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本科东南大学,研究生、博士上海交大毕业能在什么大学当老师?

电脑版   2020-11-26 06:54  

本科东南大学,研究生、博士上海交大毕业能在什么大学当老师?:恕我直言,现在国内博士进一二线城市211以上高校的机会越来越?R晕颐茄N改曛灰嗲б

1

恕我直言,现在国内博士进一二线城市211以上高校的机会越来越小。以我们学校为例,近几年只要青千以上人才,来了直接副教授,签的都是非升即走的合同。只进了一位清华博士,手上有几篇NM。

条件一般的博士进一线城市重点高校拿到实验师编制都算好的。

并不是说国内博士水准不够,只是现在的环境都讲究“人才帽子”,各个高校都在拼人才引进的数量,有没有人才称号差别很大。

前两年还有师资博士后的说法,做完博后达到一定要求就能留下,这几年师资博后也不好做了。

如果进高校图个稳定安逸,可以看看小城市的高校招人情况,估计拿个教师编制问题不大。要想进一二线城市高校,可以适当放松编制要求,工程师,实验员编制都还不错。

如果要想在科研上有大发展,真心建议出国做个博后,走青千回来,这样平台起点会高很多。

在高校做科研平台太重要了。最好不要图安逸随便进个普通高校,资源差太多了。科研的干劲刚开始工作的几年最重要,要是被环境磨没了后面再想有所发展太难了。

另外,高校招人也分大小年,如果连续几念招的人少就会适当放松要求,经常看到某学校一年招很多人,就是这种情况。老教授大量退休,年轻人又不够,所以一下子要招很多人。这就看个人机遇了。

2

本科东南大学,研究生和博士都在上交大当,这样的简历能在大学当老师吗?


从这个学习的经历来看,可以说什么样的学校都能进去了。如果为了保险起见,可以再到国外名校再做两年博士后,又能多一点成果,学缘还能更好一些。


不过,我刚才讲的是理论上,理论上任何学校都可以,而且现在很多学校也不要求必须有海外留学经历。去年南方医科大学聘请的28岁的90后李琳为教授,李琳就是电子科大的本科,北大的博士,没有出国经历,就成为了教授。

实际上有各种问题,需要各种条件。


第一,要有合适的位置。现在的大学都过了快速扩张期和人员缺乏的过程,基本岗位的人都满了,所以找工作难度很大。上次我还听一位就是上交大的教授在慨叹,原先不好就业的专业,像材料之类的鼓励大家读博士,读完博士总能在高校找到教职,现在的难度越来越大了。他认为,以后千年博士后也将会出现。这是一个不幸的消息。


不过位置少,不等于没有。有时候那些机会根本不在招聘广告上,需要内部人员才知道。我上次听北大的教授讲,他们实验室新装了一套昂贵的设备,没有人搞这个,准备要找个人来做这事。这个招聘根本不通过学校网站公告,直接有人介绍,实验室和学院通过就行了。


所以,需要自己广撒网去找信息,尤其要找自己的导师。如果自己的导师是业界牛人,信息会很多,而且他也能推荐。导师的推荐还是非常管用的。在现代社会,信息就是一切,有时候比自己的学术水平还重要,一定要多打听,多咨询。

第二,要看自己的水平。现在大家都很公平,录用不录用就是拿成绩说话,发了几篇SCI论文?影响因子有多高?现在好点的岗位都是一堆人竞聘,除了推荐人,就是看论文数、成果的大小。如果这方面不错,可以直接参与竞争。如果觉得自己还薄弱一些,可以再出去做一站博士后。


第三,如果想要做科研的话,尽量进入211以上的学校。上次,我听一位北大的老师说,他去某个省重点大学,但是双非大学参观,他的博士生在那里工作。参观完,他有些难受,因为觉得那里的科研条件太差,很难在那样的平台下做出点成绩出来。他觉得有可能那位博士的学术之路就废了,而原来是非常不错的。


作为一位上交大的博士,上交大的科研平台也是非常不错的,去一些双非大学,尤其是科研实力较弱的实验室,一定要慎重。除非是自己能再借助原先上交大或者东南大学的科研平台,否则要小心自己的学术生命。

总之,上交大的博士能去什么学校当老师,取决于自己过往的努力,也取决于机会,一定要抓紧各种机会。


祝福!

