前进。

纵观我国女排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我对首次获得女排世界杯冠军那些球员仍然记忆犹新。正是她们那一代女排用铁一般的意志拼下每场比赛,才有了后来的世界杯五连冠的辉煌历史。当年的女排球员:郎平、张蓉芳、陈亚琼、周晓兰、孙晋芳、陈招娣,她们每个人的名字也都成为了老一代球迷们的回忆。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当年的女排队员陈亚琼在职业生涯以及退役后的故事。

陈亚琼作为中国历史上首度获得女排世界杯冠军的女排球员,技术特点鲜明,防守能力强,是当时中国女排的中坚人物。

1956年出生于福建永春的陈亚琼,从小与排球结缘,16岁的她就因为在体校里的出色表现被福建省队选中。

1978年,陈亚琼正式加入中国女排国家队。作风顽强,善于拦网和救球的她很快就坐稳了球队的主力,可是当年的女排与现在的女排不太一样,每场比赛前领导都会给她们下达一个“必胜”的死命令。因此,当时的女排球员对待每场比赛都是以命相拼,每位球员无论在赛场上还是训练场上也都是倾尽了自己的所有去努力拼搏。

事实上,中国女排在世界观五连冠之前的一段时期,也被人们看作是一段比较“黑暗”的时期。由于“文革”的影响,不少优秀的运动会改行做了其他行业,中国女排亦是如此,一度沦落为世界二流水准。然而,在当时正是由于陈亚琼那批年轻女排球员的加入以及严师袁伟民教练的魔鬼式训练政策,中国女排才在后来打了出来。

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女排赛,陈亚琼与队友一路打进了决赛,决赛里更是以3:2比分战胜了曾创下175场国际赛连胜纪录,号称“东洋魔女”的日本女排。比赛中,除了主攻手郎平的稳定发挥之外,作为球队副攻的陈亚琼攻守俱备,进攻端为郎平分担了相当多的压力,防守端又是高接低档,化解了日本女排的一次又一次进攻。

这次夺冠也是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世界杯冠军,也是建国几十年来,三大球运动中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夺冠。

其实,那届比赛一路走来,陈亚琼为球队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有一场比赛中她不幸扭伤了腰,然而她却没有及时离场接受治疗,而是顶着疼痛顽强打完了比赛,打球时一心为国争光的她在后来被球迷称为“钢铁将军”。

然而正是这样一次次拼命的救球,拦网使得陈亚琼身上积累的腰伤愈发严重,这也影响了她后来的排球生涯。

1982年,陈亚琼因伤退役,退役之后她到了香港发展。

1983年,当时作为女排教练袁伟民教练曾经想让陈亚琼回到回家队里备战即将在第二年开始的洛杉矶奥运会,陈亚琼考虑国家队在当时正在培养新人,于是断然拒绝了恩师的好意。

1984年,远在香港的陈亚琼在电视机前见证了中国女排奥运夺冠的历史性一刻,她也在女排赢下决赛的最后一分时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陈亚琼在到了香港后先是来到了新华社工作,因此她也经常与内地进行体育交流。

2004年,中国女排继1984年夺得奥运冠军后再夺奥运冠军。此时,远在香港的陈亚琼自费组织夺得奥运冠军得女排成员来到香港交流。我们能看得出来,她想通过新一代女排冠军球员的“女排精神”来激发当地人的民族自豪感。

2018年,作为永春县“瑰宝”级别的女排运动员陈亚琼,以她的经历为基础打造的陈亚琼故事馆也在当地开馆。

馆中:“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这16个字正是陈亚琼本人的真实写照,也是女排精神的体现,不论是在低谷还是经过低谷到达巅峰,女排精神一直伴随着中国女排的发展,一代一代薪火相传。

如今,陈亚琼在中央人民政府驻港特区联络办工作,她的职位是联络办宣传文体部副部长。远在香港的她现在已经远离排球赛场当年,不过逢年过节还是会和曾经的女排队员通一通电话。虽然离开了排球事业,但她始终关注着目前中国女排的情况。每当中国女排来到香港站打比赛的时候,她都会带着自己的家人一同在场外给老队友郎平加油,给中国女排加油。

最后,我也希望一代女排名将陈亚琼能够在今后的日子里身体健康!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