3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在小西读博时,我妈也常问类似的问题,后面还会接一句“你毕业后找份好工作,我和你爸就放心啦!”。相信很多博士朋友都有过类似经历吧!

同院校同专业的不同博士生毕业求职差异性很大。通常还会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即要人的院校不想去,想去的院校进不去。这也是读博的压力之一,逼着你努力。
本硕博均是985院校的博士生,属于本土博士里面较优秀的。但是,部分知名院校在引进博士教职时,或明或暗地要求“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或是“海外学习经历者优先”!

事实上,就算应届博士入职没有海外留学经历,后期晋升副教授或教授依然会要求至少一年海外经历。因此,很多课题组比较认可的培养模式是国内硕士、海外博士或博后。上海交通大学的应届博士毕业生想留本校或同档次院校,不去国外顶尖研究机构做个博后,基本没有希望。在之前交大发布的“诚聘全球青年英才”启事中,和中山大学等院校类似,招聘对象是符合青年千人计划申报条件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岗位是长聘教轨副教授(年薪不低于37万)。

其实,我们在上海交大各课题组发布的招聘信息中,可以看到一些端倪,基本都是“博士后招聘启事”。这类招聘和其他院校内容最大的不同在于,未看到有“学术成果优秀的博士后优先留校工作”。不过,上海交大博后待遇非常高,基础就是22万的年薪,协助办理上海市户口,享受科研奖励和优秀考核绩效。说句实在话,很多双非院校的讲师、副教授一样达不到这个水平。博士求职,关注点通常是学校层次、城市、岗位编制、待遇等。科研成果不算突出的话,普通的上海交大博士想进一线城市211、985大学机会很小,除非是课题组学术带头人PI出死力。

高校事业单位改革在即,取消事业单位编制,保留事业单位属性。尽管如此,大部分知名院校引进青年博士依然采用的是“非升即走”模式,5年考核期达标才可长聘。之前,武汉大学的博后留校比例极低,曾引发极大争议。此时,一般有2个选择:一是去较差位置211院校或普通双非高校。图的是安稳舒适,按部就班,青年基金获批后晋升副教授不是问题。入职待遇一样可以谈,比如安家费、科研启动费、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

二是出国做2年博后。博后期间多出成果,以准千引进回国内知名院校。除了个人成果丰富外,还有个关键是国内院校的学术带头人愿意引进,且学校和团队给予极大助力。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影响一个博士毕业后的去留,尤其是导师。个人成果优秀时(硬通货暂时依然是论文),大牛导师推荐就很关键,比如说将交大博士去985大学任教。

最后,小西想说博士在读院校层次仅是“敲门砖”,自己能去哪里、未来科研路走多远,关键是自己的努力和科研成果。有心读博,或博士在读,要坚信多付出才有回报!加油!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4

谢邀。

我首先声明我不是重男轻女。

如果男孩子还是不建议当大学老师。当然,你一心如我只想安静的做学问,可以考虑。我也是国家机关技术部门,与世无争的做了30年学问。

回头看走过的路,谈不上无怨无悔。但把毕生所学报效国家。

教育是根本,你们是这个国家的未来,自己拿主意。

一定记住,你是高级知识分子,把报效国家放在第一位,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就行。

5

这个学历不错,一路985,二线以下城市的普通高校,西北西南的985和211,比如兰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之类的,基本问题不大。

当然,如果你有特定的目标,目标又是那种不太好进的大学,那就看你手里的sci论文了,一般而言,手握两篇或以上sci,又是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基本上也都所向披靡。

不管那个学校的博士,sci是王道。既然你是上交博士,一切尽在不言中。如果不明白,看看你隔壁学校那个从傻男友手里弄来四篇sci的女博士就行了。

你懂的。

6

感觉上你去国外做两年博后可能更划算,回来后 什么青千,好的985都有希望。我认识一个一个人也是东南本科,中科院硕博 学历和你差不多吧,然后去了芝加哥做了4年博后(万年博后那种专业),最近回来某985正教授,你可以参考下

7

第一,学历是前提,本科硕士博士都在名校,会更有优势一些,普通211的需要更多成果才能和你竞争。一般本科除非有特别机遇和变态能力,想进一个211学校当老师几乎都不可能。

第二,成果是决定因素,在学历还过得去得前提下,成果决定一切,可以是顶级期刊的论文数量比较多,也可以是某些成果特别顶尖和有影响力(这项只适合于真正有学术判断力的学校,一般学校还是看数量)。

第三,有关系会容易不少,如果是某位大牛想要你,成功的概率会大很多。

第四,自己有决心和能力在科研圈混下去,并且让别人认可你的能力,本来这项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应聘时这是一个很虚的因素,别人只能通过前面这三个来判断你的能力,虽然可能会有偏差,但一般不会差太多。

8

建议去公办二本院校吧,公办二本引进的博士,基本上学历都不比这弱!

以我们机械工程学院为例,近几年平均入职5个博士,基本上本硕博都是吉林大学、华中科大、西安交大这种,也有少量本科211硕博985的,但更多是本硕博为前20的学校,文章和综和科研实力还都不错。

当然,这样学历也凑合能进双非一本甚至部分双一流高校,但是去了也很难留下来,整天都是论文基金,根本没有时间做点实实在在的产品研发,与其这样,还不如到公办二本院校!

总之,因人而异,都只是一种选择!

9

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为你解答。



近年来,网上对国内博士是否能进大学当老师的问题争论不少,很多人张口就是“高校非青千不进”“没有海外经历根本别想”等等结论,实在有些耸人听闻。确实,近年来,随着高校空余编制的不断减少和人事制度的不断深入,高校对教师招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评价体系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完全以学历取人,以及一聘定终身的情况越来越少了。目前,像211这个层面的高校,每年招聘的海外学历人才能占到50%就算很不错的了,第一学历非211高校每年也都会有。



人事制度改革给高校遴选人才提供了非常强的自主空间

人事制度改革前,高校教师是铁饭碗,一名博士一旦应聘成功,基本上一辈子就稳了,哪怕进校后出不了成果,也还可以专做教学,就算教学也做不好,混日子也能凑合过,只要不出大问题就很难辞掉。所以那个时候学校招聘人员非常谨慎,硬性要求也非常多。即便是这样,现在也有一些老师也是处于教学科研都不行的半废状态。

但实行聘用制改革后,情况就改观很多了,特别是很多高校实行非升即走的常任轨制度后,高校招聘时就变得从容很多了。招聘时觉得好,就招进来,先做2年师资博士后,或者签5年合同,如果5年内发现实力不行后劲不足,5年结束不再续签即可。所以,很多高校完全放开了硬性条件,管你有没有海外经历,管你第一学历是什么,只要你有实力有潜力,先来我这里干着,好就留下,不行就走。所以说,并不是高校招聘标准提高了,而是教师入正式编或进入长聘的标准提高了。



题主自身能力是关键

对题主这样的学历结构,首先来说是完全没有硬伤的,这会天然增加所应聘高校的印象。此外,每个高校都有相对强的专业和相对弱的专业,题主可以选择普通一本的强势专业,或者211高校的支撑专业(非公共课专业),对这两种岗位,题主的学历结构是完全可以胜任的。比如题主在是学土木工程,这个学历,应聘那些土木学科评估为A-以下的211高校都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前提是有招聘计划)



但是,如上段所说,高校更看重实力而不是学历,如果题主实力不够强,那完全有可能被一个学历结构更差的人挤掉。至少这样的情况我招聘时就经常遇到。所以,对题主来说,成果才是敲门砖,学历只是砖上镶嵌的金边而已。

10

你要是科研成果不多只是有名牌大学的博士学历,那一般的二本都不愿意要你。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商业用途或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分享

相关信息
 
李靓蕾会原谅王力宏吗

2021-12-30 14:01:01